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风云紧急-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丘吉尔认为,战胜国做的第二件蠢事就是彻底拆散了奥匈帝国,东南欧迅速分裂为许多小国,结果使德国相对地扩大了。战后英、美两国还很热心地凿沉自己的军舰,拆毁自己的军事设备,并且强烈反对法国维持一支以普遍服役为基础的军队。与此同时,英、美却在华盛顿会议上允许日本迅速上升为世界第三大海军强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立即秘密地加速重整军备。他干得实在出色,以致两年后就有足够的力量提出公开挑战了。
1935年,德国实行陆军普遍征兵制,并正式成立空军,接着又大造军舰和潜艇。国际联盟对德国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的行为,只是在口头上提出抗议,而没有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决心使用武力来制止德国的扩军备战。
希特勒摸清了英、法政坛上那些夸夸其谈的政客们的短视和软弱,就抓紧时机大胆出击了。1936年,他派军队占领了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明确规定的〃非军事地带〃莱茵兰。起初,他还有所顾虑,为了迷惑对手,便宣称这次占领〃纯属象征性质〃,还虚情假意地提出要与东西方邻国订立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条约。欧洲各国的当政者们竟会因此而感到心安理得,面对希特勒的挑衅不加理睬。这时,德国的空军力量已逐渐超过英国,陆军力量也逐渐超过法国。1938年3月,德国悍然吞并奥地利,并把下一个攻击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战争危险迫在眉睫。
这时,苏联发出了警报,它建议与英、法等国举行会议,商讨对付德国威胁的办法,但是,英、法主政者们对苏联建议的反应都很冷淡。尽管丘吉尔一贯反苏反共,但他却认准纳粹德国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强烈主张与苏联结盟,但英国首相张伯伦对他的意见置若罔闻,一心推行〃绥靖〃政策,紧接着就是张伯伦的德国之行。
1938年9月30日,张伯伦和希特勒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用出卖捷克的可耻代价,换取希特勒表示和平意愿的一纸空文。当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还是很有市场的,回英国时,他不断向对他欢呼的人群挥动有希特勒签字的那份联合声明,并宣称〃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
英国下院就张伯伦与希特勒的协定展开辩论。丘吉尔发表演说:〃他(希特勒)先用手枪对着你,要你给他一英镑。
等如数照给之后,他又用枪口对着你,要求给两镑,最后那个独裁者答应先收一镑十七先令六便士,剩余的部分要你保证随后付清。〃为了说明一旦捷克斯洛伐克被希特勒吞并会对欧洲力量对比产生什么影响,丘吉尔欲擒故纵,先说捷克斯洛伐克这个国家很小,陆军也不大,〃只比英国的大两三倍〃,捷克斯洛伐克的军火工业也不大,只比意大利的〃多两三倍〃,听众这时才大吃一惊,认识到捷克斯洛伐克在未来战争天平上的重要分量。这是丘吉尔在长期议会政治中磨练出来的高超的演说技巧的一个典型范例。尽管他的话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投票表决时,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仍以多数票通过了。
苏联对纳粹的战争威胁并没有坐视不管,9月21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在国际联盟大会上以鲜明的态度谴责德国,并表示愿同法国一起全力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但是,这种正义的呼声竟然对英、法政府的对德政策丝毫不起作用。究其原因,首先是英、法以及东欧诸国领导人顽固的反共偏见在起作用。在希特勒完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苏联政府于4月16日又一次提出与英、法及波兰等东欧国家结成反德同盟的建议,但是,与苏联接壤的东欧各国领导人不愿与苏联结盟。他们深恐接受了苏联的援助,苏联就将以大军入境的形式来保护他们,这样就势必把他们的国家〃并入共产体制之内〃。波兰、罗马尼亚、芬兰和波罗的海三国感到进退两难,它们既怕德国的侵略,又怕苏联的援助。另一个原因是短视的、偏狭的民族利己主义。例如:捷克即将被吞并时,波兰等国理应感到唇亡齿寒而全力支持捷克,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波兰当局居然还有心趁火打劫,对捷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割让特申边区。此外,匈牙利也想分得一杯羹。
苏联既然未能与英、法结成同盟,斯大林为了苏联自身的利益,在与英、法继续谈判的同时,开始秘密地与纳粹德国举行谈判。5月3日,苏联外长李维诺夫突然被免职一事是苏联外交政策向德国靠拢的征兆,因为李维诺夫一贯主张与英、法结盟,再加上他是个犹太人。就这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条款终于在1939年8月23日深夜签订,仅仅过了一星期,9月1日,德军就大举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全面爆发了。
下部 晦暗不明的战争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10日)
9月3日,即德军入侵波兰后的第三天,英、法对德国宣战,〃绥靖〃政策彻底破产了,张伯伦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延请丘吉尔入阁,担任海军大臣。美国总统罗斯福立即给丘吉尔来了一封信,祝贺他重返海军部。这是两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之间个人联系的开始,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直接引向日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英、法对德宣战只是履行它们对波兰的诺言,只具有道义上的价值,其实它们都没有实力挽救波兰。9月19日,波兰在经过英勇抵抗以后,全军覆没了。从9月17日开始,苏联军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越过毫无防御的波兰东部边境,第二天占领维尔纽斯,并在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和德军会师。一般的政治家只看到苏德合作的一面,而丘吉尔却有更丰富的经验和更深刻的见解。10月1日,他在广播演说中明确指出:
苏联军队之所以要驻守在大大西移的战线上,〃显然是为了本国安全的需要,以防御纳粹的威胁。〃他断言:〃德国要想在黑海沿岸树立自己的势力,或蹂躏巴尔干国家并征服东南欧的斯拉夫民族,这些都是与俄国的利益和安全不相容的。〃他预见到德、苏必战,他正在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以便能和苏联结成反德同盟。这样深刻的思想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远见卓识了。
宣战后最初的十个月里,双方都在调整各自的战线,一时还没有展开大规模的陆战。法国在沿德国边境设有马奇诺防线,十分牢固,全线都有防坦克战壕,德军是难以从那里突破的,但是,法国北部边界却十分虚弱,由于比利时害怕得罪德国,表示要严守中立,拒绝英、法军队开进它的领土构筑坚固的屏障。这就为德军日后从那里突破、实行迂回包抄留下了隐患。
英国保卫挪威的战役失败了。英国舰队在成群结队的德国飞机的轰炸下损失惨重,英军只得撤回本国,把挪威的全部港口都丢失了。
1939年11月,苏联发动对芬兰的战争,翌年3月,芬兰战败投降,全部满足了苏联对它的领土要求。
挪威战役的失败在英国下院引起强烈的不满,大多数议员都对张伯伦及其政府表示不信任。老牌政治家劳合·乔治的话最尖刻,他说:张伯伦曾一再吁请国人要为战争作出牺牲,这很好,请首相先来带个头,〃因为在这次战争中,没有比首相牺牲自己的职位更能对胜利作出贡献的了。〃张伯伦尽管恋栈,至此也只得下台了,但是,他仍想让执行〃绥靖〃政策时的主要助手哈利法克斯勋爵来继承他的位置。哈利法克斯倒有自知之明,关键时刻,他推辞了。这时,全国舆论都倾向于丘吉尔。过去六年来,他一贯大声疾呼要警惕德国的战争威胁,要加强战备,要结成反德联盟,他的话已不幸言中。只有他的崇高威信才能使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保持团结,只有他的经验和智慧才能领导英国取得最后胜利。5月10日,在研究新首相人选的会议上,平时开会总是滔滔不绝的丘吉尔却缄默不语,此时无声胜有声,战时各党联合政府首相的重任就这样自然地落在他的肩上。他自信对战争的全局有丰富的认识,有资格也有能力领导英国打赢这场战争。那一夜他睡得特别香,指挥全局的大权落在他身上,他倒反而有如释重负之感。







第一章 胜利者的蠢事 

1919…1929年 
为消灭战争而战血流干了的法国莱茵河国界凡尔赛和约的经济条款对赔偿的无知圣·日耳曼条约和特里亚农条约消灭了奥匈帝国魏玛共和美国拒绝英美对法保证克雷孟梭的下台彭加勒进占鲁尔马克的崩溃美国的孤立政策英日同盟的终止英美裁减海军共产主义的儿子:法西斯第二次大战如何容易避免一个可靠的和平保证胜利者忘记了战败者牢记于心第二次大战的道德沦落原因在于未能使德国废除军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们深信不疑,并且几乎普遍地希望世界将享受和平。如果大家恪守正义的信念,根据常理和审慎来处理事情,各国人民的这种衷心热望本来是很容易实现的。〃为消灭战争而战〃一语,已成有口皆碑,人们并已采取措施,使之成为事实。当时被认为握有美国大权的威尔逊总统,曾使国际联盟的设想深入人心。在凡尔赛的英国代表团,把他的设想加以塑造和具体化,使之成为一种机构,并将永远成为人类艰苦前进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胜利的协约国,这时至少对他们的外敌而言,是强大无比的。他们必须应付国内的严重困难以及许多他们不知如何回答的难题。位于大半个中欧的变乱祸首的各条顿国家,已匍匐在他们面前;因受德国沉重打击而创巨痛深的俄国,已陷于内战骚乱之中,并逐渐落入布尔什维克或称共产党的手中。
※※※
1919年的夏季,协约国军队驻扎在莱茵河一带,而他们的桥头堡则深深楔入到被击败的、被解除武装的和饥饿的德国境内。各战胜国的领导人在巴黎讨论和争辩未来的措施。欧洲的地图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改绘。经过艰难困苦和冒险拼命的五十二个月以后,条顿国家同盟终于俯首听候他们发落,同盟中的四个成员国,没有一国能对协约国的意志做最微弱的抵抗。罪魁祸首的德国被公认为是使世界惨遭这场浩劫的元凶,现在完全听命征服者的摆布,而征服者自己经过这番折磨也显得踉踉跄跄。这一次战争不是政府之间的战争,而是民族之间的战争。各大国的全部生命精力都倾注于愤怒与杀戮之中。在巴黎集会的各战时领导人,在那时感到人类历史上空前强大和猛烈的潮流的压力。乌得勒支和约和维也纳和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那个时候,贵族政治家和外交家,无论是胜利者还是战败者,在开会讨论时都是谦恭有礼,而没有民主政治那种吵吵嚷嚷的争论,他们尽可以根据共同承认的基本原则来改造各种制度。
现在,饱受苦难的各国人民,受到大量的宣传教育所鼓动,致使亿万人一致坚决要求必须进行彻底的报复。站在使人头昏目眩的凯旋顶峰上的领导人,如果在会议席上放弃战士们在沙场浴血战斗赢来的东西,那就非倒霉不可。
法国凭它的努力和牺牲,理所当然地居于领导的地位。法国人为了保卫法国的国土,在国土上抵抗入侵者的战斗中,几乎死了一百五十万人。巴黎圣母院的钟楼,在一百年内曾五次(1814年、1815年、1870年、1914年和1918年)目睹普鲁士刺眼的刀光剑影,听到震耳的枪炮轰鸣。而在这一次,法国十三个省处在普鲁士的严酷军事统治之下达四个悲惨的年头。大片大片的地区接连地遭受敌人的破坏,或在两军激战中沦为一片焦土。从凡尔登到土伦之间的每一间农舍、每一个家庭几乎都在悼念死去的亲人,或者在照顾伤残的幸免者。
曾经参加1870年战争和受过那次战争之苦的法国人,其中有许多人已经成为显要人物,在他们看来,法国在这一次刚刚结束的无可比拟地更为惨酷的战争中竟然获得胜利,几乎是一个奇迹。他们一生中对德意志帝国向来抱有恐怖的心理。他们没有忘记俾斯麦1875年曾企图发动预防性战争;他们没有忘记1905年迫使德耳卡塞去职的无情威胁;而1906年摩洛哥事件、1908年波斯尼亚纠纷和1911年阿加迪尔危机,都曾使他们战栗不安。德皇的〃铁甲拳头〃和〃闪亮的盔甲〃的演说,在英美人听来也许会引为笑柄,但在法国人心里,却是确确实实的灾祸的预兆。差不多五十年来,他们都在德国武力恐怖之下生活。现在以鲜血为代价,解除了这长期的压抑。和平与安全终于实现了。法国人民怀着热情激奋地呼喊:
〃绝不能再有第二次!〃
但前途充满了不吉之兆。法国的人口不及德国人口的三分之二。法国的人口没有变动,而德国的人口却在增长。在十年或不到十年之内,每年将有大批德国青年达到服军役的年龄,其人数必定比法国的多一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