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芦名氏已变成佐竹氏的附庸,而芦名义广的尖酸刻薄更遭致众多家臣的不满,一些人甚至暗通伊达氏,答应在伊达军*芦名氏时作内应。在与北方的大崎、最上两家议和后,政宗准备与南方的劲敌芦名氏一决高低,可秀吉的“惣无事令”却让奥州地区全面停战。当时,关东和奥州地区的大名对这位新任关白的实力还不是特别清楚,就像早先的长宗我部元亲、岛津义久一样,雄心勃勃的政宗也不愿就此罢手。

  芦名氏家纹 — 三引两

  五月,政宗佯攻中村城,以此牵制了相马氏,同时策反了猪苗代氏当主猪苗代盛国,瓦解了芦名氏的两个有力盟友。芦名氏连忙联络佐竹、石川两家,准备联合抗敌。六月,芦名氏当主芦名义广再度使用“先发制人”的策略,会合佐竹、石川两家,起联军一万八千人*猪苗代氏。政宗闻讯,也派出主力部队增援,伊达、猪苗代的联军达两万一千人。六月初五,两军对阵于猪苗代湖北岸盘梯山下的褶上原。当日清晨,政宗命猪苗代盛国所部五千人为先阵,迎战越过日桥川、沿盘梯山麓北进的芦名军,又命片仓景纲、伊达成实、白石宗时分别领兵包抄芦名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猪苗代军与芦名军相遇后,立即展开了一场大战,芦名军占据上风位猛烈进攻,猪苗代军陷入苦战。乱军之中,芦名义广望见了猪苗代盛国,大骂道:“叛贼,尔背信弃义,快快前来受死。”随后,他命令全军全面进攻,猪苗代军节节败退。与此同时,伊达军已完成了合围,将芦名军团团裹住。似乎老天正在书写芦名氏的判决书,风向发生了变化,芦名军变成了逆风作战。处于合围中的芦名军迅速崩溃,刀枪旗帜散了一地。芦名义广率败兵逃到日桥川边,原先横架于河面上的大桥已经被敌军烧毁,急得义广两眼冒火。伊达军已杀到眼前,很多芦名败兵想泅水渡河,但很快便被宽阔湍急的日桥川吞没。

  褶上原合战使芦名军丧失了两千人的精锐部队,佐濑种常、金上盛备等大将阵亡,芦名氏大伤元气。芦名义广落荒,逃回黑川城。由于害怕家臣趁机叛乱,他随后逃往常陆,投奔了生父佐竹义重。六月廿八,黑川城被攻陷,会津也落入伊达氏手中,与伊达氏争霸百年的名门芦名氏灭亡。见大势已去,石川、白川两家于十一月初投降了伊达氏,二阶堂氏也于十月底投降。不久,政宗便将黑川城定为本城,虎视佐竹氏。此时,伊达氏已冲破了敌对势力的包围,势力跃居奥州第一。

第四十四回  起贪念袭取名胡桃  应讨逆困守小田原
且说天正十六年(1588),丰臣秀吉在京都修建豪华的官邸,取名“聚乐第”,并邀请 后阳成天皇 于五月初九光临官邸,秀吉趁机“邀请”各路大名进京朝拜天皇。此时,北条氏当主已经是北条氏政之子北条氏直,他娶了德川家康之女督姬为妻,氏政虽然退位,但一直大权在握。以氏政四弟北条氏规为首的主和派主张氏政父子进京,但以氏政、氏照、氏邦兄弟三人为首的主战派却不愿就范。掌权的“太上皇”都发话说不能进京,氏直自然拒绝了秀吉之请。家康听说北条氏拒绝了秀吉,又风闻秀吉有意*北条氏,吓得赶紧以“与北条氏断绝姻亲关系,接回督姬”为要挟,要求氏政尽快派兄弟晋见秀吉,免得霸主生气。氏政不得已只好派四弟入京,氏规向秀吉传达了氏政父子的晋见条件:真田氏必须割让沼田城给北条氏。

  真田氏家纹 — 六连钱

  真田昌幸在上田城击败家康后,两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在秀吉调停下,昌幸与家康达成和睦,家康还将爱将本多忠胜的义女稻姬嫁给了昌幸嫡子真田信幸。可北条氏却对富庶的沼田城念念不忘,一心想据为己有。为了使北条氏就范,秀吉劝说昌幸割让沼田城及附近地区,但遭到昌幸反对。秀吉犯了难,既想兵不血刃地降服北条氏,又不想彻底得罪名将昌幸,不得已做出了决定:利根川以西,包括沼田城在内的大片土地划归北条氏,仅留利根川以东的少部分土地给真田氏。昌幸虽然不肯,见秀吉决意如此,也是无奈,但是当听说沼田城六里外的名胡桃城也要割让时,他死活不肯。名胡桃城三面环水,易守难攻,乃沼田城的重要支城。机智的昌幸谎称真田氏祖坟在名胡桃,这才得以保全此城,北条氏则派家臣猪俣邦宪接管了沼田城。失去了大片肥沃之地,昌幸自然对秀吉不满,而秀吉也心知肚明,于是许愿将信浓的诹访郡封给真田氏,才使昌幸平息了怒火。天正十七年(1589)二月,这场闹剧才最终平息下来,看来当个好霸主,使各方面都满意还真不容易,要不然现在高管的薪水会那么高。

  只要氏政父子按约在腊月里赴京谢恩,便等于兵不血刃地降服了这头关东雄狮,东部其他的弱小豪族更不在话下了。天下一统的心愿指日可待,秀吉不禁为自己出色的外交谋略沾沾自喜:“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可是,在得到沼田城后,北条氏非但没有晋见秀吉,反而闹出了一场大乱子,结结实实扇了秀吉一个嘴巴。

  一日,仆从禀报说有人求见,猪俣邦宪请进来人,问道:“公乃何人?”,来人道:“在下中山九兵卫,乃名胡桃城部将。”“此来所为何事?”“在下愿为内应,助公夺取名胡桃。”邦宪闻后大悦,问道:“何时起事?如何行动?”,九兵卫道:“十月廿三,在下当值城墙北段,届时公率兵攻城,吾当为内应,一战可成。”北条氏早有吞并整个沼田城地区之意,名胡桃城真田军的存在,沼田城始终不得安生,如今得此内应,邦宪立即决定夺取名胡桃城,向主公献个大礼。

  天正十七年(1589)十月廿三,邦宪出兵攻打名胡桃城。真田氏在岩柜城的守将矢泽赖纲闻听北条氏变卦,急忙增援,全军马不停蹄,就要赶到城下时,名胡桃城被攻陷的消息传来,罪魁祸首就是中山九兵卫,他放北条军从北面杀进城内,守将 铃木重则 败逃正觉寺后,切腹自尽。昌幸丢了领地,急忙让秀吉出来主持公道。秀吉勃然大怒,刚刚下达了关东、奥州地区的“惣无事令”,前者伊达政宗置自己的命令于不顾,兴兵消灭了芦名氏,现在北条氏政又无故侵占真田氏领地,这还了得,他们岂不是公然挑衅自己的霸主地位吗?这些东部大名真是冥顽不灵啊,不出兵讨伐不足以震慑。秀吉在不久前向政宗下达命令,让他亲自进京谢罪,否则要他好看。现在面对北条氏的违约,秀吉有种被戏弄的感觉,虽然自己貌如枯猴,但身为霸主,不能被人当猴耍呀。盛怒之余,他决定起大军讨伐北条氏,以儆效尤。

  十一月廿四,秀吉发布檄文,召集各路大名共同讨逆。腊月初十,各路豪强齐集京都,总兵力达二十二万; 此次出征真可谓阵容豪华,虽不可说绝后,但也算空前。秀吉命毛利辉元驻守京都,军粮由各路大名按领地大小各自分担,并由长束正家统一调配。秀吉又分配给长束正家一万枚天正小判金币(小判:一种椭圆形金币),以调集马料,联军很快便凑足了够二百天使用的二十万石粮食。最后,秀吉命兵分三路:

  陆路先阵:德川家康,兵力三万余众

  陆路:黑田孝高、宇喜多秀家、石田三成、大谷吉继、小早川隆景、吉川广家、堀秀政、织田信包、织田信雄、石川数正、蒲生氏乡、丰臣秀次、羽柴秀胜、细川忠兴、池田辉政、浅野长政、岛津久保(作者注:岛津义弘嫡子)、长束正家、长谷川秀一、增田长盛、蜂须贺家政、大友吉统(作者注:即大友义统,受领秀吉名讳中的“吉”字,改名为吉统)、金森长近、筒井定次、生驹亲正等 

  北路:上杉景胜、真田昌幸、前田利家及前田利长父子,攻入北条氏领地后,负责牵制武藏、上野两国,兵力约三万五千人

  水路:长宗我部元亲、九鬼嘉隆、加藤嘉明、胁坂安治,同时负责运送粮草

  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北条氏政急忙召开“小田原评定”(小田原评定:召集家臣齐聚小田原城,商讨国策,据考证,有着议会制度的原始形态),召集家臣商议,是战?是和?大家众说纷纭。主和者认为:“敌兵势众,不可力敌,若交出祸首猪俣邦宪,以示谢罪,形势犹可挽回。”主战者则认为:“前者信玄、谦信皆曾围困小田原,但未撼城分毫。如今此城已屡次扩建,东西约五里,南北四里有余。况城下町外又有土垒、深壑防护,真是固若金汤。”最后,氏政决定据坚城固守,对抗联军。

  氏政发起动员令,征兆十五到七十岁之间的男丁入伍,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足了五万六千人,准备对抗约自己四倍的联军,真是不知死活啊。为避免被各个击破,北条军放弃了大片领土,将主力收缩在以本城小田原城为中心,以八王子城、足柄城、韮山城、山中城为支城,以伊豆北部的沼津为西部防御边界的区域内,同时对这些城池进行加固。

  天正十八年(1590)三月初一,秀吉本队三万两千人从京都出发,于黄濑川岸边汇合各路大名。廿七日,十四万联军从黄濑川出发杀向沼津。两日后,联军开始攻打北条军的第一条防线:足柄城、韮山城和山中城一线。家康进攻足柄城,信雄进攻韮山城,秀次进攻山中城,攻打三个城池的战斗同时打响。山中城里只有四千守军,守将北条氏胜吓得赶紧带着老婆孩子等一家人,头也不回地逃到玉绳城,完全没有祖父“地黄八幡”北条纲成的勇武,纲成公地下有知,肯定会痛骂这个不肖子孙。在松田康长指挥下,北条军奋力抵抗丰臣军的猛烈进攻,终因寡不敌众,不足一个时辰,山中城便被秀次攻陷,康长及守军四千余人全部阵亡。但在山中城抗战中,北条军也并不是一无所获,不但讨杀了众多敌兵,还击毙了丰臣氏宿老、猛将一柳直末。秀吉闻听直末阵亡,伤心了三日有余。闻听山中城失守,足柄城的北条守军大受打击,四月初一,足柄城被攻陷。但在北条氏规驻守下的韮山城一时难以攻下,秀吉不愿浪费时间,留下部分军队继续围困韮山城,主力直捣小田原城。四月初二,联军主力进驻小田原城以西的箱根汤元。

  第一道防线轻易就失守了,敌军也快杀到家门口了,北条氏上下开始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了。氏政赶紧再次召开“小田原评定”,商讨应敌之策。与会的家臣们还是众说纷纭,优柔寡断的氏政迟迟无法作出决定。可是,秀吉却没有给他们留出讨论对策的时间。四月初三,联军先阵杀到小田原城下。随后,秀吉将小田原城附近的石垣山作为根据地,在山上扎下大营。小田原城的水路也被九鬼嘉隆等所率的水军切断,联军成功实现了对该城的合围,近三个月的小田原包围战正式打响了。

  信心十足的秀吉还把自己的侧室淀殿、茶人 千利休 接到了大本营。淀姬正是市姬与浅井长政所生的长女茶茶,不久前刚给秀吉生了次子鹤松,因此备受秀吉宠爱,并受封山城国的淀城,故而被称为淀殿。一时间,石垣山上欢声笑语、歌舞升平。在秀吉看来,北条氏这头雄狮已变成了瓮中之鳖,而钓鳖之叟正是他这个被称为“天下人”的丰臣秀吉,天下新的霸主。

  北路的联军也进展顺利,四月二十,前田利家父子和上杉景胜攻陷了上野重镇松井田城,守将大道寺政繁投降后加入了*旧主子的战斗。上野的各豪强望风而降,不久箕轮、厩桥两城陷落,上野国归入秀吉旗下。由于武藏国内有江户、河越等坚城,又有钵形、八王子等有力支城,况且北条氏在这里经营多年,显然不像上野那样容易扫平。秀吉命家康从小田原包围网中抽出德川军一部,又派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亲信,率军北上,与北路军夹击北条军。四月二十,江户城陷落,钵形城也被团团包围,五月初,松山城陷落。在父亲大道寺政繁策反下,河越城守将大道寺直繁开城投降,廿二日,岩付城守将也望风归降。钵形城守军在北条氏邦带领下,笼城月余,终于弹尽粮绝,北条家的老三只得开城向前田利家投降。六月廿三,前田、上杉、真田三家联军一万五千人杀到八王子城下。虽然城主北条氏照和主要守将都去参加“小田原评定”了,但城代 横地吉信 在拒绝了劝降后,率领狩野一庵、近藤纲秀及仅剩的千余守军在城头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最终无一生还。据说城内老幼妇孺在破城后纷纷自尽,也有的说城内百姓是被屠杀的,众说纷纭,总之八王子城最后是鸡犬不留,血流成河。

  除了武藏的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