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斃了那隻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別斃了那隻狗-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口令增强这个行为,以后我遇到以下情况即可指着壁炉台:(1)我知道牠肚子饿的时候。(2)牠刚好躺在地上四脚朝天的时候,或者任何其它情况。我所训练出来的是一个连锁行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一长串的连锁行为,例如木工和家务,都是由许多熟知步骤所构成的一连串行为。而我们对动物也有一样的期待:要求牠们「过来!」、「坐下!」、「趴下!」、「跟好!」等长串连续动作,这种长串连续的行为是「连锁行为」,不同于「长时间维持的单一行为」(维持一小时或做一百次)。连锁行为可以很容易维持,表现不会变差或延迟反应时间,因为每一个行为其实都被下一个行为的讯号或出现机会所增强,直到所有行为完成,最后才获得奖励。

连锁行为可分为数种:由重复发生的同一行为所构成的「同构型连锁行为」(Homogeneous chains),例如马匹连续跳过一连串同型跳跃障碍物;以及由不同行为构成的「异质性连锁行为」(Heterogeneous chains),待最后一个行为完成之后方获增强。

正式的狗儿服从竞赛多半属于异质性连锁行为,例如中级竞赛项目:(1)主人把哑铃丢到跳跃障碍的另一边时,狗儿必须坐在主人脚侧。(2)一听到讯号即跳越障碍。(3)找到哑铃,把它咬起来。(4)衔着哑铃回头并跳过障碍。(5)坐在主人面前,等主人拿走哑铃。(6)听讯号回到主人脚侧,竞赛时这些连续行为的顺序通常一成不变,不过你可以先个别训练单一步骤,或在训练其他连锁行为时顺便练习同样的步骤。

连锁行为的行为顺序并不重要,但它有三点要素:(1)构成连锁行为的个别行为紧凑发生,没有耽搁。(2)这些行为由来自训练者或环境的讯号主导。(3)等到整个连锁行为完成才出现初级加强物。

无论狗儿参加打猎竞赛或赶羊竞赛,每次参赛的习得行为出现顺序或许会因环境不同而大肆更动,然而在牠拾回雉鸡或把羊只全赶入栏内时,整套的连锁行为最后才会获得增强。

连锁行为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个别行为都曾被增强,而且都受到刺激控制(即完全依讯号行事),于是这些保证增强物一定会出现的习得讯号可用来维持连锁行为的个别行为。讯号可由操作手给予,牧羊人以哨音告知牧羊犬转弯的方向、行进速度、何时停下和何时回头;讯号也可由环境提供,参加服从竞赛的狗儿在跳越障碍之前,眼前出现的哑铃便是要牠拾起来的讯号,而拾起来的动作是回到操作手身边的讯号,看到障碍物则又是跳越的讯号,主人不必为这些连锁行为中的个别行为提供口头讯号,可是讯号早已存在。

有时,前一个行为就是下一个行为的讯号。我最近刚搬到一个新城市,找了一处新家也设置了新公司,我把新地址、新电话号码、新传真号码和新的电子邮件账号全背了下来,但是有好几个月,我没办法从这一连串的数据中抽出片段数据告诉他人,直接问我邮递区号是多少,我肯定当场被考倒,除非让我先背出镇名和州名,接着我才能顺利背出邮递区号。电话号码也是如此,我必须先说出区域号码才能背出其余的号码  这就是一种内建讯号的连锁行为。

我们每天所做的许多事(如冲澡后穿上衣服)都是这类连锁行为。行为分析学者发现教导具有发展缺陷的人们时,仔细建立依讯号行事并获增强的连锁行为对于这些人的独立或半独立生活技巧有极大帮助。

我们都看得到连锁行为的用处及效用,但是我们常看不出来的是,我们眼中所见的错误行为常只是连锁行为瓦解后的结果。我帮训犬师上操作制约课程时曾听过许多他们在狗儿没做对时的解释:「这只狗很顽固。」、「牠只是企图报复我。」、「牠很紧张发情了刚发情结束。」或其它说法。其实牠的犯错,只是训练者建立或维持连锁行为不力的结果。

当构成连锁行为的行为当中,有一些未学成的行为或尚未受到刺激控制的行为时,这个连锁行为便会瓦解崩离。当训练对象不懂得讯号或无法达成讯号所要求的行为时,你便无法利用这个讯号增强,这代表每个连锁行为都应该倒过来训练,从最后一个行为开始训练。先确定训练对象已经学会这个行为,而且也能辨识出引发这个行为的讯号,然后再训练倒数第二个行为,如法炮制直到完成所有行为。当你想背一首诗、一段音乐、讲稿或台词时,把它分成五个段落,把次序反过来,从最后一段开始背起,从自己最弱的部份背到最熟练的部份;相反的,若依照记忆内容原先撰写及呈现的顺序开始背诵,你便必须不断从熟悉的段落背到较为困难且未知的段落,这种经验让人极无成就感。以看待连锁行为的方式处理背诵一事,不仅可以缩短所需的记忆时合,也能让整个背诵过程变得较为愉快。

连锁行为是个独特奇怪的概念,我自己也曾经因它大感挫折,觉得自己已经无计可施了,却还是没办法让某只动物、某个小孩或自己去进行一些显然并不难的连锁行为,直到我领悟到原来我一向把连锁行为的训练顺序弄反了。

加上糖霜装饰是做蛋糕时的最后一个步骤,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做蛋糕这件事,你的第一步应该是在装饰糖霜时请他们来「帮忙」。

教狗儿玩飞盘:一个连锁行为的例子

(An Example of A Behavior Chain: Teaching A Dog To Play Frisbee – p。89)

我有一位住在纽约市的朋友,每个周末都带他的黄金猎犬到中央公园玩飞盘,他告诉我,生活中似乎到处是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教狗儿玩飞盘游戏的人。这真是一件可惜的事,因为对居住在都市里的大型犬而言,玩飞盘是绝佳的运动方式。飞盘虽的速度比球慢得多,移动的方向也较飘忽不定,或许更接近真正的猎物。激励狗儿跃入空中做出花式飞接让饲主感到很有趣,而且玩飞盘时饲主可以站在原地,却仍能让狗儿来回奔跑。

饲主常见的抱怨是,当狗儿受到鼓励,也就是看到飞盘挥动时,牠会跳起来试图咬飞盘,但是当他们把飞盘丢出去时,狗儿只站在原地看飞盘飞走,牠或许会去追它、咬住它,但是从来不把飞盘拿回来。

飞盘游戏有两个训练关键:第一、狗儿追逐飞盘的距离必须慢慢以塑形拉长。第二、这个游戏是种连锁行为:狗儿去追飞盘,然后咬住飞盘,最后衔着飞盘回来,等待下次丢出的机会。所以每一项行为都必须分别训练,而且这个连锁行为的最后一步  衔回飞盘的行为  必须第一个训练。

你可以先从极短的距离(甚至从室内开始)训练衔回,利用很容易衔住的东西(例如)(旧袜子)作训练,猎犬犬种几乎都会自动自发地衔回,但是其它大种(如斗牛犬和拳师犬)

则必须小心塑形出放下飞盘或交还给人的行为,因为牠们通常喜欢玩拔河游戏。

在狗儿能够依讯号衔回东西并且还给你之后,你再塑形牠接飞盘的动作。首先在狗儿面前晃动飞盘,让狗儿兴奋不已,重复给牠飞盘再拿回来,当然,当牠把飞盘还回来时一定得疯狂赞美。然后把飞盘拿在半空中,当牠跳起来咬时就给牠,再让牠还回来。接着把飞盘短暂地丢入空中一秒,如果牠接到了飞盘就大肆称赞牠。当牠有了接飞条的概念之后,你可以开始塑形这个连锁行为的第一步  追飞盘;把飞盘往上丢,丢到离你一两公尺处,让狗儿必须跑去追它才接得到。

现在你的狗正朝着可能成为超级飞盘狗之路迈进。在距离渐渐拉远之后,狗儿必须学习观察飞盘走向并且找出接飞盘的最佳位置。这需要多多练习,所以要训练牠去接二十五呎远的飞盘可能得花上一两个周末。学习迅速的狗儿最后将能够精通接飞盘的技巧,丢得再远也接得到  美国飞盘狗明星「艾诗礼·惠比特」(Ashley Whippet)接得到飞越一个足球场的飞盘。狗儿似乎对自己的特长感到沾沾自喜,当牠们表现出色或做出漂亮的越肩飞接动作时,观众发出的欢声喝釆也让狗儿神釆飞扬。然而,狗儿接到飞盘后之所以会返回,是因为这个行为是这一连串连锁行为中最早开始训练的,而且这个最后步骤将带给牠增强(你可能会称赞牠或再度掷出飞盘)。

当然你也会发现,若是牠好几次带回飞盘而你却没称赞或掷出飞盘时,这个衔回的行为将会每况愈下。此外,当狗儿累得不想再玩时,牠衔回的动作将闲始蹒跚,不是衔回的速度变慢就是在途中丢下飞盘,这代表你必须赶快停止游戏  你和牠都已经玩够了。

类化刺激控制的概念 (p。142)

(Generalized Stimulus Control – p。91)

对于多数动物而言,起初建立刺激控制时都必须花些时间,但是通常到了建立第三个或第四个行为的刺激控制时,你将会发现动物似乎已能开始类化,或者已经了解它的概念。等到牠们学会第三个或第四个讯号控制的行为之后,多数训练对象似乎已体认到特定事件的出现是种讯号,每个讯号代表一个不同的行为,能否获得增强视牠能否辨识出讯号并出现正确反应。自此之后,要建立习得刺激将易如反掌,动物已经有了概念,牠只需要学习辨认新的讯号并且联结它们到正确的行为上即可。身为训练者的你必须尽可能让过程清楚明白,这么一来,日后训练起来将比当初刚闭始训练时的费力步骤快得多。

人们的类化速度更快,甚至只要奖励他们对一个指令产生反应,他们为了获得增强将很快对其他指令也产生反应。我的朋友「李」在纽约市较差的地区教小学六年级数学,每当新学年开始他总是先训练学生听从他的请求不吃口香糖。他不利用胁迫,只说:「好,大家注意,我们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从嘴里取出口香糖,做得好!噢!等一下,朵琳嘴里还有一些口香糖…… 太棒了!她取出口香糖了,大家为朵琳鼓掌欢呼!」他也教学生课后再吃口香糖(以「下课!」二字作为增强物),这么做或许看来无关紧要,甚至很无聊(不过这倒省得李看着一群嘴巴嚼来嚼去,他最讨厌上课时这样),可是他发现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意识到,响应老师的请求之后即可能获得增强。

当然,如同一位好的虎鲸训练师,李也利用各式不同的增强物,除了好成绩和他给予的认可之外,也使用游戏、同僚认可、提早下课的特权,甚至给他们免费的口香糖。当然,他起初花了不少时间在口香糖上,他把它分成小段,一小段一小段地拿来用,他的学生都认为他对口香糖有种奇特的偏执,不过这些孩子也学习到,这个人言出必行,达到他的要求代价也不错,所以大致来说他们都变得反应颇佳且很专注。

其它老师认为李有种让学生安静下来的天生本领,校长认为他是个「纪律分明的人」,则认为这些孩子很聪明,举一反三不成问题,他乐见其成,而且他也乐见不吃口香糖的学生。

习成前低潮及发怒 (p。143)

(Prelearning。Dips。and。Tantrums。–。p。92)。

让行为受到刺激控制的过程中,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称之为「习成前低潮」(prelearning dip)。当你塑形出某个行为,正进行刺激控制的训练时,突然间训练对象不但对该刺激毫无反应,而且完全不反应了,牠的样子就像从未听闻过这个你之前已塑形出来的行为。

这可能使训练者极度挫折,本来你已经厉害地教会鸡跳舞,现在你想训练牠只有当你举起右手时才跳舞,但牠却只是看看你的右手却不跳舞,或者当你给讯号时牠可能站着不动,没给讯号时反倒热情乱舞。

如果把这个过程缯成图表,随着正确反应率(即讯号出现才产生反应的比例)逐渐增加,你将看见一条缓慢爬升的曲线,接着,当正确反应率掉到零时,这条线便会突然跌至谷底(遇到多次毫无反应或错误反应)。但只要你持之以恒就可以等到训练对象开窍,突然间,牠会从完全失败的情形一下跳升到极佳的反应  你一举起右手,鸡立即起舞,这个行为已经受到了刺激控制。

依我看来,这个现象是因为起初训练对象学习某个讯唬时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训练者只看到正确的反应缓慢增加,出现令人振奋的行为倾向。然后训练对象注意到那个讯号。理解到该讯号与获得增强有某种关系,这时牠全神贯注在这个讯号上,而不是想着出现行为,当然就不会出现反应,也不会获得增强。如果训练者持之以恒,一试再试,刚巧讯号出现时它再度出现行为而获得增强,训练对象就会「有了概念」,自此以后它便「知道」讯号代表的意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