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天下 作者:饶胜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局天下 作者:饶胜文-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 陈纪六 ' 次年,北周再度兴兵攻北齐。这一次,北周将战略进攻的重点选在山西。出兵前,周主对群臣说:“前出河外,直(只)为拊背,未扼其喉。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往攻之,彼必来援,吾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巢穴,混同文轨。”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 陈纪六 '

  山西素为高齐根本,经营已久。平阳在高欢的时代便是东魏与西魏对峙的前沿重要据点,后更建为北齐在晋西南的重镇。北齐大臣卢叔虎曾建议齐主经营平阳以逼北周。他说:“宜守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彼闭关不出,则稍蚕食其河东之地,日使穷蹙:彼若出兵,非十万以上不足为我敌,所资粮食,咸出关中;我军士年别—代,谷食丰饶,彼来求战,我则不应,彼若退去,我乘其弊。自长安以西,民疏城远,敌兵往来,实自艰难,与我相持,农业且废,不过三年,彼自破矣。”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八 陈纪二 ' 这的确是以山西逼促关中的一项良策。齐主颇采纳之。

  这次北周将进攻重点选在山西,平阳是其第一个需要克服的据点。北周军进攻平阳,经过了相当激烈的争夺战,才攻占平阳。是后,北齐帝高纬试图夺回平阳,被北周军击败,只得退回晋阳。北周军又乘势攻破晋阳,然后,挥师东出滏口,下太行,包围齐都邺城。高纬及幼主高恒出逃被擒,北齐灭亡。北周统一北方。(见图3—1—3)

  




  从以上几场战争中可看出山西在北方统一进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上述几起战争都是以关中的势力在山西的角逐中战胜河北的势力,进而兼并河北,统一北方。

  这几场战争,差不多是循着同样的步骤:河北地区的政权先是丢失了他们在太行西侧的军事据点,从而导致经太行山下河北的几座关隘的防守失去依据,然后,关中势力或自晋阳出井陉,或自上党出滏口,东下太行山,至此,河北西部屏障尽失,可谓大势已去。

  当关中的势力与河北势力在山西对峙之时,以关中图河北易,而以河北图关中则较难。关中和河北都须藉山西以屏护侧翼。但河北藉以屏护右侧翼的太行山河流穿切的谷道较多,由此造成穿越太行山的通行孔道较多。可以由上党下滏口而出河北南部,可以由太原下井陉而出河北中部,还可以由大同出飞狐口、经桑干河谷趋居庸关而临幽燕。而关中的东面,南有崤函之险,北有吕梁山和黄河双重蔽护,通行不易,不利于大规模进兵,只有蒲坂至龙门一段利于进兵。

  这样,关中、河北虽是每每分享山西地利,但关中藉山西为屏障,所备者一,其势较专,对来犯者的战略意图容易判断;而河北藉山西为屏障,所备者多,其势较分,不易判断来犯者的战略意图。

  前、后赵在北方对峙时,后赵大将石虎自轵关入攻前赵在山西的重镇蒲坂,前赵主刘曜当即亲率大军,倾国出动,驰援蒲坂,击败石虎。此战在当时实已造成乘胜追击并直捣后赵都城襄国(今河北邢台)的态势。只是刘曜在此战之后决策失误,未能利用此战对后赵所造成的震荡性效果,直捣襄国,而转锋南攻洛阳,致使贻误战机,才铸就了自己的失败。前秦与前燕对峙时,前秦宗室苻柳等据蒲坂、陕城反苻坚,并向前燕请兵,前燕朝臣中有援苻柳并乘势攻前秦的建议,前燕主未能抓住此时机加以利用,符坚却迅速部署平定叛乱,稳定了东部局势。东、西魏对峙时,高欢三次亲统大军入攻关中,都是受挫而还;后来,又攻西魏在晋西南的军事据点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顿兵坚城之下,苦战五十余日,不能破城,最后高欢智、力皆困,以致发病,不久死去。此后西魏即转入战略攻势。

  另外,山西对于河北的屏障作用与对关中的屏障作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换言之,河北与关中对山西屏障作用的依赖程度是不同的。

  太行山对于河北的屏障意义可谓存亡攸关。以河北地势之低,要仰争太行,殊为不易。因此,要保障太行屏障的稳固,必须保障对太行山特别是穿越太行山往来通道的控制;而要保障对太行山往来通道的控制,却又有赖于对太行山以西几处军事据点的控制,尤其是上党、太原;上党、太原地势较高,均居高临下,俯临河北中、南部。它们若为河北所守,可巩固太行屏障;反之,自此二地下临河北,便成高屋建瓴之势。所以,对于河北来说,若失去在山西的军事据点,则太行山的形势便迅速转入西方:自上党东下滏口足以夺其门户,自太原东出井陉足以执其中枢,自大同出居庸、飞狐足以倾幽蓟根本。

  而对关中来说,山西只是其外围屏障,即使丢失了在山西的据点,犹有大河可以凭恃,还可作第二阶段的守御。山西对于关中的屏障作用固然重要,但关中对它的依赖程度远不及河北。

  在山西这块土地上,河北的势力欲图关中,比较困难,而关中的势力欲图河北则比较容易。因此,历史上关中与河北的政权在山西的对峙,以关中兼并河北的居多,而以河北兼并关中的居少。

  以上所谈主要是山西在起自关中或河北的政权在统一北方的进程中的地位。至于本身就是建立于山西的政权,则更能利用山西内线作战的地理条件,纵横四出,威制北方。如起自代北的北魏,东灭后燕、北燕,西灭赫连夏、北凉,北扫柔然,南夺刘宋河南之地,统一了整个北方地区;北魏末年尔朱荣也以山西为根据地,控制北魏政权,实亦控制整个北方的形势;五代时,后唐、后晋、后汉三代都是起自山西,大体统一北方,它们兴起的基础都得益于山西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一 山川形势
 
  在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自太行山、伏牛山、大别山以东,幽燕以南,江淮以北,为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是为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在这片大平原的东部,分布着一片低山丘陵地带,是为鲁中南低山丘陵。这片低山丘陵的北,西、南三面都是平原,东面是山东半岛,为渤海和黄海所环抱。鲁中南低山丘陵由泰山、鲁山、沂山、蒙山组成,构成山东地形的主体。黄河从这片低山丘陵的北侧东流入海(黄河改道时则从其南侧东流入海),泗水则从这片低山丘陵的西侧南流入淮。

  山东的一些战略要点,大多位于这片低山丘陵的四侧,依山临水,其形成即以这种山河形势为基础。(见图3—2—1)

  




  在这片低山丘陵的西北侧有济南。济南南依泰山,北阻黄河。前人论济南地位,称“齐州当四达之冲。南不得齐州,则无以问河济;北不得齐州,则不敢窥淮泗;西不得齐州,则无从得志于临淄;东不得齐州,则无争衡于阿鄄。是故山东有难,齐州常为战守之冲。” ' 注: 《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 山东二 ' 历史上著名的历下城即在济南城西。战国时,诸侯攻齐,每每战于历下。秦灭魏之后,挥师东进,屯兵历下,兵压齐境,齐王不战而降。楚汉战争时,辩士郦食其游说齐王田广附汉,使齐罢历下之戍,韩信遂得以透入齐境,略定三齐。南朝刘宋孝建年间,刘宋将青、冀二州州治移镇历城,垣护之为此解释说:“每来寇掠,必由历城。二州并镇,此经远之略也。(历城)北又近河,归顺者易。近息民患,远申主威。安边上计也。” ' 注: 《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八 宋纪十 ' 刘宋泰始年间,宋室内乱,北魏乘机南下攻宋,大将慕容白曜率军攻山东,刘宋青州刺史沈文秀以东阳诈降。魏军司马郦范说:“东阳未可轻也,不若先取历城,克般阳(今淄川),下梁邹、平乐陵。然后按兵徐进,不患其不服也。” ' 注: 《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二 宋纪十四 ' 慕容白曜从其汁,渐次攻破历城、东阳(今青州),略取刘宋山东青、冀二州。

  在这片低山丘陵的西南侧有兖州、济宁,依山临河,控守一方。济宁城南即古之所谓亢父之险,苏秦曾称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 注:《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 古代南北水运交通动脉大运河即处在其监控之下。自此外出四略,地势便利。“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屯昌邑(今金乡),遣轻骑扰略,绝叛军淮泗水道。明初,徐达统军北伐元朝,攻略山东,先以偏师攻下济宁,切断元军自河南方向入援之路。“靖难之役”时,南北军在山东形成对峙,朱棣一度派奇兵袭破济宁,切断屯驻德州的南军运河饷道。

  在这片低山丘陵的东南侧是沂河和沭河二水冲积形成的河谷低地,夹在沂山、蒙山与琅琊山、五莲山之间。这片河谷低地为山东腹地与江淮之间往来通道。春秋时,吴曾由此以侵齐、伐鲁。越灭吴之后,称雄中原,也曾由此出琅邪以觊觎山东。刘裕和徐达北伐,都由此路入攻山东。沂州位于这片河谷低地的南部,南连淮泗,北接三齐,为山东南面门户。南北相争,沂州为必争之地。穆陵关在临朐县东南百里的沂山主岭上,山势高峻,路径险恶,为齐南天险。穆陵关立关极早,管仲伐楚时即有“赐我先君履,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 ' 注:《史记》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 ' 之语。刘裕伐南燕,南燕公孙五楼建议燕主慕容超:“宜据大岘,使不得入。”南燕太尉幕容镇也强调“不宜纵敌入岘,自弃险固也。”慕容超都不听。大岘关隘即穆陵关。刘裕军过大岘,见燕兵不出,大喜道:“虏已入吾掌中矣。” ' 注: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五 晋纪三十七 ' 刘宋初,北魏大将叔孙建攻刘宋青州刺史竺夔于东阳,部下刁雍知刘宋檀道济自彭城驰援东阳,建议叔孙建扼守穆陵关,阻檀道济入援之路:“大岘以南,处处狭隘,车不得方轨,请据险邀之,破之必矣。”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九 宋纪一 ' 叔孙建不听;檀道济越险进至临朐,叔孙建烧营而遁。唐末藩镇割据,李道古以淄、青拒命,屡屡引兵出穆陵关扰掠淮北。

  在这片低山丘陵的东北侧有青州,附近即古临淄,齐之国都。在山东诸要地中.论防护之固,无如临淄。顾祖禹称:“自太公建国以来,齐往往称雄于天下,历汉及晋,未始不以临淄为三齐根本。” '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五 山东六 ' 临淄东北对海,西北阻河,背靠山地,濒临淄水,有山川之险,有鱼盐之利。苏秦组织合纵时,在临淄对齐宣王说:“齐,南有泰山,东有琅琊,西有清河(漳水),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 注:《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 司马迁也称“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 注:《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 ' 十六国后期,北魏灭后燕,后燕慕容德率残军一部南走,谋取一地作根据地,尚书潘聪建议:“青州沃野二千里,精兵十余万,左有负海之饶,右有山河之固。广固城曹嶷所筑,地形阻峻,足为帝王之都。既得其地,然后闭关养锐,伺隙而动,此乃陛下之关中、河内也。” ' 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晋纪三十三 ' 慕容德采其策,遂据有山东,建立南燕。

  山东低山丘陵以泰山为最高,其下有泰安。《读史方舆纪要》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 ' 注:《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一 山东二 ' 泰安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由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均成高屋建瓴之势。

  以山东为交点,有两条河道,分别呈东西和南北向流过。它们在古代分别是东西部之间和南北方之间的交通大动脉,也是山东地位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渭河自陇山下流,流经关中,汇入黄河;黄河向东,穿越河南,经山东低山丘陵的边缘东流入海。渭河…黄河在古代起着沟通东西的作用。在政治重心位于关中的时代,转输关中的漕运系统必须凭借这条线路,为东西部之间的一条大动脉。山东和关中分处这条大动脉的东西两端。关中山川环抱,诚为形胜之地;自关中东出,历崤函、嵩山之险,便可下临东部平原地带,无关山之阻;若再往东,便是山东低山丘陵,这是东部平原地带少有的可以凭恃的地利。古代称关中为“百二之地”,山东为“十二之地”,当有这方面的原因。

  大运河在中国东部的大平原上南北纵贯,连接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为南北交通的一条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