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商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商河-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自己晚生二十年,是不是会和岳飞棋逢对手?

    自和尚原之败,兀术不肯再战西川吴玠。

    自黄天荡一役,兀术不肯在大江上面对韩世忠。

    自今天起,大河以南,再无大金国的立足之地了,后世子孙,尽力保有河北吧!

    可是在岳家军强悍的铁骑面前,女真的年青英杰们,谁是对手?

    兀术心如死灰,率城中万余女真骑军,步向北门。

    “丞相!”前方道上,突然跪下了一位宋人。

    这时城中百姓,谁会出来送行?

    “哦——”兀术细看了一眼,认出来人:“起来吧,我不杀你,回复你家相公,或者他该做的都做到了,只是晚了些……”

    在马前跪下的,原来正是所谓的“临安来使”。

    “丞相,可否听小人一言!”这人却并不起来,而是直起身,直视兀术,侃侃而谈:“我家相公主和,岳飞主战,二者不可并立于朝堂,宋主既以委国事予我家相公,则飞无死所矣!岂能北伐!相公庙算无有遗策,丞相何不稍待,且着人察岳飞行止,必不致大军往返之费!”

    兀术在马上沉吟不决,龙虎大王等在旁也忐忢不宁。

    “罢了!”兀术叹道:“某家老矣,竟不复昔年之勇,非先生所言,竟至闻声即遁!岳飞不过凡人,岂能奈我大军何,我便等上一等,在这开封城与岳飞一战,亦是快事!”

    随即勒马返身入城,马背上抛出一句:“先生非常人,若你家相公不知用人,且至上京,某家必有保举!”

    马蹄声去得远了,已经站起来的临安秘使悄悄拭汗:“这个却不必了!”

    随即悄然出城,返临安去矣。

    ※※※※※※※※※※※※※※※※※※※※※※※※※※※※※※※※※※※※※※※

    营门外,黎庶百姓,越聚越多,本来这两天帮助岳家军搬运粮草,修造器械,进攻开封府之讯一传开,所轰动的又岂止是开封府辖下的十六州县!尽管赶来的已经算是极少数劳动力,却仍然从开始时的上万人,数日间达到了六七万人。

    若不是兵甲不足,未经训练,岳飞若把这些人编入各军,已经不必再要什么援军了!

    眼下这些百姓听到班师的消息,哪里肯依,在营门处渐渐围紧,四望皆是人头。

    岳家军将士起初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但营门处号叫声越来越大,渐渐地连行伍中也骚动起来。

    “大军要班师?!”

    “不会罢,我还道明日在开封府安睡呢!”

    “是不是假的,皇上如何知道我们今日进军开封?”

    岳飞出了帅帐,步向营门,沿途军将肃然,不知道主帅如何行止,营门处乡老含泪跪下,听岳飞回复。

    岳飞提矛上马。

    “诸位父老……”

    “圣旨到——岳帅接旨——”

    数骑骤然而至。

    岳飞手足冰冷:一个时辰里,这已经是第二道旨了!

    不!

    这一次来了两块金牌!

    两旨前后脚竟然赶到了一起!

    马背上的驿使看上去已经累得变了形,金字牌急脚递须一日一夜行五百里,逢驿换人换马,却不得入铺停放,临安至此3300里,若非恰逢乱世,六七日即可抵达。

    即便如此,这两旨也不过花了十天!

    “着即班师,旨到日止息兵戈!”

    “率部过淮河至大散关以南,不可妄进一步!”

    岳飞口唇发泔,手足颤抖,从胸腹冰凉到了四肢,连接旨都难以行礼如仪。

    “臣——,岳飞——,接旨!”

    这句话说得艰难无比。

    自大军进发,至今日,从来没有在一日之间,接过三道旨!

    杨峻眼中喷火,咬得牙响:“*!——姥姥滴!晚半个时辰不会死人!凭什么在这个时候赶到!”

    营外轰然!

    营内骚动!

    如此还怎么去取开封?

    岳飞心若死灰,面色发白,再见不到早上的意气风发,一往无前!

    “大哥!”牛皋扑上前欲揍驿使,被王贵拦在一边。

    “大军回营!”岳飞咬牙切齿地下令。

    军令如山,将士都已经明白过来,今日是进不了开封了。

    营外百姓轰然号叫,反而往营门挤来。

    “岳帅啊!大军北进,我等运粮草、顶香盆以迎,若大军班师,金人铁蹄所至,我等无噍类矣!”门首的乡老们放声大哭。

    岳飞闻言,耸然动容,跨步上前,跪倒在众乡老前,双手颤抖地捧出圣旨“诸位父老,岳飞——此乃上意——”

    言罢跪地不起。

    众乡老眼看无计,号哭而散,四野哀声不绝,惊天动地。

    ※※※※※※※※※※※※※※※※※※※※※※※※※※※※※※※※※※※

    帅帐内,众将帅垂首不语。

    牛皋闷声回营,压根就不来过问这圣旨之事。

    张宪、王贵、徐庆等皆默不作声。

    “大哥!——”杨峻难以忍耐,这虽然与他在后世的认知吻合,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来改变,否则接圣旨就该是在偃城而非朱仙镇。可是为什么就在一切都要改变的时候,竟然功败垂成?

    看来还是自己大意了,若早知如此,还打什么开封?!开脆带一队人,拦截沿路驿使,反正乱世之中,只要做得干净同,谁知道是岳家军将领所为,那时岳飞接不到旨,不就一了百了?!杨峻心下大悔!

    这两天里,还以为自己已经大大地加速了岳家军北上的日程,应该可以赶在金牌之前取下开封城,那时兀术授首,岳案未必可成,北伐还有一线机会。

    可是谁知道天意弄人,还是在大军将发的时候,阻止了杨峻的计划。

    “开封城即在眼前,只是大哥接旨,我等须未接旨,大哥只须安坐营中,等兄弟去取了李固渡,却来帐下请罪!”言罢跪地不起,帐中诸人耸然动容。

    岳飞似有些意动。

    片刻之前,牛皋也做过同样的事。

    “圣旨到!——”



………【第四十五章 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杨峻彻底崩溃了。

    赵构和秦桧,真他姥姥地绝!

    岳飞眼看已经有点意思了,再讲讲道理,说不定就会一怒而起,为光复大好河山,不惜赌上性命,被杨峻教唆进开封城!可是这天杀的金牌,居然每一次都在关键的时候到来!帐中诸中随岳飞跪下接旨,想来个个心头都在怒骂,却不便宣之于口。

    “旨到日即止息兵戈,不得稍有住滞!”

    这话已经很明显了,不再像此前“措置班师”那样含糊不清,还有操作空间。新旨一道比一道严厉,一道比一道急切!

    随着一道道金牌圣旨进营,岳飞已经麻木。

    但营中士气却一落千丈!

    士气一泄,再难重聚!岳飞知道,这次北伐,终于以失败告终!枉费了十年心血!自从当年出宗泽门下,自己能够独当一面开始,历年来的精心准备,多少年梦中直捣黄龙,却在绍兴十年化为泡影!最为难过的是,这一次离成功是如此的近!

    只差一道旨意,让张、刘二帅为自己分担一部分敌人,为自己挡住侧面,兀术就会被困死在孤城,插翅难飞!大金国的骑兵主力只能在开封府的高墙后活活困死,此后多年,金人都再难以组织起如此强悍的骑兵!

    大宋就此可以无忧!故国光复有望啊!

    江、淮宣抚使杜充在十一年前自河北退军时,岳飞曾痛切地抗争:“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

    这一次自己的确带雄师十万,动用的后勤及民力不下七十万,以必得之势北上,谁知功败垂成,就差这最后一着,便可上报朝庭,下救黎民,一偿平生之愿,却在成功近在咫尺时,遇到了史上未有过的密集金牌诏书!

    自镇襄汉、鄂州以来,所有积余粮秣,无不小心存放,所有屯田丰欠,无不小心察堪,所有兵甲器械,无不小心修造,甚至在数年无大战的情况下,没有一天不精练岳家军。

    十年心血,毁于一旦!

    北伐之前,看到兀术大军势如破竹,岳飞并不心惊,反而窃喜。梁兴与太行忠义社义民们,自六月间便大举行动,牵制兀术后方,令兀术不敢全军南下,沿路分兵守城。若刘锜不守顺昌,让兀术孤军深入,再多占些城池,可用之兵更少,那时大军发动,将兀术大军绞杀在两河间的广阔地面上,后挥军北上,大金国谁人是岳家军敌手!

    可惜圣上只知守成讲和,全无进取之心,全力拒敌于淮北,不愿纵敌深入,又不肯听自己赴阙奏明方略,只是一昧催岳家军北援刘锜,战与和掌握在圣上手中,随时可以让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战果化为飞灰!

    入夜时,大河上下,终于没有了动静。

    帅帐内,将士们散去,只余下岳云、张宪、王贵、杨峻在帐中。

    案面上,一字排开,十二道圣旨整整齐齐放在那里,岳飞木然盯着这些锦帛,已经数个时辰不发一语了。

    大宋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圣旨!

    后方的皇帝、宰相,居然因为怕前方的主帅打仗打得太好,而下旨召回大军!

    杨峻并不是没有听说过这种事,大清朝,也就是兀术他们的子孙所建立的朝代,末期也是这般荒谬!

    “大哥!”杨峻已经不再像白天那般激动,该来的已经来了,该走的会不会走呢:“决断吧!岳家军可用!民心可用!圣上远在临安,哪里知道这里的形势,诏书是十天前写就的死物,进攻开封府是昨日才出现的时机!为帅者不可以死方略决定活战场,拿下开封,什么罪也值了!”

    张宪也不再隐讳:“岳帅,此旨虽然以圣上名义发出来,可是这文字笔法,却是出自秦相无疑!圣上不过受秦桧蒙蔽,我大军不是听命于圣上,而是听命于枢密!若此旨确为上意,倒也罢了,可是如今明明是秦桧与那……唉!”

    王贵却补充道:“若此旨不假,刘帅与王德大军已退,我军粮草不足十日之用,而兀术所部增兵数万,此战若打,须在三五日内,迁延不得!如此大军或进开封府,或退兵鄂州,保守襄汉,都立于不败之地,此地却不可留!”

    杨峻瞪了王贵一眼:“大哥,岳家军至此,有进无退!哪里还有其他路可走,旨是死的,今日营门外的十万黎庶须是活的!若我大军退去,贼子必不放过那些搬粮草、顶香盆的大宋子民!安忍保我岳家军而失却数十万百姓!那些都是大宋的义民啊!他们都是冒着必死的危险来帮岳家军的啊!”

    岳飞再不能沉默:“这——这圣旨!——”

    杨峻怒道:“大哥,我等浴血争锋,岳家军死伤过万,所谓何来?是为大宋河山?是为大宋子民?还是为眼前这些奸臣所做的死物!”

    “物是死物!”岳飞长叹:“这御押却是假不得的,若无上意,秦桧岂能如此,岂敢如此!诸位兄弟们都心系大宋河山,不惜此身,我岳某又怕谁来!只是——只是——”

    “岳帅!”张宪听出一点转机,不由得大急。

    “班师吧!岳某已经尽力了!异日再图北上,如今已不及矣!”岳飞背转身去,看不真切脸上表情。

    “大哥!违旨之事,也不是没有过,为什么凭这些诏书,大军就得南下?!”杨峻尽最后的努力,试图挽回岳飞的决定。

    “前者违旨,圣上不究,是兀术大军犹在,江南一日数惊,须*岳家军抵住贼子兵锋南下之势,眼下大宋诸路连捷,兀术要再走一步也难,若我军再不止步,便是真违旨了!”张宪回应道。

    岳飞缓缓移步出帐,看着满营军帐:“以岳家军今日兵力,取开封实易如反掌。北伐以来,这是最为可惜的一仗,便宜那兀术贼獠了!尤其可惜者,我大宋自太祖以来,将帅拥兵自重,便是朝庭大忌,抗旨不遵,便是取祸之道。岳某可以不惜此身,却惜此精兵,若我等皆获罪,这岳家军便要消散了!异日兀术再来,谁可为敌?”

    “建炎以来,诸将各辖地方,委官治政,朝庭力有未逮,却于大宋体制不合,是为抗敌权宜之策,其间多有占据方面称王称帝者,经岳某剿灭者不在少数!如今诸帅所部,是大宋国力所在,若自行抗旨,是大宋削却爪牙,凭诸镇节度使分裂山河,大宋有分崩之危,黎民有涂炭之苦。”

    “岳某也想图一时之快,擒兀术以赴行在,却恐开了岳家军抗旨不遵的先例,为诸镇所用,于大宋实为腹心之患!圣上常要诸镇学那唐时郭子仪,拥天下之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