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树和小树,居然锯要快多了。

    吴朝干等人又看到了当初在占城、满剌加等地的现象,又开始大搞建设了。对于王厉来说,倒蛮有干劲,想来在大明朝县令,知州可能也不过如此。只是王厉也现了自己的不足,书生意气,很多东西想的不错,没有实践经验。多拉克岛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也有一州之地,如此一个地方,建设成为一个据点,还真要好好规划一下。王厉自问没有这个本事。

    十二月尾,吴朝干等带队出,师大强和王陈随行,此行带的人马并不多,不过船倒是去了四十多条。考虑到东家曾经提过,这会那个大岛上只有土著,所以王厉这等文人就不上了,留在多拉克岛做接应更好。吴朝干带了两千多人的队伍,五十多条船往澳大利亚进。

    王厉和刘三在多拉克岛做老大,但担子也不小,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建设好多拉克岛,然后尽可能的把伊利安岛统一起来。能抚则抚,不能抚就剿。特别的番人部落就圈地为牢,给他们一块地方,让他们自生自灭。

    刘三现在正式改名为刘山,刘山的意思是剿。王厉主抚,不过主旨还是一致,那就是一定要拿下。吴朝干早就对王厉说过了,东家在南洋诸国中,最不爽的就是爪哇和暹罗,别地国家都可以留,这两国抚不行就灭了。

    伊利安岛是个大宝库,王厉也知道。这会他的概念还停留在矿产资源上,木也能算。但毕竟离大明朝太远了。鸟、兽、文化之类的东西,在王厉眼中没价值。他已经完全站到了扩张的立场上,完全丢掉了早前文人地气质,不同于吴朝干等人的是,他还要找个借口。大的口号。

    从已知的部落情况来看,多拉克岛西北约一日路程的部落是方圆百里内最大的一个部落,领玛克杰费利萨达,简称阿玛,阿玛部落直接人口约有五千余户,附庸的部落约十三个,共计有两万余户,该部落可战青壮约有万人,连带附庸部落。约有两万战士,船有六百多条,但都是六、八橹船那种级别,不足为虑。

    王陈在西北半岛上碰到一个部落,顺风约五日水程,领名叫达卡特拉达克,王陈叫他达达(听王动说过北边蒙古有个部落叫鞑靼。音同)。达达地部落约有六千余户,连连带着周边的小岛上地部落。实力与阿玛差不多。

    师大强在伊里安岛东南半岛上碰到了两个部落,这两个部落大致辞有两千余户,可战之士约有六七千人。

    北部有诸多小岛屿和部落,人口都是百余户,不足为虑。

    这些部落都相安无事,没有结盟或是敌对状态。离的近的部落最大的虽然是阿玛,不过小的部落还有几十个,都是在六七百户之类地。如果要动手的话,有两个办法,一是把周边先打下来,毕竟离的近好管理,另一个办法,就是先把边远的打下来,积累些经验再收拾周边的。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当地部落对于汉人都是较友好,怎么征服成了个大问题。刘山是没什么战略眼光的人,他只会打仗,也渴望去打仗。王厉自然要比他强些,出将入相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典型。怎么打,打谁成了刘山与王厉争执的焦点。

    大人在争执,但岛地建设还在继续。吴朝干走后王厉得到的最好的消息就是现了岛上有煤,留下的人中矿师两人医官两人,这两位矿师马上组织人去挖煤,而且动用了岛上有从没见过的黑火药。

    出煤之后,一个简单的铁匠辅建了起来,矿师来自潇湘学堂,这帮人毕业前可都是铁匠辅子和练丹房里实习过三个月的,这些事难不倒他们,只不过工粗些而又,这些粗活相对于这里地部落来说,已经能够应付了。大量地帮手从番人的部落里请了过来,这下子更加坚定了当地番人地信念,汉人怕是不会走了。

    对于小老百姓来说,汉人与他们没什么冲突,而且他们反觉得汉人带了好处给他们。对于阿玛来说,就不一样了。

    阿玛年龄已经过了五十了,在当地番人眼上,他是个老人,但他本人不觉得自己老了,每次月圆之夜,他还要弄个有处女血的小番婆干一下。让阿玛担忧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儿子们,儿子一大堆,可当之才一个都没。

    他的祖父与满伯夷打过仗,战败而死。那会,他们把所有的希望建立在了海上,结果,满伯夷运用了三千多条船,一下子就把他们的船队打垮了。从此之后,阿玛这个部族便降了,到阿玛父亲的时候,满伯夷实力很强大,灭了三佛齐国,北打到了淡马锡,东打到了苏禄国,西到溜山国,阿玛这个伊利安岛上最大的部落只能老实做个附庸国。

    到阿玛当权的时候,满伯夷内乱了,东王西王之争,帝汶岛的战船全都调到了爪哇岛。爪哇国重中之重是爪哇岛,然后才是苏门达腊岛、加里曼丹岛、苏拉威西岛,阿玛所在的伊利安岛,排在了最后。而且据阿玛的所知,北边的极乐鸟部落,东部地鳄鱼部落都已经不在往爪哇岛进贡了。所以他也作主停了贡。满都伯夷那边也有使臣过来。每次都被重贿,推说海上风浪大,船小无法过,又说暴风雨,岛上灾祸不已,自足尚且困难。总而言之,算是自立了。

    汉人过来的时候,他只是听过。这可是个遥远而强大的国家,他对这个国家的印象还停留在蒙古人地传说中。蒙古人征印尼的时候。动用了上万条船,且是大船。

    汉人自打满伯夷过来,来的又是大船,船上不用看都知道,士兵居多。占了多拉克岛对于旁人来说无所谓。但阿玛觉得可是大事,他不敢轻举妄动。王胖子送了他不少东西,这些打动不了他的心,吴朝干的礼花烟火,却真的吓倒了他。

    方郎中和清虚道长四处寻宝的时候,阿玛有点混乱了,他还没有办法理解汉人是在做什么。当汉人烧煤炼铁的时候,传到阿玛耳朵里,那就真地是乱了。

    石头烧了红红的?这个不难理解。伊利安岛上有火山,火山爆地时候,有烧的红红的石头从那山口喷出来。阿玛的理解是,神怒了。神可以把肚子里的石头喷出,喷出来时还是烧红地,现在汉人也能把石头烧起来,汉人难道是神的仆人吗?

    当铁被炼出来的时候。土著都惊呆了。没想到,他们可是烧木烧木炭的。而汉人用的是石头。

    铁器一出之后,兵营里有点铁匠知识或是有把蛮力的都被招去学徒了。大量的铁器打制出来,从锅、铲、开始一直到犁,有商行的人在,这种倾销的手段根本不用去问人。

    阿玛还在关注着汉人地举动,他已经把他的勇士调到了多拉克岛边上,这时传来了汉人的一个要求,借道去灭食人番。

    这可是让阿玛大吃一惊的要求,阿玛自然要比王厉等人更清楚那些食人番的底细。离他控制的最边远的部落约两日路程,密林深入有食人番,食人番也有多个部落,总计约有几万人。

    周边所有地农耕渔猎都非常忌讳这些食人番,但没人敢去碰。毕竟那些都是鬼,不是人。且不说他们食人,不说他们易子,自己人都吃,这太野蛮了。阿玛知道地还有更诡异的事情。

    月圆之夜,食人番祭鬼,番婆为大,食人番一向以为番婆及番童能通灵异,所以人脑及脏器由他们先行食用,月圆之夜是鬼神出没地时候,此时,一向是老大的男番都畏惧不已,是夜番婆会作法,以刀石割男番血肉。吃人已经为别的部落所共知,但番婆以竹刀石刀割男番却是阿玛亲见,这可是他们以前从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那年阿玛与极乐鸟部落小战,捉到的战俘,全被他送给了食人番部落,为此他在住两日,此事为他亲眼所见。所以在他眼里,食人番是不能去碰的,好在食人番也不喜远行,食物无忧也不会轻易出来袭击他的部族。

    阿玛思量之后,同意汉人假道,并且派出了向导为辅,他要了解汉人的战斗力。他手下的人通报过汉人的练兵,看到过汉人的利器,如今他本人的卫队用的还是汉人那买来的利箭。汉人还有更厉害的武器,他还没有见过。

    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刘山带队出,两千五百人,两个丛林团另外带两个山炮营,两个辎重连。阿玛出的不只是向导,还出不少粮草,这让刘山猜不出阿玛的真实意图。不过没关系,刘山是强压住了沿途灭了阿玛的念头,在王厉的谆谆告诫之下,出了。

    这仗不好打,根据他们得到的情报,食人番住所,河网密布,但都是小河考虑再三,他们没有带船出来,小船在那里施展不开。王动手下的部队,水师主要靠的是远距离打击武器,这种武器就是炮,床弩等,这些在小船上都没有安置。

    火枪是王动部队的利器,但这会用的还是火药,伊利安岛多雨,火器使用不便,所以带的火器也不多。所以此战主要的武器基本与番人差不多,投枪和弓箭。番人会不会在武器上喂毒药,这还不知。

    虽说差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利器。刘山还有火油,这是从陈贵从女真那弄来的,谁都不知这东西是什么,但东家知道。至少还炮,还有火枪。怎么打能自己少死了不死人,这是东家最在意的东西。



………【第三十节 发现之旅 十】………

    一月的伊利安岛与以往没什么分别,只是岛北面的雨更多些,学过地理的人都知道,这会风向由西北往东南,迎风坡雨和锋面雨下的多,在这热带地区都是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但气势雷人,雨势很大。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特此申明

    当初方郎中花了七天所才走到,这会刘山走了十天,走的是陆路。中间半日雨实在太大,又停了半日。尽管准备充分,斥候营的路开的也不错,但山炮营那帮人还是累受不了。山炮虽小,也要两人扛,走了十天,肩上全都起泡,热带地方,雨水汗水一浸,全都烂开,草药上了不少,还是没有用,不得不让丛林团的士兵帮忙运炮。

    斥候营报前方二十里现了食人番的村落,不足百户的样子,离此部落三十里之外,有另一村落,也三百余户,再五十里处,有另一七百人的大村落,这些个部落都是处在山谷处。

    大战将即,刘山异常的兴奋,这是他独立指挥的第一仗。在日本,他参加过了几次战争,不过都是协从,当时也参与了作战计划,他的部队是炮兵,所以都是配合。但就那几次,他从吴朝干和日本人那学了不少东西。这会终于轮到他出手了,干的就是野蛮人,高下立判的这种,所以一定要干的更漂亮。

    司马双龙与方郎中趴过的地方,如今刘山领着手下的几个团长几个营长趴那,一人手上一个千里眼。瞄了老半天了。

    一团长姓张名青锋,原明朝的一位百夫长,二团长汪国良,原莲花教反贼地百夫长,这会可都是算是千夫长了。这两人的差别是,张青锋原来是军户骑兵出身,汪国良地道的山里农民,都做过官,刘鹰练兵的时候。两人表现相当不错,所以提了团长。

    都是团长,两人在怎么打时意见却不一样,张青锋的意思是晚上以火攻突袭,先以火炮轰,再投火油,烧起之后,部队进去冲杀。而汪国良的意思是白天围住,出来一个杀一个。然后对方全是住草木屋,用火箭射杀,可动用火油。

    这两个主意都不错,前动静大些,后只涉及一个村落不会影响到其他,但后更要借助天气,这一路来雨水不断,天天都在下,要是打了一半下雨了。那就玩不起来了,还有,不知番人战斗力如果,有没有什么秘密武器,一旦番人集中力量往一个方向冲,可能不一定能挡的住。如果往一个方向突围,那会是哪个方向,这还真说不准。刘山等人的情报里可不知道,这个村落与那个部落交好,他们擅长使船还是使枪棒,会入林子还是水遁。

    尽管如此,最后大家还是决定采用汪国良的策略。二团负责主攻围住村落地三面,一团负责另一面,通往另两个村落的水路陆路。由一团负责封锁。

    赤道地方,天亮的早,卯时过不久,天已经放亮。山谷里起雾了,这雾是从村落周边的小河里升腾起来的,若是离的远,还可以看到边上的林子水汽冲天。薄薄的水雾笼着这片村落。村落里的静谧与林子里地天籁之音反差很大。如果刘山象王厉那样有墨水,且懂点风情。又通一点音律的话,他会觉此时林子里的虫叫鸟鸣声音是多么美。

    这会他本人却是趴在前天侦察敌情的地方看着对面村落里的动静,有薄雾,看不清楚,但他还是看到了,放哨的生番被番婆打醒了。有番婆出来收拾东西,收拾什么看不大清楚。

    慢慢的,又有番婆出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