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朝日光鲜王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十一世纪的朝日光鲜王国-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炮,要是还不赢,再走也不迟。跟着这样的大哥,就是舒服,每一步计算都清清楚楚,各司其职,即便输了,也没怨言。最後的结果,大夥都知道。

    之後是从91到96,大夥各自发财的好日子。这些不用说,当然,中间张良类型的走了一些,例如丘拜斯,他们去莫斯科小叶子那有更好的发展,到96年,市长选举,又是一关,这关索老大被手下的水管工出卖,栽了。究其原因,前文也说过,为了2000大选,莫斯科的卢日科夫提前暗算他,还有丘拜斯在小叶子身边与警卫系的科尔紮科夫进行党争,科系连带恨上了丘拜斯的旧主,也想借打他来搞红魔。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是索老大的盟友出问题,索老大虽然是**出身,但在变天以後,基於政治现实,他一向与红色经理派的老切结盟,96年初的局,小叶子选情暗淡,院系出了一种声音,让小叶子退选,让总理老切出马应对俄共老九。老切也有这心,让谁当传声筒呢,彼得堡的索老大。索老大有点托大,觉得自己和小叶子有老交情,又属於2000梯队,这次不是局中获利人,地位超脱,即便说点不中听的话,也不会讨小叶子嫌。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在卢系和科系联手对老索时,小叶子装没看见,诚心看老朋友笑话。最後卢系和科系支持水管工对索老**宫,索老大走了麦城,身心受创,被捕,发病,最後靠小普营救,出奔外国。

    第3关,是96之後,水管工上台,索老大的嫡系前景黯淡,但小普因缘际会,本是去首都投奔摄政王丘拜斯,想凭旧交情,找个好位置而已,但阴差阳错,没受丘拜斯重用,却恰好进入了公主府第,接着运气好到爆,98金融危机,小叶子传位计画受阻,摄政王没法接班,客观上要从公主府里矮子中挑将军,小普居然东宫有份。然後是从99直到05一系列战役,前文都说过整个彼得堡系在小普带领下,再出发,二次创业,这次打下的不是半壁江山,而是全俄罗斯。

    第4关,创业的同时其实也是分家的前奏。彼得堡帮在小普上台後,经过逐次战役,因为各自分工以及人员来源不同,也分成了新的各个山头。先把几个退场的说掉,小普登基,索老大以前的罪名自然全部洗掉,衣锦还乡。按他的想法,他想重回彼得堡,收回被叛徒水管工篡夺的基业,但2000年时还不行,水管工和莫斯科的老卢结成的双城同盟,小普刚上台还搞不定,於是只能默认水管工继续在位。小普为老师安排的位置。小普现在是总统,又不能让老师屈居自己之下,怎麽办,因为索老大是法律人出身,所以安排最高法院院长给老师,再合适不过。但老索没福气,突然心脏病发,挂了。葬礼那就不好说了,安排也很有趣。小普带了这批嫡系在灵堂核心,红魔那批被安排在边角旮旯,至於水管工,师母根本就不让他进门。看索老大出殡,就知道彼得堡帮内部的亲疏远近。到了03年,小普削藩这些事都慢慢上了轨道,突然发难,水管工丢了彼得堡,被派去做巡查御史,去了哪了,马上要出事的别斯兰,等人质案一爆,又被踢去冷衙门,彻底从主舞台消失。

    再说现在在台面上的这些,最大的是两派,一派是以小梅为首的四法师(小梅,小伊万,小科,小索)的法律派,他们的法统很清楚,彼**律系是他们的根,从古至今四大领袖,第一共和国的克伦斯基,第二共和国的索老大,然後是中兴的小普,最後是接班的小梅。政经理念,法治民主,不如丘拜斯的经改派那麽彻底西化,但还多少有些自由主义传统。因为他们接手的主要是原先老切家园派的盘口,所以又叫天然气帮。还有一派则是防长伊万诺夫为首强力派四大天王(大伊万,二伊万,老克,小谢),这些都是特务出身,他们的核心其实不是大伊万,而是谢钦。小谢和小普曾是索老大身边的大小灰衣主教,都是外勤特务出身,小普是驻德,小谢是驻葡属非洲(索老大律师个人特质,以万变应不变,一是运动,二是巡游,1年365天,100多天在天上飞,所以最喜欢用办事历练,精通各门外语的人才,外勤特务是他的最爱。小谢是在彼得堡和里约热内卢搞姐妹友好城市的时候出位的)。这派也因为接手的是原先财阀的石油工业,所以又被称为石油派。

    这两派最大,其余各派,还有苏系,苏尔科夫不是彼得堡系统出身,他是经济与戏剧双学士,一直混在莫斯科政经两届,小叶子时代,主要用他理财和文宣,到了小普时代,重用他,搞削藩,三分经济,七分政治的高手。慢慢也自成一系。还有就是统一党内部各派,卢系虽然不甘,也只能暂时在这混饭吃。还有绍伊古等派别,原是小叶子时代公务员派,属於有小叶子就和小叶子混饭吃,有小普就跟小普开工,跟那个老大不是跟呢。至於属於真正从彼得堡带来的,是别斯洛夫这些彼得堡党部出身,他们的名言,300年前彼得大帝从莫斯科来到彼得堡,开创帝国,300年後小普从彼得堡走向莫斯科,再创辉煌。所以人送绰号,叫他们走来走去派。此外,财长库德林,央行行长等等属於经济技术官僚,其实就是原先的丘拜斯青改派,小普的原则,你们政经双自由,不可以,你们以党团面貌唱反调,不可以。但在经济方面,还是要用你们,只要你们不碰红线,局部经改,A不A钱,等等,我都不管。

    简单举个例子,如果索老大是炮哥,小普就是委员长,小梅是戴季陶,伊万是何应钦,谢钦是贺衷寒,丘拜斯是汪精卫,库德林是宋子文,苏尔科夫是杨永泰,卢日科夫是李宗仁,雅科夫列夫是陈炯明,别斯洛夫这些属於二陈,原先索老的卫士,後来小普的卫队长,保卫局长左兹洛夫是戴笠等等。

    到了05~06,为了08大选,要做预备时,事来了。小普想怎样,外人不知道。谢钦让伊万诺夫去进言,公投修宪,老大接着干。小普一听,担心了,第一,这置我于何地,第二,你的心思,我明白。就是三虎劝进教主的局。教主加冕,三虎操办,然後是实质运作,不会是单设主席那麽简单,整个中央委员会,军委,局里都要以主席之设为题眼,进行人事调整,这是必然的,这里才是玄机所在,教主是皇冠上加一颗宝石,三虎是以拥戴为名,实质操作,把我的派系的骨干,都塞了进来。这样东宫实质进一步做大。身为人主,即便真心要传,也是在死後,在生前,没有人君会傻的坐视手下某个派系一枝独秀。小普既不想让强力派借给自己续任之机坐大,那就得选继承人,大伊万自然不可能,不能让石油派坐大,那就等让气宗出场,小梅进入议事日程,本来还有个祖布罗夫,属於直接听命於小普的忠狗,但祖的年纪太大,自身派系渊源,人脉又不够,扶他上去够呛,所以还是小梅。普的设想是俄国特有的双头熊模式。第一次是尼古拉二世和他的首相斯托雷平,第二次是老勃和柯西金,小普想搞第三次。开始很顺,小梅继位,小普转作首相。

    但好景不长,小梅上来之後,做得很顺,本来与小普的约定是一人两届,轮流掌权。但人家既然做顺了,气宗整体气势拉起来了,所有位置大多卡住,这时手下们就不想让小普再回来了。大夥都坐暖了,要是小普回来,又得人事调整,这些气宗兄弟到哪里去,人人都得为自己想。不是小梅没良心,形势到这步,你是派系领袖,你要照顾手下这帮兄弟,至於老领导,就边缘化了。小梅主持,马仔出力,又修法,本来总统,一届四年,可连任两届。小梅他们先没改续任年限,而是改任期,变成一任六年。给小普的交代是小梅很可能提早辞职,为小普重回总统宝座让位。但实际上是小梅自己想2012再干6年,真要让他两任坐满到2018,10年了,多少资源在手,局布的更好,大多数政客都是随行就市的,到时小普想复位,人家再公投,再修宪,玩都玩死你。

    这种局,说白了就是小梅不想再做戴季陶,而是想直接作胡汉民了。乐坏了边上原先这些被压制的二线派系,青改派丘拜斯这些就靠过来,不错不错,很有民主气质,索老师的嫡传学生,就是你小梅了,你我合作,西方也满意,你也是实质总统。双赢。老卢一看,有意思,马上像小普表忠心,日防夜防,家贼难防,我愿意挺你复位,2018我看好你云云。其实汪精卫也好,李宗仁也罢,选边站是虚,看彼得堡内讧是真。这就引爆今年的莫斯科市长换人之争,老卢玩过火了,被小梅给废了,小普心里其实不爽,但对外还得维持彼得堡内部团结的样子,所以又得和小梅来一出君臣一块喝牛奶的戏码,向外接表示两小无猜,和谐景象,但暗地把小谢这些份子给放出来,蓝衣社又要再起。接下来小梅怎麽走,又要和军工集团结盟,又要拉拢青改派,外交上也要得分,所有事情都在为2012布局。围绕外交内政,新的局又开始,这又等下回更新!



………【自由有多远…乌克兰】………

    说到乌克兰古史,自然离不开基辅罗斯。简而言之就是来自北欧的维京人建立了一个统治斯拉夫人的王朝。关于这个王朝的古史,小熊只记一笔,就是其中的弗拉基米尔大公。这位仁兄的文治武功也不重要,关键是他对宗教的贡献,影响了日后整个斯拉夫民族。王朝原本信仰北欧的多神教,崇拜雷神托尔(古人相信天人感应,而自然界给人类最直接的刺激莫过于打雷闪电。所以事实上很多民族的原始信仰都是雷神,例如希腊的宙斯,阿三的因陀罗,以及张天师们的掌心雷都很拉风)。

    到了弗拉基米尔大公这一代,随着王权加强,顺理成章要从多神向一神过渡。这就出现一个历史十字拐点。选哪种呢?一开始大公想选伊斯兰,但信仰安拉的话,就要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开心日子说再见。这点罗斯人接受不了。第二个选择,犹太教。可犹太教有个很要命的的地方,割礼。大公心里一合计,好么,一没麻药,二没消毒的,没道理为了信教要让自己的弟弟去冒险,算了,大卫星也不适合。再选,只剩下上帝了。但上帝这儿还有东西分号,选谁,罗马还是君士坦丁堡?选罗马,平白无故多出个太上教皇来,不合算。那就只有君士坦丁堡,而且拜占庭皇帝还答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于是东正教进入了斯拉夫人世界,进而影响了世界史。

    接下来基辅罗斯的兴衰沉浮,无关宏旨。大伙只要知道这个王朝最后挂在了蒙古人手里就够了。原基辅罗斯属下的斯拉夫人大体分成三个族群,北方的莫斯科公国主要和金帐汗国PK,明斯克的白俄罗斯人和立陶宛结梁子,剩下留在基辅故地的,主要和波兰以及克里米亚半岛的鞑靼斗,这个族群自称鲁塞尼亚人(翻译过来其实还是罗斯),鞑靼人叫他们哥萨克(突厥语中的不受管束者),波兰人叫他们乌克兰人(边区人),而新兴的俄罗斯亲戚则管他们叫小俄罗斯人(故意矮化的称呼,这里头关系到两国对历史正统的争夺)。以下部分为了统一名称,小熊管他们叫乌克兰人。

    在和波兰人混的日子里,乌克兰人主要是以服兵役的形式换取本身的有限自治权。这段时期其实就两个人值得一说,套用一句歌词刚好点名两位的一生。李宗盛的凡人歌里唱:“多少男子汉一怒为红颜,多少同林鸟化成了分飞燕”。

    前一句为红颜的一位,赫梅利尼茨基。他出身一个地方破落小贵族,后来通过在哥萨克军团服役,为波兰王朝东征西讨,立下战功,当上了百夫长,中年退役还乡,有一小块领地,一片磨坊,家中黄脸婆在为他家留下一堆男丁之后,很识相的生病挂点了。他又订了一位更年轻漂亮的未婚妻。人到中年,升官发财死老婆,再得意不过。可天有不测风云,当地的波兰大贵族眼红他的幸福,突然有一日趁他出门,闯进他家,占了土地,打死了他的小儿子,抢走了他的未婚妻。这是那一年呢,就是吴三桂为了圆圆倒反山海关的同年。他要是吴三桂,也许就反了。

    可是他毕竟是受过教育的人,居然相信世上还有公道这回事,走司法途径,向当地法院提出控告。法院是看谁的势力大的,他一个百夫长算老几,告不下来,于是他决定做个访民,一路上访到了首都华沙的贵族参议院。结果参议院大笔一挥,发回地方重审。转了一圈又到原地,那还有好果子吃,地方官府直接把他抓到狱里。走投无路,最后只能越狱,然后拉竿子造反。之后过程,全是老套路,不去多说。关键是他的历史作用,他为了和波兰作战,向俄国借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