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光大宋-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宫的时候,天sè已晚,西方天边一抹残霞兀自徘徊不去,梁丰站在街上,望着云卷云舒,身边人来人往,忽然觉得一阵阵的好笑,世事如浮云,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边关塞上的你死我活。所有的努力、血汗、权谋、忠义、卑鄙,到头来不过化作后世史书上几行冷冰冰的字迹而已。

这对于一个答案早知道的人来说,是多么无聊。但看着他们一个个全情投入到一场早有结局等候的争斗中时,又是多么有趣。

那个二战中小女孩的话如锤擂胸般在自己的心中响起:“请赐予我智慧和力量,让我接受所能接受的,改变所能改变的,并能区别这二者。”

“我能改变什么?这些都是我必须接受的么?”梁丰摇摇头,驱散这些思绪,抱着一个jīng致的盒子回到家里。

这一晚上,一家三口可算是找到了新玩意儿,整宿不睡地研究斗叶的各种游戏。小嫦和程程还对斗叶的制作提出了许多建设xìng的改良意见,并决意在不久的将来去实践它。好使斗叶这种玩具普及千家万户,让大宋百姓家家必备。

赵祯也在思考,他充分利用斗地主的知识分析三方的牌型。权谋争斗,说白了,也不过是几种武器的各种组合使用罢了。第一是道义,这是一个制高点。哪怕再卑鄙无耻的人,要想在政治上取得成功,也必须不择手段地去占领这个制高点。这一条。赵祯的爷爷玩得不赖,可以学学。

第二是位置,说白了。你占据的位置决定你能参与游戏的级别或者程度。这是赵祯自己的最大王牌,他已经拿到了和合二仙,可以参与任何级别的游戏了。这也就是梁丰死活不参与这场游戏的理由,他的牌太小了,打出去顶多只能消耗人家一个禄星或者福星,送死挺冤,所以自觉退出。

第三是实权,这一条对自己不利,因为实权目前掌握在大娘娘那里。相当于手里捏着四个二,运用得好。完全可以抵消和合二仙的实力并且优胜一筹。

大臣们有什么?实权不如太后,位置名分也差了一截,但是他们手里有道义,这个道义就是赵家从开国便制定好了的游戏规则: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手段,以儒家道德作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也就是说。他们捏着两个炸弹,随时监督着太后和自己必须按规矩出牌,不能乱来。

认真分析牌局以后,赵祯已经明白梁丰要告诉自己什么了:“现在牌型不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地主,都希望能和其余两家斗上一斗。那么你赵小六最好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实力,别贸然出牌,让他们厮杀去。”

于是六月三十的朝会,赵祯的表现让所有人都糊涂了一阵子。事情是这样的,当天依旧为了这事吵闹,王曾已经从那天的饱受打击和威胁中恢复过来,一副舍得一身剐,要把皇帝拉下马的气势,当场表示自己是为天下苍生和社稷着想,并没有半分私心。自己不在乎名位,愿意辞官归隐,但是太后必须严格遵守祖宗制度,一切礼仪的流程不得更改,拔高。

他这样的耍横让刘娥很郁闷,毕竟威胁只是威胁,暂时当不得真。万里迢迢把邢中和找回来,再寻找相关证据,再逮捕王曾,再审判他?开玩笑,大宋的法律制订之周密,决定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真正凌驾于法律之上,除非马上有铁的证据说话或者王曾自己心虚辞职,否则不调查个一两年,根本无法判王曾的罪名。

可是一万年太久,自己争的是朝夕啊。那么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变通,今天先搁置争议,改天下一道诏书,把不听话的这几个刺头调离岗位。简单、快捷、方便。

但是问题来了,首先是刺头很多,真不方便下手;其次是听话的很少,偏偏资历又低,没办法立即提拔使用。果然动粗,恐怕震荡会加剧,到时候自忖也未必能收拾得下来。

于是大家都僵住,刘娥只好拿出杀手锏道:“哀家本不yù靡费供养,实乃天子孝心,必yù请尊号以敬。然制文之重固大矣,岂可一语而制,一语而改乎?既然事关家国,本宫当避此嫌隙,听官家裁决便是。”

刘娥决定把这个山芋扔给赵祯,料这小子也不敢不懂事,真让自己下不来台。你那小媳妇儿还在老娘手里捏着呢。

大臣们一听大喜,这不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么?前天正悄悄联系两位宦官苦谏,虽说没得个明确态度,但瞧那意思,官家已经动了心,知晓厉害了的。今儿群臣气势又足,把他拉拢过来还是大有希望滴!

于是王曾为首的大臣们立即赞同,齐齐躬身要求官家表态。事关内外,太后要避嫌,你就说句话吧。

赵祯坐在座上显得左右为难,苦着脸道:“太后制位尊隆,为我大宋殚jīng竭力,儿臣yù求一孝敬而不可得,不过奉册聊表孝心而已,虽仪礼与制有出入,然终以简约为上,天安典奉册又有何不可?”话刚说完,刘娥窃喜,群臣激愤,感情那天张景宗、李石彬那俩货跟你白说了?正要卷起袖子发动第二轮攻击,谁知赵祯接着又道:“然群臣所言,自是正理,岂有不纳乎?(刘娥脸一沉,又要发作)既然左右为难,那么依朕之见,莫如天安典读册,文德典奉册如何?”

折中主义!哼,想两面讨好么?刘娥心想。

投降主义,典型的投降主义,怎能就此低头?王曾一派心想。

两边都要接着吵时,谁知赵祯还没说完,还有下文。

202、浩荡赴任

(求推荐,求收藏)

“想朕初登大宝,方当冲龄,百事懵懂,惟赖有众卿,肝脑涂地,不懈于内外;夙兴夜寐,忘身于国家。…。…是朕之大幸也。然更有上仰亲恩,得母后保育,听政垂帘,澄清四海,国富民丰。三年以来,北朝视朕母后如亲母而敬奉,党项德明归附以认我朝为宗,难道不是赖于太后决断么?

朕既为天子,更该表率于天下,我朝以孝治国,众卿,莫非太后应素抱朴错了么?朕做儿子的,以礼治于天下,以孝行于天下。便是天安殿奉册,又有何不可?今rì朕意已决,定于天安殿读册,文德殿奉册,众卿不须多言了。”

一大篇话说得结结巴巴语法混乱,显然不是打了草稿的。不由得刘娥听得发愣,大臣们面面相觑。官家语文水平有待提高是另一回事,但今天这些话细听下来,也的确有他的道理。

最堵人嘴的事最后一句,说明了决心,还要大家别罗嗦了。他虽然暂时还是摆设天子,可今rì是大家逼他说话的,出口成宪嘛,有谁还好意思推翻?

赵祯鼓起勇气说完,小脸有些胀红地望着下面,效果还不错,都不说话,那就是认可了。

“官家天资宏伟,慈孝心肠,臣等拜服。臣无异议!”王曾只好出头认命道。他一带头,殿里差不多三分之二的大臣们都跟着附议,认可了赵祯的决定。毕竟没让太后完全得逞,这个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刘娥虽然还是稍稍有些失望。但总比呛着都下不了台好,也将就了。正要点头答应,谁知道赵祯趁机又送了一个大礼包。

“哦,还有一事,朕刚刚想到的。母后贤名播于四海,儿臣问得北朝有人私下称母后为‘女中尧舜’,儿臣最为得意。想母后殚jīng竭虑为国事cāo劳。方才换的如今太平盛世。儿臣窃以为母后之功,不亚于皓月悬空,清辉万户也。是以儿臣更要略表孝心。请母后奉册之rì,着朱红衮衣受册!”

“哇——!”

引起一片sāo乱,一个个交头接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娥更是吓了一跳:“难道我与罗崇勋私下商议的事被他知道了么?莫非是罗崇勋这厮口无遮拦露了口风?”

几乎是老脸一红,说不出话来。

其实没那么复杂,李石彬和罗崇勋龌龊,谁还没有个把无间道在对方眼皮子底下?赵祯早就知道老妈偷偷替自己做了一件红衣服的,今天正好顺水人情送一个,既平衡一下母后功亏一篑的失落,也正好告诉外臣,我家母子无间,你们别挑拨了。。

连丁谓都觉得今天的事简直消化不了,好生疑惑地偷偷看了赵祯半天。那么厚道单纯的一张笑脸,不像是玩手段啊。真是刮目相看。心思急转之下,急忙趁王曾那边目瞪口呆之际,抢向前深深一揖到地:“天子仁孝,世间无出右者。臣赞同。太后之功,当得朱红衮衣!”

“臣反对,衮衣赤红,乃天子服章,官家不可混淆了!”殿中御史陈利东跳出来说话。殿中御史,专司纠察百官朝堂礼仪。也有匡正天子行为的职责。这时候跳出来最合适。

“王相公,你帮朕说说看,难道朕又没理了么?”赵祯对王曾说。语气中,简直和在资善堂做学生时对老师的口气无二。

王曾心中叹了口气,自己再不懂事让步,恐怕是真有挑拨官家母子之嫌的。只好低头道:“臣无异议。官家孝感动天,是我朝之福!”

——

散朝过后,刘娥在宝慈宫里坐着发呆。罗崇勋倒是喜滋滋地向前对太后庆贺,想不到原以为又要大费一番周章的衮服,居然被官家主动提出来,而且还通过了。正是天佑太后!

刘娥却不这般想,看着罗崇勋的一张喜脸道:“你说说,今天官家的话,不会是谁教的吧?怎地如此知我心意?”

“娘娘不须多心,官家孝顺也是该当的。奴婢看来,绝没人能如此教他。定是官家发自肺腑之言。”

“理由呢?”

“奴婢斗胆,请娘娘思忖,今rì说的这两件事,都非比寻常,那些反对的要教,自然是教官家如何拒绝推诿此事。那些赞成的,自然恨不能当场说出以表忠心,何苦绕那么大一个弯子,通过官家口中说出?”

“嗯,有些道理,你长进了。不过,我还是不太相信官家会忽然如此懂事。你去查一查,最近有那些人接近过他。”

“诺。”

不到一个时辰,罗崇勋匆匆回来,汗流浃背,显然跑得很急。进来就道:“娘娘,奴婢查问出来了,近rì官家召对过的,只有梁丰一人。”

“梁丰?他几时来过,作甚?”

“奴婢问了几个小的,呵呵,原来是梁丰前些时rì发明了一种物事,听说极有趣的,叫做什么斗叶,官家这两天玩得不亦乐乎。”

“只有这么简单,没说别的?”

“好像没有,都有人在一旁伺候。”

“呵呵,这就不奇怪了,要说是梁丰帮他出的注意,那还真有些可信。唉,这小子,正邪难辨,看不出他靠哪头。”

“娘娘圣明,若官家的话真是出于梁丰所教,那也只说明梁丰对娘娘乃是一片忠心,应该没什么问题吧?”罗崇勋道。

刘娥摇头微笑道:“难说,看不透他。这世上有的是口是心非,两面三刀之人,还少了么?岂能一语而决之?须得再好生观察观察。按说他也马上就该赴任了,这样,你去传旨,令封丘知县先行离任,不须等他来交接了。然后再去传旨,要他赶紧赴任,不可耽误。时rì将近,莫让他再留京城,生出是非来。”

太后口谕匆匆下到,梁丰须两rì内赴任。

没奈何,只好赶紧打点行装,带了永叔、李达、板儿,准备上任。

起初时候,只当梁丰上任是件好事,一家人兴高采烈,如今真要离去,程程和小嫦无论哪个留下,都柔肠百结,依依不舍。于是二女死活要亲自送到封丘才肯依。梁丰被纠缠不过,只得依了。

七月初二,梁丰到吏部领了公文,带上吏部所派送行四个官差,两驾大车,两位老婆,并一大家子除钱妈、宋妈和来福外,其余全都跟着,浩浩荡荡直奔封丘。

203、陈桥驿受鸟气

(想用一周时间来发力冲刺一下,求各种票票支援!)

自大宋开国以来,还没听说过官员赴任,一家老小跟着送到目的地的,何况还有两位夫人相陪,香艳之余,更是助人笑谈。人人盛赞梁探花功名名符其实,简直不是县令坐衙,而是少爷出游!

谢小嫦跟随梁丰自襄州来到开封,现在又送郎君去封丘,已经有过经历,倒也觉得稀松平常。冯程程却是从小在京城长大,一步脚也没出过远门。一路之上新奇不已,坐在车中探头探脑望着窗外景物不断变换,兴奋激动,叽叽喳喳,声音又大,吵得梁丰很小嫦相顾失笑。

为了缅怀一下当年太祖黄袍加身的伟业,梁丰特意命车马小小绕了一下,先从东南行去,到了陈桥驿。

四十多里路程,从清早起身出发,到陈桥驿时已经是未时初刻了。车厢铺垫再厚再豪华,遇到那时候的老式铜钉木轮子,还是把两个女士颠得胃痛,全身如同要散架一般。梁丰其实自己也不好受,不过好在平rì坚持锻炼,还能装得没事人一般。

永叔提前下车先过来支了马凳,梁丰扶着两个老婆下来,振振衣袖,掸掸灰尘,举目望去,云淡天高,烈rì下一座牌坊耸立,牌坊后便是一扇红墙碧瓦三门洞开的门房,五级台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