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社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建社会-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并不一样。就此而言,认识这场金融危机的独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危机的总体性和全球性,也要看到危机在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点。这次危机在美国这个源头的表现和在我国的表现,很有点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的关系,你是阴他是阳,你是阳他是阴。从最表面的层面看,这场危机在美国是消费过度,并以过分膨胀的信用来支撑其过度的消费;在中国则是生产能力过剩,内部需求不足,消费不足。而这两者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关系。其结果是,危机在美国主要是表现在金融层面(当然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而对中国来说,则更具有传统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当然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美国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规范、消费模式的改变;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则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解决内需等。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这个问题。借用刘世定教授“传导机制”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危机的传导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传导,一个是从经济危机到社会危机的传导。这个传导的过程对两个社会的意义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的问题可能更多是在金融的层面以及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这个传导的核心环节就是资金链条的断裂。这不是说在美国,经济危机就不会传导到社会的层面,如失业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美国的失业相对是比较好办的,它有一个很好的社会安全网。而中国的问题可能更多是在实体经济的层面以及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其中核心的环节是失业。应当说,第一个传导已经实现了,就是说金融危机已经在演化为经济危机。2008年9月末10月初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就是一个标志。这中间有一个戏剧性的过程。2008年9月29号美国众议院以多数票否决了这个方案;不到一个星期,10月3号,又以多数票通过了这个方案。前前后后差了将近60票。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政府对方案做了修改,但一些评论家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次否决之后,经过激烈辩论,人们对危机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这已经不纯粹是一场金融危机、股市危机、次贷危机,而是正在演化为全面的经济危机,其结果是美国乃至世界严重的经济衰退。
  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向社会危机的传导,是更需要我们警惕的。
   。。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1)
转变发展方式
  在有关这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讨论中,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即这场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如何理解这个机遇?我认为最大的机遇,就是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上面我们说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走出经济危机的重要出路,就是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这种社会变革从眼前来说是创造形成内需的社会条件,从而成功应对这场经济危机;从长远来说,则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解决内需问题在今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面临的是内需的问题,我们今天面临的也是内需的问题。你可以用加大投资保持GDP的增长,你可以将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你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但假如东西卖不出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应对今天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激活内需是一切的前提和条件。换言之,我们今天不能只是一般地谈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这种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应当围绕内需问题来展开。内需是连接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环节。
  但问题是,内需和市场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折磨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至少10年的时间了。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内需是启而不动、扩而不大。这表明,也许我们过去启动内部的思路有问题,真正阻碍内需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没有解决。内需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地让老百姓花钱的问题。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及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一个直接启示就是,要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通过社会结构的转型,通过相关社会制度的建设,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国大选的结果。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由此揭开了美国政治史新的一页。但如果对比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的总统大选,其实还可以发现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都是共和党的总统在执政。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执政的是共和党的胡佛,甚至之前的几任总统也是共和党人,这次危机发生时是共和党的小布什在执政。在危机开始后的大选中,又都是*党的候选人获胜,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中是罗斯福胜出,这次则是*党的奥巴马当选。
  这当中或许有偶然的因素,或许在危机发生时由一个政党取代另一个政党是势所必然。但不容否认的一点是,这两个政党的社会背景不同,其所代表的利益也明显不一样。共和党与社会的上层或大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党则更多是以中下层为背景。这次奥巴马竞选的口号就是,变革,我们需要变革,我们能够实现变革!这是一种怎样的变革?与其代表的社会背景不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联系到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我们就更不能无视这当中的区别。1932年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中,就强烈指责胡佛的共和党政府,说政府专门救济大银行、大企业。他嘲笑那些“肤浅的思想家”,说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帮助农民。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威廉·曼彻斯特,1988)而他在新政期间所进行的改革表明他并没有食言。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2)
其实,变革社会的真正困难之处也往往不在方案本身,而是如何突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使得正确的方案和政策得以形成和执行。在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酝酿时间很长、社会呼声很大的减税让利的措施,不但姗姗来迟,而且只有区区1200亿元。相反,以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一出手就是4万亿元的大手笔,而且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地方政府迅速追加,据说现在已经达到18万亿元乃至20万亿元的规模。这当中的一冷一热,很值得人们深思。
  当时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时候有没有阻力?阻力大得很。但新政的成功表明他克服了这种阻力。原因何在,大可玩味。
  参考文献
  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1981,《美国经济史》,司徒淳、方秉铸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解力夫,1994,《身残志坚罗斯福》,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莱维·巴特拉,1988,《1990年大萧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李庆余,2006, 《看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tiebabaidu/f·kz=147614468。
  李昀,2007,《富兰克林·罗斯福》,《人物》杂志第2期。
  威廉·曼彻斯特,1988,《光荣与梦想》,北京:商务印书馆。
  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
  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
  ——重读《光荣与梦想》(1)
  金融危机,股市暴跌,许多企业陷入窘境,失业人数大量增加,诸如此类的字眼不时传来,一个令人恐惧的念头不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一场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相仿佛的灾难正在到来?连历来说话谨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也说,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所见到的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不久前,英国媒体以《美国2008:经济大萧条》为题披露了:从2008年10月开始,有2800万美国人将不得不依赖食品券维持生活,这一数字将打破食品券福利计划实行4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英国媒体称,这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面临经济危机的明确迹象。
  对于这场危机,人们从经济层面已经谈论了许多,在这里我们需要进一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样的时候,回顾一下有关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文献是有益的。1970年,美国口述史学家史特凯尔出版了著名的《艰难时世:大萧条时期的口述史研究》(Hard Times: An Oral History of the Great Depression)一书。其中一个个案是饶有意味的。作者曾采访过一个名叫罗杰的人,在大萧条的时候罗杰年仅14岁。让人感兴趣的是,在特凯尔采访他之前,罗杰从未听说过“大萧条”这样一个词汇。他告诉采访者,他的父母和他周围的人在提到人们称之为“大萧条”的那段岁月时,所用的词汇都是“艰难时世”(hard times),直到研究者采访他的时候,他们依然是这样称呼那段时光。这个例子告诉人们,同样是这样一场大萧条,在宏观的视野和微观的视野中,就社会的整体经历和就个人的个体经历而言,可能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后,人们出版了许多以个人的亲身经历撰写的对大萧条的感受,这些个人性的经历和感受与冷冰冰的宏观数字相比,展现出的是历史的不同层面,也使得我们有机会认识大萧条的另一副面孔。这当中有在大萧条初期担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胡佛*》的第3卷题目就是《大萧条:1929~1941》。在史学界,有美国米尔萨普斯学院的历史学教授麦克艾文的《大萧条:1929~1941年的美国》和《大萧条与新政:历史纪实》两书。在社会学界则有埃尔德的名著《大萧条的孩子们》。埃尔德用大量的个案和数据,证明了历史变迁对个人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体现在个人的某个发展阶段,而是贯穿其整个生命历程。在《大萧条的孩子们》中,埃尔德以1920~1921年出生组为跟踪研究对象,对大萧条经历对这些研究对象生命历程各方面的影响进行了长期的纵贯研究。埃尔德认为,大萧条不仅影响到研究对象幼年时的生活环境,而且对其成年后的工作生活、成人经历、职业生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波及研究对象的后代,并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二战”后美国人民的国民性格。而在这些纪实性的作品中,尤其值得推崇的是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记得在大学读书时我就曾被这本书吸引,而在今天重读这本书,又自有一种不同的感受。《光荣与梦想》被称为一部“美国断代史”,它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发生水门事件40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它描写的是历史性的大事件,但其着笔之处却细致入微。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七 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3)
当人们使用大萧条这样的词汇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一幅晦暗的图景。当时一位替《星期六晚邮报》写文章的人问大经济学家凯恩斯,历史上有过类似大萧条这样的事情没有?他回答说:“有的,那叫黑暗时代,前后共400年。”但实际上这个形象并不全面。实际上,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前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时间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时期,20年代甚至可以被称为“黄金十年”。以美国为例,1922~1929年,平均年GNP增长率高达55%,失业率从“二战”前的11%下降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35%。19世纪末发电机、电话和汽车等生产技术,在大萧条发生之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收音机作为当时的一项重要耐用消费品,也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行业。到了1929年,1000多万个家庭每家至少拥有一台收音机。“消费者购买越来越多的新车,而且他们开始空前地使用电话。”房地产的价格在迅猛上升,股市经历了一个10年的大牛市,1926年3月到1929年10月间,每股收益率上升了22倍。1929年3月卸任的柯立芝总统就曾公开宣布:“股票在目前的价位上还是比较便宜的。”可以说,那个时候的美国到处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