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于风,有以下特点:

  1、风为百病之始,寒、暑、湿、燥、火病皆因风而得。《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风者,百病之始也。”

  2、风为阳邪,容易袭击人体属阳的部位,例如头部、后背、皮肤、四肢关节、腰部。《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大意是说,伤于风的人往往上部容易受风邪。《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恶风者,阳气受也。”中恶风的人往往人的阳气受到损害。《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风气侵害人的皮肤,藏在皮肤之间时,向内不得通,向外不得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大意是说,风容易侵袭人的大腿和上臂的关节(共八个,所以称为八节)。

  3、风性善行而经常发生变化。《黄帝内经素问·风论》:“风者,善行而数变。”

  关于寒,有以下特点:

  1、寒邪属于阴,易伤阳气,通于春天。《黄帝内经素问·疟论》:“寒者,阴气也。”《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大意是说,寒气侵入人体就会凝结阻滞不行。侵于脉的内外,引起阳气受损,气血失于温运而阻滞不通,不通则痛。

  3、寒主收引。寒邪侵袭人体,因阳气被遏制,所以使腠理、经络、筋脉收引而挛(luán,抽搐)缩。《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寒乃至……故民病寒客心痛,腰脽(shuí,尾椎骨)痛,大关节不利,屈伸不便。”大意是说,大寒侵犯人体容易导致心脏的疾病、腰尾椎痛和大关节的屈伸不利。

  关于暑,有以下特点:

  1、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属阳邪,通于夏天。

  2、暑性升散,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汗多则耗气伤津,心闷烦乱,甚则中暑而昏倒。《黄帝内经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3、暑多挟湿。

  关于湿,有以下特点:

  1、湿为阴邪,袭击人的阴位,通于长夏。《黄帝内经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2、湿性重浊粘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湿,首如裹。”是说头部有湿则重浊粘腻如布裹。

  关于燥,有以下特点:

  性质干燥,容易伤人津液,通于秋天。金元·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hé,干枯),干劲皴(cūn,皲,干裂)揭,皆属于燥。”

  关于火,有以下特点:

  火为热之甚,指外感温热之邪,但一般不称火而称热。侵犯人体易导致痈肿疮疡,因为火热之邪侵入血分,可聚结于局部,热腐血肉而发为痈肿疮疡。《黄帝内经灵枢·痈疽》:“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我们要不断培养正气,适合于寒暑等外界六气,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2006年11月21日于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53·内六淫
中医文化随笔53·内六淫

  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六淫都是指的外六淫,例如上篇。实际上,人体内还有内六淫。所谓内六淫,即:

  1、内风。

  中医把“风”分为外风、内风两种。“内风”与肝有关。肝为风木之脏,肝木失和,内风旋动。因此,内风的形成主要责之于肝的功能失调。《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震颤,如肝血虚则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虚性动风的震颤和蠕动,血虚肤燥或血热夹湿发于皮肤,导致皮肤瘙痒症;又如肝热内盛,灼伤经筋,筋脉拘挛而风证遂起。眩:如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越而化风,感到头目眩晕。

  2、内寒。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人体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寒。《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因阳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所致水液运化障碍等症候,症见吐泻、腹痛、手足逆冷,或水肿痰饮等,所排体液多以“澄澈清冷”或大便稀薄为特点。

  中医认为,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所以内寒与肾有关。

  3、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4、内湿。

  素体阳气不足(肾阳虚),痰湿过盛;或因恣食生冷,过食肥甘,内伤脾胃,致使脾阳不振或脾气受损而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输布代谢发生障碍,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或积而成水。因此,内湿的形成与脾脏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5、内燥。

  津伤化燥。《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胜则干。”久病、久热、高热,或湿邪化燥,导致体内津液亏少,不能内溉脏腑,外润腠理孔窍,表现为干燥不润的现象。例如形体消瘦,肌肤干燥,起皮落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大便燥结不通,小便短赤不利,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等都属于干燥不润的症状。金元·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皲)揭,皆属于燥。”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津液的输布主要在于肺与胃,所以内燥往往与肺脏关系比较大。

  6、内火。

  又称“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邪郁和五志过及,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邪郁化火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感六淫入里郁滞,并从阳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湿、瘀血等)和食积、虫积等,均能郁而化火。五志(情志)之火多指由于精神情志的刺激,如临床常见的情志不舒,肝郁气滞,气郁则化火,发为“肝火”病症。

  所以,为了避免内六淫的产生,我们应该努力陶冶性情,稳定情绪,保养好身体和五脏(参见《中医文化随笔》中有关情志、养生和养五脏的内容)。

  2006年11月21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54·水液
中医文化随笔54·水液

  中医的水液包括津液和水湿痰饮。其中,津液和湿我们已经谈过了。这里我们讲一下水和痰饮。

  水指水肿。痰的概念亦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含义。狭义之痰,是指肺及呼吸道中咳出的分泌液,或呕出的粘液体,常被称为“有形之痰”。广义之痰,除狭义之痰外,尚包括各种原因使体内津液代谢障碍,停留积聚,蕴结而成的痰。这种痰随气运行,无处不到,从而形成种种痰病痰证。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颠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

  痰和饮,合称为痰饮,都是津液变化而成,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表现的病证,但两者的形态不同。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景岳全书·卷三十一》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有不同于饮者,饮清澈而痰稠浊。”饮证则泛指各种水饮所引起的病证。由于饮与痰、水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在病变中有密切联系,故饮证亦常称为“痰饮”或“水饮”。根据饮邪停积部位不同,临床又可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四类病证。但其总的发病机理均为阳虚阴盛,运化失常,水液停积所致。

  痰饮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痰饮,即《金匮要略》的四饮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脾胃运化失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会致使水邪留滞肠间;而见腹中胀满而沥沥有声可闻。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临床胸水即属悬饮。

  《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其耎(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此病的饮邪主要泛溢于体表肌肤和四肢。临床兼见身体痛重,肢节烦疼;亦可兼见咳喘、胸闷、乏力等症。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临床心包积液即属支饮。

  痰饮的形成为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使五脏及三焦气化失常,气脉闭阻,津液不通,荣(营)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肺主宣发和肃降,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为生痰之源”;肾者主水,司膀胱开合,对人体水液代谢起着主宰和关键作用;三焦为水谷之道路,总司人体气化。所以痰饮主要与上述三脏和三焦有关。

  水、湿、痰、饮分之为四,合则为一。一般认为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就形质而言,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弥散于脏腑组织之中的水气则是湿。水湿常困阻于脾胃和弥散于肌肤,水饮多停积于肠胃(痰饮)、胸胁(悬饮)、胸膈(支饮)及肌肤和四肢(溢饮),痰则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由此可见,为了防治水液疾病,我们仍然应该注意合于寒暑季节,调节情志,保持积极、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保养好五脏(参见《中医文化随笔》关于情志、养生、养五脏的内容)。

  2006年11月22日于北京

55·传染病
中医文化随笔55·传染病

  传染病在中医里面叫做疫(疠)。中医认为有五疫,《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避其毒气……即不邪干。”大意是说,五疫到来的时候,互相传染,不管老少大小,病状都相似,避免毒气(传染源),邪气就不会干扰自己。这里指出了五疫(疠)邪是有“毒”的。五疫(疠)合于五行,木疫合风淫、火疫合热淫、土疫合湿淫、金疫合燥淫、水疫合寒淫。

  疫又有寒疫与瘟疫之分。

  寒疫一般有两种:

  1、指太阳伤寒证,太阳伤寒证是指以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时行寒疫,俗称感冒(流感),因感受暴寒而发的疫病。《外台秘要》卷三:“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一名‘时行伤寒’。”证见头痛,身疼,发热,无汗,或作呕逆,脉浮紧。治宜辛温解表。

  2、指疫疠(急性传染病)的属于阴性的症状。《说疫全书》卷二:“寒疫……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说的是天气方温热之时却被寒气所袭而引起的病症,常有畏寒发热、咳嗽、气壅(yōng,堵塞)痰喘、胸部痞(pǐ,堵塞不舒)痛、鼻塞声重和涕唾稠粘等症。

  所谓瘟疫,是感受疫病之气,造成流行的急性传染病的总称。此症为肠胃湿热郁蒸而发,再加上晦浊之气从口鼻吸入,以达于膜原,于是中腑蒸腾,百病俱发。临床以初起壮热,头身疼痛,或伴见烦躁,腹痛泄泻为其主要特征,甚则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惊厥、昏迷。

  关于膜原,王冰注:“膜,谓鬲(膈)间之膜;原,谓鬲(膈)肓(huāng,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中医认为这是药力难以达到的部位)之原。”由此推断,膜原是指胸膜与膈间的位置。邪在膜原为半表半里证。

  《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