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诗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贺诗注-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乞马,从大人处求来一匹马。

  癯(音渠),形容马瘦。

  寒,亦有瘦弱之意。

  宗人,同族之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与三晋通使,且以有齐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诸阮皆能饮酒,仲容至宗人间共集,不復用常杯斟酌。”《旧唐书·李益传》:“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

  贷宅,租给房子。

  厥,其他的,那个的。

  横庭,庭中横七竖八。

  鼠径,鼠出没的小路。王琦汇解:“庭土秽塞仅为鼪鼯所游之径。”宋叶适《上滩》诗:“谁云荷天衢,鼠径断还往。” 

  土涩,干土,尘土。

  残,疏疏落落几个枣子。

  安定,皇甫湜郡名。皇甫湜《悲周子桑》:“有人安定皇甫湜。”

  美人,品德美好的人。《诗·邶风·简兮》:“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郑玄笺:“思周室之贤者。”《孟子·尽心下》“充实之谓美”汉赵岐注:“充实善信,使之不虚,是为美人。”唐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风。”潘纬注:“谓吴武陵 。”宋王安石《答韩求仁书》:“颜子具圣人之体而微,所谓美人也。”

  截:切断,此指解下。

  黄绶,古代官员系官印的黄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比二百石以上,皆铜印黄綬。”唐刘长卿《送从弟贬袁州》诗:“名羞黄綬繫,身是白眉郎。”明陶宗仪《辍耕录·印章制度》:“建武元年,詔诸侯王金印綟綬,公侯金印紫綬,中二千石以上银印青綬,千石至四百石以下铜印黑綬及黄綬。”

  脱落,脱掉。

  缨裾(音居),冠带和衣襟,代指官服。

  瞑朝,夜晚与白天。

  白笔,古代侍从官员用以记事或奏事的笔,常插于冠侧。晋崔豹《古今注·舆服》:“白笔,古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晋书·舆服志》:“笏者,有事则书之,故常簪笔,今之白笔是其遗象。尚书令、僕射、尚书手版头復有白笔,以紫皮裹之,名曰笏。”《新唐书·舆服志》:“诸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

  清声,清美的声誉。汉蔡邕《陈太丘碑文》:“奉礼终没,休矣清声。”唐元稹《遣病》诗:“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声。” 

  枉辱,谦辞,有幸得到。

  称知,称为知音。

  犯君眼,青眼相看,得到你的重视。

  排引,引荐。

  才升,刚上升。

  絙(音庚),同“緪”,大绳索。“系以巨絙。”

  洛风送马,意思是骑马从洛阳出发。

  长关,广布的哨卡。此泛指进入长安的关卡。《六韬·奇兵》:“长关远候,暴疾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阖扇,门扇。此指君王之门。《吕氏春秋·仲春》:“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闔扇,寝庙必备。”高诱注:“闔扇,门扇也。” 

  猰(音亚)犬,疯狗,比喻恶人。猰,同“瘈”。《左传·哀公十二年》:“吴方无道,国无道,必弃疾于人。吴虽无道,犹足以患卫。往也!长木之毙,无不瘈也;国狗之瘈,无不噬也,而况大国乎!”《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猛犬狺(音银)狺而迎吠兮,关梁闭而不通。”

  坚都,刁坚、丁君都,两位古代善相马者,这里代指主管考试的礼部官员。董伯英:“刁坚、丁君都,古善相马者。”(陈本礼《协律钩玄》引)

  疫气,疫病。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昔赤壁之役,遭离疫气,烧船自还,以避恶地,非周瑜水军所能抑挫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 

  鬓茎(音经),鬓发。

  小说,偏颇琐屑的言论。《庄子·外物》:“饰小説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

  干,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天官,官名。《周礼》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唐武后光宅元年改吏部为天官,旋复旧。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二年》:“今天官诸选,条目猥多,法例参错,吏姦深远。”

  宗孙,诗人自指。

  调(音掉),升迁。

  下元,节日名。旧时以阴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崆峒(音空童),河南临汝之崆峒山。

  解:

  被人谗毁落第,愤恨而怅惘。 。。

38 宫娃歌
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象口吹香毾戥暖,七星挂城闻漏板。

  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鸾帘额著霜痕。

  啼蛄吊月钩栏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梦入家门上沙渚,天河落处长洲路。

  愿君光明如太阳,放妾骑鱼撇波去。

  注:

  宫娃,宫女。《广雅》:“吴俗谓好女为娃。”

  蜡光,烛光。

  纱空,薄纱如空。

  守宫,旧说将饲以朱砂的壁虎捣烂,点于女子肢体以防不贞,谓之“守宫”。晋张华《博物志》卷四:“蜥蜴或名蝘蜓。以器养之,食以朱砂,体尽赤,所食满七斤,治擣万杵,点女人支体,终身不灭。唯房室事则灭,故号守宫。传云东方朔语汉武帝试之,有验。” 

  象口吹香,象形的香炉飘香。宋洪刍《香谱·水浮香》:“香兽,以涂金为狻猊、麒麟、鳧鸭之状,空中以然香,使烟自口出,以为玩好。復有雕木埏土为之者。”

  毾戥(右边为毛)(音榻灯):有花纹的细毛毯。

  七星,北斗星。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上应七星。” 

  漏板,随更漏敲击来报时辰的铜板,即更柝(音拓)。明高启《马璘画》诗:“风传漏板还堪数,月混梨花不易寻。” 

  罘罳(音福思),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鸝度结构,紫鸽下罘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胡三省注:“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汉宫闕之罘罳也。”

  帘额,帘子的上端。南唐张泌《南歌子》词:“画堂*远风凉,高卷水精帘额,衬斜阳。”清赵进美《望江南》词:“风乍急,帘额动双犀。” 

  著(音啄),带着。

  蛄(音估),蝼(音楼)蛄,生活在泥土中;昼伏夜出;吃农作物嫩茎。背部茶褐色;腹面灰黄色。前足发达;呈铲状;适于掘土;有尾须。《本草衍义》:“此虫当立夏后,至夜则鸣,《月令》谓之蝼蝈鸣者是矣。其声如蚯蚓,此乃是五技而无一长者。”

  吊月,啼声幽咽如吊。

  钩栏,曲折如钩的栏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吐谷浑於河上作桥……施鉤栏,甚严饰。”王琦汇解:“鉤栏,即栏杆。以其随屋之势,高下湾曲相鉤带,故谓之鉤栏。” 

  屈膝;屈戌;即今之铰链。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北周庾信《灯赋》:“舒屈膝之屏风,掩芙蓉之行障。” 

  铜铺(音瀑),铜质铺首。铺首,旧式门上衔着门环的底座;多用铜制成兽形。

  阿甄,指魏文帝曹丕的甄后,六朝时称妇人多为阿某。这里泛指失意幽旷的宫女。《魏志》:中山无极人,姿貌绝伦。曹操破袁绍,得之。将甄氏赐与长子曹丕。后被郭后谗害而亡。

  沙渚(音煮),小沙洲,指宫女家所在地。

  天河落处,银河泻落处,指相距遥远。

  长洲,古苑名。故址在今 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太湖北。春秋时为吴王阖闾游猎处。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射於鸥陂,驰於游臺,兴乐石城,走犬长洲 。”晋左思《吴都赋》:“造姑苏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带朝夕之濬池,佩长洲之茂苑。”

  光明如太阳,皇恩如太阳般普照。

  骑鱼撇波,尤言乘船。意为即使如此也要回家去。

  解:

  写宫女旷怨思归的心情。

39 堂堂
堂堂复堂堂,红脱梅灰香。

  十年粉蠹生画梁,饥虫不食堆碎黄。

  蕙花已老桃叶长,禁院悬帘隔御光。

  华清源中礜石汤,徘徊百凤随君王。

  题注:

  堂堂,乐曲名。《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堂堂》宋郭茂倩题解:“《乐苑》曰:‘《堂堂》,角调曲。唐高宗朝曲也。’……《堂堂》,本陈后主所作,唐为法曲。故白居易诗云‘法曲法曲歌堂堂’是也。”唐温庭筠《堂堂》诗:“风飘客意如吹烟,纤指殷勤伤雁弦。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 

  诗注:

  堂堂复堂堂,有叹息房屋重叠之意。

  红脱梅灰,墙壁的色彩早已剥落。

  蕙花已老桃叶长,意为春去夏来。

  御光,指君颜。

  华清,华清池。

  礜(音玉)石汤,指温泉。王琦汇解:“礜石性热,置水瓮中则水不冰,故驪山之温泉,古人以为下有礜石所致。”《本草从新》:“此石生于山无雪,入水不冰。”《渔隐丛话》:“汤泉多硫黄气,浴之则袭人肌肤,惟骊山是礜石泉。”

  百凤,喻指随从的官吏、妃嫔。

  最后一联形容昔日华清宫的热闹。

  解:

  宫宇久不行幸,颓坏寂寞。抒发炎凉变化的感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0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二首之一)
洛郊无俎豆,弊厩惭老马。

  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长船倚云泊,石镜秋凉夜。

  岂解有乡情?弄月聊呜哑。

  题注:

  勉爱,勉力自爱。

  小季,小弟。

  诗注:

  俎(音阻),祭祀所用的礼器,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炉峰,庐山香炉峰的省称。隋炀帝《与峰顶寺僧书》:“鑪峯香气,烟霞共远。”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鑪峯生转盻,橘井尚高褰。”白居易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诗:“曾住炉峯下,书堂对药臺。”宋梅尧臣 《送余驾部江州》诗:“内史九江行,潦收波已清。何时鷁舟上,远见炉峯迎。”明王守仁《书扇赠从吾》诗:“莫遣扁舟成久别,炉峯秋月望君来。”  

  石镜,如镜的山石。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南朝宋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 。”唐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松门拂中道,石镜迴清光。”王琦注:“﹝松门山嫌惺担饪烧杖恕!

  呜哑,雁叫声。

  解:

  孤舟夜泊,小雁呜哑不解愁。

41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二首之二)
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

  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

  南云北云空脉断,灵台经络悬春线。

  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

  维尔之昆二十余,年来持镜颇有须。

  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

  荒沟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蛴螬。

  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号号。

  注:

  别柳,人因在柳下分别,故称。

  官槐,官府植于官道旁的槐树。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近奉文牒,令伐官槐,若欲造车,岂无良木?”宋吕渭老《百事娇》词:“登堂望极,正露锁,官槐归路。”清顾炎武《日知录·官树》:“下至 隋 唐 之代,而官槐官柳亦多见之诗篇,犹是人存政举之效。” 

  兔目,指槐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