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村宁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冈村宁次-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阳向新化、洋溪方面进攻。一路上遇到的麻烦较少,连资水渡河作战,也出乎重广
的意料,以很小的损失而结束。坂西一良的设想是:先攻占新化、淑浦、辰溪一线
要地,稳固湘西北地区,然后配合116师团在沅水以东、资水以西地区,寻歼中国军。
为此,他将其第86混成旅团也放在这一线,从邵阳西进。
    重广支队在洋溪附近遭中国第73军的有力抵抗,并于4月底被该军包围于红岭山。
在中美空军的轰炸扫射下,该支队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日第86混成旅团在
小溪、猪栏门等处渡河时,恰逢河水暴涨,乘竹筏至河中心时,遭美机轰炸,伤亡
惨重,勉强抢渡过去的若干联队,也形不成攻击的拳头。
    进攻芷江的各路日军相继受挫的消息传到南京,冈村把这些归罪于冈部直三郎
指挥不力。冈部一直对此战心存疑窦,不尽心尽力去干,据说他成天沉湎于文物搜
集、吟诗作画,很少过问前线战事,让军司令官坂西一郎独撑危局。冈村认为冈部
此举是存心想看他的笑话。
    冈村叫来派遣军总参谋长小林浅三郎中将:“小林君,我本想亲自去一趟湘西
前线,实在分不开身,请你辛苦一趟吧。”
    小林自然没二话可说:“愿为司令官效劳。”
    5月初,小林抵达汉口。一见面,冈部便要求他转告冈村,必须中止芷江作战。
理由是:1.日军在没有任何空中保障的情况下,只能是美机的靶子;2.中国最精
锐的新6军廖耀湘部已陆续从印度空运到芷江,即使打到芷江城下,已成强弩之末的
攻击部队也无法击败这个军;3.若继续作战,请冈村总司令官增加2—3个师团兵力。
周时,冈部还向小林介绍,可怕的“失败主义情绪”已在湘西前线明显地表露出来,
官兵中自杀和被俘的人数日益增多,这说明士兵对战争越来越失去信心,甚至在前
线第133联队内公然出现了反战标语。
    小林浅三郎答应回去后如实向总司令官报告。
    5月6日,小林总参谋长回到南京。冈村在听取他的汇报时,有点心绪不宁。小
林先将此行了解的情况大概介绍了一下,又说了自己的一些观感,然后向冈村提议:
    “最后中止芷江作战!”
    见冈村沉默不语,小林告诉他:冈部司令官早有此意,且坂西一郎也改变了继
续西进的意见,事实上已中止了向芷江突进的行动。
    谈到冈部,冈村的眉毛便不由自主地跳动了几下。特别是当小林讲到冈部“宁
可自己负责也要中止这次作战”的态度时,冈村似乎看到了冈部那张倨傲清高的脸。
    也许他是对的吧!冈村不是那种明知输了,也不承认输的人。他认为武士道的
可贵之处还有敢于承认失败的一面。
    小林似乎看出了总司令官内心的隐秘,不愿再从心理上给他施加压力,而是讲
了些一线部队如何英勇作战,如何艰苦卓越之类的事。
    “请你拟定一份中止芷江作战,适时回到原来态势的命令吧。”冈村终于同意
了部下们的建议。
    日晕而风,础润而雨。冈村已明显地感觉到日本已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他本想以扩大中国西部战事的办法,来牵制盟国力量,但没料到事与愿违,造成了
这种结局。
    冈部直三郎是5月9日接到派遣军总司令部关于中止芷江作战的命令的。实际上,
其第20军的一些部队从5月5日起,就已开始脱离战线,做后撤的准备。
    第116师团7日晨开始撤退。从8日起,中国军队采取陆空协同向日军发动反攻。
至11日,该师团退至洞口、竹蒿塘一带。13日,该师团在洞口、金龙岩、竹蒿塘地
区被中国军队包围,经两天激战,以死伤极为惨重的代价,于16日午夜退至东圳地
区集结。
    关根支队残部于5月6日开始沿白家坊、黄土塘、李溪桥,向花园市撤退。7日至
9日,步兵第115大队在万福桥、湾头、李溪桥、牛角岭一带被中国军队包围歼灭;
至19日,联队本部及一个步兵联队退至石坝江附近集结,其余被歼灭。
    重广支队残部于5月9日从洋溪开始撤退,15日撤至小半山,此时归第47师团指
挥。16日,该支队向送垛山移动,18日在巴油附近被中国军队包围,20日经过苦战
到达后田。
    5月15日,坂西一郎电告方面军请求继续撤退,冈部直三郎表示同意。此前,何
应钦已下令湘西中国军队全面进入反攻阶段。各美械师的榴弹炮、迫击炮统统启用,
炮声此起彼伏;芷江机场的所有中美空军几乎都曾轮番出动过,在湘西战区上空盘
旋、扫射、轰炸,哪里有日军,哪里便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16日,日第116师团由水东桥撤向和尚桥。20日,中国第74军的5个美械师和美
械118师及第100军的3个师,共9个师,将该师团包围在山溪、滩头一线,岩永汪指
挥日兵作困兽斗,与9师中国军队激战10天,5月31日,该师团留下3000多具尸体,
但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撤至邵阳附近。
    关根支队在第34师团的掩护下,22日经桃花坪向西南撤退,6月1日夜渡过资水
在九公桥附近集结。
    日第86混成旅团在洞口一带被围后,粮弹无法补给,官兵已多日以野菜充饥。
21日晨,旅团长上野原吉少将率少量人员突围逃走,其余官兵在陆空火力封锁打击
下,大部被击毙,小部树起白旗,投降缴械。
    日第47师团于5月21日由颜公庙至颜公蚴一线向东撤退,6月1日至4日渡过资江,
6月2日至5日退至省塘铺、半边街地区集结。
    至6月中旬,参加湘西战役的日军各部队基本上退回到原先的出发地域。
    湘西战役历时两月,终以日军溃退而告终。据中国军队公布的材料,此役共击
毙日军12498人,马1286匹,毁汽车292辆。中国军阵亡7737人,伤12483人。
    中国军队还抓了300多日军俘虏。后来,王耀武听说一次战役抓了这么多俘虏,
十分诧异,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与日作战多次,每次不过抓上几个、几十个俘虏,
大部分日军在战败时宁愿选择自杀,他们认为作为俘虏苟活是一种耻辱。王耀武想
去看看这些俘虏。
    他来到战俘关押地,看见那些日本战俘大部分未脱童稚之形,一个个蓬头垢面,
心中不忍,令看守人员押他们去水塘洗澡。这些嘴上没毛的日本士兵,一见到清澈
的池水,顿时嬉闹着扑向水塘。王耀武见状冷冷一笑:“日本帝国死期已近,让这
些连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少年娃娃出来打仗,能不完蛋吗?”
    湘西战役,是1944年以来,中国正面战场上打得较好的唯一的一仗。日军经此
次作战受挫,遂开始全面收缩兵力,冈村宁次一边布置部队首先从广西、广东等地
后撤,一边焦虑地注视着整个战争态势的发展。
    此时,“大日本帝国已经是盟国案板上的一块肉了”,它的丧钟已被敲响。等
待他这位末任侵华日军总司令官的结局是什么?且听下章分解。   
   冈村宁次        
      第三十二章  末日来临
                    帝国末日已临头,天皇诏命把军收;
                    国兽犹斗不济事,签署降书谋新筹。
    1945年6月1日,也就是中国的湘西战役即将结束之际,美国总统杜鲁门与他的
科学顾问团研究决定:从速对日本使用原子弹。
    6月23日,日军在冲绳岛败北,11万官兵丧命,另有近20万该岛居民在日美两军
对阵中死亡。从此,“太阳之国”的本土,已完全暴露在盟军面前了。它面临着是
战,还是投降的严峻抉择。
    还在美军冲绳作战打响的第4天,即4月5日,小矶国昭内阁提出总辞呈。同日下
午5时,在宫内谒见专用的房内召开重臣会议,讨论新阁组成问题。近卫、平沼、铃
木、广田、若(木规)等前几任首相几乎悉数参加。近卫提出,新任首相由“与过去
的事件没有关系的人出任比较适宜”,因为这样便于与盟国方面开展交涉。平沼补
充说:“从社会的角度和国民的要求看来,最重要的是,与以往无关系而且可以信
任的人。”接着,平沼提议由铃木贯太郎大将继任首相。因为此人自“二二六事件”
以后,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的政治场合,似乎是跟战争和人民生活的破坏毫不相干
的人物。而且他虽身为海军大将,但并未去指挥过海外出征,而是多年担任天皇身
边的侍从武官长,对皇上“精忠无比”。当时日本国民虽然诅咒着生活苦痛,但是
对于日本法西斯的支柱天皇制,还不知憎恨。因此,对于日本统治集团来说,再没
有什么人比铃木更适合当总理大臣了。
    近卫、若(木规)等人急忙一致同意。铃木则以自己的现役军人身分为由坚意推
辞,他说:“我认为,由军人来搞政治是亡国的根源。罗马的灭亡,是如此;恺撒
的末路、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也是如此。所以,由我来搞政治,从我的条件来说,
是困难的事情。耳朵也聋,希望辞退。”
    这些人一反过去争权夺利的常态,互相推波谁也不愿承担明摆着的“战败内阁”
的责任。重臣会议一直持续开了两天,铃木终于被迫出任新首相。4月7日,举行了
铃木贯太郎内阁出任仪式,新内阁即告组成。
    铃木内阁上台后,对日本现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和统计,看看是否还能
继续把战争进行下去。调查结果表明,局势比任何人所能想象的都要严重。日本各
行各业,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都受到基本原料不足的影响。钢铁的月产量已不
足10万吨,比官方估计少2/3。同样,由于铝和铝矾土的不足,飞机产量也降到原
指标的1/3。煤的缺乏使军火生产下降50%。船舶总吨位已不足百万,由于缺乏燃
料和装卸货物的人力,整个运输系统已处于瘫痪状态。调查报告最后预言,用不了
几个星期各城市间就不会再有铁路交通,钢铁船舶的建造就会停止,化学工业也会
崩溃。
    国民食物的供应,由于粮食作物的减产已降至最低限度。政府制定了把橡子制
成食物的计划。号召全体国民“同心协力”,特别是小学生和被疏散的居民要完成
收集500万石橡子的任务;官方的每天食物定量已降到1500卡路里以下,不足日本人
以前最低标准的2/3。城里人苦难最深,每星期天都有数百万人带着衣服、首饰、
家具以及任何值钱的物品,跑到乡下去换填充肚子的食物。
    调查的结论是:“日本国内之现状,除非实行特别新奇之措施,否则战争无法
继续。”但是,军部的死硬派决心要把仗打到底。铃木一方面听到了“全国人民怨
声载道”,另一方面又认为“要想执政后急速变更航路,也不会行得通。……如果
强行变更,一定会引起不测的混乱,发生变故”因而表示要将战争继续下去。
    6月22日,在日本第87次帝国议会上通过了义勇兵役法,规定对于15岁至60岁的
男子和17岁至40岁的妇女,必要时可以实行召集。翌日,公市实施“国民义勇战斗
队统率令”,上述适龄男女,统统被编成国民义勇战斗队,总人数达到2800万。而
这些义勇队员的武器只是一次性装弹步枪、竹矛以及弓箭。铃木内阁所贯彻的“在
战斗到底”中谋求“和平”的政策,以所谓七生(转生七世)尽忠的精神为力量的
源泉,实质是用继续牺牲日本人民的血肉为赌注,换取在对日本统治者有利的条件
下——即以维护天皇制为条件而投降。至于其他条件,日本已经没资格可讲了。
    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的波茨坦举行会议,讨论处理德国、
对日作战等问题。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要求
日本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波茨坦公告发表之后,日本统治集团自恃还有一定的本钱可进行垂死挣扎,对
这一通告采取极不认真、置若罔闻的态度。
    从7月27日到8月1日,盟国飞机在日本各大城市上空散发了150万张传单和300万
张波茨坦公告。传单对这些城市发出警告,说它们将受到猛烈的空中轰炸,而每次
警告之后,紧接着就是一次常规炸弹的猛烈袭击。但日本政府并没有表示接受波茨
坦公告的迹象。这样,美国政府便按原定计划,不顾日本平民的生命,对日本使用
了原子弹,10来万生灵葬身火海。
    8月6日早晨,广岛上空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首次运用于实战的巨型妖怪,蘑
菇云。全市化为灰烬。
    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参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