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愿-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傅清玉恭恭敬敬地应了。

不过,这话怎么听都有些兴师问罪的样子?想她傅清玉来傅府也不过二三天的事情,怎么这个傅老爷这语'奇·书·网]气里好像对她颇有成见的意思在里面?

傅清玉心中疑惑,一抬头,正好看到大夫人笑意盈盈投射过来的目光。她心下一凛,瞬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想必是在雅翠雅苹这两个恶婢的处理上,她重创了大夫人,如今大夫人寻机报复来了。

速度真是快啊。傅清玉暗暗慨叹,今后自己要更小心了。

不过,大夫人这样接二连三地对付自己,目的是什么呢?上一次,在回府的路上,大夫人与匪徒勾结,如果说不让她回府的话,那还说得过去。可如今,她既然已经回到了傅府,为什么还要派了雅苹雅翠来刁难她,现在又在傅老爷的面前说她的不是呢?

难道说,大夫人早有预谋,派了雅苹与雅翠这两个大丫头过来,就料准这两个丫头会弄出一些什么事情出来。以便在傅老爷面前有说辞?

第一百二十二章当年

傅老爷捧了茶盏,忽又停住,皱眉问道:“如今已是第三年了吧,义儿也该回京述职了吧?”

大夫人心中一跳,陪笑道:“是啊,一转眼三年了,也该回来了。”

傅老爷重重把茶盏往桌子上一放,愠道:“好不容易考取个殿试第二,好好的翰林院编修他不稀罕,偏偏要到那个什么边陲地方做什么县令,他倒是有志气得很”

傅清玉心想,傅老爷这话中所说的应该就是傅府的大公子傅光义吧?听说三年前的殿试第二,天下闻名的探花郎,按朝制应该可以入主翰林院编修。不想这个大公子居然辞掉了,带了家眷去了边远的地方,看来是个有性格的人物。

大夫人陪笑道:“老爷先别生气,这初生犊不怕虎,年轻人就应该让他去闯闯,多长些见识。再说,这三年里,义儿也做得很错,我听川陕总督府的贺夫人说过,这三年义儿政绩突出,今年回京述职,应该可以晋升,到时说不定能留在京城。”

傅老爷这才缓了脸色,叹口气道:“也真是难为了川陕总督府的小姐,跟着他颠沛流离,东奔西走,没有一句怨言。”

大夫人笑道:“川陕总督府三小姐真是一个好媳妇,虽然样貌不出众,但性格温柔,贤良淑德,倒是挺配义儿的。”

说到这,大夫人不禁得意地笑了起来。看来三年前的谋划是没有错的,如今儿子媳妇和睦,儿子政绩突出。而且,还通过川陕总督府的贺夫人这条线,搭上了忠靖侯爵夫人,成功地把自己的大女儿傅清芳嫁入北承侯,保得傅府的风光荣耀。

傅老爷又叹了口气:“我那个孙儿,也快满两周岁了吧?”

三年前,傅光义与川陕总督府的三小姐成了亲,然后一起去了边远的小县任职,第二年,贺三小姐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傅泽。

其间,傅大公子也把妻儿带回京城,让傅老爷与傅夫人见过,但傅大公子执意不肯让妻儿留在京城里。见不到自己的孙儿,这两年来,傅老爷一直颇有微词。

“快了,过了八月十五就快两岁了。”大夫人也有些感慨,她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瞧瞧别人家里,儿孙满堂,活泼可爱的孙儿承欢膝下,再看看自己府里,除了未出阁的小姐外,一个小孩子都没有,说多冷清有多冷清。

见傅老爷脸色不佳,大夫人又忙陪笑道:“这次回京述职,一定要把义儿留在京城,不行的话,也要把大媳妇及孙儿留下来,让小孙儿好好陪陪老爷。”

话虽这样说,其实她心里也没底。自三年前因了双鱼玉佩的事情,母子俩闹翻了以后,母子间有了隔阂,大公子一直对她不冷不热的,她也摸不准大公子的脾性。

接着傅清玉又问了七小姐的病情,大夫人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毕竟大夫不是她请的,银子也是从傅房的库房里出的。她勉强笑笑道:“老爷请放心,大夫请得及时,七小姐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我已经吩咐过厨房那边,七小姐要吃什么,都给她做,绝不可怠慢。”

傅老爷满意地点点头,然后说了一会话,傅老爷便让女儿们散去,自己则与大夫人去后面的暖阁说话去了。

傅清玉从大夫人的院子里出来,看看天时尚早,便走上林荫小径去看望病中的傅清敏。

丹霞阁静悄悄的,外面有一两个粗使丫头在打扫院子,轻轻的,没有发出一点稍大的声响。

傅清玉刚一进院子,便有一个穿了桃红色长衫,下身系一条靛蓝色碎花裙的丫环迎了上来,低声道:“六小姐,七小姐喝过药,睡下了,你且到外屋坐坐。”

傅清玉笑笑,便随那丫头朝外屋去。这名丫头应该就是春芳了。七小姐屋里有两名大丫头,春兰她见过,另一个想必就是眼前这位春芳。春芳年纪也不大,十三四的样子,她的哥哥是二公子身边的一个小厮,不用说,她也是二公子相信的人。

外屋里,傅清玉又见到七小姐的奶娘杜妈妈,她正在教女儿春兰做女红。由于是刚学,春兰的手有些笨拙,一下子脑子转不过来,连看了好几遍图样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春兰你看,你要这样,这里先下一针,然后那边……”傅清玉走过去,顺手拿起春兰的绣花绷子,纤纤玉指上下翩翩,不一会的功夫就起好了头,看得春兰眼花缭乱,眼中放出羡慕的光。

“原来六小姐十分擅长女红啊”春兰敬佩道,“六小姐以后多来坐坐,教教我。”

何妈妈看看绣花绷子,也点头赞道:“六小姐真是好手艺以前在这府里,手艺最好的是红绫,翠巧手艺也不错。后来都随大公子到了边陲去了。”说完,脸上一副惋惜的神情。

说了一会话之后,傅清玉话题一转:“今天我在府里四处绕了绕,看到有一处兰花种得很好,由于我自幼喜欢兰花,便凑上前去看,然后就看到了一个无人居住的院落,旁边还有一大片夹竹桃林,也有一座更大的院落。那是什么地方呢?”

春芳刚好走进来,听到傅清玉的话,神情马上紧张起来:“六小姐,你真的到那里去了?那些地方可不要随便去,前几年闹鬼……”

她的话还未说完,杜妈妈便斥道:“什么鬼魂不鬼魂的,哪有那些东西二公子与七小姐不是每年都要去旧夫人住过的清波阁看看,拜祭一番,也没见到什么东西。”

春芳嘟噜一句:“那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她的亲人,她当然不会出来吓他们了……”见杜妈妈一个眼神瞪过来,春芳不敢再说下去,寻了个借口赶快溜了出去。

傅清玉笑笑,这傅府里闹鬼?对于鬼魂一说,她是不信的。不做亏心事,怕什么呢?鬼魂也只是吓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的对于鬼魂出现的说法,她倒有另一番理解,会不会当年傅二公子年幼,无力保护自己生身居住的地方,才装神弄鬼弄出这些事情出来?

“其实我也没有进去,只不过随便走走,就走到那个地方,看到有院落,四处破败,再看到稍小一些的那个院落的墙体上有烧黑的痕迹,觉得奇怪,所以想问问杜妈妈。”

杜妈妈深深叹了口气,用饱含同情的目光看着傅清玉:“那是五姨娘住过的院子。”

傅清玉的眼眸里迅速充盈了晶莹的泪水:“我娘亲住过的……可为什么会有烧过的痕迹呢?”

“那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场劫难,真惨啊,旧夫人、五姨娘,老夫人全去了……”回忆往昔,杜妈妈放下针线箩,目光也闪烁出点点泪花。

原来,十四年前的京城,发生过一次大乱。本来是在西北部闹起来的,后来不知怎么回事,京城里也有乱党,四处大乱。有些贼人趁乱冲进官宦之家烧杀抢掠,奸、yin妇女。就连傅府也难幸免。

那时的天都,先皇祟文不祟武,每个官员家里会武的不多,家丁虽然长得壮实,但只会几招花拳绣腿,在武艺高强的贼人面前不堪一击。

当时的傅府,傅老爷与当时还不是大夫人的梅氏,携了大公子、大小姐回了梅氏的娘家,不在府里。府里只剩下一些老幼妇孺。当时的原夫人林氏身怀六甲,即将临盆;五姨娘也有了八个多月的身孕,全府上下由六十多岁的老夫人主持。

贼人冲进来的时候,老太太也慌了阵脚,慌忙叫人去堵门,让杜妈妈等几个婆子把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还有二公子等公子小姐们一起躲进假山里。

杜妈妈看到四处火光,那些贼子不但抢东西,还放火烧房子,心里慌得很,忙把公子小姐们推进花园的假山里。一群人窝在假山的洞里不敢出声,二公子几次吵着要出去救母亲,都被杜妈妈劝住,说老太太自然有法子保护夫人及姨娘们。

谁知等贼人一走,二公子马上第一次冲出去找母亲。众人来到清波阁,大吃了一惊。清波阁内,老太太倒在血泊中,身上插了两把刀,已经断气多时了,原夫人林氏与五姨娘口吐鲜血,昏死了过去,其他的姨娘们不知去向。

杜妈妈慌了神,忙去找人。过了一刻钟,三姨娘与四姨娘才从背后的矮墙下狼狈不堪地爬了出来。还是四姨娘有主意,马上让管家去请大夫,又着人去梅氏娘家报信,让老爷速归。

当夜,原夫人林氏与五姨娘各生下一个女儿,谁知一天后,两人竟然双双血崩而亡。

说着这,杜妈妈用衣袖抹了一下眼睛,事隔多年,一念及当年往事,她还是忍不住伤感。

春兰似乎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段往事,不由瞪大眼睛:“原夫人与五姨娘竟双双血崩而亡,怎么这么巧?”

杜妈妈道:“有什么巧不巧的当年原夫人与五姨娘奋力反抗,已经受了伤,拼死生下孩子,已经气血空亏,当时还没抬为夫人的梅姨娘,把府里的密藏的所有药材都拿了出来,什么人参、当归、首乌、赤芍……加重份量去救人,都没能把原夫人和五姨娘救回来……”

傅清玉托腮沉吟。照杜妈妈说的情形,当年发生的事情应属一个意外,何况当时,大夫人回娘亲去了,没有在场的证据,整个描述听起来没有什么可疑之处,怎么傅二公子那么肯定是现今的大夫人谋害了他的母亲林氏与五姨娘呢?傅二公子会不会弄错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探秘

(感谢红豆妮的粉红票票,这是本书第一张粉红票票哦,好开心)

傅老爷与大夫人在暖阁里说着话。

傅老爷道:“此次公务办完回京交差,听皇上说起三年一次的武举于年底举行。”他拿了茶盏,用茶盖拨了一下浮在上面的茶叶,眼中有些得意的神色,“皇上的意思是,让烨儿去参加武举考试,三年前的科考烨儿未能参加,皇上一直耿耿于怀,看来皇上是很看重烨儿的。”

大夫人心下一惊,难道那个她心中一直忌惮的人要出头了吗?

表面上装着一副欣喜的样子,笑道:“皇上真的这么说吗?烨儿真是有出息,年纪轻轻就得到当今圣上的赏识,这真是我们傅家的荣耀。”

傅老爷听得很受用,想了想又道:“说起这武举,自十多年前京城大乱那年就创建起来,距今已经进行了四次。”

这武举是先皇经历乱党大闹天都之后,各个官宦之家人员伤亡惨重,财务劫之一空之后,才下令开办的一场考试。从此以后,形成一条不成形的规矩,凡在朝的官员,家中男儿必须习武,以备保卫家国之需。

想起往事,傅老爷又想起了老夫人、原夫人林氏与五姨娘的惨死,黯然半晌,方道:“这武举主要考的是马步弓箭和策试。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畅所欲言。”顿了一下,又道,“这一次武举,我看皇上的意思,是想从京城的官宦子弟中挑选能人,这也是烨儿的一次机会。”

大夫人频频点头:“烨儿年少不凡,定能夺得武举第一。”心中却是不以为然,她才不能让二公子夺了头魁,谁愿意自己的敌人越来越强大呢?

傅老爷又想起一件事情来,看着大夫人道:“人常言男儿先成家后立业,但女儿家则不同。我看莹儿都快十七了,你这个做母亲的也该好好为她考量一番,看看那家的少年才俊……”

“老爷,你放心,莹儿的事情我盯着呢。”大夫人见傅老爷如此关心傅清莹,笑得更会舒心了,“这几天忠靖侯爵夫人要来府里,到时我请她留意一下。”

傅老爷点点头。大夫人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便吩咐丫环们摆饭,并把各位小姐叫来,这认亲后的第一顿饭,理论上是要一起吃的。

饭桌上静寂无声,傅清莹吃得极快,与傅清玉相邻,偏偏中间隔了一个很大的空隙,似乎不屑与傅清玉这个乡下来的妹妹同一桌吃饭。

傅老爷要盛汤,傅清莹不用丫环动手,亲自给傅老爷盛了一碗,恭恭敬敬地捧到傅老爷面前,把“孝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