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征途- 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一番客套之后,董一元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答案,最后干脆直接问出了口:“邹公公,那个…嗯,殿下取得了这么大的一场胜利,真是可喜可贺那个…末将是个粗人,也是个武将,很想了解一下这场大战的经过,那个…呵呵,邹公公你知道,这样的大胜,很值得借鉴。邹公公若是知道的话……”

邹义撇了董一元一眼,嘿嘿一笑,他能够了解董一元这位边关虎将的大致想法。不要说董一元,就连他自己,在消息刚传来时,也是不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的,直到来传消息的锦衣卫解释了事情的经过,他才终于相信自己从小看大的大皇子,居然真的取得了这样一场让人大跌眼镜的大胜

“咱家知道将军的想法。”邹义笑着说道:“也不瞒将军,确实知道些战争的经过。”

“哦?”董一元先是一阵不自然,毕竟自己怀疑大皇子被当面点出,这确实有些不敬的意思:“公公,末将……那个,是粗人,不太会讲话,还望公公不要见怪。”

邹义笑着摆了摆手:“这件事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也就几句话就能解释清楚。倭人听说殿下要去全罗道对朝鲜人进行战前安抚和动员,便心存歹念,抢在殿下之前,在忠清道和全罗道之间的锦山设伏,想要对殿下不利。嘿嘿,那些倭人为了隐蔽性,全都藏在殿下毕竟之路的一个山谷里,想要打殿下一个出其不意。”

“啊?”董一元虽然知道朱常洛此时没有事情,但听了邹义所说,还是一阵紧张,毕竟他是朱翊钧下旨来保护朱常洛的,若是朱常洛出了问题,他肯定第一个倒霉。

“那些小日本着实可恶,真该把他们赶进大海喂王八”

“将军不用紧张,那些倭人怎会是殿下的对手殿下早就防着日本人这一招了,提前发现了日本人的阴谋,于是便将计就计,假装没有发现日本人的圈套,而是选择在晚上突然袭击,包围了谷口。那山谷时一个大山谷中的小山谷,四周被群山环绕,只有谷口一个出口,而那谷口却又不算太宽,他们想要冲出谷口,结果只是徒增他们的伤亡,怎么可能冲的出来?除了投降之外,他们还有什么办法?”邹义嘿嘿的笑着说道,看得出来,朱常洛取得了这场大胜,让他十分兴奋。

虽然邹义并没有完全把事情说清楚,但作为久经战阵的边关名将,董一元稍加推理,便想清楚了事情的大概。在把日本人围在谷中后,大概大皇子对日本人发出了什么威胁吧比如说若是山谷旁边有河流的话,威胁日本人要水淹山谷若是山谷中树木多的话,威胁日本人,不投降就放火烧谷

日本人冲不出山谷,被威胁后,除了投降之位,还能怎么办?

此时,董一元才真正相信了朱常洛确实俘虏了两万日本大军当然,他对于这位高贵的大皇子能够如此细心和料事如神,一举俘虏两万日本人,除了感叹朱常洛幸运之外,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他不光是敬佩朱常洛能够在几乎零伤亡的情况下俘虏如此多的日本人,更多的是敬佩朱常洛能够在当然那种情况下,并不是选择火攻或者水淹消灭两万日本人,而是选择活捉而感到敬佩作为久在边关的将领,董一元可是清楚的很,杀死几万敌人是绝对没有俘虏几万敌人震撼若是报去朝廷,在一战中杀掉多少敌人,那毕竟只是一个数字罢了,何况即便你如实呈报,那也仅仅是数字,远远没有看到活人更能让人惊叹

更何况,就算你报上很大的数字,也会有人怀疑真实性和怀疑杀良冒功,这就会让大胜在皇上和其他人心中打了折扣。而俘虏的人却是真实存在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谁也无法抹杀

当然,作为武将,董一元只是从武将的角度出发,而没有朱常洛想的那么多,没有朱常洛之所以不火攻的那些顾虑。

“殿下真乃是用兵如神”董一元真心的夸奖了一句,继而想了一下问道:“邹公公,不知殿下是否抓住了日军的将领小早川隆景?那人是日本为数不多的名将,在日本有着好大的名头,若是抓住了他,殿下这一战足以让日本人胆寒了”

邹义心中一动,赶紧按照朱常洛的安排,换上一副遗憾的表情:“没有那人命令手下的两万人逐次出来投降,而他则趁这段时间,爬山逃走了。”

“啊?”董一元也是遗憾的摇了摇头,居然让这人给跑了不过,即便是跑了,也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丝毫影响不了大皇子的这谁都挡不住也隐瞒不了的功绩随后,董一元心中一动,大皇子凭借这天大的功绩,在众大臣的帮助下,回国后极有可能马上就被册封为储君,自己能不能抓住这机会呢?毕竟自己找到大皇子后,就会跟在他身边保护的,这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吗?

自己的机会来了

有了新的想法,虽然还不成熟,但却让他怎么也抑制不住这个念头,若是能成为大皇子的心腹,岂不是极有可能就有了一个未来皇帝做靠山?大丈夫谁不想建功立业封王拜侯?

“邹公公。”董一元有了念头,对朱常洛的心腹邹义更加客气了:“公公,可知殿下是否已经按照计划去了全罗道的南原?末将这有份皇上给殿下的圣旨,要末将保护殿下。”

邹义苦笑着摇了摇头:“将军,实不相瞒,殿下对于跑了小早川隆景很是遗憾,便派人压着那两万俘虏一路往汉城而来,而殿下则率领六千兵马,去追击小早川隆景了呵呵,将军若是有给殿下的圣旨,以咱家看来,最好还是在汉城等殿下吧,殿下抓住小早川隆景后,自会返回汉城。”。。。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墨斋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龙困浅滩第一百三十九章明争暗斗

'墨斋小说‘整。理'提。供'更新时间:2012…3…1016:13:08本章字数:6786

第一百三十九章明争暗斗

董一元从德寿宫出来,回去后考虑了良久,总觉得邹义让自己在汉城等朱常洛自己回来不错,也是很实在的建议,他他踌躇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去全罗道的南原等待比较好一点。

在董一元想来,虽然目前朱常洛去追击逃掉的小早川隆景了,也不知最终能否追上或者逮到,更不知大皇子是否还会去南原,但是,自己此番领兵到朝鲜来,可不仅是为了传圣旨的若是仅为了传圣旨,倒是完全可以在汉城等待大皇子归来,可自己还身负着保护大皇子安全的旨意啊

此番大皇子去追击小早川隆景,若是能短期内追上还好,就怕时间长了,追击途中遇上日本大军啊毕竟,小日本此番出动两万多大军,不仅毫无收获,更是全被俘虏了,小日本能不寻思报复和捉住大皇子吗?

大皇子仅带了六千多兵马去追击小早川隆景,其中三千都是没有多少战力的朝鲜人,本来的四千辽东精锐骑兵被派出去一千押解那两万日本俘虏了,此时身边真正有战力的也就三千辽东骑兵。至于还不到一千人的锦衣卫,在辽东的时候,以他们在辽东时临阵对敌的经验看,抓抓人打打群架还行,在注重团结和战阵的战场上,他们能比朝鲜人有用点就不错了

假如…假如大皇子在追击小早川隆景的途中,与前来报复的日本大军相遇,最后不敌而狼狈逃走或者被围困的话,自己到时适时的率领五千骑兵拍马杀到,那种救命之恩……想到这里,董一元的心更热切起来全罗道的南原,是势在必行的

董一元仅在汉城歇息了一晚,写了一份朱常洛锦山大捷的大致经过的奏疏,派人加急送到北京,其中言辞间当然免不了夸大了一些朱常洛的功绩,毕竟这也是卖好的一种形式,不管有用还是没用接下来就以有皇命在身,赶去保护大皇子殿下为名,辞别了热诚的朝鲜王李昖和使团众位大臣,率领五千骑兵,奔全罗道而去。

邹义在德寿宫中,听锦衣卫禀报说董一元已经率军往全罗道而去,不由得笑了起来,随后派出暗卫,让他去通知远在朝鲜南部的朱常洛,鱼儿已经上钩,去南原了

………………

大明内阁的值房中,如今的四位内阁大学士全都盯着一份奏疏发愣,没人说话,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赵志皋由于上次受和谈的影响被免去了首辅的位置,但他在内阁有另外两位大学士张位和沈一贯的支持,处处还是以首辅自居,以此来压制刚入阁的石星。

过了好半天,赵志皋看众人没人说话,干笑了一声:“众位,都说说看法吧这…这毕竟是大…喜事大皇子殿下能够刚入朝鲜没多久便有如此…如此进取心,还是很好的”

那份奏疏便是朱常洛派人送来的加急报捷奏疏,只是里面的大胜,不仅没有让众内阁大学士兴奋,反而是吓住了他们。以四千辽东骑兵在零伤亡的情况下活捉了两万日本名将小早川隆景亲率的大军?这确实是大捷,也算是大明立朝以来,少有的大胜只是,这要有条件的,那便是这场大胜是真实的

但这可能是真实的吗?戚继光厉不厉害?就这样的名将,在沿海几十年的抗倭生涯中,虽然是屡有大胜传来,但哪一次不都是斩首或者活捉几百倭寇,就算是了不得的大胜了,并且每次至少也要损失个几十上百人俞大猷厉害吗?那也是在沿海与戚继光一样有名的抗倭名将,可每次还不是杀第一百自损十几数十人

不可否认,镇守辽东多年的李成梁也是名将,是不是就会有所谓的大捷传来,可他所谓的大捷,多的时候也就是杀个上千人就了不得了

在上次壬辰倭乱时,大明在朝鲜与日本的所有战争中,即便是最大的一场胜利——平壤大战,在李如松的指挥下,以四万多对日军两万多,并充分发挥火炮的优势,那场战争击毙和俘虏了日本一万多人可那是大明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和日本人不熟悉大明的战法的情况下进行的。即便是这样,大明还是伤亡了一千多人。

李如松取得的那场让大明骄傲和让朝鲜人欢欣鼓舞的大胜,与大皇子朱常洛传来的这份大捷比起来,那就是小巫见大巫来了关键是那大明零伤亡的字眼,就算是做了多年的兵部尚书的石星,也是眼皮一阵狂跳,他可是知道,就凭这几个字眼,配上俘获日本两万大军,这是多大的功绩啊可又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啊

要不是石星提前接到了暗卫送来的消息,他是无论如何也和难相信的。

“这…以我所见,或许是大皇子殿下出现了笔误吧?嗯,肯定是这样。”张位捻了一下胡子,有些不自然的说道,笔误?这说法连他自己都不相信。可要说零伤亡就活捉了日本两万大军,在张位看来,要比笔误更不可信虽然他没有领过兵、没有打过仗,可在内阁多年了,这些年也是战争不断,他当然懂得朱常洛这份奏疏所代表的意思。

沈一贯暗自叹了口气,他是朱常洛的讲官郭正域的老师,所以他对于支持朱常洛成为储君倒也是真心实意的。他是绝对没有想到,平时看上去做事听稳重的大皇子,怎么到朝鲜后居然会传回这样让人极难相信的奏疏。他也了解这可能是朱常洛急于立功改变在皇上面前的印象,可就算是要传来什么大捷,也要靠谱一点吧?比如杀个千把倭寇,或者活捉个上千倭寇,都是很好掩盖过去的,但像这样……

“诸位,这份奏疏…咱们内阁是不是暂时缓一下再禀报皇上,以便派人去朝鲜查看一下实情,说不得…说不得殿下真是笔误了呢”沈一贯想了想,说出了这个缓兵之计,派人去朝鲜提醒一下大皇子,让他想办法或者就说是笔误了也好啊

赵志皋苦笑了一下:“龙江,你有所不知,殿下的奏疏一直是一式两份,这份只是副本而已,正本直接呈送给皇上了……”

沈一贯张了张嘴:“皇上…皇上已经看过正本了?”

点了点头,赵志皋有些无奈的说道:“恐怕是这样就算皇上还没有看过,此刻那正本只怕也已经在皇上的龙案上了。所以说,咱们内阁要拿出个章程来才行。”

“咳”一直被三人忽略的石星干咳了一声,以引起三人的注意,缓缓的开口道:“诸位,难道你们都认为大皇子殿下这份奏折…有不实之处?”

赵志皋很干脆的把头转了过去,没有搭理石星;张位端起桌上的茶杯,呷起茶来。

沈一贯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不是不实,是笔误,笔误石大人,这话在内阁中说说也就罢了,要传出去可就闹笑话了。”他暗自提醒石星,这种事情传出去对朱常洛的名声影响不好,没看到众人都在为了这个奏疏头疼吗?大家都在为此事想法为大皇子弥补呢

“哈哈……”

石星大笑起来,让刚说完话的沈一贯一阵气恼,这让人头疼的老顽固笑什么?这有什么好笑的?难道自己说出的话就这么可笑?

“石大人内阁商议的,都是关乎朝廷的大事,岂能如同儿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