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莎士比亚密码-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丽莎白女王,反而充分显示出一家人的特征。这是作者的一个起点,沿着这个思路,作者深入探讨和认真梳理了伊丽莎白与培根家族、伯利家族以及达德利家族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她和罗伯特·达德利,即后来的莱斯特,同时囚禁在伦敦塔中,他们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在伊丽莎白即位成为女王后,他们秘密举行了结婚仪式,过了4个月,小培根降临人世。 
培根的前世今生都隐藏在一套设计完美的“密码”中,这是培根自己的杰作,也是读者进入培根令人称奇的人生世界的某种方式。有人不肯相信培根不得不用密码纪录他的人生经历的理由,其实是对那个时代缺乏了解,也是对女王与天才儿子之间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殊关系缺乏了解。作者说:“历史学者们如果接受这个故事,那他们就非常有可能找到揭开伊丽莎白时代一些谜团的钥匙。”这谜团也包括弗朗西斯·培根的身世。其实,不管培根是否写了现在归于莎士比亚名下的那些戏剧和诗篇,我们都有必要重新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物。按照威尔·杜兰特的说法:“这个时代在等待着一个代言人,一个具有综合力的人来总结她的精神和决心,这个人就是弗朗西斯·培根。”《剑桥近代史》也宣称,培根是“近代史上最强有力的思想家”,他“敲响的钟声召集了所有的哲人”,并且宣告:欧洲已经成年。 
《莎士比亚密码》(美)弗·菲罗斯著,张放译,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价:25元。   
培根和“知识就是力量”(1)   
邢贲思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是英国16、17世纪之际的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的奠基人。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欧洲已经摆脱了中世纪的阴影,文艺复兴最辉煌的时期虽已过去,但它的余辉还没有销尽,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一个历史背景,给培根的哲学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培根出身于一个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发展起来的新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国王的掌玺大臣。他12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大学毕业后,开始从政,先后担任过副检察长、检察长等要职,1617年为掌玺大臣,1618年任大法官,同年封维鲁兰(Verulam)男爵,1621年封圣·阿尔班(St。Albans)子爵。正在他官场得意的时候,突然被控受贿而去官,并被送入伦敦塔,但4天后便被国王下令释放。他的主要著作有:《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 
培根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一系列原则;制定了系统的归纳逻辑,强调实验对认识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称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这是对培根哲学特点的科学概括。培根认为,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的知识(认识)只有通过感性经验从客观外界获得。他说:“人是自然界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和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他认为,认识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真实性是一致的,“其间的差别不过是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而已”,这是一种相当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为什么人的认识必须从经验开始呢?因为在培根看来,客观外界的事物只有通过人的感官,才能被人们所感知,用他的话来说,“个体(客观外物)首先刺激感官,感官好像是理智的入口和门户”。值得注意的是,培根虽然强调感性经验对人的认识的重要性,但他没有把这一点绝对化,他只是强调感官是人认识外界的一个必经的通道,而并没有说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更没有说这种认识就是认识的全部。相反,他认为感官本身有局限性,比如感官对于那些并不是很显露的、或过于微小、或空间距离过远的物体,这未必能认识得很清楚,所以他说:“断定感官为衡量万物的尺度,是很大的错误”。这段话是针对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个命题而说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的确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哲学家。过去我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培根只强调感性认识,而对理性认识完全忽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通过他所使用的比喻,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说蜜蜂采蜜,原料来自花圃、田间的花丛,蜜蜂采集到花粉后,必须经过自己的加工制作,才能造出香甜可口的蜂蜜。人的认识也一样,原料只能通过感官从外界获得,但这还不等于已经获得真正的知识,人还必须通过自己的大脑,把这些从外界获得的材料,“加以改变和消化而保存在理智中”,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知识。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培根十分重视科学实验对认识的作用。这和培根不仅是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科学家有关。他认为,实验和经验不同,经验是自然形成的,而实验则是由人控制的。人通过科学实验,往往能够得到从经验得不到的知识,“自然的奥秘在技术干预之下,比在自然活动时更容易表露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虽是一个经验论者,但并不以通过感性经验获得的知识为满足,而是强调必须通过科学实验这种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培根虽然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社会实践的概念,他的哲学总体上也没有超出机械唯物主义的水平,但从他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作用来看,他比起不少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要高明。 
培根的认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认为要认识自然,就要破除人的心智方面的种种障碍,实现理智的解放。在他看来人的认识错误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既来自感觉,也来自心智,心智方面的错误对人的认识影响更大。他说:“心智远不能同一面清明光洁的镜子的性质相比,在这镜面上事物的光线能按其真实的入射角而反射;不,它毋宁是一面受到蛊惑的镜子,如果不解除其魔障,恢复其原状,则充满迷信和欺诈。”来自心智方面的魔障,培根指出有四种即:种族幻象、洞穴幻象、市场幻象和剧场幻象。种族幻象是指人类共同易犯的错误;洞穴幻象是指有人把自己想象出来的理论到处乱套,强使客观事物符合他的思想;市场幻象是指不恰当地运用概念、术语所导致的错误,特别是当客观事物已经发生变化,而原来使用的概念、术语来不及作相应的变化,同它所要说明的事物之间发生了脱节,就更容易犯这种错误;剧场幻象是指因盲目信仰传统的哲学所犯的错误,在这里,培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在欧洲哲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培根关于四种幻象的理论是从中世纪著名的唯名论哲学家罗吉尔·培根那里继承下来的,罗吉尔认为认识的障碍有四种:1、没有力量和长处的权威;2、继承性和习惯势力;3、不学无术者的偏见;4、在聪明的假面具下掩盖的无知。当然,弗兰西斯·培根的观点比起罗吉尔关于四种认识障碍的分析又进了一步,而且更加具体,更加细致。 
以上,我们对培根的经验论作了一个简述。从这里可以看出,培根重视感性经验,重视科学实验,和中世纪神学以及经院哲学强调神启,强调信仰正好相反,他的哲学本质上是反对神学,反对经院哲学的。这一点从他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也可看出。长期以来,不少关于培根的著作和论文都提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命题,但培根究竟是在哪部著作中提出这个命题的,却一概付之阙如,久而久之,人们甚至怀疑培根到底有没有提出过这个命题。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 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沉思录》没有公开发表,所以,有的人只知道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至于在哪里说的就不得而知了。 
来源《学习时报》   
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1)   
裘克安 
《光明日报》发 
2000年8月31日 
今年5月25日《光明日报》的“文荟副刊”上发表了绿原同志的文章《假不假?假而不假》。这篇文章总的来说是好的,不过其中有关莎士比亚的一些事实却搞错了。鉴于《光明日报》的读者面很广,我觉得有必要把这些事实澄清一下,免得以讹传讹。 
“据说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镇,这是从该镇三一堂受洗居民册上查到的”。事实上,该教堂只登记了婴儿威廉·莎士比亚受洗(即命名)的日期为4月26日。按英国教区教堂一般做法只登记其举行过的仪式,即施洗、结婚、入葬等。莎士比亚逝世日期则见于该教堂内他的墓旁墙上半身像下方的拉丁文字,即“卒于公元1616年4月23日,终年53岁”。说他生于4月23日,是后人推算出来的。因为婴儿一般在出生后满三天以前受洗,但并不一定。大家约定俗成说他生于4月23日,还因为该日是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的纪念日,是个好日子;又因为刚好和他的忌辰一致,容易记忆。 
关于莎士比亚戏剧著作权的争议“发生在他逝世不久”。事实上,莎士比亚37个剧作的著作权在当时并无争议。直到1785年,即他死后170年,才有一个名叫詹姆斯·威尔莫特的英国人提出怀疑。1848年美国怪僻的律师约瑟夫·C·哈特在一本书里说,莎士比亚是买了旁人的著作,又加进许多污言秽语。1857年,美国怪僻的老处女迪莉亚·培根写书提出莎剧原是弗朗西斯·培根所著。这以后就形成了一个所谓“培根派”。其他否定莎士比亚剧本系他自写的理论从19世纪下半期以来陆续出现,所指称的捉刀人有六、七个,简直无奇不有。 
1623年第一部对开本莎士比亚剧作集(包括14部喜剧、10部历史剧和“11部悲剧,出版者不明”)问世。事实上,该书载明出版者为伦敦的艾萨克·杰加德和埃德·布朗特。编者是莎士比亚多年的朋友和剧团同事约翰·海明和亨利·康德尔。第一对开本所收悲剧实为12部,不过在目录中漏列了《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所以所收剧本总数是36。到1664年第三对开本第二次印刷时又增加了《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这也为大家接受为莎剧。这样,从1664年到1974年的三百年间,公认的莎剧为37部。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都是有所本的”。事实上,并不都是有所本的,例如《暴风雨》就是莎士比亚晚期创作的故事,早年的《爱的徒劳》、《仲夏夜之梦》和《温莎的爱逗乐的娘儿们》的主线故事也并非取材于旁人的著作。 
莎士比亚“似乎并不计较什么著作权”。事实上,英国正式的版权法要到1709年才制订。伊丽莎白时代出书由出版商向书业公所登记,登记后出版商即保留权利,旁人不得盗版。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河都尼》于1593年,《鲁克丽丝受奸污记》于1594年署名出版,都是由他的同乡、出版商理查德·菲尔德出面到书业公所先进行登记的。两部长诗都是献给骚散普顿伯爵的;出版后莎士比亚作为诗人出了名,地位顿时提高,可以出入于贵族之门。写戏剧却不同了。当时写戏者一般都属于某个剧团,写出的戏属于剧团,由剧团付给一笔钱。剧团一般不愿出版脚本,除非已经多次演出,其出版不致影响演出卖票收入。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偷出脚本交出版商出版。戏剧起初在文学作品中不入流,人们也不在乎一部戏是谁写的。因此,莎士比亚早期戏剧出版为四开本(小开本,每册价六便士)时,都是不署名的。到了1598年,书商卡特伯特·伯比出版《爱的徒劳》第一四开本,书名页上才写明“威·莎士比亚著”。从此以后,许多莎剧四开本单行本也都署名了。这说明署名莎士比亚已能有助于他的剧本的推销,也说明社会上渐渐把剧作家的地位升高到和诗人差不多,不管怎样,当年剧本属于剧团,莎士比亚不是不计较著作权,而是管不着自己剧本的出版。 
“到20世纪末叶,英国莎士比亚作品权威出版机构的《莎士比亚全集》却包括着剧作39部”。事实上,我看到的英国莎集都只收38剧,不收《爱德华三世》。只有美国河滨版的1997年新版莎集收了《爱德华三世》,增为39剧。收了《两个高贵的亲戚》,即共收38剧的则有:1974年美国河滨本、1988年英国牛津本、1997年英国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