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幺妹-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那个胖秃昆,喜滋滋抢了这个差事,以为办成了,就能狠狠落玄观那小道士的脸,没想到连命都丢了!”报恩奴笑够了,又倒在榻上唉声叹气:“昆布仑,你怎么就不会双修大法呢?你不是会欢喜禅么?咱们和龙虎教的道士商量商量,也弄个房中术的秘籍让你参详,自创出一个双修大法,省得日日要看那玄观的脸色!”



昆布仑苦笑道:“七王子,贫僧也是如此想。玄观的房中术、素女经的秘籍我都借来看了,可就是不明白双修法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想天天给拉章大和尚那对师徒陪笑脸。可是,不只是我,府里那么多的高僧,有谁比得了玄观呢?”



报恩奴在榻上翻来滚去,含糊着道:“这几日赶着办事,都没睡好,父王和镇南叔王一起证讨徭贼,未竟全功,总是心烦,合府上下都是战战兢兢。今天原想着能弄到这份大礼给父王,讨他欢心,没想到又落了空。我情愿大把的金子送到玄观哪里,也想找个佛女让他调教调教,谁叫父王就好他那一口呢?”



昆布仑心有戚戚地点了点头,一脸沮丧状,突地想到一事,振奋起来,赶忙说道:“七王子,如今那秃昆死了,只怕这找佛女的差事,还是得落到玄观身上,咱们就等着看好戏罢。”



报恩奴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没兴趣地道:“他找着了,自然是大功一件,没找着,父王也不会拿他怎么样!只会怪我们这些个闲人没本事,连个得用的女人都找不到。”突地又跳起来叫道:“那个女人肯定回湖广了,只怕还能遇得上,下回可决不能叫她跑了。”



昆布仑有些摸不着头脑,道:“如何能遇得上?是要让府里的怯薛出动去查找么?”



报恩奴摇摇头,打了个哈欠,挥手让昆布仑退下,一边说道:“我本来看她有相好了,也不能太作孽,头两回遇上了都没有怎么着,谁叫她和我有缘呢,第三次送到我面前,放过就可惜了。这样看来,佛祖还是会把她再送来的,我们且等着罢。”说完倒头就睡。



那昆布仑一边替他放下床帐,一边嘀咕着:“那贫僧就回去求佛祖,在老王爷寿日前把她再送到您面前来罢。”



此时的杨幺与张报宁正骑着马在驿道上匆匆而行。



第十二章 族谱绣帕(上)



 那日,杨幺方把玉瓶和喇嘛的事情一说,张家便翻了天,几人商量着,赶着十天内去各处收了帐。张天佑的几处生意和房产都不管了,直接丢下,带着两个老家人,随着张精柳奔了濠州。



等张精柳等人离开,已是过了十日,杨幺与张报宁也不管张府宅子,只临走时出钱打发了仆人,一大早上路直奔潭州而去,日夜兼程,不敢停留。



又过了十日,出了福建路,眼看着就要进江西行省,两人方才松了口气,到了汀州府建安县,寻了一处干净的客店住了一天,休养生息。



张报宁自知杨幺疏远于他,原想着路上两人独处,又要一处练功,可以亲近一番,没料到凡是落店,杨幺定要包下一个小院,各住一间,练功只在院子里,绝不肯让他进房。



张报宁心中气恼,揣着银钞,耐着性子,倒看杨幺那一点私房钱能花多久。却不料,杨幺得意洋洋从怀里摸出那个小玉瓶,在县城里找了家当铺,死当了足足四千两银钞。杨幺原不敢要银钞,怕有假货,但路途遥远,不能带那么些银币,只好细细看了作罢。



张报宁没奈何,只得由她。好在两人都是一门心思地要练功,越是风声鹤唳的时候,越是用功。有了这个共识,杨幺也不对张报宁冷言相向,毕竟还要依仗人家解说如何行功不是?



两人在建安县客店里好好睡了一觉,第二日梳洗用饭后,便一同到市面上看看,没想这建安县遍地都是书坊,竟是雕板印刷的一处大镇,便是潭州城和泉州城的书坊也没有此处的品质与数量。



张报宁自然是个好书的,和着杨幺两人一间间书坊看过去,采买了大量农政、百工、史料的书籍,怕有二三百本,找了一家货运店,付了钱,要他们送到岳州平江县张家村。



杨幺也不管张报宁自个儿忙碌,站在一边,捧着一本《真腊风土记》看得津津有味。待得张报宁付帐出门,看着杨幺的样子,不由笑道:“前几日迷着倭人的东西,这几日怎的又喜欢真腊这等边鄙小国?那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杨幺一瞪眼,指着书道:“哪里会没好东西,真腊号称黄金佛国,人家庙宇、佛塔都辅满黄金,吴哥佛窟也算是奇观。多少汉人去了那里赚钱,都舍不得回来。”



张报宁不过随口一说,自然不与她争,倒是杨幺收了书,问道:‘你怎的不把书送到洞庭去,难不成你不回去了?”



张报宁含笑看了杨幺一眼,说道:“村里自然有人送过去,我先送你回潭州。”



杨幺一听到回潭州,便皱了眉头。她只觉有些烦闷,不禁用书扇了扇,立时便被张报宁夺了下来,“到了你手中便要被糟蹋。”杨幺有些理亏,便也任他教训。



张报宁将书拿在手中,看着杨幺道:“你倒也干脆,那些个倭人衣裳喜欢得什么样的,居然一件没要,丢下就走。我原想着你总要留下一件的。”



“初堂叔连生意和宅子都没要了,我还要那些累赘做什么?”



张报宁笑道:“虽是没要,到底我们也送了十万两银钞给他,抵上他那些家产也是绰绰有余了。”



见着杨幺仍是脸色沉郁,张报宁不由走近了些,劝道:“到底是你的爹爹、大哥,你又烦恼什么呢?”



杨幺见他靠了过来,顿时走开几步,不让他靠近三尺之内,嘴上说道:“终是和你说不明白。”说话间两人便回到了客店。



张报宁不动声色地笑道:“难不成你能和你三哥杨岳说得通?”嘴里把“三哥”两个字咬得死紧。



杨幺冷冷看了张报宁一眼,全不答话,转身回了房。



自出了建安县以后,杨幺除了练功,全然不与张报宁答话,张报宁初时还追着说几句,后来也息了心,淡了下来,两人沉默相对。



待他们回到潭州的时候,天气已是极冷,冷风里时时夹着冰雨,打得人脸上生痛。



已经接到消息,站在城外长亭等待的杨雄,看到口鼻都缩在大棉衣里,脸上冻得通红的杨幺,忙上前将她从马背上抱了下来,直接塞进了等在一旁的马车里。



一车两骑匆匆奔回了杨恩、杨雄在潭州的小院,除了暖融融的屋子,和热腾腾的茶水饭菜,让杨幺惊喜的是,等待她居然还有二哥杨相。



对于这个将她培养成合格通译的杨相,杨幺自是十分亲热,拜见了杨恩后,立地奔了过去,坐在杨相身边,叽叽咕咕把在泉州的事说了一通,言语里炫耀自家的本事,也把杨相的教导之功吹上了天。



杨恩、杨雄一边笑着听她乱吹,一边招呼张报宁烤火喝茶,细细问着张家财产变卖的结果。



当三人听到张精云一家的遭遇时,又惊又怒,待听到报恩奴的名字时,杨雄顿时跳了起来,在地上打着转,苦思道:“报恩奴,报恩奴,我定是在哪里听说这个名字,是谁呢?”却没得个结果。



杨恩沉着脸,喝了一口热茶,看了一眼杨相,得到他一个无可奈何的点头后,正要开口说话,却听得张报宁问道:“玄观兄如何不在?”



杨相笑道:“欢喜堂已是建好,只等王府派人来接收。威顺王爷自广西讨徭贼回来,又是十二月初八的大寿,他自然赶着回武昌去。”



张报宁还没什么,杨幺在一旁听到玄观不在,脸色顿时大好,便是对张报宁也和颜悦色起来。



杨恩、杨雄、杨相看得杨幺如此反应,互视了一眼,杨雄立时缩头,找了个借口溜出了房间。杨相犹豫着要走,却被杨恩一把拖住,指着他笑道:“幺儿,你二哥有个好事要和你说。”



杨幺心情正好,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笑着对杨相道:“二哥,有什么要打赏小妹的?还不快拿出来。”



杨相有些为难,却听得杨恩猛咳了几声,不由说道:“小宁也不是外人,哥哥就直说了。幺妹,在洞庭的时候,张族长找我提到了你和报辰的婚事,爹爹和哥哥们都知道你和张家老四合不来,这桩婚事也就罢了。”顿了顿,看了杨幺转阴的脸色,便要停嘴,却被杨恩拿眼一瞪,勉强继续道:“小玄是你远房表哥,将来定要还俗,品貌又是天下难找的,爹爹和哥哥的意思,亲上加亲,最是妥当。所以,在小玄临走前,就把你们俩的亲事给订下来了。”



杨恩连忙从袖子里取出一方深红绣帕,上面密密麻麻绣着尽是名字,道:“这是他们家一直收藏的族谱,当初就是凭此物相认,如今拿来做了文定之物,也算是这孩子有心。”



第十二章 族谱绣帕(下)



 见得杨幺面无表情,杨恩苦口婆心地说道:“幺儿,你且想想,九月里,朝廷招脱脱复位,甫一上台便吵着要开河、变钞,这天下定是要乱了。天下一乱,张、杨两家越发要紧着才好,你若是不订了亲,只怕爹爹也扛不过族里老人们的主意。小玄不比旁人,没什么利害关系,他既然点头,总是心里有你,会对你好的。”说罢将族谱绣帕慢慢放到了杨幺手中。



杨幺垂着头,攥着绣帕,沉默了半晌,突然问道:“三哥……杨岳他知不知道?”



杨相忙道:“他知道,爹爹写信过去后,我们俩本打算一起回来过年,只是他实在是事多,赶不回来,但此事他是知道的,他叫我对你说,小玄现在虽是有些风流,但非是本性,不过是情势所逼,以后定是不会如此的。你大可放心。”



杨幺木着脸,不言不语,良久后方微微一叹,道:“且让我想想。”杨恩大喜道:“好,原是该好好想想。”



此时,杨雄进门来,请众人用饭,杨幺虽是寡言少语了些,气色却还好,倒让一父两兄放心不少。



张报宁不动声色,依旧笑语晏晏与杨家人谈笑,待得饭毕,杨幺与张报宁都推说路上劳累,各自去梳洗歇息。



杨幺坐在自家房中,愣愣地看着桌上的绣帕,料子用的是山东的平纹锦,针法却是杨幺在杨平泉身边惯常见的。



那帕子上,除了山东钟氏的起源、辈份、子孙姓名外,上左角还用碧绿丝线绣上了几个字,邹门钟氏。下右角则绣了邹普胜三字。



杨幺有些恍忽,一时记起玄观父亲正是姓邹,想来这绣帕上钟氏必是玄观之母,这邹普胜难道是……



此时,张报宁无声无息地掩入房内,走到桌边,两指捏起绣帕一角看了几眼,笑道:“听说彭祖名下的弟子们,除了徐寿辉皆是普字辈,这邹普胜怕就是玄观兄了。”说罢,仍将绣帕放回桌上。



杨幺没有出声,慢慢将绣帕收拾起来,看向张报宁,道:“练功罢,再过五天便满了三个月,你便进入第二层了。”又打量了张报宁一眼道:“你如今强了许多,只怕不比报辰差多少,我却是毫无进展。”



张报宁在桌子一侧坐下,道:“我也觉着你情况奇怪,但你是自家修炼,我是被你带入门,你为何如此,我却是不明白了。想来只要继续炼下去,总是会有结果的。”



杨幺点点头,道:“只能如此。”说罢,闭上眼,开始修炼。过了半晌,杨幺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张报宁,道:“你怎的还是如此?”



原来张报宁坐在桌边,眼睛看着屋顶,还未曾开始,沉默良久,他转过头来,看着杨幺:“你……和我一起走罢。”



杨幺避过他的眼神,轻笑道:“和你去哪里?”



“回洞庭,只要杨均天点了头,你爹爹也无可奈何。”张报宁低声道。



杨幺叹了一口气,转过头来,直视张报宁,斩钉截铁道:“你知道我没这么好说话的,这亲事还要两说。只是非要我选,我倒宁可选玄观。”



张报宁煞白着一张脸,冷笑几声道:“你爹爹的话果然入了你的耳,只要是张家的,总不免被你们怀疑是为了你们西屋里的财,杨岳的势。”



杨幺黯然不语,张报宁见她的意思竟是默认,终忍不住蓦然站起,拂袖要走,却被杨幺一把扯住,张报宁神色微动,回头看她,却听她说道:“还有五天,你不怕前功尽弃,我怕。”



如此过了五日,张报宁一待功德圆满,便告辞要回洞庭。杨恩知他有大事在身,也不苦留。



倒是杨幺,亲自送他到长亭,劝他到了岳州,一定将银钞换成金、银。



此时,天下已有开河、变钞之说,张报宁是个知事的,当即点头答应,低声在杨幺耳朵边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