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女-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云奇道:“我看他年纪不大,怎么都叫他三老爷?”

    “这三老爷是王老太爷本家的子弟,从小父母死了,一直跟在王老夫人身边长大。因王家有两位当大官的老爷,这个又被王老夫人当亲儿子一般的疼,所以被大家喊做‘三老爷’。到底不是真的一家人,跟王家的亲儿子亲孙子的秉性就是不一样啊。”妇人叹道。

    “大娘您可真是个热心人,我们以后一定注意。”张云拿了两个剩下的小坠子送给妇人,“这个小的不值钱,你拿回去给小孩儿玩吧。”

    妇人接了过去,笑眯眯的又说了几句话,回家去了。

    红梅这会儿情绪已经稳定下来,她也是个没心的,见卖了这么多钱,高兴得很,也忘了刚才的事了。张云无语问苍天,这就是个二货啊!

    两人赶着驴车,去了布庄,把几大包布头全都堆到车上,两人堪堪挤在车子前面,慢慢的驾着车往家里回。路过一家卤肉店的时候,张云买了一只烧鸡,又买了一包凉菜并十几斤斤的卤肉,让店家帮忙切好。卤肉都有了,酒也是少不了的,张云又买了一坛酒。

    红梅咂舌道:“你买这么多卤肉!”

    “这是给工地上干活的工匠们买的,希望他们好好地给我盖房子。”张云笑道。

    小峰小秀正在和小日升在大门口内玩耍,见张云红梅两个回来,忙高兴的跑过来。

    院里的妇人都正在忙着,见张云回来了,纷纷打招呼,帮忙把车上的布料搬下来。

    张云安置好驴车,嘱咐李月儿在这里先看着,自己和红梅去村东头看作坊盖得如何了。日头已经西斜,两人一人抱着酒坛,一人提着卤肉往作坊走去。

    张老爹上午卖完豆芽,下午就在这里帮忙监工。院里的围墙已经建了大半,院子里堆着一大堆的青砖。作坊的主体地基已经开始挖了。张云连连点头:不过才十来天的工夫就做了这么多,这进程可以说很快了。

    眼见马上下工了,张云招呼道:“大家辛苦了,今天就提早下工把。我买了一些卤肉,还有一坛水酒,大家歇歇吧。”

    众人听了,收拾好手中的活计,纷纷走了过来,一个个心道:“竟然有肉吃!这姑娘真大方。”

    每人吃了几口,却不再舍得下筷:家里的老婆孩子常年不见荤腥,自己哪能安心在这里喝酒吃肉。

    张云见众人踌躇,笑道:“眼见就要天黑了,想必众位急着回家呢。刚好我还准备了一些荷叶。大家伙儿就把肉分了带回家算了。这酒嘛,就现在喝了。”见众人高兴,开玩笑道,“不能让你们上工的时候喝,要不然把砖头当馒头吃可咋好?”

    众人哈哈大笑,道了谢,轮着把酒喝了。喝完后一个个脚步虚浮,带着张云分好的卤肉回去了。只留下一个看东西的——今日里看东西的是邻村的李涛子。他不好意思的说道:“张云,我能不能先把这些拿回去。”说着拍胸脯,“我马上就回来!”

    “行,你去吧。”

    李涛子忙拿着卤肉跑回去了。

    工地上的东西规整的整整齐齐,张云对张老爹道:“多亏张大伯了,这里整饬的很好。”

    张老爹呵呵笑道“应当的”。

    过了一小会儿,李涛子就跑回来了。他挠挠头道:“我家离得近。”

    李涛子回来看东西,张云几个就回去了。

    家里的小峰小秀必然早就饿了,张云到家里赶紧做饭。拿出买的烧鸡和凉菜,就着稀饭,几人高兴地吃着饭。

    小峰啃着鸡腿,眼巴巴的看着张云:“大姐,你以后出去能不能带着我跟三妹啊。我们保证很听话,不乱跑的。”

    小秀鼓着嘴里的食物,也巴巴的看过来。

    张云突然有些惭愧,她整日里忙着赚钱,把弟弟妹妹放在家里,两个人太小,整日里没人管,确实是自己的失误。她点点头:“行,大姐以后去哪儿都带着你们。”

    “太好了!”两人拍手笑道。

    张云思索了一会儿,自己天天这么忙,白天不能对他们管束太多,晚上得抽出空来跟两人聊聊天讲讲故事,不能让他们随性发展。

    吃过晚饭,村上的妇女们又上工来了。到了地方,大家自觉地搬了小马扎,点着灯在院里缝纫布娃娃。

    等她们快回去的时候,张云留住了大家,说道:“各位,以后大家吃过晚饭就不用来了。”

    村东头的陈大婶急道:“云丫头,你是不是不用我们了?”

    李大娘接嘴道:“丫头,你是不是嫌工钱高了?要不降一点也行。”大家都不想失去这个赚钱方便的好活计。

    张云尴尬道:“怨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大家白天上工就行了,晚上可以忙家里的事儿。毕竟以后作坊上正轨了,上工时间也得规范不是?钱是赚不完的,大家以后有的忙,也不急在这一时。而且咱们这油灯也不是很亮,费眼睛,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放心,不会不用大家的,工钱也不会少的。”

    原来是这样,大家安了心,都笑了起来。也是,大家伙儿一天到晚在张云家里,人家干啥事儿也不方便。

    “行,我们以后就白天上工,晚上不来了。”陈大婶笑道。

    李大娘不好意思的上前问道:“云丫头,大娘问一下啊,咱这工钱啥时候发?”

    张云看向李月儿:“嫂子,大家每日里做的数目和大小这些账目你都让她们看了没?”

    “看了,下工前都让她们看过了,我也签字了。”李月儿认真答道。

    大家点头称是。

    -------------------------------

    强烈求推荐啊。。。
034 县城
    李月儿把记录本拿过来,递给了张云。张云接过来,翻看了片刻。李月儿的字很好,记得也清楚明了。

    “大家做的娃娃都在这上边记录着。以后每月的初十发上月工钱,毕竟得留几天计算。大家意下如何?”张云道。

    众人得了准信,一个个点头不已。

    等人都走完了,张云给小峰小秀洗了脚,收拾好床铺,自己点了灯,开始画新的图稿。画图稿用的纸都比较结实,防止用几次就破掉。

    张云发给工人的图纸一般是固定的,每人总是缝制固定的几个形状,这样效率快。

    接下来的大半个月主要是做布娃娃,期间张云去镇上几次收布料,没有再卖。布庄的掌柜王跃家里在县上也有布庄。张云拿了布娃娃,商量以后在王家的布庄里代卖,卖出一个给布庄三文利,布庄不过是提供一个地方。如果布庄的碎布料全部供给张云,还可以多给半文的利。王跃自然同意,底下给伙计们分配任务,卖两个给一文。伙计们浑不在意,谁知道后来卖布娃娃的提成竟然快要赶上工钱了。

    镇上上次没买到布娃娃的人本想着下次买,却一直没等到。有的自己照着做,只是样式有限,想要做来卖的心思只好作罢。

    作坊已经盖好了,张云在这之前已经抽空把需要的工具,家具都置办好了,作坊一落成就赶紧收拾好,让工人挪进去。

    这边要抓紧时间了,否则有头脑灵活的抢了先机,自己的生意肯定要受到影响。

    家里已经堆了大约一千个布娃娃,可以去县城去了。张云一边联系着王跃和香满楼的赵掌柜,一边在作坊外面贴了招工启事。本村和邻村的很多女子都去应聘。张云第一批招了二十五个工人,加上原来的,总共三十个。张云把她们分成五组,让最先的几个当组长,分别带着几个新人,让他们尽快上手。工厂的事交给李月儿全权负责。

    王跃,赵掌柜派的伙计,张云,红梅,加上小峰小秀,一行人两辆车往县城去:张云驾着驴车,王跃驾着马车,速度不慢不快的。

    过了青乐镇镇上再走五里地就到了县城。守门的兵丁很有气势,并没有像张云以前在电视上看的那样松松垮垮,也许是因为离京城近的缘故吧。

    甫入县城,一股古香古色的感觉扑面而来。城中的房子大部分是古式的青砖瓦房,阁楼鳞次栉比。路上行人的衣着整齐干净,比农村好了许多,两边有店铺有摊位,卖小吃的,卖家用的,打铁的,书画社,古玩阁,应有尽有。越往里面走越热闹。

    到了一家店铺门口,香满楼的伙计示意众人停下来。店铺门口等了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伙计上前作了揖,对张云道:“张云姑娘,这是锦绣布庄的路掌柜。”接着对路掌柜道,“这就是做布娃娃的掌事张云姑娘。”

    这路掌柜路清让一身绸布长衫,留着一缕胡子,面向和善。张云上前行了个万福:“路掌柜好。”

    路掌柜见眼前的竟是一个十几岁的姑娘,眼中有些诧异,随即呵呵笑道:“果然是人才出少年啊!张姑娘年纪小小能掌事,实在是少年才俊!”

    张云微微一笑:“多谢您老夸奖,我这不过是瞎折腾罢了。现在要劳烦您拉扯嘞!”

    路掌柜见她行事大方,心中赞叹。赵掌柜上次给他送过张云的布娃娃,样式十分精巧别致。路掌柜生意经念得好,整个县城有三家锦绣布庄,今年还在开封府开了一家分店!他意识到这个布偶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以后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尤其是京城附近这样的地方,除了衣食之外的其他商品大有可为之处。

    王跃上前行了一礼:“路伯伯好。”

    路掌柜抚掌笑道:“你小子好久不见,昨天我还跟你爹念叨你呢。不错不错,年轻人愿意去乡下历练,将来能成事儿!”同行不仅是对手,也有可能是朋友。更何况路清让和王跃的父亲王凤宇是从小到大的邻居玩伴,王家布庄主要针对中低档的顾客,锦绣布庄多是中高档产品。二者交集的地方不是很多。

    锦绣布庄规模非常大,布庄里绫罗绸缎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路掌柜打算买断张云的布娃娃,而且希望她以后能生产出布料高档,品质高端的布偶,可以面向更富裕的人家,这样利润也更高。

    姜还是老的辣,张云开始只想着节省成本,却忽略了这一点,忙点头受教。这次是为了打开市场,因此王掌柜留了六百只布偶,张云又送了同等数量的小布偶,商定第一次就暂时按十六文批给锦绣布庄,但希望路掌柜把价钱定在二十五文以内,以后锦绣布庄的余料优先供给张云。等以后高档的娃娃做出来之后价钱另行商定。路掌柜思索片刻,点头同意。这边货款直接抵成布头余料,张云还换了一部分的整批细布,打算做成大型的布偶。

    王家布庄在另一条街,人流不是很多,但街的尽头有一家书院,书院的学子大部分家境普通,王家的布庄在这里生意也不错。

    齐初定天下,惟汴有学,开封府周围的学院很多,是天下教育的中心。

    王掌柜这会儿出去谈生意了,因此张云一行等了半天。王跃吩咐伙计们把布偶先搬到布庄里,东西摆放好。

    过了一会儿,王凤宇王掌柜回来,王跃先去行了礼,然后把张云引荐给父亲。王掌柜同王跃看起来有七八分相似。

    张云原来同王跃谈的差不多了,因此很快商定合作事宜。此次同样把货款换成材料,两辆车放的满满当当。

    完事一身轻!出了王家布庄,转过街角,张云才注意到旁边有一家成衣铺,她瞄了一眼,见里面有不少衣服还是绫罗绸缎,但铺子看起来却极其破旧。抬头一看,只见上书“估衣铺”三个楷书大字。这铺子真奇特!

    王跃解释道:“这里面大部分是富裕的人家穿剩下的或嫌过时了的衣服,这店铺专门收售旧衣物,由他们再转手卖给那些生活困难买不起新衣服的人,从中得利。当然也有布料差加工粗的新衣服。”

    有道是:衣裳颠倒半非新,挚领提襟唱卖频;夏葛冬装随意买,不知初制是何人。

    原来如此,这就是古代的二手店嘛,跟某宝的跳蚤街有异曲同工之妙!

    注:估衣铺,又叫估衣行。是当铺中的附庸。旧时当铺很多,而且居民中经济发展十分快,有“富贵无三辈”的说法。因此家中新制的鲜衣华服,转瞬间就可能因破产送进当铺,往往又无钱去回赎,所当衣服即成为“死当”,所有权转移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