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说,不过国王知道怎么回事,耶巴乃那也知怎么回事,一定是明朝人弄的花样,但为时已晚。



………【第三九节 印度小国】………

    船离了锡兰山之后,分成了两队,一队由王景弘带着去了溜山国,也就是后世的马尔代夫,王动本想让廖管家带着刘秀珠和绿柳随王景弘的船队一起去玩玩,马尔代夫的风光那是没的说的,结果两位夫人不愿意,还是要跟着他,于是大家一起往印度半岛而去。

    印度半岛第一站加异勒(印度的半岛南端东岸和阿枝巴丹、甘马里等地),小国家,国王名为葛卜者麻,第二站是小葛兰(印度奎隆),然后是柯枝(印度科钦),最后一站是古里(印度科泽科德),古里也将是这次下西洋之行的终点站。王动搞不清整个印度次大陆的形势,同样的郑和也搞不清楚,连候显也搞不清楚。

    事实上,当时的印度有两个大的苏丹国存在着,一个是德里苏丹国,建都在德里,另一个是巴赫曼尼苏丹国,定都古尔伯加。但这两个苏丹国一个控制了印度次大陆的北部,一个占据着中部,最早其实只一个德里王朝,但后来这个德里王朝衰弱了,而且不是十四十五世纪之交,那个组织军队要证讨明朝的瘸子贴木儿还狠狠的打击了一下德里王朝,这才有中部另一个苏丹国的分立。

    印度半岛的南端则是一个一个的小国家,这要感谢印度半岛的地形,这个半岛屿东南东高止山脉和西南西高止山脉呈V形,这使得北部或是中部的国家要打到南端沿海,一定要翻过大山,要么就是要走水路,这都大大过来北边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郑和要走访这些小国家,就处在这个V的下端左右。

    在加异勒国的时候王动就现了,在这些国家还是佛教的天下,并不是后世共知的印度教,而且伊斯兰教已经完全渗透了进来。这里不是实行的印度的种姓制度,这里的人分成了五个等级,一等名南昆,基本上是与国王有点血缘关系的人;二等回回人,其实也就是穆斯林的长老;三等人名哲地,系有钱财主;四等人名革令,专服务于哲地的帮手们;五等人名木瓜,木瓜是最为低贱的,这个名字应该是音译而来,与木瓜水果没有半点关系。木瓜不能住在城里,只能住在海外,房檐高不过三尺,逾制将被定罪,衣服也有特征,上衣不过脐,下不过膝。在户外木瓜要是遇到南昆、哲地人,必需伏于地,候等他们经过后才能起来走动。木瓜之流,大多以卖苦力为生,命运较为悲惨,这比老朱的户籍制度要惨多了。

    加勒异国不是郑和的重点,但却是王动的重点,这里盛产胡椒,不过王动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是四月,这里进入了雨季。接下来的整个一个月里,不管王动等人是到小葛兰也好,到柯枝也好,在这个季节里,古印度的这些小国糟糕的城市建设,让王动等人头疼不已。

    此地城镇均无阴沟或阳沟,更别说城市里系统的排水内河,一到雨季,日夜雨下个不停,街面成河成湖,根本没法出门,不过当地人显然是习惯了,下大雨则在家里玩乐。所以接下来的时间,也是王动这帮人日子过的最郁闷无聊的时间。

    郑和走水路,王动走陆路,两队人马平行穿越过南印度诸小国。马欢跟着王动这么一走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了深刻的体会。马欢本人是懂梵文的,这使他到了印度半岛之后,如鱼得水,虽然有些口音问题,但基本上能够交流。

    王动的队伍要比在苏门达剌雨林里穿行时人多多了,这次郑和可是调齐了一千人给王动,只要是调给王动的人,王动都会特别派些赏银,还有一点最爽的就不用说了,王大人最重视吃饭,只要到开饭的时候,就是这些士兵最开心的时候,不过这次例外了。南印度的这些小国,信佛教的敬牛如神,从这点上看,绝对是佛教与印度教的融合,所以大家不能吃牛肉,虽然这几个国家的黄牛体形大过中国,但只能看不能吃,要吃也只能吃牛奶。在大明朝时候,有多少人能喝的起喝的惯牛奶呀。还有让人不爽的是,这里穆斯林地位高,顺带着大家不吃猪肉,这太郁闷了。吃来吃去,不是鸡就是鸭要不就是鱼。羊和狗是不少,但他们不大敢吃,羊肉和狗肉都是内热的吃食,在中国都是天冷的时候才会吃,而在南印度这种热带地方,本来这队伍里又没几个女人,再吃这种内热的东西,那火烧起来可不是个事。当地女人他们是不大敢去碰的,在暹罗还好,可到了锡兰山之后,这里的人就对牛屎有偏爱,个个身上衣服穿的是不多,但看到点肉的地方都涂着牛屎灰。好在已经这种气味,但你要那些士兵去找这种女人泄火,个个还是摇头不已。

    王动他们这一千人可真是吃喝队呀,开始的时候,是到了开饭的时间停下来,王大人一声令下,选出个百十人出去打猎。后来这事专门交给斥候了,每十人一小旗的斥候本来是最累人的,但这会大家都抢着干,看到的活物都猎来,只要没宗教禁忌就行。特别是这里的大果蝠,自从王动在龙城(新加坡)烤过几只后,如今最受大家欢迎,偏偏这种大果蝠倒吊在树上象个靶子,一箭一个,特别容易猎取。斥候队仿佛是打猎队,队伍经过之后,方圆五里之内,能动的有点肉的基本都被他们给死的活的抓了去,一到开饭的时候,烤的肉那叫一个香呀。

    这天马欢碰到了两个番人,一男一女,这两人身上几乎什么都没穿,男的只是腰那绑了点麻绳另用白布把档处裹了下,女的也是用片布盖在私处,两人上下身涂满了灰白的牛屎。不过有点特别的是男的手上拿了个大海螺,两人边手边吹,所以远远就被大家看到了。

    马欢只是好奇,便请他们停下一起吃饭,吃的简单只是酥油饭而已,肉这两人倒是不吃,马欢只能请他并试了试,陈四做的糥米饭团,结果两人吃的津津有味。

    男的除了手上的大海螺显眼外,还有他一头惊人的泛着油光的长,看到马欢盯着他的头看,那人讲明了身份。原来这人还是个耆那教的祭祀,有特别的名字叫浊,这种都是世袭的身分,自生下来就不能剪头,而且不能梳理,那油光是因为涂了酥油。而意外的是,跟着他一起的妇人,居然是他老婆,他们平日出行,倒是与和尚一样,走到哪布施到哪,一般人家只要看到他们路过都会赠些钱米给他们。而他们此行,正是去柯枝国,说起来还与明朝的队伍同路。

    浊在印度半岛游历多年,对各地的情况都有所了解,这下一路来,浊给马欢讲了不少柯枝国的风土人情,当他知道马欢是个回回时,表现出了特有的尊重。而且他还问起中国的宗教,马欢老实作答,佛教不用多说了,回回教,浊也是知道的,只是道教不大清楚,正常,马欢开始也不知道印度半岛还有耆那教。对中国的宗教情况,马欢一一做了解释,浊回了一句话,先前印度有个帝王说过,任何宗教都好比是太阳的一缕光芒,任何的一缕光芒都有它的阴影。这话听的马欢一愣一愣的,说此话的是印度历史上一名很有名的帝王,他统一全印度,并且在他治下各种宗教和平相处,那时也是印度历史上最荣耀的时期之一,能在全世界各国中排进达国家之列。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真正的印度次大陆,只有南端这些小国家还有佛教和耆那教,那两个苏丹国是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天下,佛教和耆那教只是残存在为数不多城市。马欢没想到佛教在印度居然混的这么惨,印度是佛教的源地,前朝还多次派高僧到印度取经,没想到现在印度的主体部份居然已经没有佛教了。

    注耆那教祭司为本人扣的帽子。



………【第四十节 商人同行】………

    到了柯枝之后,张浩突然现,王动教会大家用的“1,2,3……”等十进位的数字,在这里人人都知。一问王动才知,这个东西虽然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却真是印度人明的。不过王动却又讲不清楚,阿拉伯人是怎么回事。

    王动一直以为,椰子是马来人大量食用的,到了柯枝才知,原来真正大吃椰子的是印度人,这里椰子被综合利用,椰浆,椰肉,椰酒,椰油,而且椰子壳做碗,椰棕制绳,椰子树建屋造船,椰子叶做顶。陈四早就跟印度阿三去学打椰浆了,也就是把椰子肉打碎成浆,湿的做食材,也可晒干成粉。这种椰浆不管是做椰浆饭还是做椰浆糕点,都特别香。王动命人收了很多椰肉干,这东西不错,零嘴儿,回去骗小孩子最好。

    当然陈四在柯枝学艺的重头戏不是浆椰,而是咖喱。他总算是知道为什么柯枝的咖喱味道那么重,但吃起来那么香,原因是丁香放的多,还有就是加了椰浆,以椰浆调节辣度,柯枝的咖喱味道强烈兼浓郁,吃起来非常过瘾。咖喱鸡、咖喱羊肉、咖喱鱼头花样百出。大家一天到晚看着陈四兴致勃勃的创新菜样,估计再回国参加厨师比赛,陈四应该不会落了他老爹大明第一厨的名声。

    柯枝国也是产胡椒,王动很喜欢这种商品,价值高,个小不占份量不占体积,不象沉香木,是值钱没错,但弄上几个沉香山,船舱里就满了。关于沉香山,以前王动看《唐明皇》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报导,说那会有沉香山,这事还引起了争议。毕竟一小块沉香木已经非常贵重了,你要用大块的沉香木雕刻出一个沉香山,就体积而言,沉香木已经大到惊人了,还要在上动手脚,弄成个工艺品,所以很多人以为只是文人臆想。结果据说在某个墓藏里真挖出了这么个东西,有近一人高,此事引起了轰动。不过,王动现在看来,沉香山不算什么东西,他这会想要用沉香木去造个屋子都有可能。

    南印度的雨季使大家的行程放缓,王动正好借这个机会,带着他的两位夫人到处走走,印度的风光王动喜欢的还是那些寺庙,佛教寺庙,穆斯林的清真寺,还有就是有猴神象神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寺庙。

    “秀珠,你可知那庙门口的猴儿是谁。”

    “那日你不是说是猴神。”

    “那你可知咱大明朝的猴神?”

    “孙猴子。”看到刘秀珠苦思冥想,绿柳轻轻的提醒她。

    “呵呵,倒忘了齐天大圣了。”

    “据说齐天大圣与这婆罗门教的猴神颇有些渊源,就是从这猴神演化而来。”

    “王大哥说笑,那猴儿取经可是唐朝的故事,花果山,火焰山不都是在中国境内,怎么可能是这番猴转来。”刘秀珠还是有些大汉族主义,而绿柳早早就把王动的话当作是对圣旨了。

    “你可别忘了,佛教可是由此地传去中国的噢。”王动笑着回她。

    王动等人出行,最不习惯的就是看到那些卑微的木瓜跪趴在地上,特别是一些小孩子,他们总是睁大个眼睛看着王动一行人,眼神里又有敬畏又有好奇。脏兮兮的脸,破烂的衣服总是让两位夫人大善心,但只要想过去扶一把或是拉一下,马上就会有成年的木瓜跑过来,一把把孩子拉走,还不停的合掌敬礼,然后又是劈里啪啦的猛打小孩子的**,弄的两位夫人更不好意思。

    “王大哥,佛教讲众生平生,此地崇信佛教,为什么还人分五等。”

    “这应该还算是较平和的,往北去,人分四等,更是泾渭分明。最低等之陀罗较之木瓜更惨,形同奴隶,全无身家性命可言,不可有私产,食器另置,主人死可令其殉葬。”

    “殉葬!”这个字眼果然有点吓人。

    其实王动并不知道,陀罗并不是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在他之下还有贱民,那才是最最底层的。

    在柯枝也有些汉人,这些汉人大多信回回教,而且在当地也都是有钱人,以行商为主,还算是有些社会地位,不过此地的汉人较为低调,穿着之类已经印度化,只是郑和到访时,大家才把民族服装穿在身上,平时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比当地人白些。当然还有更白的,王动在这里收购胡椒时,碰到了来自阿拉伯的商人,也碰到了来自欧洲的商人。这会世界的中心不是欧洲,而是亚洲,而是中国,当他们碰到王动时,他们对直接来自大明朝商队的兴趣远远过了王动对他们的兴趣。这些人不是讲阿拉伯语,就是懂点梵文,与马欢等还能交流。

    那个名叫默哈默德…阿里来自阿拉伯世界的商人被证实是天方国的,也就是圣城麦加,这可是马欢一直心弛神往的地方。马欢自然要和他交流一下教义之类的东西,但这个伪拳王只对生意感兴趣,用他的话来说,“真主也是要吃面包!”阿里显然对马欢东家所带来的货物更有兴趣,不过他的钱已经大多用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