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一只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一只虎- 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咱们简单的讨论一下,就去跟他签订合作约定吧!”

    。。。。。。

    李过真的这么讲信用么?除了对敌人,李过当然是坚定不移的推行信用制度的。

    关于信用这个事,其实李过感到很是悲哀,特别是在原时空。原时空的华夏人能够真正守信的,似乎并不是太多。

    究其根源,不守信的源头其实出自儒家,那位姓孔的大圣人,便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圣人时时刻刻的不守信。正向《论语》中孺悲与孔子的故事,“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托辞有病,谢绝见他。但传话人一出房门,孔子便取下瑟,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孔子不想接见孺悲这样的人,便以华夏的方式来解决。

    “直率而无分寸就成了无礼。”这就是华夏人的一种处世观念。

    所以有时候,两个人交谈了很久,却并没说出任何的实质东西。就像有时候发布的文告一样,就是一个独特、简明的例证。这些文告篇幅冗长,文辞华美,内容繁杂,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境界。唯一缺少的就是真实,因为这些华美的命令并不准备让人们去执行。这一点,写的人和看的人都很清楚,从不会发生误解。

    有这样的原因,是因为华夏人很难获知真相,这样就产生了猜忌,信用的缺失便产生了。

    而信用缺失的原因,更是在极度缺乏物质后、对金钱极度的贪婪,在原时空,造假引起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都是出于这样的目的。

    而对于这类事情的淡然和漠不关心,更加导致了诚信缺失愈演愈烈。

    所以,李过在明末开始大讲诚信,他想把华夏人变成世界上最为真正文明的人!当然,也是最为勇敢的人!

    对敌人除外!

    。。。。。。

    马太在李过的队伍中待得时间长,理解李过对信用的重视。加上王铁口假意的说漏了嘴,说是如果荷兰人长时间磨磨蹭蹭的不合作,虎爷李过便会带兵消灭他们的,并说,其实李过早就做好了准备,随时都能打仗。

    马太听说消息后,急三火四的便来通知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科恩以及那些高管们。(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 马六甲条约
    听了马太的报告,科恩等人很急,其实他们不知道,李过也很着急。

    此前,聂心问过李过,说是跟荷兰人打仗,胜负如何啊?李过想了半晌,回答道,初战必然虎军获胜,但后患无穷。

    见聂心有些不解,李过告诉他。荷兰等欧洲的那些国家,在体*上,对比现在的明朝封建时代,在各个方面上,都是很有所长,这就促进了荷兰人先进的技术,以及发展先进技术的、先进商业模式。

    如果现在跟荷兰人打,李过的实力,把他们击败应该把握很大,但自身的损失应该不会小。而且,海上作战不同于陆地。在陆地上,不服老子就打你,将你围起来聚而歼之。但海面辽阔无边,一切只能凭运气。

    就算将荷兰人的这几艘船击沉了,可事情反倒没完,荷兰人的援兵会不断的来骚扰并打击李过。这才是李过最不愿意看到的。

    就算打得荷兰人再也不敢来了,李过还是不想跟他们打,战争是耗费最大的,海上战争的耗费就更大了。没有充足的钱粮作为支撑,即使现在李过对荷兰人看上去占优势,但时间一长,李过也受不了。或许相持一段时间,荷兰人也挺不住,但那种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而合作则是双方有利。

    所以,尽管李过在荷兰人面前摆出了一副毫不在意的形象,其实他很在意的。李过也需要一纸合约。合约其实只是个缓兵之计。面对浩瀚的大海,李过非常想全部拥有,但那只是在李过统一华夏才能去做的。

    只有依靠华夏博大的资源。才能打遍全世界,可李过现在只有广西、安南两个行省,马六甲是李过的,但现在的马六甲又开始了投资,不但短时间内挣不到钱,反而还要往里搭钱。

    于是,李过在等。等科恩他们来谈。

    好在等的时间并不长,甚至没等到第二天早上。科恩这帮荷兰人就来了。

    李过左拥右抱着新娶进门、并一直带在身边的塔林娜和红娘子,正要安睡,蒋法前来报告,说是那帮荷兰人来了。

    李过骂骂咧咧的穿上刚刚脱下的衣服。告诉蒋法“去,把聂心、老钱、还有张鼎、马世耀都叫过来,看来这帮荷兰人是想明白了。”

    此时的蒋法已经成了李过的亲兵队长,原来的亲兵队长王大棒子和赵大狗已经被李过提拔,调到军队里了。

    蒋法飞快的将那几个人找了来。

    聂心见到李过就捻须微笑“想必事情一定是按照虎爷的想法发展的。”

    李过点点头“差不多,这帮荷兰人深夜造访,总不会给我请安来的。”

    张鼎对这些经商的事情不感兴趣,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李过上去就是一脚“小兔崽子,精神点!”

    张鼎嘻嘻的笑着“李爹。你说我听这些有啥用,听也听不明白,不如打仗来的爽快!”

    “放屁!”李过眼睛一瞪“听不明白也得听。怎么也得了解了解。你以为老子想让你替我经商?娘的,那还不得把老子的裤衩赔没了?”

    大伙都笑了起来。

    钱多多有些担心的问道“可是虎爷,咱们怎么跟他们谈呢?”

    李过挠挠脑袋,说道“怎么?这么长时间你一点计划也没有?”

    钱多多皱着眉“虎爷,您要是让我倒腾点牛羊,贩卖铁器布匹。这没的说!怎么挣钱,都在我的心里。可这海上贸易。。。。”

    李过一摆手“算了。咱们还是看看荷兰人怎么说吧!反正西印度公司已经成立,老子也封你个总督当当,只是以后咱们可要跟人家多学学!”

    “是!多谢虎爷。”老钱听见让他当总督,跪在地上给李过磕了个头。虽说在李过嫡系的将领中,瞧不上洋人的什么爵位、总督之类的,但好歹也是个官。

    “行了,起来吧,咱们去见荷兰人,恐怕他们等着急了。”李过带着人去了客厅。

    客厅中,荷兰人个个坐立不安,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的科恩也来回的走来走去,时间过去不长,连两刻钟的时间都不到,可是竟然度日如年了。

    猛然间,看到李过等人走了出来,科恩紧紧的握住了李过的手“李将军,深夜打扰,失礼了。”

    “啊,这没什么,可是诸位这么晚了来找我,有事?”李过揣着明白装糊涂。

    “李将军,啊不!虎爷,其实我们来就是想跟你们谈谈合作的事情。”科恩此刻是真诚的。

    “哦,合作啊!”李过心里高兴,却不动声色“这倒是好事,来来来,都坐下。”

    李过将科恩等人让到了座位上“可是你们到底想怎么合作呢?要知道,我可不想吃亏啊!”

    科恩笑了起来“虎爷,您说笑了,我们的合作将建立在公平公正、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怎么可能让您吃亏呢?”

    “嗯,你们很有诚意,那不妨说出来听听!”李过正好自己现在没有计划,听一听荷兰人是怎么说的。

    “虎爷,首先第一点我要声明的是,咱们的经营范围是以马六甲为分割线的,在马六甲以东,是您经营的地盘,而在马六甲以西,是我们经营的地盘。我们将撤出在倭国的据点,并愿意将那里的据点给你们无偿使用,这样可好?”科恩问,反正按照科恩的想法,倭国的据点是用不上了,那还不如顺水推舟、做个人情,送给李过罢了。

    “可以,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李过回答,正合己意,而且还无缘无故的多了一个据点。

    “具体的利益分配,我是这样想的,应该按照航程的远近来分配各自的利益。”科恩等人对海上贸易很是熟悉,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

    “你说!要是条件合适,那咱们就合作!”李过和自己的那几个泥腿子正想不出好办法,现在听科恩这样说,当然很高兴。

    “就是在华夏的货物,像是陶瓷、绸缎、茶叶等等,要从出产地开始算航程,到马六甲截止,这是你们航程的距离。而从马六甲到欧洲各地开始发卖,那就算我们的航程。你们负责在马六甲以东航程的安全,剩下的交给我们,在各自航线发生风险,都要由各自来承担!”

    “行,这样很合理!那我就明白了,利益也是按照航程的比例进行分配的,对吗?”李过点点头。

    “就是这样。”科恩将话讲完,把眼睛望向了李过。

    李过一笑“好,那咱们就这样定了,合约咱们就这样签!”

    李过说完,屋内一片笑容,荷兰人甚至鼓起掌来。

    李过当然也高兴,现在自己的实力其实还不够,能够拥有马六甲以东的对外贸易就可以了。

    荷兰人办事麻利,当即就签订了合约,史称《马六甲合约》。

    签合约的是荷兰人科恩,科恩在合约中加了一条,就是相互救助的补充条款,也就是说,荷兰人和李过有一方受到威胁,另一方应该无条件援助。

    李过想了想,也在合约中加了一条,就是李过的商业人员可以无条件的、前往欧洲,并受到荷兰人的保护。

    这对科恩来说并不算什么,不过是保护些人,没什么大不了的。殊不知,这是李过为自己的整个商业帝国做准备。

    于是,皆大欢喜了。只不过若干年之后,当李过入侵欧洲的时候,当时的欧洲人反思历史,发现欧洲被侵占,源头当是今天所签的《马六甲条约》。欧洲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因为此时科恩等人的懦弱、不勇敢,让李过看到了欧洲的繁华,而升起掠夺的年头的。这念头好久才慢慢变淡的。

    合约签订好之后,科恩又提出了一个条件“虎爷,既然咱们站在同一阵线了,那么,我想参观参观你那种没有船帆的战舰,可好?”

    李过斩钉截铁的回答“不成!”(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艘破船!
    看着李过硬气的话语,科恩等荷兰人打消了考察那艘没有船帆的战舰的念头。

    李过对他们直接了当的拒绝是很正确的,因为那是军事机密,因为那艘船坏了。

    李过新作的这艘没有船帆的战船,其实说白了,就是蒸汽机船。

    李过提出用蒸汽机带动轮船行进的想法。其实只比原时空早了几十年。在1690年,法国的德尼。巴班提出用蒸汽机作动力推动船舶的想法,但当时还没有可供实用的蒸汽机,故设想无法实现。

    而李过造出了蒸汽机船,要比原时空早了一百多年。在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把蒸汽机装上了船。但所装的蒸汽机既简陋又笨重,而且带动的又是一组普通木桨,航速很慢,未能显示出机动船的优越性。1783年乔弗莱又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汽轮船“波罗斯卡菲”号,但是航行30分钟后,船上蒸汽锅炉发生爆炸。

    而在1807年,被称为“轮船之父”的美国机械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该船性能稳定可靠,是世界上第一艘严格意义上的蒸汽轮船。

    用蒸汽机推进船舶的最早设想是用蒸汽机驱动浆轮以代替人力划浆。欧洲早在罗马时代就出现过人力和兽力(马和牛)驱动浆轮的船。我国唐、宋时期也多次造过以浆轮作为推进器的船。称为“车船”。这些“车船”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人力和兽力都很有限,不能远航。因而未能推广应用。

    蒸汽机船不受天气风向的影响,航速稳定快捷,要比此时的帆船性能好的多。

    只是,李过设计出来的蒸汽机,原理是对的,大多数部件也是合理的,但蒸汽机缺少了一种很重要的部件。橡胶!

    橡胶这种东西,是广泛用于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在蒸汽机上的密封垫虽然小。但作用却不可替代。

    早就被内定为将来掌管工部的宋应星,将李过的理念几乎变成了现实。只是蒸汽机上的密封很不好,用了很多的替代品效果也不佳。蒸汽机的密封性不好,性能自然也差得多。只要一点然蒸汽机,蒸汽四下里冒白气,甚是壮观,只不过能耗太大了。

    科恩等荷兰人看到的这艘蒸汽机船,声势浩大,跑的也不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