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四时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四时好-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逢年过节还要送给先生的礼。阿娘以为,咱们家是大户不成?”
  她卖出一盏灯笼,也不过是一成的提成,加上零零碎碎的其他收入,几个月下来也不过才一两银子。梁秦氏这一出手就是三两,根本就是拿她一年的收入在做打算。
  更何况,先生是薛家的人,既然不肯收二郎。她就完全相信那是薛家的意思,如果薛家知道她们愿意出三两银子送二郎入学,明年四两,后年五两也完全有可能。
  然而,真正让梁玉琢心里发寒的,却不是梁秦氏对儿子的偏疼,而是她硬生生地吞回了几个月前亲口说过的话。
  她说:“要不,阿娘托人给你找户人家吧。”她眼帘低垂,握着手里的镰刀,似乎有些挣扎,“你生的好,若是找户好人家嫁过去,也能拿些聘礼回来……”
  二郎年纪还小,听不懂她娘话里的意思,只知道“嫁过去”意味着可能会见不到阿姐。
  看着站在稻田里,满脸悲凉的长姐,他突然扔下手里的稻穗,哇哇大哭:“不让阿姐嫁!不让阿姐嫁!”
  梁秦氏到底宝贝儿子,扔下镰刀赶紧去哄。等她回过头来,却看见长女丢下镰刀,从身边直直走过。
  “阿娘,你说不过不会卖了我的。”
  她眼神冰冷,透着失望和怨恨,“如果阿爹在,知道你动了这样的心思,你猜,他会怎么做?”
  只是一盏茶的功夫,下川村的人就都知道,梁文留下的寡妻跟女儿吵崩了。
  村子毕竟就这么大,又是秋收的季节,附近几块田里都有人,梁秦氏和梁玉琢说话的时候根本没防着边上,到底叫人把话都听了去。
  这一传十十传百,就从“梁秦氏想嫁女儿”传成了“梁秦氏想卖女儿”。
  饶是如此,也没见梁秦氏从家里出来解释。梁家的闺女更是几年冷着张脸出门,冷着张脸回来。
  徐婶到底看不下去了,拉住刚要出门的梁玉琢就要聊聊,却听见“吱呀”一声,梁秦氏开了门。
  母女俩视线一对上,梁玉琢直接扭头就走,根本连句话也不肯说。
  徐婶叹了口气:“你们这到底是怎么了?日子才刚好过一些,母女俩怎么吵成这样了?”
  她如今也成了寡妇,加上当家的刚死的那段时间,梁秦氏一直对自己十分照顾,徐婶自问和她的心意也算是相通的,却始终闹不懂好端端的母女俩怎么能吵成仇人。
  梁秦氏闻言,摇了摇头:“女儿大了,不听话了。”
  “我瞧着琢丫头倒是个挺好的孩子,怎么就不听话了?”徐婶拧起眉头。她向来把梁玉琢当亲生闺女看待,听不得别人说一句不好,哪怕这人还是梁玉琢亲娘。
  “她婶子,你说,二郎转眼就要四岁了,早到了该开蒙的年纪。可之前家里没钱,穷得连束脩都交不了,我这做娘的只好委屈儿子没能去学堂。可如今,家里宽裕了一些,该是送二郎上学了,学堂却是不肯收。我想着城里学堂的先生每年有两三两银子的束脩,不如就给先生三两银子,求他收了二郎。可玉琢她……她却恼了。”
  听了这话,徐婶眯起眼睛,仔细打量梁秦氏:“你这话说得好笑。要不是咱们两家当了这么多年邻居,我是亲眼瞧着琢丫头从你肚子里出来的,我还真要以为你是梁兄弟他后娶的婆娘。这后娘管教前头婆娘生的闺女,也不像你这么下得了手的。”
  梁秦氏愣住。
  “你男人死的时候,除了攒下来的一些银钱,家里也就这栋房子和外头的五亩地。你男人的后事料理完,你手头上就没多少银钱了,大家伙儿知道你们母女俩苦,肚子里又怀着一个,一直帮衬着。后来二郎不知怎么了落水,你可记得,是你家闺女跳下去救的?”
  见梁秦氏眼眶微红,徐婶叹气道:“你那时候,为了照顾二郎,花了多少银钱在他身上。村里的大夫你说信不得,还是托我家大郎去城里请的大夫。大夫请回来了给二郎看了病,顺带给琢丫头也看了。可你呢,真当我不知道呢。大夫开的两副药食谱,你只给配了二郎的那副。后来我问你的时候,你说钱不够。你同我说句实话,那时候你是不是生生想熬死琢丫头?”
  梁秦氏握着拳头,身体发抖,脸色有些苍白。
  看见她这副模样,徐婶顿时气恼,顾不上二郎还睡在屋子里,狠狠骂道:“琢丫头是造了什么孽,投胎到你肚子里?你这般心狠,就是为了梁兄弟的香火,你就不晓得你男人有多宝贝你家闺女?”
  “宝贝又能咋样!”梁秦氏捂脸嚎啕,“那到底是个丫头,二郎才是香火!二郎要是没了,我也活不下去了!我眼下不过就是想要她早些嫁了,拿聘礼给家里补贴家用,我得送二郎读书,以后二郎是要靠状元当大官的!”
  梁秦氏哭得大声,徐婶也气得不行。瞧见从门后出来的揉着眼睛没是睡饱的二郎,徐婶直摇头。
  “你也不看看,你家现在能过得宽裕一些,都是琢丫头的功劳。你不多留着她照顾家里,只想着把人嫁出去拿那点聘礼,你眼孔咋就针眼这么大呢!”
  实在是气不过了,徐婶一甩手,丢下人直接回了隔壁屋子。大郎媳妇迎出来好奇地往边上探了一眼,被徐婶一把拽了回去。
  不大的院子里,出笼的大小鸡咯咯哒地走着,二郎揉着眼睛,瞧见梁秦氏蹲在地上哭,拖着步子走近:“阿娘,阿姐呢?”
  没人给他回答,只有梁秦氏哭声更加重了。
  

  ☆、第三十章

  山上,钟府。
  走了大半人后,钟府显得有些空荡荡的。因此,柴火噼里啪啦的声响听起来有些大。
  螃蟹的香味从院子里飘出来。围着烧着了的柴火堆,坐了一圈仆役家丁打扮的锦衣卫,一个个如狼似虎地盯着架在柴火堆上的一口锅。
  有忍不住的,伸手就要去抓。“啪”一下,叫人拿筷子打了手背。
  “老三叔叔,你就不能忍忍么?”
  梁玉琢一手叉腰,另一手拿着副筷子,斜睨了老三一眼。
  老三嘿嘿一笑,揉了揉手背:“太香了,忍不住。”
  梁玉琢往锅里看了一眼,先前还“哗啦”着挣扎的螃蟹,这会儿已经红通通地躺在锅底,散发出诱人的香气。锅里除了螃蟹,还倒了不少粗盐,这会儿有些黏在螃蟹的身上,咸香扑鼻。
  “差不多了,老三叔叔,取出来吃吧。”
  她话音刚落,老三连同边上其他几个校尉,伸手就把锅给拿了下来。几个人从盐堆里头抓出螃蟹,烫得不停左右手轮换。皮糙肉厚如老三者,只一会儿工夫,已经拆开蟹壳,开始低头啃螃蟹了。
  “好吃好吃!”
  瞧见这帮大男人狼吞虎咽吃螃蟹的样子,梁玉琢的心情总算好了不少。
  自从那天在地里听梁秦氏说了那些话后,她心里头始终堵着不太高兴。地里的活做完之后,想去废园坐会儿,又见汤九爷正仔细做灯笼,怕影响了他,只好上山在河边捉了一篓子的螃蟹撒气。
  准备下山的途中,梁玉琢撞上了正领着头打野味的老三,想起漱玉轩的书房,索性就跟着回了钟府。
  螃蟹离水活不了太久,梁玉琢进灶房找了半天材料,找到一大罐盐,问过老三可以随意用后,就有了现在他们在吃的这锅盐焗螃蟹。
  “梁姑娘,你这手艺真绝!你要是去当厨娘,想必能让酒楼宾客满座!”
  有读过几本书的校尉一边嘬着蟹脚,一边夸奖。
  老三吃完了一个螃蟹,嘴里还叼着螃蟹壳,伸手一巴掌呼啦到校尉的后脑勺上:“瞎说什么呢!梁姑娘怎么能给人家当厨娘去!”
  这没洗过的手上还带着腥味,梁玉琢瞧见那糊在后脑勺上的巴掌,微微皱了皱眉头:“等下还有两只鸡,我去给你们打盆水,吃之前先洗把手。”
  因着熟悉了,梁玉琢说话也随意了一些。老三扔下螃蟹壳,跳起来就喊:“别别别,我去打水,姑娘你坐,你坐!”
  等老三打来说,瞧见高厨子蹲在梁玉琢边上,两人正聊着什么,咳嗽两声走过去,轻轻往他屁股上踹了一脚。
  “水来了!”
  “吃完螃蟹再吃鸡,这日子过得赛神仙!”老三有些得意地伸手要去扒埋在柴火底下的东西,半天扒拉出一团黑漆漆的土来,“额,姑娘,这东西要怎么吃?”
  梁玉琢颔首:“早年叫花子偷了鸡,去掉内脏之后,随便糊上泥巴就这么扔火里烤出来的。等泥巴干了鸡熟了,把外头的泥敲掉,里头的鸡肉就出来了。”
  她动手之前问过老三吃没吃过叫花鸡,当时不光是老三,就连高厨子他们都一头雾水表示没听过这名字。等到她让校尉找来泥巴糊上两只山鸡扔火堆里,这帮人还一脸暴遣天物的表情。
  可这会儿,吃过从没尝过的盐焗螃蟹后,再看叫花鸡,怪是怪了点,但心里头他们已经是相信能吃到美味了。
  “是要把泥敲掉是吧?”老三问着,没等梁玉琢让人去找锤头,就瞧见他一把抽出腰间的刀,刀背向下,朝着泥巴猛地敲下去。泥巴干脆利落地被敲下来,果真从里头露出了光洁的一整只山鸡。瞧见熟透了的山鸡的瞬间,老三把刀一手,乐呵道:“嘿嘿,梁姑娘,这鸡真香。”
  梁玉琢捂脸。
  绣春刀啊,拿绣春刀当锤头砸叫花鸡,这要是叫那位她还未曾谋面的锦衣卫指挥使或者皇帝知道了,会不会怪罪她……
  一竹篓的河蟹,和两只山鸡,对锦衣卫来说,大概只能算是开胃小菜。高厨子丢下鸡骨头,到底还是又进了灶房做饭去了。几个校尉满心感激地帮忙收拾地上的残骸。倒是老三,坐在边上的台阶上,懒洋洋地摸着肚子。
  “梁姑娘,你还在跟你阿娘生气呢?”
  他这话一说,瞧见梁玉琢猛地转过身来那脸上的表情,顿时心下大叫不好。
  果不其然,梁玉琢几步走到跟前,叉着腰,眯起眼睛问:“老三叔叔,这事儿你怎么知道的?”
  钟府虽然和下川村离得不远,可这几日梁玉琢没在村里见着老三,突然听到这明显知情的问话,心里顿生疑窦。
  老三尴尬地挠了挠脸颊,视线往边上跑:“这不是……这不是听说吗,不过具体咋样没顾得上问,所以才问问你。”
  梁玉琢哦了一声,算是终于找着可以倾诉的人,往台阶上一坐,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听到梁秦氏为了填补家用,花高价送儿子上学堂,老三猛地拍了屁股底下的石阶:“这事你娘做的不厚道!”
  “嗯?”
  “说是把你嫁出去,可拿聘礼添补家用,那跟卖闺女有什么差别!”
  “我也觉得没差别。”之前才答应过不卖女儿,转头过了没多久却又动了嫁女儿的心思,说来说去,不过是换了名头。不过说到底的,当初能够为了照顾儿子,不给发高烧的女儿抓药救治,那时候只怕原身已经心寒到极致了。
  “你放心,这事有老三叔叔在,绝对成不了!”老三拍着胸脯,心里盘算着要怎么给指挥使写信传消息。
  “谢谢老三叔叔。”
  “我阿娘当初生了七个娃。我是老三,其余都是姐妹。上头的大姐跟二姐,从我出生的时候就没见过,听说那几年正好大旱,地里没粮食,我阿娘为了肚子里还不知道是儿子是女儿的我,把大姐二姐都卖了。”
  “那你后面的四个妹妹呢?”
  “四妹跟我是双生,生下来没百天听说就让我阿娘卖给了一户想要闺女的人家。后来我懂事了,知道我阿娘早前有卖女儿的事,也知道为啥村里头都看不起我们一家,我就守着刚出生的五妹妹,不肯让我阿娘带。”
  “后来呢?”
  “五妹八岁的时候,六妹七岁了,七妹四岁。趁我去帮人砍柴的功夫,我娘把五妹卖给邻村的寡妇当童养媳,六妹小时候被打破了相,就拿去给一个瘸腿的男人换了三十斤糙米。七妹……”
  “她怎么了?”
  “七妹差点被卖掉。幸好我回来了,才把七妹保住。后来我就带着七妹出了村子。刚进锦衣卫那年出任务,因为得罪了人,七妹被连累到,没了。”
  话说到这里,梁玉琢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老三的脸上除了回忆,并没有太多悲伤的表情,也许是因为锦衣卫当久了已经对这些人情冷暖感到麻木,也可能是对这些已经彻底放下,他说话的时候就好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可等到他回头咧嘴笑的时候,梁玉琢还是发现了他眼角发红的痕迹。
  梁玉琢胸中发紧:“老三叔叔……”
  “你阿娘要你嫁了拿聘礼贴补家用,你可别答应。”
  沉默了会,梁玉琢深吸一口气,点点头。
  “我不嫁人。”
  “不成不成!姑娘大了不嫁人怎么行!”
  “……”
  “你要嫁,就是得睁大眼睛看仔细咯,别嫁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