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朝日光鲜王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十一世纪的朝日光鲜王国-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来我的洗脑还是蛮成功的呢~

    李奂想道。

    我和岚一定可以白头偕老的说~

    历史上,李奂的第一任王妃会在明年,也就是西历1844年过世,享年16岁。

    李奂本人则会在西历1849年7月25日逝世,享年22岁。

    而现在两人的身体状况很好。

    原因嘛

    某西贝货从中作梗~

    合理的饮食加上适当的身体素质锻炼,绝对可以降低英年早逝的风险。

    “岚,如果有那么一天,我完成了我的使命,我们一起去环游世界吧!”

    “环游世界吗?呐这算不算是我和你的约定呢?”

    “当然!”李奂信心满满。

    ========================================================改革的分割线========================================================

    作为朝鲜国王办公地点的思政殿,位于勤政殿后边。

    在结束了和岚卿卿我我后,李奂依照日程表安排--

    接见西洋传教士。

    按照李奂的灵魂在后世接受的教育,“基督教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

    传教士租买田地必属「霸占」,传教士游行布道则是「刺探情报」

    当然现在的欧美列强还不是“帝国主义”。

    因为“垄断”没有出现。

    李奂没有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传教士当然不是天使,但是传教士建立的那些教会医院、教会学校

    李奂认为那些存在对自己很有帮助。

    “先生们,本人代表朝鲜王国政府就过去几十年来,朝鲜王国政府压迫基督徒深表歉意。”李奂深鞠一躬,“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在朝鲜王国政府管辖范围之内,传播主的福音”

    在场的传教士在昨天已经被告知朝鲜王国政府决定解除相关禁令,但是当亲耳听到这一消息还是非常兴奋。

    对于这些传教士来说,没有比拯救迷途羔羊更神圣的事情。

    朝鲜是一个拥有上千万迷途羔羊的国度啊!

    “此前被处罚的基督徒将被赦免”

    “王国政府欢迎各教会在朝鲜设立医院、学校”

    开国从传播基督教做起?

    李奂想道。

    西历1843年2月,改革风暴降临朝鲜半岛。

    那个时候,没有人会想到它会带来这么巨大的能量。

    改变了远东格局,最终颠覆欧美列强主导的亚细亚秩序。

    ========================================================地点转移的分割线========================================================

    在朝鲜宣布向西方学习的这一年,当时的第一强国--英国,宣布设置香港殖民地。

    英王是香港的最高统治者,总督则是英王的全权代表。

    西历1843年6月23日,

    香港,这个南中国海上的小岛,

    迎来了新的统治者--

    砵甸乍爵士(Sir。Henry。Pottinger)

    被后世称为【开埠港督】

    当然,早在两年前,也就是西历1841年1月26日,日不落帝国占领了香港岛。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英国人让大清国丢了不少面子,而已事情已经过去,大清依旧是【天朝上国】,英国人不过是岛夷。

    《南京条约》?

    什么玩意?

    不知道!

    赔点银子,还有把一个小岛赏赐出去罢了!

    “阁下,这是朝鲜国王写给您的信。同时还有写给女王陛下的信要我们去转交。”

    就职仪式结束后,根据日程安排,砵甸乍爵士要接见一位在朝鲜传教的圣公会传教士。

    一般的传教士,我们的总督大人自然是不会见的啦!

    这位传教士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是被朝鲜国王委托而来的。

    砵甸乍爵士除了是香港殖民地总督,他还身兼驻华全权代表及商务总监等职务。

    “我该怎么称呼阁下呢?英文名?还是汉名?”

    “汉名吧!朝鲜国王替我取了一个汉名【金正云】。”

    “金正云?”

    “好了,我的总督大人,称呼是小问题,我们还是讨论一下正事吧!”

    “您说的很对。”

    “朝鲜国王希望跟大英帝国签署一份通商条约。”

    “哈?”砵甸乍爵士一脸惊讶。

    “我说,朝鲜国王希望跟大英帝国签署一份通商条约。”传教士金正云一字一顿重复道。

    “您说的是真的?”砵甸乍爵士似乎对自己的听力有些怀疑。

    “我再給阁下重复一遍吧!朝鲜国王希望跟大英帝国签署一份通商条约。”

    “我可以请阁下简单地介绍一下那位国王陛下吗?”砵甸乍爵士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

    此刻的砵甸乍爵士已经知道自己的听力没有问题,但是他不理解。

    远东的那些君主,在砵甸乍爵士眼中,跟那块阳光炙热的大陆--亚非利加上的部落酋长没有两样。

    突然有这么一位部落酋长跟你说,要签一份通商条约,你不可能不惊讶。

    “好的,总督大人。我就介绍一下那位国王陛下”

    ========================================================地点再次转移的分割线========================================================

    “主上,您到底在图谋着什么呢?”

    “用【图谋】这个词不大好吧?你觉得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什么?”

    “反清复明。”

    “从崇祯十七年算起,大明已经灭亡了一百九十九年;从崇祯三十五年算起,大明已经灭亡了一百八十一年;从崇祯五十六年算起,大明已经灭亡了一百六十年。如果要复明大明在哪里?”

    崇祯十七年(西历1644年),朱由检在煤山自缢;

    崇祯三十五年(西历1662年),朱由榔在昆明被勒死;

    崇祯五十六年(西历1683年),满清朝廷占领台湾。

    当然,李奂本人对于盘踞台湾的郑家,没有太多的好感;所谓的【南明】,也不怎么

    李奂只是觉得可惜,游牧民族入中原,汉人朝廷南逃,往往也可以撑个一百多年

    大明却只有几十年

    真是没天理啊!

    朱重八推翻了蒙元朝廷--

    有史以来,最有名分地得天下。

    所谓【驱除鞑虏,光复中华】是也。

    “那主上的意思是?”

    “武宣啊,这么说吧!当来自泰西的洋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一切都变得跟以前不一样咯”

    “不一样?主上,说真的,武宣到现在还没有明白主上经常说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过就是一些黄头发、蓝眼睛的洋人罢了”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李奂身边的这位青年,名字是全武宣,一位传统儒学出身的士子。

    李奂用霹雳手段清除了势道政治的影响,博得了士林的好感。

    嘛,那些儒家士人认为他们有机会重新掌握权力。

    因此投靠李奂的人,多如牛毛。

    毕竟过去的几十年,士林被势道政治压制着。

    “主上,您还没有解释您的目的”

    “这个不可说啊”

    说完,李奂示意全武宣退下。

    “我想做什么?”李奂喃喃道,“当然是【宅】啦!可惜,在我有生之年几乎看不到实现的希望果然穿越什么的,最讨厌了!!!”

    李奂身处的十九世纪,人类将会进行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然而,只有信息时代才具备【宅】的条件。

    在李奂看来,【宅】的标准是PC!

    所谓【个人电脑】……

    李奂不是什么劳什子【技术宅】……

    让他去带领人类提前进入【宅】的时代?

    不可能啦!



………【Part 01】………

    大毛篇按十月围城的体例,还是以人情事理,派系角逐为切入口,解读近代俄国的历次大事件。

    今晚的故事要从一只面包开始。1917年3月8日(俄历二月)的俄国,正处於一战困境之中。这天正逢国际泼妇节,彼得格勒的纺织女工照例进行了泼妇大游行,随後聚集到了面包店前,可碰上了面包缺货,於是这些泼妇抢劫了面包店,沙皇军警对她们进行了弹压,紧跟着几天各种心怀叵测的社会力量,从合法的国家杜马,到非法的苏维埃,纷纷卷入了街头运动,二月革命爆发。

    革命流程维尼不感兴趣,关键是往回推衍,为什麽会引发暴动?因为面包供应不足。为什麽面包供应不足?因为铁路运输停摆,外地面粉运不进彼得格勒。为什麽运输停摆?因为铁路工人闹罢工。为什麽要罢工?因为罢工可以要胁老板涨薪。为什麽要求涨薪?因为城里的面包价格上涨。为什麽面包价格上涨?因为罢工让面粉运输困难,货源少自然价格贵。

    当然维尼也不关心普通社会人群参与运动的心路历程,反正千百年来,就那麽点原因,吃饱了就是顺民,饿坏了再加上有人煽动,那就是暴民,循环往复,绵延不绝。维尼感兴趣的是技术性环节,是谁在煽动,他们各属於什麽派系,目的何在,手法如何?

    以下来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各个出场乱党的派系源流。各派老根其实都可以归入早年间的12月党人。亚历山大一世和拿破仑间那些恩怨情仇,自由派贵族青年与法兰西人文精神的历史姻缘,维尼不负责扫盲。当然维尼也不认为12月党人有多伟大,因为後世对他们的美化,像什麽法国籍妻子自愿随夫流放之类的溢美故事实在太多。这些感性部分,去找个无知女写手来写,能扯上几天几夜。维尼向来不信神话。什麽自由派贵族,不过是所有传统东方**国家的常见戏码,渴望更多权力的贵族对王权下克上。只不过这次是包装了一层西方自由平等的人文理念而已。别以为他们成功就会真的搞自由化,肯定不会,无非是由王室集权转向贵族共治的格局。

    接着说派系,12月党被尼古拉一世压下去,但这位军棍沙皇错算一招,往海外派遣人才,怕重蹈哥哥的覆辙,不敢遣法,改派留德。想想德奥这些国家和自己政体相近,去那留学总归保险。结果人算不如天算,1848革命前後的中欧各德语区,却是革命的温床,这代留学生又学坏了。回来接茬闹,搞七搞八,搞出个民粹派来,外战也不顺利,俄土大战克里木,英法一插手,败局已定。尼古拉一世内外交困,抑郁了,**自杀。亚历山大二世接爸爸的盘,怎麽办。废农奴,两个好处,於公舒缓了社会压力,于私把农奴从贵族控制的田庄里弄出来,纳入由国家操控的村社之中,等於加强了王权。自然民粹派也没闲着,一会说改革不彻底,一会又搞暗杀,一颗炸弹,解放者沙皇也升仙了。等亚历山大三世继位,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开始严打。民粹派内部也重组分化,出了三个分支。温和的去搞实业,要求议会立宪,地方自治什麽的,激进又有两股,留在本土的走入乡村,把自己定位为替农民说话的代言人,以斯拉夫村社的传统为立论点,要求土地国有,集体劳作,公平分配。流亡海外的则向西方寻求新的理论增长点。

    当时西方最潮的理论是什麽?工业革命派生出的社会主义,内涵是要求高福利,社会保障如何如何。一通早期的思潮碰撞乱炖之後,在伦敦开会,出了两种思潮。一是劳资谈判,二是阶级斗争。由两种思潮又派生出三条路线,走议会协商道路(英国,北欧的一批工会),走怒火街头道路,又分两种,以布鲁东为首的一派(法国及一批西南欧拉丁系国家),还有就是老马哥的德国帮。这两波人在阶斗方面没分歧,都喊打喊杀,但是对成功之後创立什麽样的新模式,有大分歧。法系说富人斗倒之後,穷人翻身,工会当家。老马哥则认为,工人阶级自己水准低当不了家,还得靠先锋队精英来掌舵。(三条路线逻辑起源,其实很简单,英国人本来就是玩议会的,要搞社会主义自然往议会协商方向设想,法国人有革命传统,但又有很深自由主义传统,自然而然会想到成功之後,要搞工会大民主的方案。而老马哥来自**的德国,又是个犹太人,满脑子肯定都是彼可取而代之,弥赛亚降临这些东西,所以提出先锋队实际独占胜利果实的方案,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三条路线,都说自己才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正道。後人就给他们分别取一个名字,以资区别,英式叫工联主义,法式叫工团主义,德式叫**。这还没分出正统,俄国流亡的民粹派分子到了,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