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我的生死派对,我的秘密盛宴,我的冷酷学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海:我的生死派对,我的秘密盛宴,我的冷酷学苑-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活中的葛红兵,眉目清秀,气质儒雅,戴一幅无框近视眼镜,给人的印象文弱而忧郁,从他的外表已经看不到农民的气息。有文章描述他外貌“潇洒倜傥,书卷气十足,酷似早年间的徐志摩,一个典型的江南才子。” 只有你接触了他,和他聊天,听到他内心的声音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他所说的“我永远是一个农民”的意义。他有很深的乡土情节。据他的一个朋友说,他的理想是“早日归乡”,“回归田园”。

  其实,葛红兵并非江南人,而是苏北人,祖辈由山东辗转至江苏。他看重自己的北方血统,欣赏那一股古往今来的豪侠之气,或许,这是他嗜酒、不驯等性格的源流。

  江苏南通,古称通州,长江万里由这里入海,江海平原的一个村庄就是葛红兵的故乡。二十世纪中期,葛家祖辈创下的家业早已萧条败落,饥饿、贫穷和屈辱,像蛇一样地纠缠着这一户普通的农家。为了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为了逃离故乡的不公正的境遇,父亲领着母亲,离乡背井去苏北的一个农场当农工。葛红兵是家中的第二个儿子。在祖父祖母的照顾下,他一天天地在故乡的那个村子里长大了(田新:《无垠的夜空中,他将在哪一角闪烁――记青年学子葛红兵》,《女友》,1998年10月)。

  小时候的葛红兵十分孤独。村子里的孩子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唯独他不是。在自传体随笔小说《我的N种生活》中,他写道:“那个时候你很少见到你的父母,一年也难得有一两次,每当你的父母回来的时候,你就觉得那是你的节日,它属于你,但是,事实上的情况并非如此……”在爱的渴望中,他显得沉默而且忧郁,从年幼开始,他学会了自己对自己说话。

  潮湿低矮的农舍,光焰黯淡的煤油灯,冬天穿着空心棉袄和大腰棉裤,一双小脚在草绿色的球鞋里冻得红肿发黑,一天吃两顿麦片煮的稀粥,饿得头发晕,趴在村办小学校的课桌子上——“在这种饥饿的感觉里,你体验不到那种尊贵的感觉、尊严的感觉……”(葛红兵)

  多年以后,回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的农村生活,葛红兵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它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心中最为纯真本然的情感和思绪:“比如说跟动物的交往、小鸟的交往,跟猫、狗还有牛、羊、马等等,一系列这样一些小生灵的交往。还有就是跟树木植物的交往。因为你知道,一个农村的人,他对植物的认识,跟城市里的人完全是不一样的”(葛红兵)。

  村外麦浪暗绿色地起伏,田间农民淌着汗水劳作,一切都映入这一个农民儿子的眼睛里和心里,童年和少年的时光飞快地流过。站在家乡的村口,看见太阳在身前的这一片辽阔的江海平原上东升西落,他想,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黑色怪圈与精神孤儿

  
  
  和中国千万个农村贫苦孩子的读书经历非常相似,坎坷艰难筑成了葛红兵二十年的求学之路。

  因为没有家世背景而不能升入乡办中学,只能留在村里的小学附设初中念书,1984年初中毕业,葛红兵是那一所设置简陋的农村学校自办学以来唯一考入高中的农村孩子。他被海门师范专科学校录取了,家里人都为他高兴,高兴孩子有了这样一个脱离农村户口将来吃皇粮的机会。来到海门,从来没有走出过家乡的他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虽然那时的他所知是很有限的,但是命运在他的眼前打开了这一扇窗口,由这里,他可以比先前在家乡的村头看得更远更广阔了。

  读初中和高中,葛红兵好学不倦,文理科兼优,他能用痴迷诗歌的热情去演算复杂枯燥的数理化习题。过人的天资和勤恳的学习态度使他在学业上几乎无往而不胜。多年以后他回忆说,由于对于文学的挚爱而不得不放弃了理科专业的选择,但是他相信,当年自己如果选学理科,今天一样也会获得成功——关于这一点,他十分自信。三年以后,1987年,葛红兵以优异成绩从海门师专毕业,以2%的选拔率,免试保送进了扬州大学。

  80年代末的中国,一个人文主义复兴的年代,那个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处处飘荡着文学青年的纯真的梦。在扬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求学期间,在大学课堂,在学校图书馆,如天方夜谭里的传说,知识之门五光十色地在他的眼前轰然开启,他走进去。那是怎样的一种贪婪的阅读的感觉:“那个时候我读黑格尔、读康德、读萨特、读波伏娃的作品,那个时候《第二性》刚刚流行。读这一系列的作品,就是为了什么,在精神上跟我的乡村意识彻底的决断。有时候我说我希望自己在精神上是个孤儿”(葛红兵)。他如饥似渴,汲取他所能获取的知识精华,如他在回忆中写到的那样: “对自己都到了苛酷的程度”。“苛酷”,一个很可怕的词,用在一个刻苦求学的农村孩子的身上却是非常贴切的。

  扬州大学四年,葛红兵的学习成绩连续四年全年级第一名,四次获得三好学生奖学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毕业时他报考研究生的要求被拒绝了,有规定说他是“保送生”,所以非得“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当他踏上人生旅途的初期,在将近十年的时间内,他总是陷入到这样一个怪圈之中。一个能够扼住他命运的“神秘的物”,一而再地“阴影一样来到他的生活中……”

  葛红兵回到海门,在原先的那一所母校海门师专教书。从这个地方飞出去,“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鲁迅《在酒楼上》),他的心情的沮丧是可想而知。在这个很小的城市,他找不到一本可以阅读的书,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谈话的朋友。在那一段时间里,他不断地翻看一本黑格尔的《小逻辑》,他想追问人的存在的本源,人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他因为彷徨而痛苦,他很想知道,目前他所面临的难道就是他命中注定的一切——“因为没有希望。一个人,他的生活就像模子里注入水,没有什么希望,前面的一切都已经注定,这是多么可怕!”(葛红兵)。

  
  纯真是美好的代名词

  
  人生的不如意并没有影响到葛红兵对教书这一行业的热爱,他担任中师教师两年,每天对着讲台下和他一样从贫苦村庄走出来的农民的孩子,看着他们一双双求知如渴的眼睛,他想,他比别人更能理解他们的艰辛。他认真地上课,倾其所学地教学,给予学生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也许,这也是他的精神上的寄托。正因为如此,他得到了学生的爱和尊重。十五年过去了,不久前,应邀在新加坡讲学的葛红兵,收到了当年海门师专的一个学生的一封电子邮件,由这封信,我们可以寻觅到当年一段感人的故事。这位今天已经学有所成的学生在信中这样写道:

  “今夜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笔向您汇报我这十五年来的人生历程。

  十五年前的那个炎热的夏天,您的一个顽皮的学生给家里留了一张纸条后,偷偷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长途’旅行,去寻找他尊敬崇拜的实习老师——葛老师。虽然他去的地方并不遥远,但这次旅行却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您是否还记得当您父亲领我进您房间刹那间的情景,那时,您正聚精会神地为父亲书写毛笔公文,突然间看到我这黄毛小孩地贸然登门,您的反应是既惊讶又高兴。您笑着对我说,“你怎么能找到这里的?”或许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一个十四岁的小学生仅凭着老师留给他的一个通讯地址,在当时交通、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独自一人到长江边去寻找他崇拜的实习老师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可我那会儿心里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要见到葛老师,要在短暂而难忘的实习教学活动结束后,在长江边再次聆听多才多艺的葛老师的教诲。

  ……那几天里,您用自行车带我游览了长江堤岸、长江引水河闸、新兴的富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还给我讲述了许多童年趣事。那会儿,我深刻感受到您对长江母亲河的热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长江磅礴浩荡的气势一直砥砺着您的胸怀,奔腾不息,连绵不绝的长江水给您的思维倾注了无穷的源泉,若干年后当我听说您曾发誓要光着脚去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我丝毫不感到奇怪,因为您胸中构建的长江大桥早已把您与南京长江大桥连接在一起。

  那个夏日的早晨,您用自行车载着我来到新开汽车站,临别时,您将家里的土特产和两本您珍爱的海门师范获奖笔记本送给我,那时的我兴奋不已,稚气十足地对您说,“葛老师,我们很快还会见面的……”

  老师与学生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交流,尤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崇和挚爱,给予当年陷入苦闷之中的葛红兵心灵的慰藉。

  
  飞翔的欲望

  
  命运不断地扼住他“想在空中飞的本能和冲动”,但是他坚持“保留了这种想飞的本能”,他说:“这对我是个拯救,它使我没有沦落下去,就像在一个很封闭的井里面感觉到下坠,但是突然之间我会清醒过来,我会奋力地向上,向上飞。”(葛红兵)

  在海门的两年,葛红兵前后两次考研,每一次都被录取,但是每一次都不被允许离开。

  那个自以为能把握他的命运的领导说:“我干了二十多年还在这里,你算老几,才来就想飞?”他说当年是他保送他去扬州大学读书的,“养条狗还知道汪汪叫几声呢”他这样说。

  “忧郁使他虚弱,孤独使他生病”,“他在病榻上看书,在胃痛中参加考试”,当第二次考研录取再一次受到这种无耻地刁难和阻挡之后,葛红兵几乎彻底绝望了,痛苦像一个邪恶的魔鬼把他击垮在地,他的眼前一片黑暗。就在这一刻,他遇到了他命运中的一位恩师——扬州师院(今扬州大学)副校长盛浩良。由于盛先生的出面斡旋,他被允许离开海门。临走时,单位逼迫他缴纳5000元“人才流失费”。对于当年十分贫困的葛家来说,这个数额是相当巨大的。为了帮助儿子实现的梦想,葛红兵的父亲四处向人求助,最后从亲戚那儿借到了一笔钱,这才赎出了那一纸“人生契约”。那一年他还不一定清楚,类似的遭际,在他求学及求职的生涯之中,仅仅还只是一个开始。

  1993年,葛红兵重返扬州大学,成为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他心中悲欣交集,他感谢上苍赐予他重新跨入大学校门的机会,他一定得珍惜。在这个风光秀丽人文古朴的古旧城市,他疯狂地读书,疯狂地写作,将青春和生命燃烧得如风中之烛。他在报章杂志上连续发表作品,论文、散文、诗歌和小说,并于1994年获得优秀研究生奖。 1995年,他读硕士研究生仅两年,即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他来到南京,那一个夏天,骄阳似火,他走上南京长江大桥,走进他童年的一个梦——“等到长大了,我一定要赤着双脚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行走”—— 那一天,桥面被太阳光晒得滚烫,那是一个天真烂漫的乡下孩童的梦。抚着桥栏,看着滔滔的江水从桥下流过,他的心中如同波涛激流,翻滚撞击…… 

  在他离开扬州大学后的第二年,盛浩良先生在扬州病逝。得到这个讯息,葛红兵一个人在南京大学的操场上久久地静坐,泪水打湿了他的衬衫的下摆。

  
  自由和空无

  
  “三年南大生活,她给了我什么呢?自由和空无——她不强加给你任何东西,因而我说她是空无,但是她让你自由地选择你想选择的一切,从这个角度说她又给了你一切。这对我是多么大的一种恩赐啊,这自由也是压力,因为在她‘傲慢’的辞典里,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必须是最好的,她给你自由,就是让你自由自在成为最好的”(葛红兵)

  儿时的葛红兵也有梦,但是很朦胧,走出故乡到外边的世界去,也许就是他的梦的全部。后来由海门到扬州到南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厚,眼界的开阔,这一个梦逐渐地变得清晰起来。在南京大学自由之风的熏陶下,他愈加坚定了自己求学的最终目的——“‘读最好的小说,写最伟大的作品’,此种霸气的语言,在那时的南大极为普通,你可以从任何一个在南园三食堂吃饭的学生口里听到,他会一边剔牙,一边将上述话语掷地有声地扔给你。”(葛红兵)

  古木森森的南大校园里又多了一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在如此丰富的人文主义氛围中,他自由地汲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