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孩子过不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跟孩子过不去-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有一个正在上高二的侄子,今年17岁。他在小学、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父母和老师的 喜爱。去年升入一所重点高中后,因班上高手云集,竞争激烈,自感心理压力很大,出现头痛、失眠、焦虑、 烦躁,易与同学发生冲突,回到家里也常常发脾气,甚至摔东西、骂人,对父母态度很凶,轻则顶撞训斥,重 则施以暴力,扬言不读书了,要去出家当和尚。他的父母为此感到忧心如焚,和我一起商讨要怎样做,才能使 他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于是,我便和他的父母进行分析:从初中到高中,从优秀学生到厌倦学习,这个孩子之所以出现了如此强 烈的反差,主要还是因为心理上的不适应和竞争压力大的原因所造成的。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后,我告诉他们, 回去后,既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也不要和孩子发生冲撞,相反,而是要帮助他化解压力,使他明白,搞好学习 并不一定就是要拿到多好的名次,最重要的是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 生活中,得到满足。 
  此后没多久,这个孩子就在他父母的谆谆诱导下,很快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成绩也一跃而上,自卑感也 自然而然地消除了。 
  对此,多数学者认为,青春期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组过渡时期的心理适应困难。因为这一时 期是人生中最具有特殊性的时期,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已渐趋成熟,但尚未完善, 内分泌系统功能也尚未稳定,并且面临着升学、就业1等人生的一切基本问题,故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或 打击而产生许多苦恼。 
  这种苦恼若不能及时得到解脱,就会诱发心理危机。不过,在正确引导下,这种危机状态绝大多数可自行 缓解,恢复成为健康的正常人。因为青春期并不一定是“危险期”。只要家长对孩子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 有较深的理解,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正确诱导和发挥孩子的独 立自主性,避免和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教育孩子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避免和剔除社会不良因素对孩子的 影响,则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段“心理断乳”期,健康地进入成熟期。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       
  在许多家庭中,虽然孩子的成绩很优异,已经达到了令其他同学羡慕不已的地步,可这并不能使家长满意 ,因为许多家长的最大满意值是第一名或双百分。如果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规定的标准,随之而来的不是帮 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严厉的批评、激烈的责骂、加倍的作业,有的甚至是拳脚 相加。这些错误的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很多的时候还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甚至是产 生对学习的厌烦和憎恨。 
  有一阵子,我经常收看北京电视台节目中心制作的《知心家庭》节目。我记得其中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 女孩在班里学习成绩处在第六名,成绩本来已经很优秀了,可是她却因为自己的成绩时常有死的念头。原因是 她的妈妈对她的期望特别高,希望她在班里考第一。可是她自己不管怎么努力却始终考不到第一。这个目标达 不到,她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妈妈。在这种愧疚的心理下,女孩有好几次都想跳窗自杀,在她看来妈妈对她那 么好,可是自己始终不能满足她的希望,她觉得实在没有脸面活了…… 
  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是班里的学习委员,酷爱学习,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但父母 对她的期望很高、要求很严,父母要求女儿每门功课必须在98分以上,有时考了95分,虽然在班里名列前茅, 但父母仍不满意,对她进行严厉批评。在父母的严厉管教下,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丝毫不敢怠慢。后来 渐渐地,她便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 
  诚然,家长在学习上对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是必要的,但如果期望过高,则会适得其反,这时孩子会觉得 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 怀疑,进而会把学习当成一件可怕的、痛苦的事情,厌学情绪也会油然而生;有的极端的孩子干脆来个“死猪 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 
  有一个孩子经常逃课,当老师终于找到他时,他蜷缩在路边,十分恐惧,并且哀求老师不要把他送回家去 。原来这孩子的父母对他十分苛刻,要求考试的分数必须达到90分以上,否则回家不仅受责骂,还经常挨打受 饿。孩子的母亲更是严厉,有时一道题做不好,甚至整夜不让睡觉。这个孩子偷偷地写过一篇作文,文中写他 跑出了家,杀退了他妈妈一次又一次的阻截,躲进一座城堡,挂起了吊桥,关闭了城门,他妈妈在下面大喊大 叫,他在城堡偷偷乐。后来,他妈妈搭了一根绳,爬上了城堡,快爬进他的窗口时,他不慌不忙地掏出一把剪 刀,绳子一刀两断……在这个孩子身上,对学习的厌恶已发展到了一种极端,他由于被分数高压,身心已经疲 惫而无奈,学习对他来说已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他厌恶书本与学校,更是仇恨逼他读书的父母。 
  做父母的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刻牵挂着每位父母的心,但对于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 太苛刻。有的家长会说,其实我们觉得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是又怕他会因为自满而懈怠,所以才对他提出更 高的要求。殊不知,孩子的心灵毕竟很脆弱,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仍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会变得对学习没有 兴趣,甚至是对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看重的是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分数和名 次。         
不要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话早在我小时候就已经流行了,如今孩子们还在重 复着这样的生活,为了考试而不安,为了分数而烦恼。 
  我儿子的一个同学偶尔到我家,他一副烦恼重重的样子告诉我说,他简直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每天疲惫 地回到家里,刚喝一口水就听到父母说:赶紧做作业吧,平时多努力考试才能拿高分。 
  等到做完作业了,和同学打个电话吧。母亲又在客厅说:不知道整天惦记着什么事儿,要是学习这么上心 就好了。 
  好不容易过个周末,为了怕我不知道自己学习,又给我找了个家教。唉,日子没法过了…… 
  的确,望子成龙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但是,愿望 归愿望,学生参加考试后的成绩总会有好有差,这是学习规律。家长没有必要过分看重,更没有必要时时将用 功学习挂在嘴边,俗话说,再好听的话,说得多了也会烦。在一次作文课上,一个孩子用书信的形式向他的爸 爸妈妈诉说了这样一种心声。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心里的话太多太多,想对你们说,又怕对你们说。这些话在我的心里已有很长时间了,我只有用写信的 方式才能把我心里的苦闷都说出来。也许你们已经忘记了,但就是这一件件的小事无数次地伤害了我,在我心 里留下了一片阴影。 
  记得上星期日的下午,我让你们一起陪我出去跑步,给我计时并帮我看看跳远时的动作。可你们不但不陪 我去,还说大好的时间不赶紧学习提高成绩,跑到外面去玩什么?也许你们认为这无所谓,当你们想没想过我 当时的心情,我只觉的心里冰冷冰冷的,鼻子酸酸的。我怕你们看见我哭,所以没跟任何人说便出去了。一出 去,我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我也不知道当时的眼泪为什么会那么多,路上许多的人在看我,他们也许在想:这 么小的年龄,有什么事会使她哭得这么伤心呢? 
  每次考完试,你们只记得我考得不好的分数,总把用功学习挂在嘴上,而且时常提起它。也许你们是想给 我些压力,让我努力学习。可我一听到这些话,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总是觉得鼻子酸酸的,一种无言的恐 惧总是萦绕在我的心头…… 
  也许是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大,也许是父母期望值过高。整个社会特别是广大学生家长只对孩子的学习情况 和学习成绩越来越关心,要求的标准和心气儿也就越来越高。这种过高的期望,加上不讲究教育方法,过分地 、自以为是地催逼孩子,只关心孩子的分数和名次,不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只在乎孩子的前途和未来,不在 意孩子现在过得是否快乐。每当谈起孩子的成长情况,总是问些诸如考试成绩多少呀,在班上名列第几呀,是 否有希望考“重点”呀之类的话题,很少有人问问孩子是否快乐。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要和真实的想法,致使 不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远,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而使得原本自然和谐的亲情关系却变为孩子对 家长的不喜欢,甚至出现了与家长的对立等状况。 
  如果做父母的多学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减少许多烦恼,增添许多快乐。但令人 遗憾的是,我们的周围,有些文化水平很高的父母,由于多种原因,却让孩子成长得很不快乐,很不如意。 
  许多父母现在是不愁吃、不愁穿,就愁孩子不好管。自己上学时学习勤奋刻苦、热爱集体、热爱劳动、文 体活动丰富多彩,觉得上学是轻松愉快的一件事;而轮到自己当了家长却不许孩子看电视、上网,整天逼孩子 做作业、练复习题,每天盯着孩子的分数、成绩和名次,而忽视了孩子心里最重要的东西——愉悦与快乐,这 样孩子反而不喜欢甚至厌烦自己的家长等种种现象。家长不禁要问:这是我的孩子吗?孩子也会觉得父母爱的 不是他们而是分数。 
  据中国妇女联合会的一项问卷调查却显示,几乎所有的中小学生都在埋怨家长只关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让 他们感到学习压力很大,他们甚至无法从家中获取课本以外的相关社会、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和教育孩子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应采取恰当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方法简单、粗暴,否则会适得其反。 
  随意翻开中国一些杰出人物的成长史就会发现,他们都述说了母爱与父爱对他们事业及人生的影响。可这 些人中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高深的文化修养,有的甚至目不识丁,她们没有也不可能去具体关注孩子的学业, 但却以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化着自己的孩子,高屋建瓴地教育孩子怎样处世做人。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和陶冶在 不断影响着孩子人格品性的形成。         
不如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是许多父母最大的心愿,然而,总有一些孩子的发展不能如父母所愿,于是做父 母的便觉的自己的孩子没有上进心,为此忧心忡忡。 
  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家长焦急而无措的声音:“我那孩子,在您那学校里都读初二了,可 是成绩就愣是上不去。把我和孩子他妈可急得呀!我们每天晚上都睡不着觉!头发都急白了!可是也无济于事 呀!老师,你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孩子的成绩怎么就上不去了呢?” 
  是呀,作为家长,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拿100分,可是事情往往无法尽如人意。孩子的成绩上不去 ,家长的眉头舒不开! 
  然而,做父母的也许不知道,有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缺乏上进心,也不是因为懒惰,相反的, 有好多孩子学习起来特别认真,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是虽然时间花了特别多,却总是不 见成效。其实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孩子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这时,做父母的就应当多给孩子一些 鼓励,给孩子指导一些学习方法。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使孩子 能够更好地学习。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给我看过她女儿写给她的一篇作文,她说看了以后才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可怜。她 的作文是这样的: 
  一次要命的月考总算结束了。看看我的成绩,有了很小的一点进步。虽然只是一点,但我却真的尽力了。 一个月以来,我早起晚睡,有时累得眼冒金星。 
  妈妈,说这些我只是想告诉您,您的女儿知道努力,不管努力的结果是好是坏,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