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曾经年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曾经年少-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定要知道的内容
本书中经常会说到主人公所在的地点是一个小镇,那么这个小镇是否真有其事呢?线面由作者来介绍一下这个小镇:这个小镇叫“崇明岛”。崇明岛的卫星地图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有面积为平方公里,海拔米~米。全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1300多年来,崇明岛从长江口两个沙洲演变成祖国的第三大岛,并是我国现今河口沙洲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典型河口沙岛。它位于东经121°09′30″~121°54′00″,北纬31°27′00″~31°5l′15″,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南濒东海,西、南分别与江苏常熟、太仓、上海市嘉定、宝山、川沙、南汇等县隔江相望,东、北分别与江苏启东、海门县一衣带水。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形似卧蚕。全岛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根据1981年底土地普查资料,包括永隆沙22平方公里),其中县属817平方公里。另外,崇明岛东西两端每年还在以143米的速度延伸。   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公元618~626年(唐武德年间),在东布洲(今吕四一带)南面水中涨出两个沙洲。两洲隔水70余里,时名东沙、西沙(又名顾俊沙),这就是岛的前身。1025年(宋天圣三年),于东沙西北续涨姚刘沙(因姚、刘两姓先居而得名),并与东沙接壤。1101年(宋建中靖国元年),姚刘沙西北隔水50里处涨出三沙(因三次叠涨而成,故名;又说因句容朱、陈、张三姓先居而得名)。   1271~1368年(元朝),先后涨出营前沙、马驮沙、张蒲沙等10余沙。元末明初,东沙坍没,西沙坍存无几,三沙北涨,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1399~1644年(明建文初年至明末)先后涨出马鞍沙、陈恩沙、高明沙、小阴沙、长沙、袁家沙、响沙、高头沙等30余沙。1522~1722年(明嘉靖初年至清康熙末年),诸沙涨坍频繁。姚刘沙与三沙坍没,西沙、陈恩沙、樊濂沙等先后陷于水,平洋沙先大涨而后大坍,而长沙却与坍存之平洋沙和周围的袁家沙、吴家沙、响沙、南沙诸沙涨连成片。1644年左右(明末清初),崇明岛在涨中连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长200里、宽40里的一个大岛。   1644~1722年(清顺治、康熙年间),又涨出日隆沙、永安沙、平安沙、东三沙等30余沙。   清末,全岛上已有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终兴秒、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七滧小阴沙、向阳沙、永寿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胁里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60处。东同江苏省启东隔水相邻,东南濒东海,西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和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同江苏省海门1市一水之隔。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崇明岛的形成与长江江口的演变相联在一起。由于长江口有着向东南伸展,且口门沙岛有不断北靠的趋势,因此,从前的崇明岛与现在的位置和形状相差甚远。现状为崇明岛东、北方滩地仍在继续淤涨,其中东滩每年以100余米的速度向东海推进。“生态”、“环保”目前是崇明岛规划和建设的主题词。   崇明岛全岛分两块行政区域,分属江苏南通市(下又分属启东和海门两个县级市)和上海崇明县,然属启东和海门部分极小,所以一般人会错误地认为全岛都属于崇明县,这是不对的。   崇明县(具体区划详见该词条)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县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2006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万人,比上年减少1408人,外来流动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出岛途径:经上海长江隧桥,仅需20分钟就可抵达浦东。   进岛:直达上海科技馆/上海中山北路共和新路、宝杨路码头(客轮、快船)、吴淞码头、石洞口码头(车客渡)坐船都可到崇明岛南门港。崇明岛水洁风清,到处都有未经人工斧凿的天然风光。早在明清两代,岛上就有“金鳌镜影”、“吉贝连云”、“玉宇机声”等瀛洲八景。如今。崇明岛风光更加旖旎。绿树成荫的200多公里环岛大堤,犹如一条绿色巨龙,盘伏在长江口上。清晨,登上大堤东端,欣赏东海日出,不减泰岱奇观;傍晚,立于大堤西侧,饱览长河落日,耳听归舟晚唱,令人心旷神怡。岛上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有面向浩瀚江水的瀛洲公园;千姿百态的城桥镇澹园;还有金鳌山、寿安寺、孔庙、唐一岑墓、明潭、郑成功血战清兵的古战场等遗址;有面积达5400多亩的华东地区最大的人造森林——东平林场。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各旅游景点的建设,海内外观光旅游者源源不断,仅1997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近百万人次。最近,崇明县政府就进一步开辟岛上的旅游资源,提出了今后五年旅游业开发的总体规划。它包括加快和完善中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度假区;中南部文化旅游区;西部绿华水上游乐度假区;东部东海瀛洲大乐园旅游区,并逐步建设成为大上海富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胜地,最终建成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崇明岛是整个上海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最大且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作为上海市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三步,21世纪崇明将拉开大开发,大开放的帷幕。规划到2020年崇明将建成全国开放度最高的绿色食品开发园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际金融贸易区。即时,崇明岛将成为远东最繁华的岛屿。   崇明岛上,地势平坦,景观如同江南田地,初到崇明岛的人,甚至感觉不到已到了岛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庄稼、一道道灌溉用的水渠,村落密布,道路交错,并无一般海岛的荒凉感觉。   但是,作为海岛,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岛上,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游人行走滩面,小蟹们受到惊吓,纷纷逃入滩上无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可以说,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难碰触到它们半点。当然,滩面上蟹穴满地,用“千疮百孔”形容之,绝不为过。所以,崇明岛又有“蟹岛”之美名。加上崇明方言,把“啥”字亦念成“蟹”字之音,听来亦颇为别致。尤其是当地渔民百姓用土产蟹来款待你时,且又要客气地说:“没啥哈(“蟹蟹”),吃点蟹吧!”初到沉得十分有趣,即使以后回顾,亦会感到此番经历又是何处可觅呢!   崇明岛的第二大特色是海滩芦苇成林,可称其为“环岛绿色长城”了。由于芦苇适宜于滩地生长,且长势甚猛,在崇明岛北岸及东南岸团结沙一带,我们曾看到宽达数公里的芦苇带。人行其中,似觉无边无际,可能当年沙家浜的芦苇荡之规模亦不过此。芦苇之初用,不仅可护岸促淤,而且可作造纸之原料。   第三大特色是岛身形状迁徙无常,始终处于迅速的演变过程中。不像基岩岛屿,千百年来基本上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崇明岛却自始至终演变不断。现在还在酝酿着堵塞北支等工程。看来我国这个第三大岛演变成为长江口北岸陆地那个日子的到来要比预见的更早些。   崇明岛还有一个美丽的古称:“东海瀛洲”。相传在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侧境,是神仙居处,但这个仙岛没有稳固下来,一直飘忽不定。秦始皇和汉武帝先后派人到东海之上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后来到了明朝,朱元璋皇帝把“东海瀛洲”四个字赐给了崇明岛。从此,崇明岛便有了古瀛洲的美名了。由柳洪平创建。

  本书女主角施琳的家就在堡镇,离堡镇码头有10公里不到的距离。堡镇有一所历史较短的中学,是施琳的初中,也是沈鑫和张进的高中母校。名叫“堡镇中学”。

  堡镇中学地处崇明岛的港口城镇――堡镇。学校创建于1992年6月,并于1998年7月与创办于1946年的北堡中学组合成新的堡镇中学。2009年,堡镇中学实行初高中分离,现在是崇明县四所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之一。学校占地38554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7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宽敞,设备完善。现有26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126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00余人。   学校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岛内一流,上海有一定知名度”为办学目标;坚持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特长明显、适应未来为培养目标;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学校狠抓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基础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通过专兼职结合的德育队伍,全方位的德育网络,形成多样的德育途径,各具特色的德育基地,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文明、团结、求实、奋发”的优良校风。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视教学质量为学校的生命,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了“严谨、踏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教风,学校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的新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勤奋、刻苦、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宝剑锋自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全体教职工的辛勤耕耘,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和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法制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中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市中学生小发明、小创造先进集体”、“上海市第四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县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县社区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县青保工作示范校”、“县素质教育考核一等奖”、“县乒乓球特色学校”、“县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在崇明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为学校题词:“乐育英才”,原上海市市长***为学校题词:“教文理相通课程,育德才兼备英才”。 未来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和创造迈向成功的一切机会。几年来,学校外语组被评为“县青年文明岗”及“县新长征突击队”,百余人次来青年教师荣获各类市、县级先进称号。

  施琳的高中是在崇明竖新镇上的三烈中学上的。三烈中学原是一所民办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为纪念当地为国捐躯的龚兆奇、龚兆林、龚兆智三烈士而取名。1970年春,办2个高中试点班,一年半毕业。1973年春,招收高中5个班,高中部转为公办。1978年,初中也改为公办。1979年起,20多位教师分别参加电大、函大进修学习。

  1981年起,语文、数学、物理等科进行教学科学专题研究活动。1983年,数学教研组的《数学自学式教学法》一文发表于上海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