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可汗 西风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可汗 西风紧-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知杀掉那个将领晋兵才会放弃抵抗。几个汉子已经像饿狼一样扑了过去,不料那将领刀法娴熟,左右游走个来回一刀一个,那几个汉子连招架都不能,只溅了那将领一身的血。前头的乱民大吓,势头竟然一下子弱了许多,人群中纷纷以弓箭向将领招呼,他浑身中箭却还没死,连带旁边的晋兵也中箭多人。
崔启高心一横提着弯刀大喝一声奔了上去,身边的人也急忙跟上护住。人群一涌上去就将那一帮晋兵团团围住,靠近就砍杀起来。崔启高士族子弟学过六艺,弓马骑射样样会点,本想壮起胆和那武将会两招,不料不知哪儿飞过来一根狼牙棒砸在他的头盔上,然后很快就被人掀翻在地,被乱刀乱棍打得血肉模糊。
晋兵失去指挥散乱在堡垒各处被人群殴,死伤殆尽。乱民又往木屋上放|火,一时间堡垒中就火光冲天隆烟滚滚。而那些苦工奴隶也被从房子里放了出来,见袭击的人也是汉人,果真他们根本不帮忙,只顾挤作一团围观。
乱民忙着收集兵器盔甲武装自己,崔启高则带人爬上墙观望。除了黑山堡这边火光通明,四下里依然黑漆漆一片,哪里有契丹人马的踪迹?
崔明铉说道:“黑山堡是通往汝罗城方向的必经之地,契丹人要拦截黑山兵营的援兵,在这里肯定能见到动静。他们是不是根本没来?”
另外一个人道:“再等会晋军的马队就要来了,要挖毁堡垒来不及,咱们还不如带那些苦力犯人撤走,这么一来就有七八百人,快成气候了!”





    正文 第九章 大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2…8…9 0:18:38 本章字数:4873


崔启高未见有契丹兵马接应,担心晋兵援军到来脱不了身,便率众人掠了一些堡垒内的盔甲兵器物资,斩了数十头颅,然后裹挟那些苦工犯人一起撤离。
及至天明,崔启高在契丹活动的地盘上见到了一个契丹贵族大贺禄,前几天就是他答应带兵策应崔启高部的,结果昨晚连个人影都没瞧见,契丹参与此事的就只有跟着崔启高一起去的那两个契丹小卒,多半是去监视他们的。
大贺禄长了两腮的胡子,此时却满脸的笑意,上来就伸手拍着崔启高的双肩道:“恭喜崔贤弟旗开得胜,好样的!哎呀,昨晚天太黑,我的兵马在半路上迷路了,天亮才找到路回来,实在抱歉、抱歉。”
这厮嘴上用流利的汉话说着抱歉,却一脸笑容丝毫看不到一丝愧疚的表情。崔启高观察营地中的牧民,数量并不多而且都没武装到要打仗的样子,心道大贺禄恐怕一开始就没打算出兵。契丹部落大多数都是以游牧狩猎为生,从事农耕的少之又少,他们平时都是牧民,分散在各处放牧以降低军队集结的后勤压力,只有在要打仗之前才会聚拢成为军队;大贺禄的部落都没有集结人马,还谈什么出兵?
不过崔启高当然不会点破,人在屋檐下你还能指责他不成?崔启高便装作吃亏的样子:“我们正想把黑山堡给挖塌掉,不料大贺首领的人马没来,晋兵却是来了好几百。幸亏我们跑得快,天黑晋兵又没远追,不然首领就见不着我了!”
“都怪天太黑,看不见路。”大贺禄忙道。
崔启高叹道:“可惜啊,好不容易攻破了黑山堡,没能给他们毁掉。大贺首领是知道的,晋兵经营营州就是不断修建大小城堡,这次没毁掉黑山堡,很快就会完工,到时候黑山堡周围的牧场都在晋兵的控制之下,你们不敢轻易靠近了。”
大贺禄忍不住说道:“崔贤弟不也是汉人?怎么倒处处替咱们作想起来?”
崔启高愣了愣心道当然是为了讨好你们,这不有求于契丹么?口上却道:“现在占据营州的是晋兵,不再是唐兵。我现在是晋朝的流放犯和逃犯,朝不保夕;在大唐时却是士族子弟,有高屋良田还能当官。变成这般光景,我干嘛要效忠晋朝?”
“说得也是。能杀晋兵,咱们就是自己人!”大贺禄笑道,“今天还有件事,我要带你去见咱们得郡王。”
崔启高忙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能见到大王真是三生有幸啊!”
大贺禄口中的郡王就是契丹的首领李失活,本来应该姓何大何;后来八部契丹部落联盟,改姓大贺,依附突厥可汗;之后突厥衰落契丹向唐朝称臣,首领也被赐李唐国姓,他便干脆改姓李了。唐廷赐李失活赐丹书铁券,并封松漠郡王、左金吾卫大将军等职,名义上拉拢兼并了关外契丹控制的数州之地,不过之后从未实际控制过契丹。晋朝建立后,宣布内外一切官爵照旧,李失活便又成了晋朝的郡王。
现在李失活要亲自召见崔启高,显然是对他产生了兴趣。崔启高确实应该感到高兴,只要晓之利弊说服了李失活,得到契丹的支持并不是难事。所以昨晚契丹兵马没来,崔启高仍然坚持要进攻黑山堡,也是出于向契丹人证明自己这帮人的价值。
崔启高出发之前准备了一下,其实就是向部下交代几句话,让他们把从黑山堡缴获的盔甲和好兵器赠送给大贺禄,想着契丹人或许会回赠一些牛羊牲畜,让他的一众人暂时解决食物问题。
准备妥当崔启高便带着崔明铉、李四二人随同大贺禄的马队前去松漠都督府。松漠府是唐朝设置的名称,也是契丹八部的中心治所,李失活就在那里。契丹本身是游牧民族,同样对筑城、农耕等技术不擅长,却在冶铁制造兵器方面有所发展,关外民族要立足征战是家常便饭。松漠府有一座城池,却是土夯的城墙,无论是防御力和观赏性都十分落后,甚至还比不上营州柳城,因为柳城多次在汉人手里易手,经过多次改造城墙工事已经初具规模。
契丹一共八部,战时能集结数万能征善战的骑兵,在东北地区是一股十分强力的势力,但是受人口限制就算有南下的野心也没有实力进入中原,甚至暂时也没奢望争夺河北的土地,一心只想夺回营州。营州不仅有牧场,最主要的利益是北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能从商业上获利颇丰。辽东更北的地区活动着许多部族,其中地盘最大的渤海国长期和中原进行丝绸贸易,新罗与中原连接的路上交通也必经营州,此地是战略要地。同时又毗邻契丹,长期被契丹人占据,他们想夺回来的意图就很明显了。
在大贺禄的带领下,崔启高等三人进入了李失活的府中见面,只见房子的门口挂着几张动物的毛皮,掀开走进去里面烧着木炭取暖,果然温暖了不少。屋中也没几个人,大约是李失活的亲戚,大部分部落首领是不在这里的,平时都各自呆在属地。
这里的室内程设显得十分粗糙而杂乱,墙上挂着一些动物的头,其中有个斑斓的虎头,上面的一张木桌上摆着一些黄金器物。而李失活便坐在上面的一张铺着虎皮的榻上,看样子大约四五十岁,却不像大贺禄一样长了一脸的胡须,李失活的摸样更加精干,脸部轮廓有棱有角,目光也很犀利。
崔启高不敢东张西望,进来就向李失活鞠躬行礼,“滑州崔启高拜见大王。”
李失活一言不发地打量了一番崔启高,炯炯有神的目光看得他浑身都有些不自在了。过了一会儿李失活才开口用汉语说话,他去过长安,也接触过汉人,一口汉话虽然口音不怎么对,却是让人听得懂。
“你在汉人中挺有人脉?短短时间之内就能在黑山堡找到内应。”李失活开口道。
“正好有崔家被流放的人在黑山堡干活罢了,我们崔家得罪了晋朝皇帝,被流放到营州一千多人,我的人脉并不在这里。”崔启高直接了当地说让李失活感兴趣的东西,“真正有根基的地方在滑州,崔家在滑州是第一大族,若是家族在那里反抗官府,滑州州衙都会束手无策。若是大王不知滑州崔家,庐陵崔氏可曾听说过?”
李失活点点头:“有所耳闻。”
崔启高道:“滑州人的祖籍就在庐陵,咱们还能和庐陵崔氏联系,实力声势非同小可。”
李失活沉吟片刻问道:“你说崔家得罪了晋朝皇帝才被流放营州,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得从唐朝说起,太平公主党和太子争权,黄门侍郎崔日用是太子的人,后来太平党获胜,薛氏一次借口崔侍郎勾结太子残余势力将其满门几百人活活烧|死。今年政事堂堂后官贾焕出资开了个茶馆,说话先生在里面讲朝廷不该发动营州之役,为了吸引客人又说薛氏在东北用兵是为了抢掠各族美女……”
刚说到这里,崔启高就注意到李失活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显然是受了点刺激。战争和女人是男人永恒的主题,听到自己族的女人被淫|辱就算是李失活也不会好受,自己统治下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是任何有血性的男人都会视作耻辱的事。所以崔启高没具体说是抢高句丽美女,只说在东北抢女人,当时晋兵是和契丹、奚作战,李失活很容易就会误以为是为了抢他们契丹的美女。
崔启高继续说道:“其实就是在茶馆随便说说的事,不料薛氏勃然大怒,下令处死贾焕,又因贾焕是先父崔明善之胥,崔家本来就与薛氏有怨,因此薛氏又迁怒于先父,将其杀掉,并流放滑州人一千余人到营州做苦力……我本是大唐之臣,今负亡国之恨、杀父之仇,与薛氏不共戴天!此番话绝无虚言,大王可派人打听打听。”
李失活问道:“你想怎么报仇?”
“明年一开春晋人就要在河北大举修筑长城,目的就是为了防御大王的人马,进而步步为营兼并辽东。官府现在就开始从河东、河北、河南等地大量征发民丁,搞得民怨四起,这是一个机会。只要大王帮助我和一些部下回到国内,我将在滑州起事进而向河北发展。届时东北晋军两线作战,左支右绌,大王要收复营州不是囊中取物么?若是你们从饶乐府南下攻击幽蓟牵制晋军,他们更难消灭河北后方的义军。我们都有共同的敌人,大王察之。”
李失活冷冷道:“我八部人马能出征打仗的不过数万,联合奚兵也难以超过十万骑,我并不是好高骛远之人,情知无实力争夺中原,只想夺回营州。你就不怕到时候我取了营州却并不策应你们吗?”
崔启高笑道:“若大王是那般没有远见的人,我多说何益?大王的卧榻之侧有一只穷凶极恶的饿虎,您真能安之若素吗?薛氏穷兵黩武四面用兵扩张,吐蕃、突厥、六诏、营州,晋兵哪里没有过大战?国内无事朝廷就要对外用兵,相信大王会很高兴我们在河北河南闹得风起云涌罢?”
“你且在松漠府呆一段时间。”李失活看了他一眼,又转头对大贺禄说道,“你吩咐下去,给崔启高的人送一些牛羊帐篷,让他们好好安顿。”
崔启高再次鞠躬结束这次谈话:“感谢大王的款待,我听说在草原上愿意分享食物的人就是朋友。”
李失活应该会找人得到更多的信息然后和八部酋长通气之后才会实质性地帮助崔启高,所以要等一段时间了。崔启高也没闲着,向松漠府请求回到了自己的人马中。
在大贺禄的地盘上崔启高的人得到了帐篷牛羊粮食等物资,构建起了一个营地,他袭击黑山堡之后又裹挟了几百壮丁,现在手里已经有七八百人,绝大部分都是有体力的青壮,是一股初具规模的人马了。
崔启高读书明理有见识有头脑有主见,干起事来一套一套的,在大贺禄的地盘上也没闲着。他对部下说:“若是没有军法行伍,人再多也是乌合之众。打黑山堡时如果不是出其不意偷袭、晋兵没来及结阵,咱们几百人打他们一队人马谁胜谁负还未可知晓。为何?我们没有建制没有规矩,一旦遇到挫折所有人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结果只能随众乱跑,极易溃败。”
于是他便挑选出精壮的人组成三个步军团,因为没有战马。并任命校尉、旅帅、队正等各级军官,不顾天气寒冷开始操练。其他人作为军随,负责看管牲畜升火造饭以及打造兵器,这些汉人本身就各有技术,铁匠作坊也很快构建起来。没多久,契丹人还想用牛羊牲畜为交换物向崔启高订购盔甲。
崔启高一番治理,部下都知道自己该干嘛了;然后他又与谋士起草军法二十条,每日向部众重复灌输,大伙又知道自己不该干嘛了。汉人本来就勤劳守规矩,一立足下来几百人就搞得有声有色,根本没有犯人和奴隶的做派,很快就让契丹人刮目相看……如果崔启高等人要在这里长期生活,估计他们还能设法搞到种子开垦军屯种地。
一次大贺禄来观看崔启高的营地,忍不住赞叹道:“难怪汉人如此强大,还有数以千万这样的人啊。”
崔启高道:“几百人和几千万人是两码事,几百人能各司其职亲如一家,但几千万人还能亲如一家么?”大贺禄脱口道:“内斗。”
崔启高若有所思地说:“咱们汉人最擅长的就是拉关系和内斗。”
大贺禄“哈哈”大笑,大约是觉得崔启高揭自己的短比较好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