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疑案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城疑案三- 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怼 怠璵。…quledu…常巧妙,他没有正面回答欧阳平的问题。



    “黄师傅,请你不要回避我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要另配一把钥匙——你们到底是处于何种考虑?”



    “这——这个问题再简单不过了。”



    “请回答我。”



    “我和闵东水不住在一起,早上,有时候,他先到,有时候,我先到,谁先到谁先把活做起来,免得耽误工夫,一人一把钥匙,就省得他等我,我等他了。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黄工勤的回答似乎合情合理。



    “那么,你们在装潢结束,把钥匙还给刘老师的时候,还了几把呢?”



    “还了一把。”



    “为什么只还一把,你们的手上明明有两把钥匙,为什么要留下一把呢?”



    “装潢结束以后,钥匙在我们手上已经没有用了,照理说,我们是应该把两把钥匙全部还给刘老师,可我们又担心刘老师多心,所以,我们把原来那把钥匙还给刘老师。”



    “另一把钥匙呢?”



    “我们扔了。”



    “扔了?”



    “不错,既然用不着了,我们自然要扔了。”



    “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现在,发生这么大的案子,你们又在刘老师家装潢了几个月,你们私下里又多配了一把钥匙。换谁,都会在你们俩身上寻找答案。我要特别强调,我们是在调查,所以,你们有责任配合我们的调查,有些问题,你们必须说清楚。”



    “我们俩都是老实本分守规矩的人,绝不会做那种杀人越货,伤天害理的事情。”黄工勤又老调重弹。



    “我问你,你们在刘老师家搞装潢的时候,刘老师多买了不少木板和瓷砖,刘老师大愚若智,又年纪大算不过账,她女儿女婿心里跟明镜似的,买木板和瓷砖的时候,都是按照面积算好的,担心有损耗,在买的时候,还特地多加了一些。”
936。 第四十一章 欧阳平吧摆出事实 黄工勤双唇紧闭
    欧阳平在说话的时候,黄工勤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天地良心,我们吃辛受苦,凭本事吃饭,做活一点都不偷懒耍滑,刘老师家的人可不兴这么埋汰糟蹋人的。”



    “黄师傅,我希望你考虑清楚了再回答我的问题,你也不想一想,如果无凭无据,我们会把你们俩请到这里来吗?”



    “你们有什么凭据说我们拿了刘老师家的木板和瓷砖?”



    “林海泉,你认得吧!我们已经到林海泉家去过了,你们在给刘老师家装潢的同时,也在林海泉家接了活,刘老师家是自己买材料的,林海泉家的装潢,是你们包工包料。”



    “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林海泉家客厅所铺的地砖,和刘老师家的地砖一模一样,林海泉家的家具所用的木工板和刘老师家也是一模一样。这,你该怎么解释呢?”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林海泉家看到刘老师家的装潢以后,也很喜欢刘老师家的地砖和木工板,我们给林海泉家装潢,自然要听主人的意见了。”黄工勤的大脑反应很快,他的嘴巴也很溜。



    “黄师傅,你非要我把话说道死胡同里面去吗?你们在把木工板和瓷砖王林海泉家搬的时候,为什么要让刘老师家的*无*错*小*说 m。qulEdU。邻居门秋生夫妻俩看见呢?”



    黄工勤两片薄嘴唇突然关上了,他从皮夹克的口袋里面掏出一包香烟,抽出一支,在左手大拇指的指甲上弹了几下,按着了打火机,然后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欧阳平本来还想说些什么,他看黄工勤双唇紧闭,也就打住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黄工勤的脸上。



    大家都在等待黄工勤重启朱唇。



    抽了十几口烟以后,黄工勤鼓足勇气,看着欧阳平的脸:“我承认,在刘老师家装潢的时候,我们是往林海泉家搬了几块木工板和几十块瓷砖,但我们和刘老师家的案子确实没有任何关系。”



    “你现在还坚持说偷配刘老师家的钥匙是为了方便装修吗?”



    “我们偷配钥匙确实是为了方便装修,不敢有其它想法。我们俩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等着我们养活,自寻死路的事情,我们可不敢做。”



    “我问你,一月十二号的晚上——就是刘老师家出事的那天晚上,你们是什么时候离开小区的呢?”



    “事情过了好些天,十二号的晚上,什么时候离开小区,我想不起来了。”



    “你想不起来了,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一月十二号的晚上,你们是七点钟左右走出小区里的,据我们所知,你们平时都在八点半钟左右才走出小区,为什么单单那天的晚上提前了一个半小时呢?”



    “我——我想起来了,那天晚上,我们提前收工,是因为101号的瓷砖用完了,房主第二天早上才能补上,没有材料,我们只能提早收工。”



    “黄工勤,你认真回忆一下,一月十二号下午四点半到五点之间,你们俩在什么地方?”
937。 第四十二章 两木工嫌疑排除 凶杀案扑朔迷离
    “欧阳队长,您早这么问,我们就用不着绕这么大一个弯子了。十二号下午,我们在十栋101号贴卫生间的瓷砖,101号夫妻俩都在,你们去问问他,就什么都弄清楚了。我记得,五点钟左右,楼下传来吵吵声,后来还听到了警车的声音。一问才知道刘老师家出人命案了,本来,我们也想到楼下去看看的,和好的水泥不用就干了,所以,我们就没有到楼下去。房主听到吵吵声下楼去了,在此之前,房主夫妻俩一直在看我们贴瓷砖。那天下午,在七点钟之前,我们俩一直呆在101,四点到五点之间,房主一直陪着我们俩。”



    闵东水提供的情况和黄工勤提供的情况基本一致,之后,欧阳平又找十栋101户主了解情况,十栋101的户主姓茅,名永全,老婆叫金秀容,夫妻俩证实,一月十二号下午四点至五点——即马老师家出事那一段时间,他们夫妻俩一直和黄、闵两位师傅呆在一起,当时,他们正在贴卫生间的瓷砖,五点多一点,楼下传来喊叫声,不一会响起了警车的声音,他们夫妻俩就下楼去了,黄、闵两位师傅因为贴瓷砖的水泥刚和好,所以,留在房间里面继续贴瓷砖。六点半钟左右,茅永全回到101和两位师傅商量买瓷砖的事情,是茅永全在买瓷砖的时候算错了数量。七点钟左**无**错**小说 m。QULEDu。右,茅永全和黄、闵两位师傅一同离开101。



    茅永全还证实,在装潢期间,他们夫妻俩,再加上茅永全的母亲,三个人每天都有一个人在101值班,而且每天晚上都和师傅一起离开101号,所以,两位师傅一直没有脱离过他们的视线,茅家人之所以这么做,有三个原因,第一,装潢期间,他们临时在小区里面租了一套房子,所以和黄、闵两位说好,工期是两个月。这样一样,黄、闵两位师傅就不得不加班加点赶工期。第二,他们担心两位师傅偷功并偷料,所有材料都是他们自己采购的,他们担心两位师傅乘他们不在的时候顺他们的材料——这是有经验的人指点他们这么做的(相比之下,那刘老师就愚蠢多了);第三,他们没有把门钥匙交给两位师傅,根本就用不着,因为茅家每天都有人在。表面上看是提供茶水香烟,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实际上是进行全天候的监视。



    事实证明,黄工勤和闵东水两个人没有作案的时间。



    案子的侦破工作再次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大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这时候,时间已经是一月二十号,从案发到一月二十号,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天。时间拖得越久,寻找案件线索的难度就越大,同志们心急如焚。天公也不作美,本来气温就很低,冷空气不时来袭,再加上时不时下一点小雨,这种阴冷的天气让人缩手缩脚,非常难受。



    一月二十号的下午,欧阳平一个人站在房间前面的走廊上想问题,天空中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梧桐树叶在西北风的作用下,一片一片地飘落到地上,树枝上残留的树叶已经掉的所剩无几了。
938。 第四十三章 三个人前往学校 董老师非常拘谨
    学校里面的下课铃响了,小朋友们纷纷涌出教室,因为外面在下雨,大家都聚集在走廊上,叽叽喳喳的噪杂之声不绝于耳。



    刘大羽叼着一支香烟走出房间,站在欧阳平的旁边,顺着欧阳平的视线朝学校看去。



    不一会,上课铃响了,站在走廊上的孩子们迅速而有序地冲进教室,校园里面顿时安静了许多,等到第二遍铃响之后,校园里面完全安静下来,老师们拿着备课笔记缓步走进教室。



    “凶手为什么一定要置陈启明姐妹俩于死地呢?”刘大羽道,“这几天,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



    欧阳平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同志们都在想这个问题。



    答案,同志们早就有了:因为陈启明姐妹俩对凶手非常熟悉——凶手是为了灭口。



    我们都知道,光有这个答案,肯定是不够的,陈启明姐妹俩已经死了,大家也对陈启明姐妹俩的同学和老师进行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但一无所获。如果线索储存在陈启明姐妹俩的记忆里的话,同志们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信息呢?



    “大羽,我们俩到学校去一趟。”



    “学校,我们已经去过很多次了。”



    “我们再找两个孩子的班主任谈一谈。如‘无‘错‘小说‘m。‘QUlEDU‘果找不到新的线索,我们就要抓瞎了。每当想起马老师和马文静夫妻俩,我的心里是五味杂陈——我现在都怕见到他们了。”



    刘大羽走进房间,拿了两把雨伞。



    两个人走到楼梯拐弯处的时候,左向东悄悄跟了上来,他的手上也拿着一把伞:“队长,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啊?”



    “我们想再找两个孩子的班主任谈谈。”



    三个人撑起伞,走出旅社,穿过马路,走到学校的小门口。



    门卫师傅走出传达室,他认得欧阳平等人,什么话都没有说,便将大门旁边的小门打开了。



    三个人先找到了陈启明的班主任董老师。



    董老师的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她刚工作一年多一点,学生气还比较重,见到欧阳平一行三人,她显得很拘谨。董老师是教思想品德课的(即政治课),整个年级的思想品德课由她一个人教,每个班一个星期一节课,因为这个原因,她和自己班的同学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要少一些,我们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安排主课老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是孩子王,只有整天和孩子们摸爬滚打在一起的才适合干这个工作。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学校领导是不会安排副科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九十年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有了一些提高,但工资收入还没有明显的提高,班主任津贴尤其少,基本上算是无偿奉献,说起来,现在的人都不会相信,当时的班主任津贴每个人只有十块钱左右,所以,一般人都不大乐意当孩子王。董老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担任班主任的。



    由于董老师和同学们接触的比较少,所以,她对孩子们的情况知之甚少,更何况她是刚工作不久,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所以,前面几次接触,欧阳平都没能从董老师的口中了解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939。 第四十四章 夏青青热情接待 两同学童言无忌
    谈话在一个小会议室里面进行。



    这次,欧阳平带来了几个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



    “董老师,在班上,有没有和陈启明要好的朋友?”



    “有,有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



    “这两个同学叫什么名字?”



    “一个叫殷小雨,一个叫陶洁如。”



    “你到刘老师家去过吗?”



    “去过,我到陈启明家去家访过一次。”



    “刘老师和学校哪些老师走的比较近?”欧阳平已经感觉到自己的问题是那样苍白无力,他甚至有点才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