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潇湘风云-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促使空军迅速成长壮大的正确道路。”

    刘亚楼说:“我们一定以战斗的胜利回答党中央和主席的信任、期望!”

    “还有人民!”**补充道,嘴角的微笑漾开了。

    刘亚楼随即奉命紧急组建志愿军空军。

    1950年11月4日,一架专机把刚上任不到20天的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震从武汉接到北京。凭着多年的战争经验,刘

    震敏锐地意识到有什么新的任务落到自己的身上。

    刘震是人民军队中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1931年参加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25

    军第75师225团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15军团第75师225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部队实行整编,任八路

    军115师344旅688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尔后,由一名政工干部转为军事指挥员,任独立团团长、旅长。。。。。。是一位军政素质兼备

    的优秀指挥员。一下飞机,刘震便直奔刘亚楼的住处。

    刘亚楼的谈话直入主题:“调你去东北军区工作,任务是准备组织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工作,你将担任志愿军

    空军司令员”。刘震接受了重任,第2天便火速启程去了沈阳,进行志愿军空军的筹建工作。

    1950年12月15日,党中央、**正式批复了空军入朝作战的报告。**在报告中写道:“刘亚楼同志,同意

    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

    后来的事实证明:刘亚楼甚得**满意的作战方针奠定了朝鲜空战胜利的基础。
第八十六章 写在异国蓝天上的壮歌
    不能不承认,美军空军当属世界一流。鉴于美国远东空军中的优势,在**中央政治局多次讨论

    出兵朝鲜的同时,令**最为忧虑的是我军尚没有升空作战的空中力量与美军抗衡,以掩护地面部队的行动。对此,他曾反复向斯大林表明

    这一态度,并希望苏联为志愿军出兵朝鲜提供空中支援。

    美国宣布介入朝鲜战争之后,当美国陆军第8集团军还在洛东江一线苦苦死守时,拥有1000多架飞

    机的美国远东空军,就一马当先地出现在朝鲜半岛的上空。

    侦察机、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联络机、引导机。。。。。。海盗式、野马式、雷电式、女

    妖式、虎猫式、佩刀式。。。。。。呼啸的美国机群遮天蔽日、铺天盖地、雷鸣般的轰鸣撕裂了天空,曾经静谧空明的半岛上空没有了星辰,

    没有了日月。美国空军的空袭威力是惊人的,当500磅、1000磅、2000磅的照明弹、伞弹、轰炸弹、**倾泻

    到朝鲜半岛的江山大地时,北朝鲜的一切军用和民用设施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大大小小的工业设施、交通枢纽、电力和水利网络均成为重

    点轰炸目标。随着这些目标的摧毁,与之相邻的居民区、医院和学校等也难以幸免。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坍塌声和人们的呼救惨叫声,伴随着

    黑烟血雾冉冉上升,笼罩在每个遭受不幸的城镇上空--狂轰滥炸下朝鲜半岛的每一寸却土地处处散布着死亡的气息。

    远东空军无疑是麦克阿瑟手中的一张王牌。这位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驰骋疆场、战功赫赫的美国五

    星上将,他要靠它在朝鲜战场上速战速决。有着第一流现代化武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骄傲的美国人,丝毫不怀疑这个半岛是唾手可得的。

    第5航空联队首先参战时,飞行员接到的通知是:这次行动仅需一周时间,带上一套飞行服和几件**即可。

    麦克阿瑟深知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深知谁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谁就必须控制空中

    战场。随着战事的推进,美国远东空军的“饱和轰炸”、“地毯轰炸”,更是让全世界为之瞠目。。。

    。。。

    不能不承认,美国空军当属世界一流。鉴于美国远东空军中强大之优势,在**中央政治局多次

    讨论出兵朝鲜的同时,令**最为忧虑的是我军尚没有升空作战的空中力量与美军抗衡,以掩护地面部队的行动。对此,他曾反复向斯大林

    表明这一态度,并希望苏联为志愿军出兵朝鲜作战提供空中支援。斯大林开始同意派空军去朝鲜参战,并以此作为中国派陆军援朝的一个重要

    条件,然而,最终斯大林还是改变了主意,没有答应派其空军赴朝鲜掩护中国陆军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刚诞生并仍处于襁褓之中的年轻而弱小的中国空军,还无空战能力,更没

    有达到出国作战的水平。年轻的中国空军怎么办?能否与一流的美国空军交手?看似根本不可能,更不可能战胜美国空军。然而,事实却是:

    刚学会飞的中国空军从1950年12月28日首次战斗出动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历时2年零8个月,总共战斗起飞了2457批、26491架次,实战366批

    、4872架次,有373名飞行员开过炮,212名飞行员击落或击伤过敌机,共击落330架,击伤敌机95架。这令世界大为震惊!这简直就是世界战争

    史、空战史的奇闻!中国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空战,虽构不成一次完整的空中战役,但它在整个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及

    特性,是带有战役性的甚至具有战略意义,它以勇敢、智慧和热血写在异国蓝天上的壮歌将永垂青史!
第八十五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志愿军遗体
    在朝鲜开城市北郊,高耸在三八线上的松岳山沿着东南方向绵延而下,高度逐渐低缓下来。南麓的山坳里,有几处坡度不大的开阔地,一直延伸到山脚的公路旁。这儿山青水秀,茂密的松树郁郁葱葱,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墓地注册委员会是在1954年4月份成立的,当年年底撤销,它的任务是进行停战后双方已协议的大规模挖掘、搬运与掩埋死亡军事人员尸体的工作。

    1953年7月27日双方签署的《朝鲜停战协定》中的第二条甲项乙款有这样一段条文:“在埋葬地点见于记载并查明坟墓确实存在的情况下,准许对方的墓地注册人员在本停战协定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内进入其军事控制下的朝鲜地区,以便前往此等坟墓的所在地,掘出并运走该方已死的军事人员,包括已死的战俘的尸体。进行上述工作的具体办法与期限由军事停战委员会决定之。”

    在这一条款中,对所讲到的“停战协定生效后的一定期限”,并未作出具体的规定。因而,这件事一直拖到1954年的3月下旬,在有关停战的其他紧急事项告一段落后,才提到军事停战委员会的议事日程上来。

    此时,志愿军代表团的机构已随着任务的变化进行了精简,为准备1954年4月26日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以及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李克农和乔冠华同志已返国;由总部各机关来的大部分人员,也由专车接回北京;杜平同志亦已奉调东北军区。开城志愿军代表团精简后,留下丁国钰和柴成文两位领导主持工作。因此,现在要执行这项需要兴师动众的艰苦任务,仍然需要再次借助从志愿军各部队和北京调派人员。

    受命主持这项“搬尸任务”的,是38军副军长李际泰同志,他原曾在志愿军代表团属下的解释代表团担任副团长。1954年1月底,解释工作因敌方破坏、捣乱而中途停顿,他返回了原部队,这次是第二次来开城志愿军代表团工作了。

    李际泰到任后,立即组织班子,开展工作。志愿军代表团的墓地注册委员会总部设在原李克农的住处“桃花园”,初期设有参谋组、资料研究组和行政组。

    墓地注册委员会下面,组建了三个负责挖掘和搬运尸体的“搬尸队”,每队30余人,按班、排编组,考虑到可能要到敌战区去执行任务,因此,“搬尸队”有成员都是从战斗部队严格选拔的,由班长当战士,排长当班长,队长和政委都是团级干部。同时,每个搬尸队还配备了多辆由军用卡车改装成的密封运尸车和必要的挖掘、运载工具及装尸胶布袋与消毒器材等。由于我军部队并无处置死亡军事人员的专门机构,在志愿军代表团下面组建的这个临时机构最初被人称之为“搬尸委员会”。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才沿用了美军编制的称呼,并与军停会的下设机构相对应,正式定名为“墓地注册委员会。”

    。。。。。。早在我志愿军代表团的墓地注册委员会成立之初,就开始研究考虑如何安置接收回来的志愿军死亡人员遗体的方案。经与朝方军、政部门商议,并报志愿军总部批准,决定在开城市的东北郊的松岳山麓修建一座志愿军的烈士陵园,专门安葬从敌占区接收回来的我志愿军死亡人员遗体。

    在敌占区,即三八线以南的我志愿军死亡人员遗体,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是在1950年冬至1951年6月我志愿军第三、四、五次战役期间,在越过敌占区作战时牺牲的战友,部队在后撤时就地作了掩埋。这部分人的尸体已完全腐烂,只剩得一具骨骸。

    其二是1953年7月中下旬朝鲜停战前夕我发动的金城战役期间,在突破敌防线并向纵深推进时牺牲的战友,在我完成战役歼敌任务后撤退时就地在战场掩埋。这部分人的尸体比较完整,尸体尚在,但是已充水肿胀和发臭。

    上述两部分人在接收时,大多没有辨别其身份的材料,敌方在移交名单上仅仅登记为“姓名不详”(wn)。

    其三是在敌我战俘营死亡的志愿军被俘人员。这些人大多是有名有姓的,而且还有敌方早先交来的被俘人员名单可以印证。墓地注册委员会在接收后,曾安排卫生人员在法医的指导下对这些遗体进行了逐个检查和登记,并记录下敌方虐钉我方被俘人员的具体证据,以供日后查对。

    在1954年9月份的双方军事人员尸体交接中,敌方送还的我志愿军这三类人的遗体,总数略为一万具。他们都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线壮烈牺牲的烈士。

    开城烈士陵园对接收的这上万具志愿军烈士遗体作了如下的处置:

    一、遵循中国的传统风俗习惯,这些遗体全部用松木制的棺材重新入殓。好在停战前志愿军部队为修建坑道工事存有大量松木,足够为这万具遗体打造棺材之用。

    二、在陵园内修建了10个深入地下的大墓穴,将盛有烈士遗体的棺木整齐排列其中,每个墓穴约1000具,进行合葬,然后,在墓穴上用圆型的水泥盖封顶。

    三、仿照在桧昌的志愿军总部烈士陵园的样式,在陵园的正面树立一块由郭沫若同志题词“永垂不朽”的纪念碑。祖国人民永远铭记着埋葬在这里的死难革命烈士。(--全章完)
第八十四章 毛岸英
    让时间溯回到1950年10月7日晚上,北京中南海的夜空,月明星稀,清幽寂静。**特地设家宴为即将赴东北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彭德怀送行。

    **没有专门的餐厅,宴会就在书房兼办公室、客厅的“菊香书屋”内举行。由于**因事外出,在场的只有三个人:**、彭德怀和毛岸英。

    彭德怀早就知道毛岸英是**和杨开慧的长子,但见面是在1946年,那时毛岸英刚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在延安学习时,彭德怀表扬过毛岸英。新中国成立后,他就没见过毛岸英了。

    “岸英,你在哪个单位工作?”彭德怀一边大口吃着糖醋辣椒,一边关切地问。“北京机器总厂。”毛岸英恭恭敬敬地回答。“工人对朝鲜战争有什么反映?”彭德怀三句话不离本行。毛岸英显得有些激动:“大家被真正发动起来了,坚决要求支援朝鲜人民(当时的政治口号)。”

    “不是‘发动’,是正义战争的召唤!难道你要去朝鲜是我动员的吗?”**微笑着纠正说。“主席,这。。。。。。”彭德怀愕然停筷,盯着主席。**微笑不语,慈祥地望着爱子。“彭叔叔,你不是在招兵买马吗?我第一个报名当志愿军!”毛岸英朗声笑道。“主席,这不是开玩笑吧?”彭德怀再次把探询的目光投向主席。“岸英想跟你去打仗,要我批准,我没得这个权力哟!你是司令员,你看收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