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哥by竹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哥by竹西-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我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你的脾气我多少还算了解,若是把我当外人,你定然不会跟我这么说。”她忍不住叹了口气,又道:“世情最能打磨人,我若还是以前的模样,那才是件咄咄怪事。”顿了顿,又道:“照理说,我该劝你也收敛一下这脾气的,人与人相处,即便知道对方是虚情假意,也没必要直着说出来。只是……唉,我又不想你最终变得跟我们一样。”
看着前方的那些莺莺燕燕,她忍不住又叹了口气,“你这脾气,将来有人护着还好,若是没人护着,只怕要吃一辈子的苦头。”
锦哥沉默片刻,抬头道:“我从不把我自己交给别人护着,我宁愿自己护着我自己。”
郑子慧看看她,再次摇头道:“显见着这是孩子话。你一个女孩子,连独自求生都难,还说什么自己护着自己。”
“求生吗?”锦哥一眨眼,“我想我能做到。”
郑子慧也跟着一眨眼,忽然就想起那些传闻来。再想到堂上的那一幕,想到这表妹就因为要养家,竟落得只能嫁给一个傻子,她胸口不由一闷,隐晦地道:“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将来才最重要。只是,女孩子的将来从来就不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哪怕你再刚强,若命运叫你如此,你也只能认命。”
锦哥的眉一动,不由看向郑子慧。偏此时一个管事妈妈找了过来,将郑子慧叫走了。望着大表姐的背影,锦哥的眉再次拧紧。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一章·吵架


郑家从沈家告辞出来时,那吴家只说同路,也一同告辞出来。
锦哥原以为郑氏还会拉着自己同车,却不想老太太那里忽然发了话,说是要郑氏跟她一车,锦哥只得上了玉哥的车子。
马车出了二门,忽然又停下来,车外传来一阵说话声。玉哥好奇,凑到窗边往外看了一眼,扭头对锦哥道:“是吴家的人。”
锦哥心头一动,便也凑到窗边往外看去。
却只见那门边一溜站着三个青年,当中一个看着有些木讷的青年被吴家的婆子引到老太太和郑氏的车边说话,但锦哥的视线却是落在旁边作陪的两个青年身上。那两个青年中,有一个她认识,便是在茶馆见过的那个邵文祥。
再次见到此人,锦哥不由就皱了一下眉。
如今无忧已经住进了青阳书院,一旬才能回来一次,外面的消息对于她来说就变得更加闭塞了。即便有个小五能帮她打探消息,也只是做到有问必答而已。
只是,有提问才会有答案,锦哥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即便提问,也未必能问到关键处。那被偷偷带进郑府的只言片语,不仅没有缓解她的焦虑,反而让她感觉更加难以忍耐。
再一次,锦哥心头掠过一阵烦躁。若是没有那次出门,她还没意识到她有多么怀念以前在石桥镇上的自在。
*·*
第二天,锦哥正坐在房里看书,冰蕊忽然来报,说是郑氏请她过去。
郑氏在老太太那里。见她过来,郑氏笑道:“我们回来也这么久了,都没上街去逛过,今儿老太太高兴,说是要带我们去珠玉楼看看。”
从昨儿那些姑娘的闲谈里,锦哥刚刚知道,这是一家十分气派的珠宝店。她不由就看了老太太一眼。
此时,几个郑家姑娘们也在场。就听郑三姑娘嘟着嘴嘀咕道:“凭什么只带锦哥姐姐去,老太太也太偏心了!”
锦哥这才知道,老太太竟只带了她一个人出去,连玉哥都不曾带着。
而当她在珠玉楼看到吴家婆媳时,心头顿时一片了然,看着郑氏的眼神里不由就带上一层冷意,直看得郑氏的目光一阵躲闪。
回去的路上,锦哥和郑氏同车。她扭头问郑氏:“娘答应过什么,没忘了吧?”
郑氏飘忽一笑,“自然没忘。”然后便扭过头去假装看着窗外的风景。
见郑氏躲闪着眼眸,锦哥的眉不由拧得更紧。一回到郑家,她就写了张纸条,令秋白送去观元巷。
第二日,老太太又说要带锦哥去看衣料。这一回,锦哥断然拒绝了,也不看郑氏和老太太的脸色,毅然转身回了自己的屋子。
晚间,秋白拿进来小五的回信。锦哥看了,脸色不由一片铁青,转身就进了郑氏的屋子。
“娘可有什么要跟我说的?”站在郑氏面前,锦哥冷冷问道。
因锦哥白天的顶撞,老太太把郑氏一阵好说,只说她在儿女面前竟没一点做长辈的尊严,又说了一番在家从父母的古训,直叫郑氏羞愧难当。想着这女儿从不在人前给自己留颜面,她心里积压已久的不满顿时就盖过了自锦哥病倒后生出的愧疚。如今又被她如此指着鼻子问话,郑氏顿时就恼了,掏出帕子抹着泪道:“我又怎么了,叫你这么指着鼻子问我话?!我可是你的母亲。”
锦哥皱眉道:“娘是知道我脾气的,若娘真要瞒着我决定什么事,可别怪我不给娘留分寸。”
郑氏气恼地一甩帕子,叫道:“你听听你都说些什么?!世上哪有你这等不孝的女儿,竟这么跟我说话?!”
她的叫声传出去,立刻惊动了西厢里的玉哥。玉哥忙跑过来,将众仆妇们赶得远远的,扭头道:“好好的,这是怎么了?!”
见玉哥过来,郑氏拉着她哭道:“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不懂事的冤孽?!我这劳心劳神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她的将来,她竟甩脸子给我看。也不想想,谁家姑娘自己过问自己的亲事了……”
玉哥听了不禁一阵诧异。这几日,她正沉迷于和新认识的那些朋友通信,便忽略了家里的事。待她从郑氏那里问出缘由,不由也皱起眉头,道:“那个七哥吗?我怎么记得他从树上掉下来摔傻了?”
郑氏生气地一甩手:“我岂能把你姐姐嫁给一个傻子?!那孩子只是因为那年伤了头,说话动作有些慢而已,其他却是一点毛病都没有!我也亲自看过,难道还能害了你姐姐不成?!”
“可是……”
“你以为我不想给你姐姐找个好人家?!”郑氏哭道,“可你也得想想,我们挑人家,人家更是挑我们。且不说你爹头上带挂着罪名,即便没有,若是教人知道她已经失了清名,这世上哪里还有她的活路?!小七那边是亲戚,大家都是知根知底,正好谁也不嫌弃谁。且你看看你姐姐那脾气,可是个能顶门立户的人?!不如跟着小七,一辈子也能图个平安喜乐。偏这冤孽,以为我一心想害她,竟指着鼻子来问我,我是有苦无处诉,早知道当年不如随你们父亲去了,也好叫她称心如意!”
这番寻死觅活,郑氏已经有近一个月不曾提起过了,如今忽然又发作起来,倒叫玉哥怔了怔,才上前抚着她的背道:“娘快噤声!叫人听到姐姐就不要活了!”
听母亲说什么失了清名,锦哥还能忍耐,如今听玉哥也这么说,锦哥顿时就火了,“我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哪里就失了清名了?!”
玉哥瞪着她低喝道:“还不给我闭嘴!你想叫人都知道吗?!”
“知道又如何?!”锦哥怒道,“我一不偷二不抢,哪里丢人了?!”
玉哥咬牙,过去将锦哥按在桌边,低声道:“别人管你如何养家糊口!只要被人说你整天厮混在男人堆里,你还要不要脸了?!偏你整天还大咧咧的不在意,再这么下去,我和无忧的名声都要被你带累了!”
锦哥脸色不由一阵铁青,冷笑道:“原来是我带累了你们。”她甩开玉哥的手,转身冲向门口。
玉哥自悔失言,正要开口补救,就见锦哥忽然又在门边站住了。
锦哥站在门边,深吸一口气,扭头望着郑氏和玉哥道:“我之所以留在这里,是因为你们。即然你们都这么说,正好两便,明儿我就搬回观元巷去,那里才是我的家。”说着,开门走了出去。
玉哥和郑氏不由大惊,她们都知道锦哥说到做到的性子。郑氏顿时又低头哭了起来。玉哥心里一片焦急,只草草说了一句“我去说她”,便丢下郑氏冲过去看锦哥。
玉哥闯进东屋时,就只见锦哥正在那里翻箱倒柜收拾东西,她忙挥手将冰蕊等人赶了出去,站在她身旁泪眼婆娑地道:“姐姐别生气,是我说错话了,我向你道歉。”
锦哥的手撑在打开的箱盖上,看着满箱子的衣物沉默了一会儿,才叹了口气,合上箱盖道:“这里没一样东西是属于我的。”
见锦哥还肯跟自己说话,玉哥顿时就放下心来,不由像小时候那样,扯着锦哥的胳膊就哭了起来。
做了多年的姐妹,锦哥岂能不知道玉哥,不管在人前如何装模作样,在她的面前却是从不遮掩。
其实这人精似的玉哥,也和无忧一样,很是依赖自己吧。这么想着,锦哥心里顿时就没了怒气。她有些无奈地看着把眼泪往她衣袖上抹的玉哥,道:“你放手,我不生气了。”
玉哥忙抬起头,一脸希翼地望着她。
锦哥一皱眉,“但我肯定要回去。我是真不想住在这里。”
玉哥顿时又哭了起来。
看着如此这般作戏的她,锦哥忍不住又是一阵叹息,扯开玉哥缠在她胳膊上的手,“你该知道的,我一直都想搬回去。”
她低头理了一回思路,缓缓又道:“其实我搬回去对大家都好。一则,我们有家不回,却长住在这里,迟早要惹人闲话;二则,我本就不惯与人交际,守在家里正好两相便宜,即便你们长住在这里,说起来也只不过是亲戚间的走动;第三……”
她顿了顿,“虽说我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不过,我也不是那种不通世情的人。这世道就是如此,你和娘的担忧不无道理。只是,我的脾气你也知道,我不是个会委屈自己的人,娘若是硬要安排我的婚事,”她冷然一笑,“且看我会不会屈从,大不了一辈子不嫁人。”
“姐!”玉哥忍不住抬起哭红了的眼。
锦哥摇头又道:“你放心,我本就没打算要嫁人。我回去后,你们只需对外说我积劳成疾,只要我避着不见人,渐渐地就会被人忘了。即便再被人有心扯出以前的事,只看我是一个将死之人,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搞不好还能替你和无忧争得一些同情。”
见她说得轻松,玉哥心里一阵愧疚,不由抓着她又是一阵哭泣。
锦哥拍拍她,淡淡一笑,道:“哭什么,这是各得其所而已。”
“可是,”玉哥一阵摇头,“外祖父和外祖母绝对不会同意的。”
“他们同不同意,关我何事。”锦哥冷然扬眉,“我们一个姓宋,一个姓郑,说起来是亲戚,若不论亲情,只不过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罢了。”
既然他们不拿她当亲人,她自然也就不必再顾忌他们的想法。她忽然发现,有些事,只有在意时才能束缚住自己,一旦放开了,便再也没什么东西能阻挡她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二章·交换


锦哥去意已决。郑氏听玉哥那么一说,顿时就又“病”倒了,拉着玉哥一阵痛哭。
玉哥虽然将人都赶开了,可抵不住如意居里耳目众多,不到一柱香的功夫,锦哥和郑氏争执的事,郑家该知道的人就全都知道了。
听说郑氏“病”了,老太太那里急忙跑来查看,又撵出众人,将锦哥叫到郑氏床头痛骂一通,逼着她向郑氏陪罪。
偏锦哥竟连个表情都不曾给她们,只挺着肩站在那里冷冷看着装病的郑氏,直气得这母女俩一个仰倒。若不是锦哥是外孙女,没法子对她动用郑家的家法,郑氏又怕锦哥当众翻脸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只怕一顿板子都要打了上去。
锦哥的桀骜传到外院,也令老太爷一阵恼怒。原还以为这个外孙女多少还有可取之处,却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禀性!听着老太太那里劝不动,锦哥只口口声声说着“回家”二字,想着若是在这节骨眼上闹出什么事,怕是郑宋两家都要成了仕林的笑柄,老太爷忙命人去将锦哥带到小书房。
*·*
小书房里,郑老太爷依旧一脸威严地坐在大书案后。
站在书案对面的锦哥脸上却少了上一次来时的恭敬,只扬着头,皱着眉,警惕地盯着郑老太爷。
“你们母女回京后,我和你外祖母可有亏待你们之处?”郑茂然冷然道。
锦哥却不被他的威势所影响,淡淡地道:“外祖父收留,是外祖父的情份。只是,我们终究是宋家人,没有叫外祖父养着的道理,要回家也属人之常情。”
老太爷的眉顿时一拧,喝道:“在家从父母,这古训你难道没学过?岂能容你如此自专!”
“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锦哥接道,语气里忍不住带上一丝嘲讽,“外祖父要不要叫无忧回来问一问母亲?”
她故意将话引申到郑氏身上,直气得郑茂然一阵语噎。
祖孙俩对瞪了好一会儿的眼,郑茂然才又道:“你母亲的身体不好,难以操持家务,即便出于孝道,你也不该叫你母亲如此为难。”
刚才从大义说话,现在又拿孝道压人,锦哥的眼一眯,道:“叫母亲为难,确实不孝。只是,外祖家虽好,到底不是宋家。若是被人拿住说话,终究难逃‘嫌贫爱富’四个字。这不是宋家的门风,更不是外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