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第3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能灵验么?

法琳吓坏了,在狱中称我七日里只念陛下,未念观音,陛下功莫大矣,陛下即是观音,极尽阿谀奉迎,奴颜卑膝之势,李世民才放过他,将他流于益州。佛教惨败。直到武则天为了树立正统,寻找宗教支持,佛教才渐渐兴盛。

总之,傅奕十一条在中国历史上不是大事件,但是佛教界心中一个惨痛。

重显怔忡的看着郑朗,不知道郑朗突然写出这九个大字是什么意思?难道朝廷对佛教不能容忍,又要象唐朝一段时间那样,打压排挤佛教?

郑朗丢下了毛笔,说道:“义海,则全,坐。对了,重显,天衣、义怀,不是本官怠慢,你们既然来了,也不是所谓的禅师,恕我不能对你们尊重。除非你们也有一手能让本官佩服万分的琴技、书法、画技。”

虽让你们进来,你们乖乖站着吧。

重显却坦然坐下,说道:“来了,已经着相,再不坐下,更是着相。坐,坐,为何不坐?”

“你也是一个惫懒的大和尚。”

重显微微一笑。

不管怎么说,高僧就是高,仅凭这一坐,郑朗无从的增加了一份好感。不过这样的大和尚太少了。

郑朗沏茶,义海开门见道:“郑施主,你说三十三不净布施,可前面还有一段话,汝听施报。复有施分。何义布施。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以何义故名为施主。如是问者。大仙当听。若人有物彼信心生。信心生已以财付人遣向他国。彼人将物向他国施。彼人布施财主得福非施者福。彼所遣者虽持物施而非舍主。若人自物自手施者。则是舍主亦是施主。为何不解?那个心经……”

“喝茶,喝茶,涉及到佛法,虽然你们不是杭州僧侣,本官也允许你们前去辨佛。到重阳节那天晚上,我与你们辨一辨。今天不谈。”

但这怎么行?

之所以今天来访,就是想今天将事情解决,真到重阳辨佛**开始,会成为鱼死网破之势。

不要以为佛教徒多,郑朗代表的是朝廷,特别是刚才九个字更给了几个和尚沉重的压力,最好不要辨,今天解决所有的事。于是义海又说道:“郑施主,不能颠倒黑白,还有祗园精舍。”

祗园精舍是佛教更有名的一段典故。

尼泊尔有一个舍卫国,舍卫城中有一个叫须多达的长者,希望佛在舍卫国说法,因而想找一地作为释迦牟尼说法的场所,于是看中了太子花园,遭到太子刁难,提出条件,以黄金铺满花园才肯出售。须多达于是用金铺地,太子为其诚心感动,遂将园中所有林木捐给佛陀,做为精舍。这段典故称为祗园精舍,或者叫给孤独园,或者叫祗树给孤独园。

郑朗道:“义海,难道你不看金刚经?”

这是佛教的一个大秘密!!!

在许多佛经中,布施经常看到的,还有各种宝石、香味、美乐。但在金刚经里清楚的写道,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既然是邪道,为什么佛经里有那么多宝石,香味,美乐,精舍?或者说供养。

其实很简单,想要佛教发扬光大,仅靠象乞丐一样乞讨,能不能发扬光大,所以要建华丽的佛寺,烧香,香气氤氲弥漫,不要宝石,但要金光灿灿,再加上庄重的梵唱,寺钟的悠扬,宗教的庄重神圣的气氛便有了。这样佛教才能发扬光大。

这就是供养中的一种。

还有布施,释迦牟尼是王子,所跟随的一群人也是贵族,比如他的堂弟阿难,这些人不会耕不会种,又要脱离尘俗,不能饿死吧。因此要百姓布施,但不说乞讨,那样的话会让人看不起的。所以佛教又有数说,叫乞土,上乞佛法于佛,下乞食于众生,乞这个不生不灭的食粮。还有一个,佛观一碗水,八万四千虫。

因此做了许多规订,弟子喝水时必须用一块布滤后才能喝。弟子更不能做饭,种地也是犯戒的。一碗水里都有八万四千虫,那么一锹下来,会有多少生命?要爱惜生命,所以不能种地。夏天虫蚁多,必须要结夏,不然出去化缘时会踩死许多生灵。只能呆在室内修行,秋后出去化缘(其实天竺夏天天热,出外化缘多苦啊,不当真)。

但有没有考虑,因为布施他们吃饭,农夫又造成多少生灵消失?彼不杀他杀,性质有何区别?或者象欧阳修所说君子朋党是好的,朋党就是朋党,难道因为他们,月亮就会变成太阳?

然而看怎么去辨,欧阳修辨成功了一半,后来并没有多少人批评他。佛祖辨成功了百分之九十,有谁敢说和尚化缘是要饭的?

舍卫国太子与须多达将精舍修好,释迦牟尼进驻,在此说法二十五年,比在任何一个地方说法的时间都长,但在金刚经里仅提了一句,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没有提及太子与须多达供养这件大功德。

对金刚经郑朗还是很赞成的,首先不象其他佛经有那么浓厚的神话玄幻色彩,很实际,即便是佛祖象百姓一样也要吃饭,于是乞食。天热了,也光着膀子。第二个是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古今往来一切圣贤,一切有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道的,只因个人深浅程度,时地不同,所传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己。有一定的辨证观与包容观。

漏洞很少,比如里面大段的布施。不象坛经,说什么空,什么了,但花了很长篇幅说六世祖慧能为达摩那件袈裟被北派禅宗追杀。不就是一件衣服吗?要,我给你。得道者拥有的是证道之法,而不是衣服,那样不但着相,是着魔。

郑朗不信佛,然而每每看看坛经第一品时,都不由皱眉头。

但正是这个金刚经,才说了真正的布施之道。

很大的佛教秘密!!!

郑朗每每看到金刚经时,都会莞尔一笑,然后叹道,殊途同归,万法归一,果不欺我也。

而这个秘密,将是郑朗在辨佛会上投放最重量的炸弹!

立即将话题隐过,又说道:“义海,还是弹琴吧。楞严经中各个菩萨有各个菩萨入道的法门,每一个菩萨的法门皆完全不同。昔日我不研佛法,认为知日禅师是迷恋于琴道,今天看了这么多佛经后,才知道琴也有琴道。”

说着指了指后面厚厚的佛家经义。

“何解?”义海不由问道。

“你学的是禅宗,有顿悟与渐悟,顿悟艰难,渐悟也未尝不可。所以说看山似山,看山不似山,看山还是山。天下万法,琴也是一法。先用心奏琴,心琴合一,心即是琴,琴即是心,刚才我闻听你弹琴,似已进入这一境界。再丢心丢琴,无心无琴,无物无我,那么就可以悟道了。”

说完了想乐。

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师叔,别被自己这句话忽悠得走火入魔,悟个头的道!弹好琴吧。

已经忽悠了,义海蹙眉沉思。

义海忽然睁开眼睛,道:“郑施主,我前来是受众寺长老所托,央请你一件事,杭州诸田听你调换,重阳之会取消则个。”

“大和尚,是我要称你法师,还是师叔,还是其他,说一段故事给你听,有人问药山禅师(唐朝名僧),怎样才能不被外境迷惑,药山说道,任由外境来去,有什么关系?回道,不会。药山就反问,那有什么外境能使你迷惑呢?于是又引出一段故事,许多少年拥簇一位长者饮酒,同时还有诸多歌伎作陪。因为只有自己年龄最高,长者闭眉闭眼,规规矩矩的正襟危坐,不理会四周的嬉闹。酒会散后,歌伎向他索取酬赏,长者拂衣而起,生气地说,我根本连正眼都没有看你。歌伎一听,用手抓着他说,眼睛看的算什么,闭着眼睛想的才厉害。”

王安石等人全部笑了出来,连三个更年青的和尚则全他们也憋着嘴角,想笑却不敢笑出。

郑朗又说道:“水浇鸭背风过树,佛子宜作如是观。何妨对境心数起,闭目不窥一公案。各位心境比我还俗,再说茶已凉,请离开吧。义海,若有缘,过了重阳,你我再次相会,只弹琴,不谈佛。”

第二卷第三百十八章最神奇(上)

但郑朗的话没有作用。

你让我站我就站,你让我走就走啊,说好听的我这叫不着相,不好听的叫你调不动我。义海准备起身离开,重显依然坐着不动,说道:“郑施主,我在明州动身之时,找到你撰写的那本中庸,特地看了一遍。”

“那是儒家的书。”

“你现在不同样在看佛家的经义律论?”

“不得己看之。”

“贫僧也是不得己看之。”

郑朗不由笑了起来,道:“好,我听你说一说。”

居然给了他一次机会。

“我在你书中看到了八个字,事可适止,矫枉过正。”

说得不大对,郑朗中庸主要写的是根据不同情况变化与时俱进的进行调节,但重显这样说也无不可。这个八字换成一个,叫变。无论做任何事,都有一个度,比如宋朝对武将的控制,叫失了度,毕竟是冷兵器时代,将他们权利剥削得一干二净,武将如何发挥作用?这就注定了军事的软弱。

郑朗道:“大和尚,你也算说得有理,如果我不知道度,那么这纸上写的不是傅奕十一条,而是联道会昌灭佛!!”

六字吐出,几个和尚脸上再次变色。

这更是佛教史上的巨痛。

武则天将佛教抬起来,不是佛教给了武则天兵将钱帛支持,而是舆论的支持,替武则天鼓吹她为帝的合法性。然后佛教一法不可收拾,危害严重。实际宋朝佛教危害也严重,出家的僧尼、侵占的田地、逃匿的户数、减免的税赋,比唐朝佛教鼎盛之时不少半分,不过宋朝庞大的经济与人口总量,使宋朝的佛教危害变得看似的不那么严重。

再者,宋朝更严重的是冗兵冗官冗政,这三者之危害那一样都比僧尼带来的危害大上几十倍,所以在研究宋史中,许多历史专家忽略了这个重要的问题。

这个大烂疮放在宋朝身上不算什么,但放在唐朝可怜巴巴的经济上,危害立现。因此李峤、狄仁杰、辛替否、姚崇、李叔明、韩愈都曾上书反佛。一直未果,直到唐武宗,为佛教所侵,不得不下诏说,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出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于此,且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女不蚕,有受其寒者,今天下僧尼不可胜数,皆待农而食,待蚕而衣,寺宇招提,莫知纪极,皆云构藻饰,僭拟官舍,晋宋梁齐,物力凋瘵,风俗浇诈,莫不由是致也。

一诏下完后,开始灭佛。

实际这段历史不是诏书所写的那么光明正大,主要是唐武帝李炎偏爱道教,赵归真荐引道士邓元起、刘玄靖等,共同在唐武帝面前攻击佛教,才引起这起灭佛事件。

但不能说这道诏书没有作用。

不一定象诏书里所写的一夫不田,有受其饥者,一女不蚕,有受其寒者,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士农工商,宗教的良性作用便是感化百姓,扬善去恶。可也有一个度,若是四十万人五十万人为僧为尼,以唐朝后期可怜的经济能力,如何承受?即便是感化,也不需要这么多人,在落后的生产力下,必然产生许多深远的影响,减少粮食生产、税务、劳力等等。

发起灭佛事件是因为崇道引起的,可这次灭佛却是良性的,会昌二年,唐武宗令僧尼中犯罪者与违戒者还俗,罚没财产,充入两税。四年,敕令毁拆凡天下房屋不满两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其僧尼全部还俗,也就是拆毁所有中小型寺院,以及一些让朝廷不满的寺院。五年四月,敕祠部检括天下佛寺僧尼。七月下敕两都两街各留寺二所,每寺仅给僧三十人,上都长安左街留慈恩寺、荐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庄严寺,其节度与观察使以及同华商汝等各州,各留寺二所,分三等,上留二十僧,中十人,下五人,其余僧尼一律还俗。所有非保留寺院,全部拆毁,铜像钟磬销毁铸币,铁像交给本州铸做农器,金银宝石销付度支。八月,宣告天下,拆寺四千六百所,还俗僧尼两十六万余人,收充两税户,招提、兰若拆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这还是在唐王朝力衰、藩镇割据下取得的战果。不然此次佛教将会遭遇灭顶之灾。就是这样,一直到宋真宗后期,佛教才渐渐恢复到天宝鼎盛的局面。

重显艰难的说道:“郑施主,佛教如那样,道教必然也会产生新的弊端。”

说得很含糊不清,这就象大户人家一样,一朝灭亡了,许多士族大户消失,新王朝进行田产分配,可新王朝确立后,必然又有许多权贵。因此民间多有夫妻二人吵架时,女子抱怨婆家没有好公公,是穷家,正是这种原因。父亲是李刚,自己上位会更容易,比如韩亿的八个儿子,吕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