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4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前些日子得了个好东西,臣弟不敢独享,也让皇兄试试。”

    “六弟,什么好东西?”

    “京城里搞了鲍厨比赛,臣弟去凑了个热闹,底下献了个鸡精,用来佐菜,特别鲜美。”

    “厨子比赛,呵呵,朕也有耳闻,潇湘记得了第一是吧,不过这个鸡精倒是没听说。”

    “神奇的很,就是白水放那么一点,都能变成鲜美的汤汁。”

    “噢?竟有此物?”



………【第三章 金陵烟云 第三六节 建文影子】………

    两位小庄,没多长时间就把手驽制了出来,按着王动的要求,不能重过两斤,射程要在百步开外,五十步要能穿甲,单和三,这是王动私底下让他们去试制的,所以制成后,王动留下了样弩,并让两人把图纸送回,消灭了痕迹,当什么都没见过。而王动则把三把样弩中的一把送去桃江工坊,这是他准备制来装备自家护卫的。

    王动家的护卫是狮子山下最惬意的一帮人,三班人,两班人在庄内值班半天,另一班放到南京城里去四处闲逛,名曰出巡。且这帮护卫每月休息一天,王动时不时的带上一两个外出走走,要不就折腾他们一下,去山上比赛打野兔,到江边比赛抓王八,最离谱的是还带着去喝花酒。王动清楚,这帮人,真有几个钱了,无非就是嫖赌,吃喝没必要,自已家里吃的不比外面差。所以,总有要地方让他们去泄,让他们娶老婆呢,不知他们有没有那个定性。

    除了一两个嘴死硬的以外,如今这三十多个护卫,基本都已经混的很熟了,自家的那点底也都吐了出来,主要也是因为,这个东家不错,狮子山下这潭水太深,至今为止没有一个能试出底在哪,不只是通江,怕是通了海的。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他的底,王动早就差刘秀珠去摸的一清二楚了,除了个别有点问题的,当然问题在哪,他也是知道,别的基本上都可以展成为自己人。

    私底下这帮护卫也是有过议论的,一是东家有多少钱,二是东家和官府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有就是东家身手如何。

    东家有多少钱,他们不清楚,反正家里钱不多,但进出很吓人。王动宅子开了两个货门,一个出,一个入,每日马车牛车进进出出不断,别的不大清楚,有一样,天天都往外拉冰,外面冰水今年可是卖疯了。

    官府嘛,反正护卫是见到了,伯爷候爷都有上门的,至于解缙这个最大的官,他们不认识。

    东家一定是有些本事的,但身手怎么样不清楚,护卫里有几个做个飞贼的觉得东家身手很轻快,做过水贼的说东家游水的样子很怪,但耐力不错,另外有人看过东家拿剑摆过几个姿势,象是个练过剑的,于是他们得出一个结论,东家应该也是个高手。当然了,对于家里的珠夫人,那是没话讲,绝对是个高手,和他们不是一个等次的。

    护卫们最爽的除了钱以外,还有就是兵器,东家总能搞些怪怪的东西给他们玩,比如飞爪,这个东西,某个飞贼出身的护卫自己有一个,但后来东家居然给每人了一个,做的比他的还要精美,要知道,他这个还是师门传了好几代的宝贝。比如弩,那可是杀人的利器呀。比如匕,一边开刃,中间有血槽,另一边是锯。比如,天眼,别看是细细一支铁筒,却可看到千步之外。不过这些个东西,平时都是放在武库里,只有训练比赛时,才可拿出来一用,不大过瘾。

    进入九月,这会是南京天气最好的时候,每天就热那么一小会,秋高气爽。出巡的护卫带回来一个消息,城里面好象进来了很多神秘人士,大多是练家子。刘鹰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奇怪。其本上这个世道算是太平了呀,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

    王动也搞不清楚,要说大明朝江湖上的帮派,虽然有,但没武打书里说的那么强,但主要是这帮人平时你碰不到。要饭的是有,但也不多,主要是洪武皇帝自己要过饭,所以很多地方的民政工作做的好,地方政府会主动去接济那些要饭的,想办法让他们自食其力。另外还有的就是混混,但那些人也就是些沷皮,会些拳脚的也只是个流氓,不能算是武林人士。

    刘鹰是得了王动吩咐的,平时不要时常外出,毕竟,当初他们夫妻两也是一路被官兵追杀赶到湘西去的。尽管这样,还是有人意外的现他这个总兵的亲卫,找上他的是当年他们逃到江西时结识的一个百户。建文帝的重臣黄子澄在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被建文帝派出去招兵到京城勤王,此人的队伍是其中一员,结果他们的队伍还走在半路上,京城就被攻破了。还有个原因是,他是黄子澄的族侄,黄家被诛了九族,他自然成了铁杆的反对派。黄百户趁着刘鹰出巡的时候找到了刘鹰。

    “刘兄,你居然在王大掌柜家做了护卫。”

    “百户大人,怎么也到了京城?”刘鹰说实话这个已经对这个朝庭没多少恨了。

    “禁声,如今已经没有黄百户了,只有小饭庄的黄掌柜外了。”黄掌柜感叹。

    “噢,彼此,刘某倒还是个护卫,不过换了主子。”刘鹰也不懂这个黄掌柜能不能听懂他话里有话,不过可惜的是,黄掌柜没听懂。在这个黄掌柜眼中,他们这帮反对燕王的人,都是铁了心的,那可是九族,十族的血海深仇。

    “呵呵,你现在的东家可是京城第一富户。”

    “哪里,庄子是大了些,东家也不过是靠了他岳夫。”刘鹰有点奇怪,如果在长沙府,别人这么说,他只能笑着点头,但在京城王动是很低调的,家都在这么偏远的地方。

    “刘兄弟,别人不知,我可是知道的,湖广一带谁不知潇湘记,如今你们东家是潇湘记的大掌柜,还有个三湘商会,那酒卖的一个火呀,日进斗金呀。”

    “百户大人不是做了个太平掌柜了吗,怎么对我东家这么清楚。”刘鹰有点意外。

    “贵东家的名字如今在京城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呀。黄某的小号自然是没有资格去参加厨师比赛,不过潇湘记大掌柜的名字还是知道的。”黄掌柜笑着说,“无他,今日只是看到故人,出来叙叙旧。”

    刘鹰把这事很快就告诉了了王动,从刘鹰嘴里,王动知道,这个黄掌柜绝对是个建文余逆。

    “刘大哥,此人我看还是不见不打交道为好,省的麻烦。”

    “刘鹰知道。”刘鹰也是人一丝忧虑,“按理说,这个身分,碰到熟人都应避着走,他居然会主动来找我,一定是有些阴谋。”

    “大哥说的有理,既然如此,但你有多个心眼,看看他葫芦里埋的是什么药?”

    果然,再一次相约的时候,就是到黄掌柜的四而饭庄了,进了包间,黄掌柜大谈特谈朱棣的暴虐,瓜蔓抄,灭十族,听的刘鹰也是有些动情,毕竟他们都曾经是局中人。临到走时,刘鹰还是提醒了黄掌柜一句“莫谈国是”……

    楚王已经把西洋贸易的方案交给了永乐,整整二十条船的货。永乐看了以后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基本没怎么表态。楚王不大清楚永乐帝的意思,王动那也在猜。郑和的船队已经回航到福建了,经过台湾海峡的时候,被小六子探知,传了飞书过来。

    “王爷,郑大人南下,所负使命繁多,即要宣国威,又要结友好与邻邦,还要兼顾着贸易。”

    “皇上做事要排场,宣国威这事,先皇是想去差人去办,只是没忙过来,他这会算是缓过来了,马上使人到处跑。”

    “王爷,有没有缓过来,怕是只有皇上自己知道。北蒙那边前些年可是一个劲的想南下,东面的日本也是时有犯边,若要平定北面的战事,东南可是不能出什么差错。”

    “静之所言极是,本王到是没看到这一层。”

    “我朝铜银短缺,而西洋大食一带铜银乃是富矿,一直以来,都是经由西洋商贩做这经济,贩大明丝绸瓷器去西边易之以银,郑大人此行,能直接与西番做些买卖,应该所获颇丰。”

    “三宝太监此行主旨不是市易,静之不必为虑。”

    “王爷可要快呀,不多几天,郑大人可就要回来了,因着季候,怕是不会久留,皇上可能马上会差他再次出使西洋。”

    “郑和回了?有这么快?那倒要加紧备货了。”



………【第三章 金陵烟雨 第三七节 郑和归来 一】………

    永乐五年(1407)九月二十二日,风和日丽,龙江船厂的作塘空空如也,建好的船,无一例外的往上游拉,整个稳船湖也全都空了出来,沿着长江大大小小所有的码头全都有了兵士。龙江码头早早就安排好了仪仗,各式龙旗迎风招展。码头的闲杂人等全清了个干净,民船更是全都拉到了通江的小河上,整个南京江段码头全都空了出来。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是个大日子。王动也去了江心洲,名义上是去巡视一下枪炮的生产,实际上也是在等待。

    正午时分,远远的看到了船队驶了过来,王动现在的水平已经能分出什么是马船,什么坐船,什么是战船,他第一眼看到的是战船,然后是坐船,也就是所谓的坐战船,这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尺寸,战船五桅,十八丈,而坐船则六桅二十四丈,然后看到的是下西洋主使的宝船,四十四丈长的宝船从江船驶过的时候,让王动生产一种错觉,仿佛不是在大明朝,而是活在了后世。虽然有了种种的心理准备,但这宝船,还是太大了,太稳了,稳的以至于在江面上行驶的时候,听不到了破浪的声音,有的只是风吹着旗帜“猎猎”作响。船上的静谧更显示出船队的素质,人的素质和管理的素质。

    船从江心洲慢慢的移过,王动猜第一艘宝船上应该下西洋的正使郑和大人在里面,第二艘可能是副使太监王景彥,第三艘呢,外宾吗,还是外宾已经分开和两位大家住在一起了。新的一艘宝船前天刚刚从稳船湖驶离,王动知道,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巨型宝船一共三艘,而这艘新的宝船,则是永乐帝为自己造的,永乐帝是不会亲自下西洋的,但也很难说,哪天他会不会兴致一起,坐船从南京到天津,或是从南京去海南。不过,这会的天津还只是渔村,这会的海南更是荒蛮。

    宝船过了江心洲后半个时辰,听到了炮响,这是王动让解缙建议的,王动听解缙提过了,船队到京城后的一些细节,主要是船上有多国的使节,所以迎接仪式相对要隆重一些,于是,王动就建议了礼炮。礼炮也算是个新事物,怕有什么意外,朝庭方面还特别与郑大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定下了这个礼炮的事宜。事实证明,尽管郑和也是通知了外国的使节,当礼炮响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被吓到了,这种天高云淡的日子,突然的雷响,还真雷倒了不少人,其中也有不少明朝的水手和士兵。

    王动从江心洲上下来,就快马赶回家里,收拾一新之后,与家人一起,一个车队往城里和老丈人汇合,老丈人此次进京无疑是最爽的一次,每日也就陪着家里的夫人四处走走,要不就是在家静养,学习学习王动写的出的书、笔记之类的东西。

    从下关到皇城的路几乎已经被士兵封上了,王动走的算早,还有就是,他挂着了供奉的名目,身上有出入船厂,江心洲和皇城的牌子。另外,神机营的创建,使得驻在钟阜门到北城之间军营和军仓的那帮将校们都认识了王动。所以宽大的官道上,除了往来的朝中官员和兵士,王动家的这个车队是唯一的例外。这也让那些匆匆往下关码头赶的官员们个个满腹狐疑,都搞不清王动家的这个车队是什么来头,这个时候,有点头脸的都是在往码头赶,而这帮人,走的却是反道。

    到珍珠桥与老丈人一家汇合了之后,家里主要的人员围着马赐一起前往京城马府,在那里,大家恭候郑大人的归来。

    王动所知道的仪程是这样的,今日代表皇上去码头迎接的是太子,楚王朱桢,同行的官员有礼部尚书郑赐,兵部尚书金忠,大学士解缙,大学士黄淮,驸马督尉袁容,平阳候张武,安平候李远,鸿胪寺少卿潘赐和(一把手父亲过世,在家丁忧)主事的也就这几个,其他跟班的品级在五六品的还有很多。这帮人当日主要是在码头做个姿态,代表大明朝迎接外宾,第二恭迎郑和回国。其后这帮外宾送去国宾馆休息,西洋访问团的主要官员到皇宫觐见皇上,皇上听个简单汇报后,宽慰一番便放他们各自回家,第二日上朝则是正式的汇报工作,下午就是皇上接见外宾,晚上国宴,第三日举行盛大的安南献俘仪式,同时还有大明朝回赐外宾活动及宴会等等,反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