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有方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创业成功有方法-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这样的研发投入已经相当节省了,根据美国普强公司称,一个新药的平均开发成本1980年为8000万美元,1985年为1?4亿美元,1990年为2?3亿美元,1995年为4亿美元。2003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七八亿美元。2004年,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总投入达到了493亿美元的规模。
“美国做生物医药,差不多一半经费来自于国家。美国民间资本那么多,为什么政府还要投入这么多呢?因为美国政府明白这是成本。”王海波解释道,“你今天通过商业模式募集资金来做,没关系。但有一个条件,成本总要消化的。怎么消化?当企业研发出新药,政府要有专利来保护,让企业从社会上把这个成本收回来。”
自1955年链霉素获得美国专利局的专利许可后,医药产业就确立了一种基于专利制度、依赖技术创新的盈利模式。在这一模式下,新药几乎是制药企业盈利的唯一利器。在全球医药市场,为数有限的专利药品占据着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2003年,在全球4918亿美元的药品市场上,10个最畅销的药品销售就占了近10%的市场份额,这些畅销药品全部是专利药品。2002年全球销售排名第一的立普妥当年销售额为70亿美元,到2004年,该品种的销售收入更高达104亿美元。
“创新没有什么高尚和不高尚的问题,它就要以财富效应作为激励。没有财富效应,谁也不会跟着你走。”王海波语重心长地说,“这需要一个很完善的体制,使大家只要创新,就有机会,那大家就去做了。如果大家看到的是,我只要做创新就一定亏本,那就没人去做”。
但不创新就只能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同样血淋淋的事实。医药巨头罗氏公司和诺华公司相继在上海启动中国的药品研发工程。诺华以150万美元的投入,进一步夯实了与中科院上海药研所在中药研发项目方面的合作。而罗氏更以1100万美元——迄今为止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投入——开始全面编织与中国科研单位的合作网络。“中国政府历年累计数十亿元的药物基础研发投入所取得的成果,正在成为跨国制药企业的猎物”,中科院药研所一位专家悲叹。
“也许我们无为而死,也许未来从商业上来讲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在为创新‘买单’,想想看这多么不容易。这是一个民族的需要。”王海波和他的团队坚守着“创新”这盏理想之灯,“你只要创新,也许你做不成,但别人接下去做,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们只是希望做的事能对社会有价值,能为社会创造点东西。这确实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实录16
昂科:树立典型用户

'40'第40节:企业实录(6)

  企业:昂科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业者:邢军
从创建昂科伊始,邢军就认定昂科是一家为行业用户提供无线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但当时的医疗行业并未显示出对于无线技术的依重与青睐,而在国外,其实已有不少医院开始运用这项高科技成果来解决传统网络无线解决的问题,比如利用PDA或平板无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医护数据的查询与录入、医生查房、床边护理、呼叫通信、护理监控、药物配送、病人标识码识别,以及基于WLAN的语音多媒体应用等等,充分发挥医疗信息系统的效能,突出无线数字化医院的技术优势。
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医疗体制的改革与医药分离的出现,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更为激烈,这不仅仅体现在医疗水平的竞争上,还包括服务及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上。邢军表示虽然国内大部分医院都采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来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但实际上,不少医院的信息系统化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医院管理流程的计算机化,并不是真正的医疗信息化,而无线医疗解决方案的出现,使“网络无处不在”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它所具备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使得医院部署特殊的信息化应用成为可能。邢军认为借用WLAN网络与医疗临床信息系统和移动终端相结合,可以提供实时的信息查询和数据记录,从而大大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减少人为错误,提高医疗质量。
2005年,昂科与INTEL公司一起为解决数字化医院的真正信息化问题正式开展了“INTEL—昂科数字化医院WLAN临床应用体验计划”。在邢军的带领下,富有经验的昂科WLAN工程师深入分析了国内大型医院的各种应用需求和特点,针对这些需求提出了“INTEL—昂科数字化医院WLAN天馈覆盖方案”。这是一项专利设计方案,采用了天馈覆盖方式,即一个信号发射源(AP)通过特定的器件连接多个无源设备,对指定的区域进行无线覆盖,同时结合昂科无线网络控制器(AC)及无线网络管理软件(WNMS),构成一个安全、稳定、易管理的无线网络。该专利设计方案与传统无线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管理性,符合了医院对内网建设稳定、安全的高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其灵活的应用与用户管理模式受到了用户的肯定和好评。昂科依靠典型客户案例,在无线医疗行业势如破竹:北京天坛医院、安贞医院、和睦家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曙光医院,广东南海中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都成功部署了昂科无线医疗解决方案。
实录17
桑迪亚:声誉引来第一笔订单
企业: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创业者:王晓川
留在美国工作,使桑迪亚创始人王晓川见识了学术之外的广阔天地。从靶点到临床,从技术到管理,14年来王晓川几乎涉猎了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虽然从1994年开始,王晓川因工作每年都能回国几次,但她直到自认为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才着手实现自己的夙愿。2003年3月,她和丈夫即双双辞去在美国的工作,
卖了房子和车子,举家回国。
“这真的没什么,本来就是国家派我出去的。”王晓川坦率地说,“滞留这么多年,我已经很惭愧了”。尽管自认为现在回来贡献更大,但未能在
十几
年前如期回国,一直是王晓川心中解不开的心结。也正因为如此,她加倍地珍惜时间。
“2003年3月30日还在美国的公司上班。4月2日我就到上海上班了。”王晓川辞去了股票已增值10倍的美国公司的
高薪优职
,一天假没休就赶回上海投入工作。然而,最初加盟的公司一年后仍迟迟未能开展新药研发,迫使王晓川痛下决心自己创业。
她打电话拉来了唐明。“我是第一个风险投资者,”唐明笑道,“这是件有意义的事”。从2004年3月开始,王晓川和唐明就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看房子,跑注册;4月,他们投入到实验室的装修工作之中;5月拿到营业执照的时候,实验室也已经装修完工了。5月中旬,第三个管理团队成员齐铭博士正式受聘,他在31日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到上海。6月8日,公司正式开业。

'41'第41节:启动资金从哪里来(1)

  “我们当中10%的人是留学生。”王晓川骄傲地介绍,“全部都是举家回国”。这种不留后路、志在必得的创业热情和决心也深深感染了投资商。安徽省投资集团在和王晓川的团队谈了两次之后,很快拍板,一次性将1000万投资款打进了公司的账户。“当时我们还没完成注册,”唐明自己都感慨投资商的眼光和对他们的信任。这比团队自己到得还快的资金并没有冲昏创业者的头脑,团队决心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只有建立自身造血功能才能坚持新药研发的志向。桑迪亚选择了研发外包的道路。
2004年6月23日,第一个CRO(合同研究)订单就进来了,5万多美元。
这笔美国圣地亚哥的企业订单是奔着桑迪亚管理团队来的。圣地亚哥有成百上千家生物和医药科技公司,圈子很小,凭借着桑迪亚管理团队的声誉,客户决定把订单给这家刚刚成立的小公司试试。接到第一个订单之后,其他订单接踵而至。到2005年8月底,公司已经有了20多个客户,分别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其中不乏一些世界顶尖的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并且都成了回头客。“一家日本客户之前从没来过中国,经人介绍慕名来到桑迪亚,”唐明骄傲地介绍说,“我们从来没接触过,从9点钟开始谈,到11点钟就签了合同”。事实证明桑迪亚确实是个值得信赖的高水平公司。协议约定:用半年的时间将指定的小分子活性提高10倍。结果四个多月后,数据出来,活性提高了43倍。
金篇——创业资金篇
要你做事的唯一方法,
就是把你想要的东西给你
——戴尔·卡耐基
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是常态。本篇集中讨论这一最令创业者头痛的问题。在创业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的数额和用途都不同,解决方式也不同。而且从案例分析中可以发现,很多资金问题的本质都并非是钱的问题,都可以寻找到解决办法。
土生金,就是强调创业者要善于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学习,注意培养自己的洞察力。缺资金只是现象,需要这些资金做什么才是根本问题。同时,创业者要善于权衡利害关系,寻找利益同盟,并争取他们的支持。
金篇
启动资金从哪里来
创业原则
7资金问题多数不是钱的问题。
应该借钱创业吗?
这是很多创业者都曾经面临的问题。经常有年轻的“准”创业者向我们咨询这个问题,而这其实是个“伪”问题。
这个问题有两个潜台词。一是不好意思开口,这是面子问题;二是担心创业失败还不上钱,这是核心问题。所以创业者顾虑的真正问题是:“我很有可能失败而还不上钱,那我还应该借钱吗?”
你可以用另外两个问题来替代这个问题,以便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一个问题是:“如果家人病了,需要一大笔钱,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得清,你会借钱吗?”另一个问题是:“你的朋友可以给你一个订单,只要凑够钱接下来,就可以获利一倍,你会借钱吗?”
你可能会抗议,这两个问题与创业不同,答案很简单:一个是责任所在,顾不了那么多了;一个是利益明确,谁都会借钱获利。借钱创业的问题其实同样简单。只不过,你没有觉得面前的创业机会非常宝贵,稍纵即逝;你也并不觉得这个创业机会稳赚不赔。的确,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但你是否想过朋友的订单也同样隐含风险呢?
所以,如果你觉得创业机会值得把握,而又担心万一失败没法向朋友交代,最直接的办法是把你脑子里的商业计划坦率地告诉他们,包括机遇和风险。让他们来决定是做没有投票权的投资者,还是早晚会得到偿还的债权人。
除了跟亲朋好友借钱,还有贷款、典当等常规办法,只要创业者觉得可以接受。如果没有可抵押给银行或典当行的资产,又想创业,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创业者优先考虑,即使能借钱、贷款或典当。
资金不足也能创业

'42'第42节:启动资金从哪里来(2)

  创业原则
8借钱不如借势。
其实,绝大多数创业者认为自己资金不足,这是创业过程中的常态。但是资金不足同样也可以创业,方法就是“化整为零”、“化实为虚”。甚至资金比较充足时,也应该尽力以这种方法创业。
所谓“化整为零”就是将一个大生意分拆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小生意。
马克士·斯宾塞零售公司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成为英国和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创始人米采·马克士却是从货摊起步的,那是在他真正开始超市大事业的10年前。1882年,从波兰到英国时马克士年仅19岁,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借、贷、当都不可能,只好当小贩维持生计。两年后,他在利兹市的露天市场摆了一个货摊,并努力移进了有遮盖的市场大厅。做大生意的决心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坚定起来。他把货摊分成两段,价格为一便士的商品集中放在一段货摊上,超过一便士的放在另一段。后者跟别人的一样,分别标价。前者则只挂一块牌子,写着“不要问价钱,都是一便士”。结果他的“一便士商品”大受欢迎。今天,我们经常见到2元店、5元店、10元店等模式,其鼻祖就是这位英国小伙子。
“化实为虚”则是指资金不足,就借势起步。哪怕给人打工,从服务开始,或者从代理、简单加工开始。这样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同步开发产品。从虚到实,既能尽快获得收入,又能为产品开发和将来的经营积累经验和资金。
著名的星巴克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并不是公司的创始人。老星巴克生意兴隆10年后,霍华德·舒尔茨仍住在3000英里之外的纽约,任职瑞典一家厨房用品公司经理。1981年,这位年薪超过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