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掌柜,今日唐突了,听师妹说起你,想见你一见,我等江湖人士,怕不方便,故晚上相约,大掌柜见笑了”这位大师兄还是个大师兄,做事考虑的还蛮多,任何朝代,上至官府下至百姓,对江湖人士都是内惧或是厌恶。王动在长沙府也算是个闻人,真要被人看到他与什么江湖人士在一起,可能会有些麻烦,刘秀珠不一样,她是知府大人的千金。

    “大师兄多虑了。”王动回话。

    “大掌柜,那剑法练的如何,可否舞来一观。”呵呵,不错,大师兄要给见面礼了。

    剑没**来,刘秀珠好象也没什么剑在身上,不过她倒机灵,捡了根树枝给王动,当下,王动一招一式的演舞开来。

    大师兄在一边看着,时不时的,提醒王动一两句,搞的王动累的不行,刚停下来说话,觉得有点冷的,这会身上又热乎了起来。

    足足折腾了一个半时辰才收工,大师兄也走人了,刘秀珠和王动也回了。

    “秀珠,你大师兄过来只是传话?”

    “应该是罢,看来是要出什么大事了。”

    “何以见得。”

    “正月见师傅的时候,黄石寨的人过来了,莲天与黄石近来咫尺,但从无往来,那次小妹也在,但那人没说什么东西,一定是有重大事端要与我师傅相商。师傅出关了,想必是知道了什么消息,师兄们都回了师门,一定是大事。师傅自己却云游去了,想来与我师门无关,师傅只是不想师兄们涉及其中。我那些个师兄平时都是不动声色之人,师傅居然还是不大放心,看来真是要出什么大事了。”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九二节 女侠顿首】………

    初中时开始看武打书,高中为考大学,忍了三年,大学后恶补,金庸蔚为大观,梁羽生绵绵不绝,古龙性格英雄,温瑞安锦里藏针,四大名家各有千秋。工作后来看历史书,倒觉得志异刺客列传更有味道。看近代历史,你会现所谓的武林,等同于帮派,而传下来的那个帮派,有名的都是明清相交时才有的,到了近代变成了社团,如今是警察扫黑的关注对象。少林,武当名声并不象武打书里想象的那么响,那当然了,有名也是真的,倒不是因为武功,而是因为宗教。少林是禅宗的名刹,河南那块地方寺庙不少,没办法,风水好,皇帝家里人都在那出家,更别出平民百姓了。武当就不多说了,张三丰在那当家。

    刘秀珠和王动没有直接回,而是找了个地方坐坐,按王动的话讲是晒月亮。刘秀珠给他说了些当今武林的事情,黄石莲天是顶尖的门派,另外就是苏州府的青锋剑和漠北的射日弓。这下王动又开始听故事了,“黄石莲天,青锋射日”,每个时代都会有口号,朝庭也好,百姓也好,武林人士,行会都会有这种口号。口号是个符号,有时已经脱离了其本身的意思。“黄石莲天,青锋射日”四个门派,大家都认可了,一流的高手在那里,两样也代表了武林人士的尊敬。普通一个不会武功的人说这口号,会被当说不敬,江湖人士也只是小声说。这种口号能传开,了代表了朝庭的意思,你别大声的说,大声的说,朝庭也会觉得,会拿凶器小老百姓不要对付,那对于江湖人士来说,那是灭顶之灾。选军队使用的兵器,老百姓是不能有的,不管你的武功多好多高都不行,其次,禁武令不是传说,很多朝代都有过,再有,兵器都是铁制的,没收的多了,也是笔不小的收入。

    刘秀珠说的口都干了,王动听的心情激荡,原来江湖这么多元素呀,拜师,收徒,门派,擂台,黑白。不过听刘秀珠一说,莲天宫是神仙般的门派了,一般江湖人物只是耳闻,都不曾见识过,居然她师傅传话,会有血雨,那应该是个大事件,绝对是个大的历史事件。永乐初年江湖方面好象没有什么大事件呀,弥勒教起义?也不会吧,这会少数民族起义,以宗教口号起义的不少,但都是局部,不会惊动到刘秀珠师傅她老人家的。那会是什么事情呢?

    …………

    “建文帝!”王动脱口而出,把刘秀珠吓了一跳。

    只有与建文帝有关的,正史才有可能没有记载,不是不会记,而是让人刻意抹去了。建文帝的蒸,永乐耿耿于怀,夜不得眠,这是他心头永远的痛,靖难死了多少人,他不会在意的,毕竟他当上皇帝了,当然了,他要是死了,也没法在意。这会建文帝失踪了,他要明目张胆的找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暗的来,明的都有一帮大臣,一干文臣武将因孝忠而死,那暗的,可能暗潮汹涌也说不定,为此,再杀出个血雨腥风也是有可能,但史书上,绝对不会写下文字,永乐帝因追查建文帝下落而诛杀千万人,那就明的告诉那些还有点想法的人,建文帝还没死,那可真就是自到麻烦了。那么,现在因建文帝而死的人,朝庭对外也绝对不会让老百姓知道,难怕是联想到,与建文帝有关。如果真是这事,那死多少人,永乐都无所谓的。既然刘秀珠的师傅都让门下的弟子闪人,那足以证明永乐的决心。

    胡潆(下面是个火),这人是负责陆上寻访的,且名目是找仙人!这会有什么仙人呢,明朝,最出名的,张三丰!那接下来所有的故事事件灾祸都可能围绕着一个寻访张真人线索展开。想来这寻访张真人不会简单的只在武当山,不过倒是有可能自武当山散开,不能动用官府的力量,那江湖人士,武林人士当其冲,武林人士讲的也是忠义,如此一来,一定会有左中右,拥护现政府的,拥护前政府的,还有就是中间派,寻访张真人,若真是这样的话,寻访张真人的一个副作用就是江湖重整,武林人士各大门派重新洗牌。

    莲天宫数一数一的门派,弟子居然闭关,刘秀珠她师傅清静闲人,显然是不想自己的弟子直接或是间接的介入到这大是大非之中,而她自己云游在外,又保持了一个随时可以反应的先机,这样再怎么样的风浪也刮不到莲天宫了。覆巢之下,安得完卵,江湖风波恶,皆因朝庭搅浪,连世外高人都不得幸免。唉。

    这么一想,王动心下雪亮,只是刘秀珠还在那里喃喃自语“会有什么事呢,师傅她老人家不明说也就罢了,师兄也不露一点口风,真是的,师兄们都被叫了回去,却又没叮嘱我戒备什么,也不知这事几时能完。”

    王动坐她身边,看她自言自语,月光下,一少女,沐着皎皎明月,若有所思,真是动人。

    王动慢慢的凑了过去,飞快的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刘秀珠还不反应过来,猛的,她象被电了一下,一把推开王动,情急之下,手上自然是用了力,还是内力,这是本能,没办法,只能怪王动命苦,王动对被推出去好远,当然了,是在地上滚了好远,王动也是怪叫一声,软在那里不动,这下把刘秀珠吓了回来,以为刚才伤到王动了,又跑过去拉他扶他,结果被王动一把拉住拽进怀里,翻身压在身下,这下可不是出奇不意的偷袭,这会是明目张胆的去侵犯了。刘秀珠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王动就得手了,她被王动拉进了怀里,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又被压到了身下,想反抗的时候,王动的嘴已经堵了上来。刘女侠其实是有反抗的,但毕竟这种行为与一般的接触是不一样的,是以某种激素为基础,是会被某种情绪左右的,在这种激素和情绪的影响下,英武的刘女侠,在扭动几下之后,就软去了,如同喝了软骨散一般,或是被点了什么软**之类的,反正就任由王动轻薄了,当然了,王动也没敢乱来,也就是kIss,最多也就是湿吻,女侠也没有银牙紧咬,而是轻启朱唇,虽然没有舌战,但那丁香小舌,还是被王动咂的啧啧有声,那**之意,从舌传至全身。王动亲她的时候,睁开了眼,想看看刘女侠的表情,结果,现她紧闭着双眼,一脸的紧张,心下窃喜,改日再来收拾你。

    两人在躺了会,王动搂着她两个看月亮,数星星,没说话,只是就这样搂着,足有半个时辰。

    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子时都过了,其实这在后世还不算完,才十二点多嘛,问题是,古代人天没黑就吃晚饭,吃完晚饭,又没电视看,也没puB可以玩,要是干点别的,蜡烛火油都是钱呀。所以一般的到个九十点全都睡了,能折腾到子夜的人不多。王动和刘秀珠晚上出去练功,都是刘女侠护送他回家,看他进了房间,她才转身回,这倒是与后世男的护花反了过来。不过王动是什么样的人呀,精神胜利法用的最拿手了,人家是女侠嘛,我可是个读书的斯文人。呵呵

    内书房,王动把今天刘秀珠讲的关于武林的事,记了下来,南边哪些门派,北边有哪些,水上的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有哪些,然后就是边疆地带,各地的世家,还有独来独往的游侠,就这样,王动居然也记下了小半本,唉,这些东西,若是留着能传世,可真是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呀。不过用圆珠笔写的,估计不易保存,哈哈,若是真是后世挖了出来去研究,现是圆珠笔写的,那些个考古学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九三节 学堂开业 一】………

    潇湘学堂已经完工了,在王动眼里,这是个技工学校,所以实验室一定要有,而且王动考虑到大明朝只此一家,选地的时候,留了后手,八百亩,还不算周围的山,虽然那是为了印刷厂,买四周的地,可是费了番口水,最后还是说动了长沙县,让他们出面去和当地的乡绅说,让出部分地给潇湘记,好处是,以后经过他们周边通向学堂的路桥,潇湘记包了。

    王动在他们盖房子的时候,去看了一下。明朝盖房子很简单,也就是砖瓦木就行了,当然了木是要去买的,树虽然多,但能成木材用的不多,做个门框还行,梁柱那就不妥了,砖瓦自己烧就行了,所以当他们要盖房子的时候,找来的泥水匠大师傅自己就在附近的山下有小土窑,自己动手,就着建筑这个产业链向下兼并,此人还真有些生意头脑,不只是个简单的匠人,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张浩才决定买下他的作坊收了他手下这帮人的。不过张浩不会想到,这个大师傅能投向三湘商会,最大的吸引力不是钱,而是王动。

    王动在选址的时候就去了,然后是看他们的房子的图,整个学堂的布局,每个课室什么样的结构,然后是定下怎么装修,还与木匠一起设计桌椅。这些就算了,连砖瓦他都过问,红砖青砖,不要,王动自己设计了空心砖,最让这位大师傅想不到的是,他把潭州煤炉那边烧铁制陶后的煤渣送了过来,让他们磨碎制砖,反正王动出的钱也不错,这年代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于是,这个大师傅也乐的凑这个热闹。其实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王动是潇湘记的大掌柜,另外,王动还是大学问家,文章做的好,这种人能折节去喊他大师傅,让他激动不已,所以也就以诚相待,不过当第一窑砖出来的时候,他以一个资深砖瓦匠的职业经验判断,这个砖是个好东西。为什么呢,轻!虽然明朝粘土还是不是什么重要资源,所以他还没这方面的认识,只是感觉到这个砖轻,而且他也知道加了煤渣会防火、且隔热、还能吸声、防潮,这些都比土砖强,这叫一个佩服呀,你说人家读书人怎么会懂这些,年纪也不大呀,大师傅家里几代和砖石找交道,自己祖传的手艺都没弄明白这些个东西,人家一个读书人,看那样子都没和过泥的,居然知道这些。这也就算了,王大掌柜居然还懂石灰,然后更让他吃惊的是,大掌柜告诉他,还有一种东西,更好用,叫水泥,也是烧石而成,再磨成粉,一遇水比石还硬。这勾起了他的兴趣,作为了个砖瓦匠,最大的自豪是自己能参与大型宫殿的建设,比如他本人就参加了潭王府的建设,后来谷王过来的时候,重修他又被召了过去,本来潇湘记这种小工程,他是不会放在眼里的,去个徒弟就行了。不过湘翁的面子是要给的,三公子可是直接到他府上来找他的,这位大师傅可是参加过潇湘记开业活动的,在长沙府也算是个名人,当然了,这也是他的日常谈资之一。如果还能制出一个新的建材出来,那可是留名青史的呀,这个水泥,吊起了大师傅的兴致,不过王动却要去查一下,他虽然知道个大概,但能查到资料最好,少走弯路。最后王动告诉大师傅以石灰石和土为主要原料,先经磨碎,再掺在一起,放到窑中烧,烧好后再磨细,加入石膏拌好就行了。王动就知道这么多,怎么整,就交给这个大师傅了,王动只是时不时的过来看看,然后从几大窑场送点废料过来,看能不能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