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抢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空抢险-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布莱克默默地看了一下,上面写着:“日本……‘霍普’号航天飞机将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完成准备……” 
    布菜克苦笑了一下,留给两名宇航员的时间恐怕已经不到二十分钟了。 
    “自由”号空间站舱外。 
    沈逢伍与杰克逊·保罗静静地悬浮在空间站旁边。两个人不说一句话。他们的内心在思索着.企求着。 
    在地球的阴影中,一切都是黑暗的。沈逢伍向大地方向凝视着,他似乎看见城市的灯火在闪烁。 
    “沈,”保罗轻微的话语打破了无限的宁静,“你知道,在听到‘华北’号第一声呼叫之前,我们大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现在又是这样了。” 
    沈逢伍感到内心巨大的冲动,他能够体会刚刚从九死一生中获得希望,却又要再次面对同样的命运将是一种什么心情。“保罗少校,你不是孤独一人,我们将会在一起。”沈逢伍说着,与保罗紧紧握住双手。 
    “‘华北’号应该安全到家了吧?” 
    沈逢伍注意到头盔里的显示器上出现了警告信号,它表示杰克逊·保罗的氧气储量已降为零。 
    “对不起,沈,轮到我领先了。”保罗平静地说。 
    “你总不能留下我一个人在这里孤独地飘着。”沈逢伍说着,启动喷气座椅,转到保罗身后,他慢慢地从保罗的宇航服里取出输氧管,与自己的宇航服接在一起。 
    “嗨!沈,节省你的氧气!” 
    沈逢伍没有回答,只是用力拧开氧气阀门,随着“兹兹” 
    的声音,氧气开始灌进保罗的宇航服。 
    保罗没有再说话,他强忍住不让泪水飘出眼眶。 
    当氧气量达到平衡时,沈逢伍解开输氧管。黑暗中,他知道保罗双眼凝视着自己。无语是能代表一切的。 
    两个人仍然紧握双手,安祥地面对黑暗。 
    时间在流逝。氧气储量只有20分钟,15分钟…… 
    沈逢伍感到心情逐渐难以控制.他的思维越来越快。无数的往事开始掠过脑海,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眼前。只有一张美丽的面庞不再离去,那是许倩,微笑地注视着他。 
    沈逢伍发现心中有些迫切想要说出的话,那仅仅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渴望。 
    “有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要成为宇航员。”保罗缓缓地说,“其实没有什么理由。现在敢于承认了,那理由实际上很简单。” 
    沈逢伍默默地倾听着。 
    “那是少年时代的梦想。那时我所想的是,我将要飞进一个美妙的宇宙,那里充满神秘,变化万千,是属于我的世界……” 
    休斯敦航天管制中心。 
    保罗漫不经心的话语震动着大厅里每一个人的心。 
    就在测控人员聆听着这来自一个宇航员内心的独白时,大厅里响起报务员的声音: , 。“注意;一个不明物体接近‘自由’号。轨道21,距离1000米,相对速度每秒15米。” 
    忧愁的氛围顿时被紧张所取代,显示屏上映出雷达探测到的另一个飞行物,正缓慢追踪接近“自由”号。 
    “飞行物为金属体,大致呈球状,直径约六米。没有电讯发出。” 
    “根据计算,目前在这片空间没有任何国家卫星通过。” 
    “‘自由’号的分离部分正飞过亚洲上空,距离4000公里。” 
    “自由”号空间站舱外。 
    在两名宇航员的正前方,夜空里出现微弱的玫瑰色光芒,如同一条纤细的弯弧,两端不断延展着,中部越来越明亮,变成一个桔红色的彩球。宇航员们目不转晴地注视着这一瞬即逝的壮丽奇观。 
    一刹那,太阳在地平线的另一端将它无私的光芒倾泻过来,整个宇宙似乎都被这无尽的光辉吞没。脚下的云层翻滚着、流动着,伸手可及。在宇航员的身边,“自由”号空间站伫立着,如巨人一般庄严。 
    太空日出! 
    这是几十亿年来太空中永恒的景观。 
    头盔里的警告信号提醒杰克逊·保罗再最后看一下美丽的空间站。他控制喷气座椅缓缓地旋转,凝视着“自由”号的每一部分结构。当他向空间站尾部望去的时候,惊讶得目瞪口呆,在深邃的空间中,一个球状的物体不断闪烁着光彩,呼唤着他们。 
    “沈,那是什么?”保罗终于说出话来。 
    沈逢伍也调转方向,注视着那个物体。虽然判断不清距离,但可以肯定不会很远。 
    “没有电讯发出。”沈逢伍说。 
    “是人造天体,但我相信不是‘巨眼’,否则的话它已向我们开火了!”保罗略有些失望地说。 
    天体开始逐渐向下方移动,看来已经超越轨道交汇点,正与“自由”号分道扬镰。 
    两个人仍恋恋不舍地注视着这个空间中萍水相逢的匆匆过客,阵阵闪光向他们召唤。 
    突然,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海豚’号!” 
    “理查·麦克指令长!你们三个人都好吗?”保罗一边控制飞行座椅前进一边问。 
    从那遥远的金属体上发出一列跳动的闪光——那不是太阳的,而是莫尔斯灯语,用来取代失效的发报机。 
    “米勒博士前臂骨折?太糟了。不过别忘了告诉博士,他是第一个在宇宙空间骨折的人。” 
    来自“海豚”号的灯语继续传送着。 
    “我忘记介绍了,”保罗看了一下显示器,沈逢伍跟在他后面,“我身后的是中国‘华北’号机长沈少校……” 
    沈逢伍没有给予任何回话,使保罗感到不安,两个人的氧气储量都已降为零。 
    “沈,你的情况如何?” 
    “我可以坚持。”简短的回答。 
    保罗继续阅读着灯语。 
    “沈,开始向O一3—2方向调整喷气,我们在偏离目标。 
    ‘海豚’号。我们现在距离有多远?” 
    “海豚”立即作出答复。 
    “100米。沈,再坚持100米。”保罗又把注意力转移到沈逢伍身上,发现他仍在沿原方向行进。保罗意识到情况不妙,他调整一下头盔内显示器的表示内容,得知沈逢伍乘坐的喷气座椅耗尽了推进剂。 
    “保罗,我已经不行了。”沈逢伍极力抑制着喘息,低声说,“推进剂耗光了。” 
    杰克逊·保罗只犹豫了一秒钟,他果断地改变喷气方向。 
    “保罗,不要冲动!你已经帮助不了我,继续向‘海豚’号前进!” 
    保罗开始感到窒息,他注意到自己的推进剂也即将耗尽。与沈的距离还有十米,他准确地调整着喷气方向。 
    两名宇航员与“海豚”号距离开始扩大。70米,71米“沈,把手伸给我……抓住我的手……现在让我们再次启程。‘海豚’号,请指示喷气方向……0—3—3明白,喷气开始。” 
    “保罗,你不该回来。” 
    “沈,”保罗稍微停顿了一下,“我是‘自由’号代理站长,我不能先于任何普通乘员离开‘自由’号。” 
    保罗左手拉住沈逢伍,右手继续控制喷气推进,“海豚’号不停地指示他调整喷气方向并报告距离。 
    “40米,39米……”保罗轻轻地说,他已经感到逐渐强烈的窒息。突然,推进剂耗光的警告灯闪亮起来。 
    保罗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他仍紧握着操纵杆,调整前进方向,但他知道已经没有效果。 
    “距离30米,29米……”保罗注意到与“海豚”号的接近速度开始减慢,这是因为他们已完全依靠惯性前进,仍未与“海豚”号并入同一轨道。 
    保罗终干缓缓松开抓着操纵杆的右手,与沈逢伍的手则握得史紧。两个人望着不远处的“海豚”号,静静悬浮着的飞船停止了灯语。 
    间距开始无情地拉大。 
    “自由”号空间站在沈逢伍和保罗的身后逐渐远去,而前方的“海豚”号也是遥不可及。漫长的30米! 
    两个人的头盔里同时出现了另一个信号,第三个宇航员出现在这片空间! 
    “保罗站长,沈少校,我是理查·麦克。” 
    随着振奋人心的话语,两个人看见“海豚”号的舱门打开了,指令长身着轻便太空服出现在门边。 
    “我来接你们了!”理查·麦克双脚猛蹬舱门,向保罗和沈逢伍这边飘来,腰间系着一根亮晶晶的保险带。 
    轻便宇航服上没有喷气装置,他在离开舱门时看准了方向,然后就只能靠惯性飘行。 
    “保罗,抓住我的手!” 
    “我们准备好了!”保罗和沈逢伍大口喘着气,他们用手紧紧挽着,另一支手臂则各自向两侧展开。 
    距离越来越近,麦克逐渐向保罗的方向偏过来。3米,2米,1米……两个人的手终于紧紧握在了一起。 
    保险带到头了!麦克同时感到来自腰间和手臂上的强大拉力。保罗没有防备,几乎脱手! 
    “千万不要松手!保罗!” 
    在惯性作用下,保罗和沈逢伍开始围绕麦克旋转起来。 
    不能脱手!坚持住! 
    身体间距离越来越近,三个人终于拥抱在了一起…… 
    休斯敦航天管制中心。 
    控制大厅里每一秒钟的沉默都如同一个世纪,人们久久地等待着,担心却又渴望听到下一个声音。 
    “休斯敦,我是杰克逊·保罗,”气喘嘘嘘的话语猛地响了起来,“我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听见,我们现在在一起了!理查·麦克指令长正给我和沈少校灌氧气。欧,上帝!我呼吸到了,是新鲜氧气!……” 
    指挥大厅里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人们激动万分地流下兴奋的泪水。 
    爱德华·布莱克冲到国际协调行动负责人身边,对着他的耳朵大声喊,以盖过周围的欢呼声:“立刻将‘海豚’号数据通知日本!” 
     
    尾声 
     
    7月20日,标准时23:00:20,日本航天飞机“霍普”号与“海豚”号会合;23:57:00,“霍普”号载着五名宇航员与“曙光”号空间站对接。 
    7月21日,标准时6:31:42,北京时间14:31:42,“华北”号空天飞机运载着“自由”号十名伤员在中国酒泉基地着陆。 
     
    作者小传: 
    李威.笔名午小哲、李博逊,男,1971年4月1日生于北京。现年23岁。中学时代曾创作并发表过一些科幻作品(代表作:《火星驻军的叛乱》、《银河皇帝梦》)。1990年4月到日本留学,学习经济学。学习之余,也接触了西方(主要指美国)科幻领域的最新成果。 
    短篇小说《雪陆星》,荣获’93科幻文艺奖征文三等奖。 
     
    主持人的话:作者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宇航员们,在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中,同舟共济,战胜了死神。这是一曲感人肺腑的人道主义颂歌。(吉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