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3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送个放大镜给皇上,那是最好的礼物,再接下来,就是制望远镜,他能想到的也就只有这些。

    水泥,不用多说,长沙的泥灰场已经定型了。龙山的水泥场也开始生产的,经过不停的调试,水泥的质量基本已经稳定住了,接下来就是解决市场的问题了。

    王动有一道坎迈不过去,就是为商人正名,为商业正名,只要跨过了这道坎,那就会一路康庄大道,不然,他时时都要低调,不能露富,千万别招惹到哪个有钱的官宦。就在王动为这事伤脑筋的时候,终于有人找上门来了……

    燕王靖难成功,京城迎降的官员不过百人,除了大批自杀被杀死于战火的,挂印逃官“达四百六十三人”,不过永乐帝也有他的高招,大胆起用人材,明朝是科举与举荐并重,但永乐还是觉得步子不够大,杨士荣,陈济都没有经过科考,还是平头百姓,直接被任命为《永乐大典》总裁官。

    永乐帝关于用人,有很多语录:

    “致治须资贤才,贤才须养之而成,故育才须从建学立师为急务”

    “任人当择贤才,择贤才当取之至公而用之至当”

    “用人果贤,听之勿疑,官皆称职,庶事咸康”

    “君主要使士为己用,必须待之以礼,否则将不会得士”

    一大帮原来品阶不高的官员,如解缙、胡广、杨荣、杨士奇、黄维、胡俨、金幼孜等被他录用到文渊阁,虽然最初只是编修,检讨,讲读,但直接参与政事,慢慢的,这些职位权力越来越大,内阁制走向了成熟,文人制国趋于完善,而这正是靖难起家的朱棣孜孜以求的目标。

    当王动的《匠器论》和《易货论》摆到永乐案上的时候,永乐开始犹豫了,他不懂王动是什么样的一个,不懂王动想要干什么,这也就意味着,永乐帝不知要怎么用王动这个人。

    御书房,永乐与姚广孝对坐,案上的两本书很显眼。

    “少师,可知王动。”永乐问。永乐为彰姚广孝功勋,自封太子少师后,一向只呼少师,从不呼其名。

    “传为淮左人士,出自湘西羌蛮,善于理财,颇有才名。”姚广孝说着说着笑了。

    “少师为何笑。”永乐帝不解。

    “入潭州潇湘记,说起来还与位故人有点关系,他是张晋湘的女婿,此子行事不同于常人,于长沙同日娶两女,另一为刘煮安之女。”姚广孝本来就是个不安份的道士和尚,王动这种怪异的行动,倒是对了他的胃口。

    “娶了两女?”永乐帝也愣了一下,这事,焦玉回来没仔细说,而皇上本人只赐了一只笔过去,哪知他娶了两个老婆,早知多备几支笔了。

    “少师,可曾读过此人文章。”永乐问姚广孝。

    “此子词作颇为大气,有雄才大略。”姚广孝的话不多。

    “王动设潇湘书局,诸多文字,不知少师可有耳闻。”

    “其《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力透纸背,大明朝独步。《形学》《数学》为筹划根本,其算筹不在吾师之下,《标点》一书功泽千秋。《商论》《匠器论》虽违祖制但有新意,《易货论》人深省。”

    姚广孝的话,能代表永乐一半的意思,另一半,就要看姚大人怎么继续说了。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绝对不可能说出什么让永乐大吃一惊的话。同样,以他对皇上的了解,他会很巧妙的把王动推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至于以后王动的造化,就看他自己的表现了。

    “噢――!”永乐听完姚广孝的这段话,开始呆了,应该说沉思起来。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十八节 解缙来访】………

    王动在家里苦思冥想他的产品多样化的问题,刚落笔写下两样东西,有人来拜访了,解缙来了。

    “静之为何住在这么偏远之处。”解缙不解。

    “解大人,狮子山下,西北江风徐来,东南军营卫佐,尚在京城之内,何来偏远之说。”王动笑着回。

    “还不远?好在我是打马过来,要是坐轿,怕是要累死轿夫了。”

    “呵呵,哪阵风把解大人吹到江边上来了。”

    “旋风!”

    “解大人,试试岳州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好名。”……

    “昨日姚大人与我谈起静之。”解缙喝了口茶,不紧不慢。

    “哪位姚大人?”王动猜可能是姚广孝,这会有名的姚大人就这一位。

    “太子少师正二品,姚广孝姚大人。”解缙看来对这位姚大人还是蛮尊重的。

    “呵呵,居然入了姚大人的法眼了。”王动解嘲。

    解缙有点奇怪,王动居然不是很在意,这点在潇湘记第一次和王动一起时,解缙就现了。一般读书人,白丁,若是碰到解缙这种重量级的人物,都会有所表现,但王动好象不大以为然。不过解缙的理解是王动恃才自高,但与王动交谈时,又觉得此人言谈知礼谦逊。怎么姚大人这么一个当朝二品大员搬了出来,王动居然不以为然。

    “也不知姚大人从哪得知,满朝文武,我与你有些交往,居然问起我。”解缙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有丝凉意。他和王动也就只见过一面,按理绵衣卫知道了倒是有可能,怎么姚大人会知道的。

    “姚大人耳聪目明,智者也。”王动笑着回。

    “呵呵,姚大人倒也算了,今日早朝后,皇上也问起了你。”解缙在等王动表情,结果王动还是那付样子,专注的品他的君山银针。

    “皇上都问起了呀,惶恐”王动正色,不知是故意还是真的紧张。

    “皇上提到了你的《易货论》。”解缙的性子看来还是有点急的,“古人不以兵事征四方,以修文德,以修音乐,四夷来伏,如今静之以商贾为伐,颇有新意。”

    “其实不然,我朝与北蒙,禁盐茶,而易丝绸,早有先论,静之只是就事说是罢了。”王动回解缙。

    其实这也正是解缙今天与皇上说的话,而且当解缙提到这些时,永乐帝还颇为嘉许。

    “今上欲用静之为右通议。”解缙的造访其实是皇上的意思,让他过来打个前站。

    “右通议是何职?”王动真的不知道,以他的知识,也就知道六部尚书侍郎知府县令之类。

    “通政使司为明代创,然其职有类于南北朝通事舍人、唐知匦使、宋通进银台司。介于君主和臣下之间,任何官署上奏事件都必须经由其手,居七卿之下的最高位次,可参预‘廷推’。昔年明太祖晓谕:‘政犹水也,欲其常通,故以‘通政’名官。卿其审命令以正百司,达幽隐以通庶务。当执奏者勿忌避,当驳正者勿阿随,当敷陈者毋隐蔽,当引见者毋留难’,此职位颇得皇上重视。”解缙娓娓道来,王动还是睁着个牛眼。

    “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即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司印信。凡诸司公文,勘合辨验允当,编号注写,公文用‘日照之记’,勘合用‘验正之记’关防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之,于早朝汇而进之。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则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有违误则籍而汇请。凡抄,照驳诸司公移及勘合,讼牒,勾提件数,给繇人员,月终类奏,岁终通奏。凡议大政、大狱及会推文、武大臣,必参预”解大人就是牛,对于大明朝政府公务员岗位说明书背的还很溜。

    王动总算知道了通政使是干什么的了,就是不管什么样的奏折先送到通政使司,然后这里抄个副本,再报送皇上审阅,不管什么部门,不管什么事情都要经其手,听起来感觉不错。

    “通政司,设通政使1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1人,正四品;誊黄右通政1人,正四品;左、右通议各1人,正五品。其属官有经历司经历1人,正七品;知事1人,正八品。”解缙可是报的很详细,也就是说,王动一入官场就是个五品官。

    要不要入官场,王动从一开始就思量这个问题,自己在后世是做政府公务员的,想来在明朝,做公务员也不会输给别人,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下子就弄个五品官,这算什么级别,正处?会不会不适应呀,怎么和同事处好关系呀,上下级也有吧,要不要打点?王动还在yy。

    “静之?”解缙对王动脸上浮出的笑容有点不解,这有点谐虐。

    “呵呵,解大人抬爱了,静之怕不是做官的料子。”王动回。

    “哈哈哈,有几人是生而能为官者。”解缙似乎很看好王动,结果王动停了一下,喝了两口茶,说了句让解缙差点把茶喷出来的话。

    “容王某想多几日。”

    如果是在永乐初年,王动这个托辞可能会带来灭族之罪,但这会永乐是一手大棒,一手萝卜,对于王动,解缙相信,一定与惠帝没什么关系,那么,为什么王动这么一个读书人,居然还要想多几日,解缙不解,真的不理解,这会是解缙睁个牛眼……

    王动家的饭好吃,这在一个小圈子里已经传开了,特别与王动打过交道,且对王动有兴趣的人。

    解缙自然要蹭了饭再走,结果虽然王动没有亲自下厨,还是让解缙大块朵颐。

    解缙是江西人,应该能吃辣,这个念头在王动脑中一闪而过,后世的湖南湖北江西都是能吃辣的地方,但这会没用,大明朝这会还没辣椒。王动到了长沙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但有什么用,说了也没人懂那是什么东西。所以,王动可以很负责的说,解缙这个江西人是不能吃辣的。

    到了南京最大的好处就是,王动可以找到更多他熟悉的食材了。晚宴上桌的菜,有红烧鲫鱼,虽然这个菜很普通,但王动特别让廖大厨在鲫鱼的肚子里放进去了肉末,还特别要求,肉末以要带些肥的。补充一下,廖大厨是王动府里的丫头们对廖管家儿子的爱称,主要是讥讽他的厨艺太差,当然是相对王动这个主人而言。

    大煮干丝,这也是道王动很喜欢吃的扬州菜,干丝外加火腿丝、笋丝、银鱼丝、鳝鱼丝,银耳丝、口蘑丝、蛋皮丝、鸡丝,配以鸡汁,刀功要好,干丝一定要切的细。

    桑拿大河虾,至于这个为什么叫桑拿,包括廖大厨在内的很多人都问过,王动只能告诉他们,这种做法叫桑拿。老套路了,鲜虾洗净,直接倒入放有烧热的圆石的砂锅中,盖子盖上,等虾不跳便可剥肉醮调料吃。

    凉拦藕片,这个不用多说,江南菜,解缙也就这个菜吃过。

    油炸的花生米,解大人倒是经常吃,但泡了甜醋里的这种吃法还是第一次。

    解缙吃的很饱很饱,以至于,吃完后,又在王动书房里喝了会茶,消化消化食,最后才由刘鹰护送回府。

    送走了解缙,王动又陷入了深思之中,要不要去做这个官。茶已经喝的没味道了,思想斗争还在继续。

    绿柳过来帮他倒茶,张萍今天一早就拉着刘秀珠去城里了,说好了,晚上不回来,在大哥家陪爸妈,至于为什么拉上刘秀珠,王动不知道,也不去想,他们姐妹情深是最好。其实张萍是习惯性的,以前在长沙出门上先是和张浩一起,后来粘王动,要么就是找女生陪,周灿,或是青莲姐,这会这几人都不在,她能一起的也只有刘秀珠,而刘秀珠女侠性格,虽然也是玲珑,但不会想太多,不会计较。

    “味精,王大哥,这个味精是什么?”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十九节 王府护卫】………

    绿柳捡起了王动中午写的东西,那会王动在考虑怎么样扩大自己的产品线。他是想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作手,要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这样量才会大。

    柴,他的煤炉已经行销整个大明了,如果可以的话,推广沼气,这个他当初扶贫的时候见识过,很容易搞,但好象盈利空间太小了。

    米,引进越南的大米,好的稻种,精耕细作,等过下西洋到了越南再说。

    油,菜籽油已经开始在搞了,他的榨油机出油高,只要推广便能挤垮土作坊。

    盐,不行,朝庭专营的。

    糖,中国制糖的历史太悠久了,但白糖的还没有,王动早就现了潇湘记用的是焦糖,也就是后世的红糖。

    味精,这个东西是日本人明的,煮海带煮出来的,很容易制。

    糖和味精这两样东西,王动留了一手,不想给三湘商会,因为制起来太容易了,几乎没什么秘密,所以王动想要等到有自己信的过的人之后,才开始搞,这会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