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愿- 第5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会吹与耶律齐南同一首曲子的人,一定是耶律齐南的心腹之人。在这个荒郊野外,露宿的只有她们这一行人。她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竹笛的主人一定是冲着她来的,而且,似乎要告诉她一些什么事情。

她还可以肯定一点就是,那个人只不过是想跟她见一面而已,并无恶意。

傅清玉从来没有如此大胆过,一个人走入密林,竟然没有一丝害怕紧张的感觉。冥冥之中,她仿佛觉得,那是耶律齐南在呼唤她,而她此次前去,不过是去见一个老朋友而已。

密林有一条小道直通入内的小道,竟然和梦中的一模一样。傅清玉的心中又惊又喜。这个时候,笛声更加清晰了,不错,就是梦中耶律齐南吹的那支曲子。

密林深处有雾气漫延,傅清玉立于原地,睁大眼睛。她在等待,等待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梦中的情境再一次展现出来,浓雾散尽的时候,她就可以见到她的耶律大哥了。

有风吹拂,轻轻浅浅的雾很快被吹散。在密林的尽头,有一个人影愈发清晰起来。

傅清玉愕然地瞪大眼睛,然后笑了起来。她当然知道不会是耶律齐南,但是,那个人,也是她熟识的一个人。

清冷的月光下,那个人也转身过来,静静地看着傅清玉,唇边含着笑意,手上,正执着一把翠绿的竹笛。

“英姑。”她叫道,“你怎么过来了?”

的确是英姑,一个一直跟随在耶律齐南身边的丫环,也是耶律齐南的心腹之人。

英姑长着一张圆圆的脸,有着与中原人区别明显的特征,额头方宽,眼窝有些深陷,但眼睛又圆又大。从整体上看,既有着草原女儿的粗犷,也有着做为女儿家妩媚的一面。

“可汗一直想再来一次中原,想再来看看你,可惜……”英姑叹息道。

“对不起……”傅清玉伤感起来,“我早就想去看耶律大哥的,可是,我身不由己。”

“可汗说,不怪你。”英姑摇摇头道,“可汗说,他可能来不了了,所以让我过来,替他看看你。”

傅清玉忍住酸楚道:“我也想耶律大哥,可是,他怎么也不等我过去,就……”

“可汗说,有些事情他在有生之年没有完成,希望你能够替完成,那样的话,他就可以放心地走了。”

“什么事情?”傅清玉忙说道,“耶律大哥还有什么心愿,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够办到的,我一定竭尽所能,帮耶律大哥完成心愿。”

“你可以办得到的。”英姑含笑道。她走了过来,附在傅清玉的耳边悄悄说了一件事情。

“此事当真?”傅清玉的脸色顿时变了。

“很快你就会看到的。可汗临终前,早就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在咽下最后一口气前,把这件事情托付于我,让我来找你,可汗说,只有你,才能够解决这件事情。”

“我,我能行吗?”傅清玉有些犹豫,她不知道凭自己微薄的能力,究竟能不能够扭转乾坤。

“我相信可汗没有看错人。”英姑看向傅清玉的眼神凝重起来,“傅小姐,这件事情你还是考虑清楚,先不要这么快应承下来。此行是九死一生,若不是到了万不得已,我也不敢来找傅小姐你帮忙。可汗说,他一直都不希望你卷入这些纷争之中的。”

傅清玉静静地立于原地,过往的一些事情渐渐清晰起来。那枚独特的板戒,那三只苍鹰盘踞虎头的深刻寓意,还有耶律齐南亲笔所书的一封书信……不能不说这一切的一切,耶律齐南是早就算计好的。

这不是他的错,他是突厥的可汗,先公后私,先国后家,先大我后小我,这本来就是一个明君的座佑铭。而她,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呢?

他是突厥的可汗,君王一言九鼎,他曾许她一百年的太平盛世,那绝对不是开玩笑。他做得到,也许,他一直在为这件事情而努力。只不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这个东风,就是她罢了。

傅清玉再次抬起头来的时候,目光里一片清明。她朗声道:“凭什么耶律大哥可以心系天下百姓,我一个有名的大夫就不可以呢。这个事情,成交了。”

英姑忽然激动起来,她奔了过来,抓住傅清玉的手,语气不稳道:“傅小姐,难得你有如此宽广的胸襟,我代石国的子民们谢谢你了。”

这个时候,一个冷冰冰的声音瞬时响了起来:“放开傅小姐!”

话音一落,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寒光朝着英姑飞袭而去。

傅清玉大吃一惊,她没有想到雷飞居然跟过来了。眼看着那道寒光就快要罩住英姑,她不由急道:“雷大哥,快住手,她不是坏人!”

就在这时,本来已经凶多吉少的英姑不知使了什么身法,居然能从雷飞满天飞舞的剑花笼罩下脱身出来,闪到了一边。

“英姑,原来。。。。。。原来你会武功啊。”傅清玉惊讶得合不拢嘴。她一直以来,都没有看到英姑出手过。

雷飞冷哼一声:“不错,好快的身手!果然是突厥的高手!方才傅小姐说听到笛子的声音,我还不信呢。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你使了独门绝技!”

英姑冷静道:“我只不过想约傅小姐出来见一面而已,并无恶意。而且,我不想惊动其他人。”

傅清玉忙道:“雷大哥,英姑说得没错,她并没有伤害我的意思。而且,我们很早就认识了,她是我在京城开的铺子国色天香的常客。”

雷飞疑惑地看了看傅清玉,再看看英姑,慢慢收起了软剑。

傅清玉转过身来,对英姑说道:“英姑,我此行前往河北赈灾,可能要耽搁一段日子。不过我在距京城城西顺流而下,一百里的地方,在湖水的中央,有一处小岛,如果你前往京城的话,不妨到那个小岛住上一段时间,待我回转京城之后,也好再见见面,叙叙旧。”

英姑目光微闪,点一下头:“傅小姐请放心,我记下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暂放

(不好意思,年底忙不过来,这更新就拖延了,抱歉抱歉!)

“雷大哥,我们走吧。”傅清玉转过身来,对着退到不远处的雷飞说道。

而英姑,也转身消失在了密林深处。

雷飞跟在傅清玉的后面,隔着约半米的距离。他看向傅清玉,脸上的神色惊疑不定,更多的是担忧。

“傅清玉,那个女子,真的是你的朋友?”雷飞问道,语气里带着一些不确定,“你要知道,她可不是咱们中原之人。”

“我知道啊。”傅清玉点点头,“她是我的一个朋友的贴身丫头。”

“你的朋友?”雷飞的脸上有一些警备之色,“你的朋友也不是中原人士吗?”

傅清玉轻叹了一口气:“我的那个朋友,他已经,已经不在了。”

她转过头来,真诚地对雷飞道:“雷大哥,我知道你受子宣所托,一定要维护我的周全。放心,英姑她不是坏人,她来见我一面,是受人所托。我的那个朋友……他有未了的心愿,想请我替他完成。其实这个朋友,子宣也是认识的。”

雷飞这时才放下心来:“傅小姐,我说一名不中听的话,那个人极有可能是突厥人,突厥人生性狡诈,傅小姐还是多加小心为好。”

傅清玉笑了笑:“多谢雷大哥关心,没想到今天晚上倒给雷大哥添麻烦了。”

雷飞仰头看天空中的月亮:“我也没有什么奢求,即是头儿的吩咐,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保护好傅小姐的。只是对于这些人,傅小姐还是少与他们来往为妙。”

“好的,我记下了。”傅清玉笑笑应道。

说话间已经到了傅清玉所住的账篷外,雷飞停下脚步道:“天时不早了,傅小姐还是趁早歇下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好的。”傅清玉掀了帘子走了进去。

似乎听到了响动声。冬梅睁开眼睛,睡眼蓬松地看着傅清玉:“小姐,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啊?”

“快睡吧。明天还要赶路呢。”傅清玉走上前去,替她与绿裳把被角掖好。绿裳没有出过远门,不大适应路上的坷坎,有些晕车,一早就睡下了。傅清玉看着二人,心中一阵感慨。这两个丫头,本可以在宫中安安稳稳地过着富足的生活。或者在傅府寻个差事,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如今,却念着与她的情谊,非得要跟到这荒凉的地方来,受这劳碌之苦,真是难为她们了。

四周又静了下来,但是傅清玉再一次睡意全无。她轻蹙起眉头,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她感到一种无法捉摸的茫然。

傅清玉并不是担心她们远赴的那个河北的疫情。有过防治瘟疫经验的她,对于河北还没有完全蔓延的疫情的控制,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她更担心的是。不可预知的将来,会发生一些什么。

先是大旱,后是大涝,接着又是瘟疫。在这样的环境下,最容易导致人心不稳。如果这个时候,再来个外敌入侵的话……

也许耶律大哥是对的,因为他预料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切,所以及早想了应对的法子。可是她还是抱有侥幸的想法,希望河北那边的情况不会太糟糕,那样的话。只要他们及早控制灾情,稳定民心的话,那一切都还来得及……

第二天一大早,做了早饭,吃过之后,一行人又开始上路了。傅清玉在路上采了一些专治晕车的草药。给绿裳服下。绿裳很快就不晕车了,傅清玉于是吩咐众人加快脚步,尽早到达河北。

进入了河北省之后,一路上的灾民多了起来,个个衣衫破烂,灰头土脸,面黄肌瘦的样子。家里有牛的,就赶了牛车,一家老小全坐在车上,一路奔波着逃荒去。那些贫穷的,就只能靠两条腿走了。

刚开始的时候,傅清玉看着那些灾民们拖儿带女的,十分可怜,还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他们一些。后来,路上的灾民越来越多,也就作罢。

逃荒的人们虽然不少,但是他们的身上都穿着厚厚的朝廷发下来的新棉衣,看来,不会冻死。而且,朝廷还下令开仓赈灾。所以,这些灾民在逃荒过程中,可以有每天一顿的救济粮,不至于饿死。

一个年长的太医心细,很快发现了这些,他转头对傅清玉说道:“傅尚宫,你看那些灾民的穿着,看来朝廷还是十分关怀这些灾民的。”

傅清玉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平民百姓是最淳朴的,也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他们没有太多的苛求,只要有一口饭吃,只要不被冻死,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只要朝廷坚持开仓赈灾,帮助这些灾民渡过难关的话,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近十多年来朝廷无战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粮仓一直都是满满的,拿出一些来赈济灾民,不是什么难事。

傅清玉含笑道:“看来,情况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糟糕,这是好事。我们大家打起精神来,看看哪个地方正在闹瘟疫,就到哪个地方去。”

还是刚才那个老太医,从袖袋里取出一幅地图来。那幅地图上用红笔圈圈点点,他指着几个地方道:“老朽出发前,根据前方的奏报把一些灾情严重的地方用红色的颜料画了出来,比如清平镇,永乐镇,太平镇、四水镇,这四个镇就是此次洪灾受损最严重的县镇。”

傅清玉看了一眼那幅地图,伸手出来,指住其中一个镇道:“我们现在的位置,离这个清平镇最近,我们先到清平镇去看看吧。”

老太医抚须道:“清平镇,据记载有人口五万多人,算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大镇了。这次的洪灾,导致清平镇房屋冲垮一万多间,八千人被洪水冲走,下落不明。那些来不及走的,被冲垮的屋子压下来砸死砸伤的就有好几百人。这一次,朝廷特别重视清平镇的灾情,据说光是粮食,就拨了近十万石过来……”

底下“哗”声一片:“没想到这一次,朝廷这么大手笔,看来对于清平镇的灾情,真是很重视啊。”

“是啊,拨了这么多的粮食过来,那些灾民的温饱就有了保证,这样的话,我们做事也就方便多了。”

“对呀,方才我还一直担心,那些灾民会暴动呢,如今看来,情况乐观很多嘛……”

傅清玉含笑道:“这样甚好。只不过我们带了这几百车的药材,不太方便。这样好了,我们先将药材暂放到县衙里去,然后前往清平镇,探探情况再说。如果发现清平镇闹瘟疫的话,我们再派人过来取药材,大家看这样可好?”

老太医呵呵一笑道:“傅尚宫,我们就听你的了。”

傅清玉这一行人,还有几百车的药材,十分惹眼。没多久,就有一个衙差模样的人走上前来,小心冀冀地问道:“敢问各位,你们是从京城来的吗?”

傅清玉点点头:“我们正是从京城来的,是皇上派过来,给灾区送药的。”

那人顿时欣喜起来,忙行礼道:“各位请随我来吧,我们县太爷都整整等了一个早上了。”

傅清玉看了一眼后面长长的车队,问道:“我们带了很多药材过来,不知道贵衙可有安放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