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7、要学会冷静。要想到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时候我们在帮助、训斥犯错误的人的时候言辞激烈,但和这个不冷静是不一样的。这个不冷静后果是严重的,因为人的生命非常宝贵,失不再得。

  8、学会轻装上阵,乐观生活。凡事都想开些。不要徒生烦恼。

  9、如果是意识领域里的问题,如真妄交辙、意识关,要靠不断提高修养,学习大量佛学知识来解决。

  10、因担心前途渺茫而想自杀的,要注意从现在做起,扎扎实实,一定还会有希望的。

  11、自杀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应该勇敢地生活下去。只要人在,就有条件改善的希望。

  12、不要怕丢人,只要改正了别人仍然会认可的。

  13、平时要锻炼自己不要自负。自负的人在受到打击时容易走向极端。所以,要注意谦卑做人。

  14、当自己生活上感觉担子很重时,要注意随缘,只要自己努力,慢慢会好起来的。

  15、要珍惜生命,不要受不良言论影响,认为自杀、杀人可以升天、成仙、度人。

  16、出现任何幻觉都要从现实出发,言行要符合社会正常善因缘,不要听信迷惑于幻觉和梦境。

  17、要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生命是无价的。不要轻言自杀,更不能杀害别人。

  18、与人遇到矛盾要设法解决,要理智,不要一时冲动杀人。

  19、有变态、虐待、杀人倾向的,要进行忏悔,消除思想恶业。严重的要找一下心理医生或精神医生进行治疗。

  20、要学会冷静,不要被激将,不要点火就着。

  21、不要悲观,要树立远大理想。

  22、学会自控,自己作主自己的思想,不要在出现自杀、杀人等不良念头时,不进行排斥,或定不住心神。

  23、在最困难的时候,学会和别人风雨同舟,那样会发现困难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大。

  24、平时事情不要做绝了,要考虑到算来算去最终会算到自己的头上。

  25、要学会自保,不要被坏人套住而难以自拔。

  26、面对扑簌迷离的外部世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随波逐流,要理智,避免被利用发生命案,或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27、为人处事要寻求和平之路,以和为贵。

  28、不要虐待别人。虐待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对方忍受的极限,则容易发生惨案。

  29、不要溺爱孩子。被溺爱的孩子往往不清楚感恩,不知道关心大人。所以只要他受到一点挫折,都可能会对大人发生误会,从而发生惨案。

  30、要注意不要伤害对方自尊心,这样的言行一旦出现,可能会被受侮辱的人教训,甚至自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31、要主动加强道德教育。很多命案都是因为道德和文化的缺失造成的。

  32、要主动训练忍耐力,这是成熟的表现。

  33、要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不要认为自己的自由被限制了就要报复。

  34、远离恶友,不要参与邪教和黑社会。

  35、学会谦虚而不要张扬,避免引起别人的嫉妒。

  36、远离赌博等不良场所和行为。

  37、不要随便铤而走险,要注意风险意识,要将风险意识尽量减到最小,不做无谓的牺牲,要扎扎实实工作生活,不要有赌博心理。

  38、没有证据不要轻易怀疑别人的不良生活作风和不良行为,避免发生冤案。

  39、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于成功,要有走万里长征的准备。否则容易大起大落,心理难以平衡。

  40、避人讥嫌,避免不必要的是非。

  41、要任劳任怨,不要牢骚满腹。要只计耕耘,不计收获。

  42、要加强道德教育,避免不重视道德或缺失道德的教育。

  43、要避免或远离和两面三刀、人面兽心的人接触。

  44、心理要健康,要注意理智战胜本能。

  45、当前功尽弃的时候也不要灰心,只要人在,就有成功的可能。

  46、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不要在失意的时候颓废、轻生、杀人、报复。

  47、要将心比心,当自己失意的时候,不要报复社会,更不应该伤及无辜。

  48、要学会自我前后纵向比较,避免因横向比较而产生仇恨心理。

  总之,我们要在大道上下工夫,要有志气,不做懦夫,以博大的心胸对待人生和他人,不计前嫌,勇往直前,那么曙光在前,迎接我们的必然是朝阳。

  2007年8月16发布于网易博客

173、遵守行为规范如护浮囊
173、遵守行为规范如护浮囊

  博友留言:昨天在听老师作业点评《浮囊的故事》

  这个故事时,不太理解,能否请老师在博文中再详细解说一下,谢谢老师!!

  在佛家有两个著名的故事,是教导我们要注意持戒、威仪,也就是认真遵守行为规范的。这两个故事就

  是《擎油钵》和《护浮囊》的故事。《护浮囊》的故事即《浮囊的故事》。《擎油钵》的故事,参见博文《优婆鞠

  多的故事》。《义楚&;#8226;十九》:“律云:护持净戒,如擎油钵,若护浮囊也。”

  《护浮囊》的故事是说我们护持戒律,严格遵守道德行为规范,就像护浮囊那样。《涅槃经&;#8226;十一》:

  “菩萨摩诃萨护持禁戒亦复如是。如彼渡人护惜浮囊。”大意是说,大菩萨护持禁戒也是这样,就像这个渡海的人

  爱护珍惜自己的浮囊一样。《佛光大辞典》:“【浮囊】渡海人所带防溺之物,渡海人若无浮囊则有溺水之忧。诸

  经论每以浮囊喻指戒律,谓菩萨奉持禁戒,其心坚固,犹如金刚;譬如渡海之人,护惜浮囊,惟恐命丧,丝毫不

  懈。”

  总之,我们要认真遵守各种道德行为规范,就像护惜浮囊一样。这样才能真正地使自己自制、进步,

  才能不断走向大觉。

  2007年8月17发布于网易博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74、中道行事的佛学
174、中道行事的佛学

  博友留言:如何正确对待色欲呢?身边有朋友甚至正常的夫妻生活都不敢了,认为那样影响自己长

  功,非常年轻,因此都出现病态了,晚上一躺下来睡觉就遗精。所以至今不敢躺下来睡觉。

  佛家主张中道行事,所以绝对的禁欲是不提倡的。佛家否定走苦行主义与快乐主义两个极端。《佛光

  大辞典》:“【禁欲】……然释尊最后所持之修定,则为一种心物一如之真理正观,而否定禁欲之修法。故释尊曾

  语弟子,自己系舍苦行主义与快乐主义两极端,而持守中道之法。”所以,在家修行者并不禁欲,但也不可以放纵

  欲望,而是进行正常的性生活,也就是不邪淫。所谓不邪淫,就是说在家者可以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正淫),除此

  以外的*生活(邪淫)不可以。出家僧人有不*之戒,那么只能持戒了。

  2007年8月17发布于百度博客

175、一定要空生妙用(有)
175、一定要空生妙用(有)

  博友留言:我想请教老师,外道也讲看淡情爱,结果搞的人如同木头一样,亲朋好友都反感,我们如

  果讲“不贪图恩爱恋慕之想”,会不会导致和外道一样的结局?

  注意佛家是中道的行为。佛家在真如之体上虽然谈不执着于万物,但是在用上仍然要产生慈悲、善

  良、智慧等妙用,是空有一如的。如果仅仅执着于真如之体,而不生出妙用,认为这就是究竟,则会误入空见外道

  或无想外道之中。

  所谓空见外道,《佛光大辞典》:“【因果皆空宗】又作空见论、空见外道。为外道十六宗之一。即

  妄执无因果之理,否认因果之说,而认为世间一切诸法皆空之外道。”《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诸邪见外道

  计无爱养等,见行善者返生恶趣,见行恶者返生善趣,便谓为空,或总诽拨一切皆空。”大意是说,空见外道执着

  于没有因果之理,或否定因果之说,而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这种外道认为人们善行者没有乐报,行恶者

  没有苦报,从而认为人没有必要或不应该行善、善待他人,而拒绝各种善心、善行。

  所谓无想外道,《佛学常见辞汇》:“【无想定】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一种泯灭一切心想

  的禅定。”所以,执着于无想境界不是究竟,一定要生起妙用。如果认为无想定是究竟的、最高的境界而不能继续

  提高自己,不能生起利他的妙用,那么人的善根断失,甚至会变得冷漠无情,没有同情心、慈悲心,更无所谓智慧

  了。

  所以,上述两种外道我们必须远离。不执着于事物,但是我们在领悟真如体空的同时一定要生起妙用

  (有),投入到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火热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去,树立远大理想,自利利他,以避免误入空

  见外道或无想外道之中。

  2007年8月17发布于雅虎博客 。 想看书来

176、修行是为了减少烦恼的!
176、修行是为了减少烦恼的!

  博友留言:请教老师: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很困惑,是关于不杀生的问题。我看了综合文化信息网上有关

  不杀生的论述,但当家里出现虫害,需要清理的时候还是心有所忌,总觉得杀死那些小虫很残忍,可是虫害又严重

  干扰了我的生活,因此心理好像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本人愚钝,请老师再讲一讲,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处理这些事

  情,肯定观念还是不对劲,否则怎么感觉很沉重呢?谢谢。

  责任心强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修养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内心的安宁,心神一定要稳。感觉背了个沉重

  的包袱,这么大的烦恼,心神这么不稳,这都是修行应该去掉的东西。我们必须要轻装上阵,快乐地修行,即便是

  面对困难与挫折也是应该积极乐观的。我们的修行是在减少烦恼,不是增加烦恼,这一点不要搞错。所以一定要学

  会稳住心神,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偏差。

  很多事情是建立在随缘自然的基础上的。这样才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才是更大的慈悲。

  一定要闯过相应的心理障碍,不要成为意识关口。

  2007年8月18发布于网易博客

177、关于心物一如之真理正观
177、关于心物一如之真理正观

  在博文《中道行事的佛学》中博友留言:

  “然释尊最后所持之修定;则为一种心物一如之真理正观。”老师,这话啥意思,请您给说的详细点,

  谢谢您!

  “一种心物一如之真理正观”,是说佛家主张的是心物一元论。

  所谓心物一元论,是指人与万物是一体的,人的环境是人化自然,是人的行为意识的结果。如果认为

  人与万物没有任何关系,则心物是二元分离的,那么会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否认善因乐果、恶因苦果,而走

  入到空见外道之中,或者走入颓废主义的顺世外道中。这个外道的代表人物如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佛光大辞

  典》:“【阿耆多翅舍钦婆罗】……此外道主张心物二元共归断灭,否认有善恶祸福、因缘果报、过去未来等,唯

  于现世尽其快乐,亦即所谓顺世外道中之断灭论、唯物论、感觉论、快乐说。”这里的“唯物论”指的是崇拜金

  钱、物质利益而不重视精神能动性的偏激思想。

  另外还有一种是心物二元对立的思想。代表人物尼乾陀若提子,主张苦行(宿作)的外道。《佛光大

  辞典》:“【阇伊那教】其教理类似数论学派,主张‘心物对立论’,承认知觉、推证、闻知三者为有效知识之来

  源,认为‘灵魂’不但存于人体,即使动植物,甚至一微尘中亦有灵魂,个人之业障乃因物质及外界之影响而导至

  灵魂受束缚,限制了灵魂本来之完善能力。故吾人一切之进德修业,皆应从苦行禁欲开始,试图从物质界解脱,由

  一切智而得常满精神(梵 nityasiddha)。其与佛教异者,即自我之实在论,主张外在世界之真实性,并相信最终

  之实体,故属多元主义。”可见,苦行(宿作)外道是极端行为。

  总之,无论是主张快乐主义的顺世外道也好,主张苦行的苦行(宿作)外道也好,还是苦乐全部泯灭

  的空见外道也好,都是心物二元的极端行为,都不是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