《今生难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今生难忘-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母子俩针锋相对一阵对话以后,许超很不高兴的离开了家。

  俺到家以后,认真回忆了在他家的情景,认为并没有什么过错,怎么李阿姨的态度突然转变了呢?俺很困惑,更是担心和许超的恋爱能否继续下去。

  俺无精打采,闷闷不乐,坐在沙发上发呆。脑海里一会儿是许超爽朗的笑声,一会儿是李阿姨阴沉的面孔,搅得心神不定,一股莫名其妙的不祥之兆袭上心头。

  就这样俺还抱着一线希望,那是因为许超的态度没有变,可是他被李阿姨管得越来越紧,和俺在一起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终于有一天,接到了李阿姨的电话,按照她约定的地点,俺们进行了一次长谈,李阿姨脸若冰霜,一扫以往的热情和笑容,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很严肃说出了她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最后通牒。她犹如一个*官,高高在上,宣判一对男女青年恋情的死刑。

  俺就想不明白,这到底是因为什么?为什么俺就不应该得到许超的爱,为什么俺就不能爱许超,俺难道爱自己心上人的权力都没有吗?

  俺整天心乱如麻,愈发强烈的思恋许超,尽管见面的次数少了,却在努力地寻找时机,好像一个勤劳的蜜蜂,不放过任何一次采蜜的机会。每次见面都像蜜蜂细心观察花蕊的那样观察许超。哪怕许超有任何一点微小的变化,都要问个明白,这种敏感到了神经质的地步,许超说俺变样了。可是俺反而认为是他变了。

  一天,俺刚到班上,开抽屉的时候,才发现钥匙丢在家里了,于是赶紧回家取钥匙。当俺走到房门口的时候,听到爸爸和一个女人的谈话声。凭着一个女孩特有的敏感,俺站在了门口,听听爸是在和谁说话。

  “你知道不知道你家的盼盼现在和我家的小超谈恋爱?”这不是李阿姨的声音吗。

  “不知道,孩子的事情我基本不管。”

  “你呀,糊涂呀,小超是你的儿子,难道你心里没有数?”

  “小超怎么是我的儿子?那不是你和许县长的?”

  “你真是个糊涂虫,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剧团到新海市演出一个多月,你不是还唱红了新海市吗?那一个多月,我们哪天不是在一起?你像饿狼似的哪天放过了我?这孩子就是那次有的。你算算,亏你还是医生。”

  沉默了好一会,才听到爸爸的声音:“哦,不错,怎么没有听你说过啊。”

  “你傻啊,从小超出世以后,你家管你那么紧,老许不是也提拔了,我们还能再来往吗?这次不是小超和盼盼发生了恋情,我怎么也不会说的。不是盼盼那天到我家,我还不知道儿子的对象就是自己的妹妹呢。现在两个孩子正在热恋当中,怎么反对也不听,实在没有办法,我才来找你商量的。你说说这哥妹夫妻不是招罪吗?”

  “那你说怎么办?”

  “你们夫妻找盼盼说,赶紧给盼盼找对象。我呢,这边劝小超,抓紧给他介绍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拆散开。”

  “好那就这么办。”

  “那我走了,哦,我还要提醒你,这小超的身份千万不能泄露出去。”

  “你放心,绝对不会的。”

  听了爸爸和李阿姨的对话,俺的脑子“哄”的一声,眼前发黑,几乎要瘫倒在地。知道李阿姨要离开了,俺无力地走到了另外一间屋里。

  原来爸爸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京剧,人长得漂亮,又有一个好嗓子,悟性又高,成为一个京剧的票友。

  梨花阿姨是当地剧团有名的花旦。她身材修长,皮肤细腻,有一副金嗓子,非常有名气,只要她出场,剧场就会爆满。

  许超的爸爸许前进,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宿县中学做语文教师,因为文章写得好,被文化局长看上了,于是调到文化局做办事员。许前进为人忠厚老实,处事低调,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平时并看不出什么能力和才华来。倒是艳福不浅,经朋友介绍和剧团的名旦结婚。当时的梨花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因此小两口平平淡淡过日子,倒也和和气气。

  梨花在剧团是朱玲芝的徒弟,因勤奋好学,悟性高,加之对师傅非常尊重,赢得了朱玲芝的好感,因此得到了她的真传,不论唱腔还是做功都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剧团的主力演员。一台《白毛女》唱红全县,她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家庭的地位也就高了起来。不过许前进非常爱老婆,事事也就由着梨花。

  俺爸喜欢京剧,苦于没有人教,听说县剧团有个名旦演员唱得特别好,又是邻居朱奶奶的徒弟,于是就托朱奶奶介绍跟梨花学唱京剧。梨花阿姨比爸爸大两岁,对爸爸非常友好,他们在一起时间长了,竟发展成姐弟恋了。这件事被爷爷发觉了。后来又听说,俺爸跟梨花到新海市也唱出了名,还惹了不少麻烦,爷爷担心这样常了不是好事情,就不允许爸爸学京剧了。

  许前进写了一个剧本获得全省优秀剧本二等奖,接着在《新华日报》、《光明日报》发表了几篇文章,得到市县领导的表扬和重视,不久被提拔做了文化局长。

  梨花成为局长的太太,也就不唱戏了,时间不长做了剧团的副团长。身份提高了,她和俺爸那段情缘也就结束了。没有想到还留下一个爱情的结晶。

  小许超的出世,只有梨花心中有数是谁的孩子,开始她担心孩子长得和许前进差别太大。那知道许前进压根就没有什么疑心,疼儿子疼得要命,所幸的是小超长得很像自己的母亲,倒也掩盖了不少的尴尬。不过只有梨花心知肚明,孩子很像他的爸爸吴思。

  俺知道许超原来还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感到无比的悲伤,真是倒霉透顶,为什么俺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俺前世欠下孽债,还是这个家庭欠下的恶债,要女儿还承受?俺感觉到天昏地暗,前景渺茫,何年何月是出头之日?

  无奈之中俺又感到骄傲,俺有一个优秀的哥哥,他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犹如一颗刚刚升起的太阳,光彩照人,前途似锦,身体健壮,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吴家未来有希望了。

  可是他姓许,他是许家的后代,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许家的骄傲。他和吴家没有任何联系,尽管他是俺的哥哥,可是他不会认这个妹妹。俺也无法叫他哥哥,亲人近在咫尺却相识不相知。

  如果说许超有什么天分,那可能是吴家的基因好吧。这只能怪爸爸把种子散到别人家的田地上,苗长得好,是因为田地好,还是种子好,谁也说不准。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经过多少次激烈的思想斗争,为了两个家庭的完美,为了许超的进步,为了爸爸和梨花阿姨的面子,俺毅然决然离开许超,并下定决心,严守这个天大的秘密。

  尽管许超和妈妈经过很多次的激烈斗争,可他的妈妈就是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万分苦恼,曾经找俺哭诉过,可是俺也劝他,听妈妈的话没有错,我们即使做不成夫妻,但可以做兄妹,可以做朋友。可是不管怎么劝都没有效果,你越是苦口婆心,他越是盯着你不放。一天,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告诉他,俺把你的生辰和基本情况给娘说了,娘到了真如禅院,跟浮屠长老说了。浮屠长老说,这两个孩子没有姻缘,做兄妹可以,但不能做夫妻。如果做了夫妻将有无穷的恶果,永世不得安宁。

  许超尽管不是全信,但他知道俺们是向善之家,都是虔诚的佛教徒,从来不违背佛祖意愿的。俺渐渐地疏远了他,最终俺们完全分开了。此后,他曾经感叹地说,尽管我不信佛教,但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大。 。 想看书来

四十六
和许超分手以后,俺如同在严寒的冬天掉进冰窟窿里,看不到光明,全身的血液都要凝固了。俺整天萎靡不振,厌倦生活,厌倦身边的一切。

  娘看俺整天打不起精神来,就问俺发生了什么事情,担心病了。俺爸知道内情却没有说,只好悄悄地对俺娘说,女孩大了,由不得娘。你请人给二丫头找个对象,她这样子不是生病,是缺少情感的交流。

  “哦,俺说这丫头怎么会这样呢。”娘好像悟出什么道道来了。

  一天,俺的同学春兰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来看病,娘看到了说:“这不是小兰吗?”

  “吴阿姨,这孩子咳嗽,找吴叔叔看看。”

  “有年把没有看到你了,瘦了。”

  “阿姨,现在忙儿子,一天到晚闲不住。”

  “什么时候结婚的,有儿子了?”

  “呵呵,去年结婚的。”

  “去年结婚,今年就生儿子啦,真快。”

  “哈哈,哈……”春兰不好意思地笑了。

  “俺那盼盼到现在还没有对象呢,你有什么好的头绪,帮盼盼介绍一个。”

  “好的,我记在心上。”春兰满口答应。

  娘看着春兰抱着儿子走了,羡慕死了。“哎,俺们盼盼什么时候有孩子就好了。”

  临近高考了,两个弟弟学习很紧张,每天晚上都要到晚上11点以后睡觉。俺每天等他们晚自习回来后,做一顿夜餐犒劳他们。俺现在唯一念头就是他们如愿以偿考上大学,也给姐姐圆一个大学梦。

  对于学子来说高考的7月,是希望的7月,梦想的7月,同时也是艰难的7月,关口的7月,黑色的7月。这个7月决定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否顺利涅槃。

  临高考的前一天,俺对两个弟弟说:“休息一天吧,轻松轻松,姐姐今天带你们下馆子。”

  “那太好了。”两个弟弟非常高兴。

  “但有一个条件,必须考上大学,给姐姐争口气。二姐这辈子没进过大学的门,但希望你们考上大学。”

  “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上大学问题不大。”大弟弟很有信心。

  “小亮,你怎么样,有信心吗?”

  “我的成绩没有哥那么好,但上大学没有问题的。哥你说对吧。”

  “你的成绩比我扎实,考的成绩肯定比我好。”

  听了两个弟弟的表态,俺好高兴。好多天没有这样高兴了。于是俺带着两个弟弟上街了。

  两个弟弟顺利通过了高考,因为没有接到通知书,在家人面前表现出谨慎的乐观。全家都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考上大学,好像大学通知书就是爷爷开的药方,随手拈来,毫不费力。

  不过在报考什么大学以及专业上,爷爷和孙子还是闹点不愉快。

  没有想到大弟从骨子里就是家庭的反叛,对中医的厌烦。他不知怎么搞的,与生俱来对中医就不感兴趣,每当听到药杵声,他就感到特别的烦,而全家人听了是那么的悦耳。

  吴明根本不听爷爷的忠告,报了华东政法大学。不知是什么力量吸引他对法律的兴趣,就是班主任对报这个学校也为他捏一把汗。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线很高,并且招收的名额不多,有一定的风险。

  不过俺爸不仅没有反对,反而悄悄地鼓励他。为了弄清小明的想法,爸爸单独和他谈了一次心。

  “小明,我们是中医世家,这个家业要靠你们传承,你这次考的是政法大学,这个家业不是要失传吗?”

  “爸爸,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法制的社会,法律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所以我想了解法律。”

  是啊,法律对于我们太重要了,平时没有遇到重大的事情,看不出它的重要性,一旦遇到了非常规的事件,就会感到我们这些人就是一个法盲,面对法律两眼漆黑。

  当今的社会,文盲无法生活,其实法盲更可怕。

  我两次坐牢,实际是一些人利用法律在整我。他们之所以那样得心应手,不就是因为我们是法盲吗,法律掌握在他们手里吗?想到这里,他深有感触。

  “嗯,有志气,有远见。”

  “爸,我知道考这个学校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勇气去努力,就一点希望也没有,努力了才有成功的可能。”

  “是啊,不知道你的成绩怎么样,有这个实力吗?”

  “我有信心。但我不能保证。”

  “如果没有录取,怎么办?”

  “大不了,再复读一年。”

  “有志气。爸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如果考取了,好好地读,将来做一个正派的、不欺负老百姓的法官。”

  切肤之痛让爸爸回忆那不堪回首的岁月,他意识到这是个有志气的孩子。在他身上继承着他妈妈的那股灵气,那股不墨守成规的活力,那股热爱生活的朝气。他头脑灵活,反应敏捷,聪明活泼,唯一的不足就是多动贪玩。他为有这样的儿子而骄傲,不过还是有丝丝的遗憾,中医世家的孩子,学法不学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