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批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批判-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调查记者格里格?帕拉斯特(Greg Palast)从美国国务院获得的文件显示,伊拉克重建计划早在入侵之前就已经制定好了。该计划要求长期占领伊拉克,以促进对其经济和法律体制的审查。伊拉克“经济计划”“将会对大企业实行新的低税体制,立即把伊拉克的银行和桥梁——实际上是将‘所有国有企业’——出售给外国经营者”,并将伊拉克的至宝——石油工业——私有化。①
  帕拉斯特获得的文件清楚地表明,布什政府中有代表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集团的强大势力。这些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集团强烈要求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侯赛因…扎德教授认为:“很明显,主要的新保守主义分子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政治积极分子,活跃于一个主战的思想库网络中。这些思想库要么是为军事游说团服务的,要么是为以色列游说团服务的,或者是为二者服务的。”①
  侯赛因…扎德教授认为,美国的军事思想库如下:
  新美国世纪计划
  美国企业研究所
  安全政策中心
  中东媒体研究所
  中东论坛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
  国家安全事务犹太研究所
  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①
  侯赛因…扎德教授坚持认为,布什总统的外交政策是在五角大楼和军事游说团的参与下,由这些思想库制定完成的。②他进一步补充说:
  仅仅瞥一眼这些军事思想库的记录——他们的成员、资金来源和体制结构等——我们就能看出,它们的建立,本质上是为了在研究机构的伪装下掩盖五角大楼及其承包商同以色列游说团体和好战的新保守主义政客之间的暧昧关系。更加严重的是,这种令人讨厌的关系还表明,从战争中获益的权势利益集团实质上也是能够发动——确实发动了——战争的权势集团。此外,这种关系还解释了为什么国内的军国主义者如此渴望挑起战争和国际紧张局势。②
  布什政府周围的权势集团对战争非常感兴趣:战争氛围会增加军事开支,让军工联合体获益,增加它们的收入。因此,从美国相关国防产业的角度看,虽然伊拉克战争对于伤亡人数不断增加的美国军队来说是一个灾难,但是它也非常成功地增加了大量利润与红利。
  侯赛因…扎德教授对当前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新军国主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不仅揭示了战争和军事开支的动机和逻辑,也揭示了美国军工联合体如何挪用了本该用于国内社会和基础设施支出的自然资源。
  无独有偶,在其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蒙特利尔大学退休经济学教授罗德瑞格?泰姆布林(Rodrigue Tremblay)列出了美国军工联合体的五大支柱:
  (1)美国的军事机构
  泰姆布林教授认为,美国军费接近“世界总军费的一半”,至少占美国联邦预算的21%。再加上美国国防部的雇员、私人国防承包商和2500万退伍军人,总共有近3000万个家庭从军事预算中获取经济利益。这“使约6000万美国选民与美国军事组织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军事化社会的明显威胁在政治上将永远存在”。①
  (2)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雷声、通用动力、霍尼韦尔、哈里伯顿和英国宇航系统等私人国防承包商
  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国防承包商的利润大幅度增加,其中自2003年以来,通用动力的利润就增加了164%。这些承包商还是“许多美国军事机构退役将军和上将的大老板”。①
  (3)政治组织
  当布什一入主白宫就采取军事外交政策的时候,布什政府极大地扩大了军工联合体的生意。自那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三分之二。美国国会的政客们也易于接受军事产业复合体的游说。这些政客们需要资金来支持他们的改选活动,并且希望维护在自己选区运营的军工企业。①
  (4)“思想库”组织
  泰姆布林教授所列的思想库名单与侯赛因…扎德教授所列的相差无几,并将美国企业研究所列在第一位。“这些思想库有双重目的:它们在各种问题上为政府官员提供政策文件,通常站在保守的立场;它们还是政府部门的培训基地,为其输送训练有素的人才,同时为离职的政府官员提供职位。”①
  (5)“宣传”组织
  电视网络特别是福克斯新闻网提供最有效的宣传手段。泰姆布林教授认为:“在美国的媒体中,最公开宣扬新保守主义思想和最卖力支持美国新的战争的莫过于福克斯新闻网了。福克斯新闻网完全支持美国的全球统治,并且偏爱战争。纸质媒体特别是《旗帜周刊》和《纽约邮报》等默多克旗下的出版物,是另一个宣传工具。其他右翼出版物也争先效仿,其中包括新保守派的《纽约太阳报》、《华盛顿时报》、《国家评论》、《新共和》、《美国观察家》和《华尔街日报》。”①
  显然,“市场驱动”的大公司——包括美国军工联合体的成员在内——推动了美国的新军国主义。利润是衡量这些公司效率的唯一准绳,并且每季度的利润增长也是华尔街的要求。这必然导致国防公司对决策者施加强大的影响,以便增加国防开支和利用新战争来证明增加国防开支的正当性。人们不禁要问,这一切何时才会终止?和平何时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1)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跨国公司。1600年的最后一天,它在英国王室的特许下成立。东印度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同亚洲和中东地区进行调料贸易。不幸的是,在数个世纪的海外活动中,它那恶劣的行为给后来的西方跨国公司树立了一个坏榜样。东印度公司在远东地区不仅从事商业掠夺,还进行军事征服和鸦片贸易。1840年,鸦片战争将这一行为推向高潮,并把香港从中国的领土中分割出去。①
  根据2003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在世界上最大的100家经济实体中,有53家是跨国公司。这53家公司比120个国家还要富裕。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跨国公司的数量从3000家增加到63000多家,雇员达9000万人。“在这些跨国公司中,最大的1000家公司占据了世界工业产出的80%。”②
  跨国公司通过电影和音乐的发行把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强加给发展中国家。这是造成担忧的原因之一,也许还会导致未来的文化与宗教冲突。但是,麻省理工大学历史学家布鲁斯?梅兹利什(Bruce Mazlish)认为,更该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政治进程的参与。这些公司经常对税收、社会政策、劳动关系和会计实务等问题施加巨大的影响。梅兹利什教授说:“通过在世界许多地区资助政治运动、‘招权纳贿’和直接行贿,大跨国公司在当今社会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可以毫不隐讳地说,大公司的权力也可能对*进程构成威胁。”②
  在当代跨国公司的所有恶行中,也许*对发展中国家的危害最为严重。据苏珊?霍利(Susan Hawley)博士所言,西方公司每年用于获取合同和特许权的行贿额高达800亿美元。行贿如此平常,但却难以发现。因为大多数行贿都是以“成功费”、“贿赂基金”、“佣金”或“高出市场价”的形式支付的。更加令人吃惊的是,法国、德国和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都认为贿赂是“合法的商业开支,并且可以要求抵税”。①
  不幸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穷人们最终要为这些严重的*买单,因为跨国公司支付的贿赂款经常被加在合同的总价中。结果,这些合同成品——通常是水电——的第三世界消费者最终遭受了这种灾难。①作为*的结果之一,发展中国家的商业两极化越来越严重,通常有利于富人和有权势的公司,牺牲了弱小的国内企业。霍利说:“为了只使少数人而不是多数人获利的工程,它们扭曲了决策过程。它们还增加了债务;绕过当地的*程序,使公司而不是国家受益;破坏环境;避开法律;推动武器出售。”②
  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就是一个佐证。它与菲律宾费迪南?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政府签订协议,建立一个核电站。据说它向马科斯行贿的金额总计高达8000万美元。这项工程的总成本为23亿美元,但是这个核电站从未投入使用过,因为它建在了一个地震带上。然而,由于这项工程,到2018年前,菲律宾人民仍然每天要支付17万美元的利息。因此,菲律宾削减了教育和医疗等社会开支。②
  在巴基斯坦,据称贝?布托政府也收受了巨额贿赂和回扣。发电厂投资过大,并且选址也不当。这些都导致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债务的增加。据称,贝?布托个人从这些建造发电厂的合同中获益匪浅。此外,日本、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西方政府还警告巴基斯坦,不得就与贝?布托政府交易中的*行为起诉西方的公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在1998年底,以巴基斯坦政府放弃对这些跨国公司的起诉为条件,为其提供一个新的一揽子贷款”。③这些国家的政府不允许自己的国内出现此类行为,但是却保护本国跨国公司从事非法活动的“权利”。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2)
美国跨国公司——国际电话*(ITT)曾经卷入颠覆智利总统萨尔瓦多?阿兰德(Salvador Allende)的事件。这是跨国公司公开干涉东道国内政的另一个例子。1970年,美国国际电话*积极支持一位候选人来对抗阿兰德。在阿兰德当选总统之后,美国国际电话*在智利的子公司被收归国有。然而,当阿兰德在一次政变中被谋杀后,美国国际电话*在智利的子公司又回到了它的母公司。①
  对跨国公司的其他指控包括利用贿赂来逃避环境法。例如,通过在亚洲的贿赂,跨国公司可以完全无视环境法,肆意破坏柬埔寨的森林。②据美国商务部称,有总价值达370亿美元的55个武器出售合同存在贿赂行为。“在美国商务部所接收的行贿控告中,有一半是关于国际国防合同的。”③
  1986年,瑞典军火制造商博福斯(Bofors)公司向当时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及其副手行贿3000万里拉。这被称为“印度独立以来最大的贿赂丑闻”。③
  跨国银行也参与到对第三世界国家和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掠夺之中。私营银行成为贿赂资金转移出本国的通道,同时也是榨取第三世界国家资源的另一种途径。因为银行保密法严禁这些国家采取法律行动来收回这些被掠夺的资金。②据估计每年有400亿美元的非法资金流向西方的银行,现在全世界的私营银行总共价值17万亿美元。据布鲁金斯研究所的雷蒙德?贝克(Raymond Baker)称,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法获利储藏库”。⑤花旗银行排名前350位的客户全都是外国政府的高官或者他们的亲属。199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每年有5900亿到15000亿美元的资金离岸洗钱,而这些钱都来自于*与欺诈。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都没能帮助发展中国家,因为自由贸易与全球化的真正赢家是跨国公司。现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是政府不得干涉商品与服务的自由流动,这都是为跨国公司的利益着想。在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领域也同样如此。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政策受到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挑战。例如,印度政府“不能限制进口,即使它面临严重的国际收支平衡问题”。对合法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治理与正常运转而言,这将成为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①
  世界贸易组织实行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也有利于跨国公司。这些公司控制着诸多专利与商标。上述规定阻挠了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相似的产品,使跨国公司居于垄断地位。另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规定使“跨国公司有权使用植物和天然派生物,比如从印度楝树中提取的天然杀虫剂。农民使用这种杀虫剂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而现在它却被一家美国公司进行了专利注册”。①如果不给这家美国公司缴纳专利税,农民就不能再使用这种天然产品——尽管他们已经用了几百年。
  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加上政府的放宽管制,加剧了跨国公司造成的环境破坏。据“地球之友”称,由于跨国公司在第三世界国家的行为,“世界上一半的森林已经被彻底摧毁;半数河流遭到严重污染或干涸;超过三分之一的渔场要么枯竭,要么捕捞过度”。更令人不安的是,由于游说白宫拒绝实施旨在阻止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已经遭到起诉。②
  经过在第三世界25年多的工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