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贺诗注-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榇瓜吕劾郏踩榇脖匾蚴啥觯蛔酝缡鲆病!

  鬼灯,鬼火,磷火。 

  如漆,明亮如漆。《世说新语.容止》:“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此神仙中人。’”

  松花,指松球。松子脱落时,松球上的木质鳞片张开如莲花状,故称。

  解:

  深秋田野上的景色,鲜明细致,幽静清冷。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4 贵主征行乐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

  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

  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

  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注:

  贵主,尊贵的公主。《后汉书·窦宪传》:“今贵主尚见枉夺,何况小人哉!”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贵主冠浮动,亲王弈肿啊!薄

  征行,从军出征。《三国志·魏志·曹真传》:“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晋书·刘弘传》:“﹝刘弘艘再┪胺娑交ぃ蕴置糁巍Y┣沧蛹靶肿游剩肭仓唬骸褪逭餍校婺改旮撸憧晒橐病!碧贫鸥Α肚迕鳌肥骸奥碓餍性谘矍埃鹎壳捉氖隆!

  奚骑,骑着马的奴仆。奚,奴隶;又专指女奴。《周礼·秋官·禁暴氏》:“凡奚隶聚而出入者;则司牧之。”孙诒让正义:“奚为女奴;隶为男奴也。”又如:奚女(婢女)、奚奴(女奴。今泛指奴仆)、奚童(奚僮。未成年男仆)、奚隶(男女奴隶)等。

  连锁甲,即锁子甲。其甲五环相互,一环受镞,诸环拱护,使箭不能入。

  罗旗,锦罗绸缎之旗。

  香干,香木之旗杆。

  金画叶,旗上绣着金黄的树叶。

  河阳,古地名,即孟津,在现在河南省孟县西,常置重兵。

  紫燕,泛指骏马。《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将使紫鷰駢衡,緑虵卫轂。”吕向注:“紫鷰、緑虵……皆骏马名也。”唐李白《天马歌》:“回头笑紫燕,但觉尔辈愚。”

  红玉,红色宝玉。形容颜色美如红玉。《西京杂记》卷一:“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女弟昭仪,不能及也。但昭仪弱骨丰肌,尤工笑语。二人并色如红玉。” 唐施肩吾《夜宴曲》:“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宋吴文英《醉落魄·题藕花洲尼扇》词:“春温红玉,纤衣学翦娇鸦緑。” 

  捎,掠,拂。

  空绿,指碧天。叶葱奇注:“空緑,犹青空,指天空。” 

  女垣(音原),即女墙,城墙上砌有射孔的小墙。《墨子·旗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周书·裴宽传》:“女垣崩尽,陈人遂得上城。” 

  咿咿,象声词。多形容凄恻、微弱之声。此处形容女子吹角声弱。唐韩愈《猫相乳》:“母且死,其鸣咿咿。”唐刘禹锡《秋声赋》:“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牙帐,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可汗恒处 於都斤山 ,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 

  分锦衣,犒赏之意。锦衣,精美华丽的衣服。旧指显贵者的服装。《诗·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毛 传:“锦衣,采色也。” 孔颖达 疏:“锦者,杂采为文,故云采衣也。” 唐 李白 《越中览古》诗:“ 越王 句践 破 吴 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解:

  讥讽公主之奢侈放纵。

35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长鬣张郎三十八,天遣裁诗花作骨。

  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遣秉鱼须笏。

  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蚕。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陇西长吉摧颓客,酒阑感觉中区窄。

  葛衣断碎赵城秋,吟诗一夜东方白。

  注:

  张大彻,清河人,韩愈以侄女妻之,韩愈有《故幽州节度判官赠给事中清河张君墓志铭》一文。

  初效潞幕,新就潞军幕府。

  长鬣(音猎),长须。古代男子以长须为美。《国语·楚语上》:“使富都那竖赞焉,而使长鬣之士相焉,臣不知其美也。”韦昭注:“长鬣,美鬚髯

  也。”《北齐书&;#8231;许惇传》: “惇美须髯,下垂至带,省中号为长鬣公。显祖尝因酒酣,握惇须髯称美,遂以刀截之,唯留一握。惇惧,因不复敢长,

  时人又号为齐髯公。”

  裁诗,作诗。唐杜甫《江亭》诗:“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花作骨,犹锦心绣肠,称赞他的诗华丽。

  龙头,《魏略》:“华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秉,手执。

  鱼须笏(音户),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

  太行,太行山,即潞州之地。

  青草上白衫,谓其初入仕途,脱白着青。唐时无官人白衣,八品九品官青衣。

  章奏,臣僚呈报皇帝的文书。汉王充《论衡·效力》:“章奏百上,笔有餘力。”《后汉书·胡广传》:“举孝廉,既到京师,试以章奏,安帝以广为

  天下第一。”唐孟郊《酬李侍御书记秋夕雨中病假见寄》诗:“未觉衾枕倦,久为章奏婴。” 

  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史记·滑稽列传》:“金马门者,宦﹝者鹈乓病C虐型恚饰街弧鹇砻拧!碧屏跤砦

  《为郎分司寄上都同舍》诗:“籍通金马门,身在铜驼陌。”宋高似孙 《纬略》卷七:“待詔金马门,汉盛选也。以汉之久,而膺此选者仅若此耳,

  殊不轻畀也。”。汉扬雄《解嘲》:“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石阁,即石渠阁,阁名,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三辅黄图·阁》:“石渠阁,萧何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

  。所藏入关所得秦之图籍。至於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甘露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石渠阁。”。《汉书·刘

  向传》:“讲论五经於石渠。” 

  豸(音志)角,即豸角冠,亦称獬(音谢)豸冠。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汉蔡邕《独断》:“法冠,楚冠也……秦制执法服之。今御史廷尉监

  平服之,谓之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溃构c,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或谓之獬

  豸冠。獬豸,神羊,能别曲直,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 

  鸡香,即鸡舌香,亦称丁香。古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初学记》卷一一引汉应劭《汉官仪》:“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黄门郎对揖跪受,故

  称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唐刘禹锡《郎州窦员外见示与澧州元郎中郡斋赠答长句二篇因而继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亦

  省作“鸡香”、“鸡舌”。唐黄滔《遇罗员外衮》诗:“豸角戴时垂素髮,鸡香含处隔青天。”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攻讨》诗

  :“暂逐虎牙临故剑逗ι喙履辍!薄

  摧颓,困顿﹐失意。

  阑,残,将尽。

  中区,指心胸之中。王琦注:“中区窄,谓心事不舒。”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夏衣。《韩非子·五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唐韩翃《田仓曹东亭夏夜饮得春字》诗:“葛衣香有露,罗幕静无尘。”宋

  陆游《夜出偏门还三山》诗:“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断碎,破烂,言自己的贫困。

  赵城,当是诗人与张彻相会饮酒之地。

  解:

  既称赞张的才华,又感慨自己时运不济。委曲道来。 。 想看书来

36 罗浮山人与葛篇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蛇毒浓凝洞堂湿,江鱼不食衔沙立。

  欲剪湘中一尺天,吴娥莫道吴刀涩。

  注:

  罗浮,山名。《艺文类聚》卷七引《罗浮山记》曰:“罗,罗山也;浮,浮山也。二山合体,谓之罗浮。在增城、博罗二县之境。” 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南朝陈徐陵《奉和山地》:“罗浮无定所,鬱岛屡迁移。”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南海以竹为甑者,类见之矣,皆罗浮之竹也。” 

  山人,指仙家、道士之流。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诗之五:“移黎付苑吏,种杏乞山人。”倪ё⒁妒鲆旒恰罚骸靶釉霸谀虾V拗校嘈樱I先嗽葡扇酥中哟Α!彼嗡臻鹅肚绷畹笸暌拔掏ぁ肥骸吧饺俗砗筇诼洌κ币鴻钡汀!弊宰ⅲ骸疤炷可教频朗砍9谔凇!薄

  与,赠与。

  依依,雨过天晴、舒适柔和之态。

  宜织,可以织此葛衣。

  兰台风,南方和适之风。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博罗老仙,即罗浮山人,博罗是罗浮的异名。

  时,时时。暗示他织得快,织得好,葛布刚刚断匹就被人拿走,颇有供不应求

  石床,供人坐卧的石制用具,是洞府里常有的东西。《西京杂记》卷六:“魏襄王冢,皆以文石为槨……中有石床,石屏风,婉然周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村人骆都少时到此室边採蜜,见一仙人坐石床上,见都凝瞩不转。”《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床,寝之,极以为佳,乃嘆曰:‘木床且费,而况石耶!’即令毁之。” 唐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诗:“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鬼工,事物精妙高超,非人力所能为也。《云笈七弧肪硪欢骸捌渖乡Y鸟兽花卉,文理纤妙,邻於鬼工。”清沉初《西清笔记·纪庶品》:“窗栏簷鐸,层层周密,内设佛像,面面端整,细处几不可辨,以显微镜烛之,称为鬼工所作。” 

  蛇毒浓凝洞堂湿,形容溽湿。

  江鱼不食衔沙立,形容酷热。

  湘中一尺天,指葛布,形容它的洁净。

  莫道吴刀涩,形容它的光滑。

  解:

  赞美葛衣清凉消暑,称颂罗浮山人技艺高超。

37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大人乞马癯乃寒,宗人贷宅荒厥垣。

  横庭鼠径空土涩,出篱大枣垂朱残。

  安定美人截黄绶,脱落缨裾瞑朝酒。

  还家白笔未上头,使我清声落人後。

  枉辱称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强絙断。

  洛风送马入长关,阖扇未开逢猰犬。

  那知坚都相草草,客枕幽单看春老。

  归来骨薄面无膏,疫气冲头鬓茎少。

  欲雕小说干天官,宗孙不调为谁怜。

  明朝下元复西道,崆峒叙别长如天。

  注:

  仁和里:即仁和坊。在东都洛阳城南,《河南志》引韦述《两京新记》云:“此坊北侧数坊,去朝市远,居止稀少,惟园林滋茂耳”。贺盖僦(音旧,租赁)居于是,诗中所云“宗人贷宅荒厥垣”,与《韦记》正合也。

  杂叙,随意叙述给人听。

  皇甫湜(音时),唐代散文家,字持正,约777年-约830年。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人。元和元年(806)进士,历陆浑县尉、工部郎中、东都判官等职。他与李翱都是韩愈的学生,与韩处于师友之间。李翱发展了韩文平易的一面,皇甫湜则发展了韩文奇崛的一面。皇甫湜在阐述韩愈反对因袭、主张独创的理论时说:“夫意新则异于常,异于常则怪矣;词高则出于众,出于众则奇矣。”

  大人,对父母叔伯等长辈的敬称,这里指母亲。《史记·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博辞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书为大人乞骸骨去。”颜师古注:“大人,博自称其母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乞马,从大人处求来一匹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