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我做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大学我做主-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展一些心理讲座,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学生调节心理。

社团活动(3)
(五)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社团活动除具有思想性、趣味性、娱乐性和实践性外,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性,广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与社会的接触中锻炼自我,促进了自身的社会化进程。这可从以下两方面可看出:
  从学生社团的活动范围看,目前形成了由校园型为主向校园型和社会型扩展的态势。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趋势的深人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与社会需求接轨。因此,学生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逐步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于是,家教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应运而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与社会保持联系的常规载体。
  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内容来看,目前呈现出由以兴趣型为主向兴趣型和务实型并重转变、由人文型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型并重转变的趋势,如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最近几年来,大学生参加社团,逐渐从纯粹的兴趣到现在的“兴趣+务实”转变。面对竞争激烈、快速发展的社会,他们的目光不再是单单希望在社团这个群体中丰富自己的生活,更希望能在社团生活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社会竞争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求实态度。
  (六)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是所有人具有的一种先天需要,一种与他人友好相处、共同建设美好社会的需要。与人交往愉快是社会兴趣的一种表现。要培养交往的能力就要接近人群,社团就提供很多机会。大学生在社团中可以接触到许多专业以外的同学,扩大了视野,增加了人生经验。在社团活动中学会与人各种交往,学会合作创新,学会公平竞争,学会了做人的品质,从而培养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更好地与人相处。
  (七)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个性,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包含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大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信念是不同的,所以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不同的,其要求因材施教。
  但是,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大学课堂教育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共性培养问题,要完全做到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第二课堂活动作为大学正规教育的补充,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其中,社团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活动的一种,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这主要体现在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是根据主要自身的兴趣、动机和发展的需要来选择的,而高校的社团活动有很高教育性,这就很好的解决了“因材施教”的问题,让学生的优势更好的发展,弱势得到适当的改进。
  三、社团组织——我选择我喜欢
  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活的精彩组成部分,在社团里,不仅可以通过社团活动锻炼自己,还可以认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但是学校的社团种类多种多样,并非每一个社团都适合你,你的时间安排也不允许你参加所有的社团,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才能从中受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选择社团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感兴趣的是哪一方面,自己擅长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社团组织如同中学时代的兴趣小组,如果没有兴趣,参加这个社团只能成为你的负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和金钱。善长文艺的同学可以到话剧社、合唱团或舞蹈协会;喜欢演讲的同学可以找到演讲协会、文学社;爱好运动的同学有自行车协会、登山协会、轮滑协会作为挥洒兴趣的天地;珍惜环境爱好自然的同学可以参加环境保护协会进行考察;喜欢新闻采编的同学,院报、广播台、电视台是你们施展才能的平台;热衷摄影的同学不妨到摄影协会去体验一下。如此多的社团,只要感兴趣,你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个。

社团活动(4)
了解社团,慎重选择
  许多新生在选择参加社团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和方向,有的学生参加社团仅凭三分钟热情,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同学在参加社团之前对其并没有充分了解,哪里热闹往哪去;也有一些同学本来没想参加社团,但看到别人都参加了,也一起报了名;有的同学甚至报了四五个乃至更多的社团,这样的结果非但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反而会造成混乱甚至影响到学习。选择社团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社团的性质和活动形式与你的兴趣、你的时间安排、你的未来发展等等是否相关,试想一下若自己加入该社团后将会做哪些工作或举行哪些活动,然后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该工作,该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考虑清楚后再做决定,切不可草率。如果匆匆忙忙选了一个社团,呆了一段时间后觉得不适合,就很快放弃,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结果什么也没学到,还浪费了钱。
  并非越多越好
  参加社团就需要组织活动,参加会议,实践服务,这些都是需要花费你很多业余时间的。参加社团组织固然好,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如果社团活动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那就得不偿失了。有的人觉得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很有意思,就一连参加好几个社团,整天不是到这个社团开会,就是去那个社团值班,如此忙碌,难免顾此失彼,更有甚者严重影响学业,得不偿失。建议新生选择一两个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社团即可。
  功利性不可太强
  抱着功利性的想法去参加社团是非常不可取的。有的学生觉得参加社团可以在每年的综合测评或品德考评时加分,从而获得诸如“社会工作奖”之类荣誉等;有的学生希望能够在社团中混个“一官半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有的学生认为如果不参加社团,自己的经历太单调,将来的毕业简历上内容不够丰富……这些想法无疑会使原本纯洁的社团文化蒙上了一层不太纯洁的色彩。那么参加社团工作到底为了什么?社团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与人和社会接触的机会,从中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实践能力、自制能力、生存能力、填补某些性格上的空白,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结识更多的新朋友。
  认真对待、有始有终
  大一的时候疯狂参加社团,大二的时候争取混个一官半职,大三的时候激流勇退。或许是因为与当初选择时的意愿有悖,或许是因为学习的压力,或许是不甘心长期做幕后工作者,我们总可以找出千万个理由辞去社团工作,或是另择社团。当然,你也有可能是一开始就做了个错误的选择,或是真的应付不了繁重的学业,但是,一旦入选某个社团,就得认真去做好社团的每一项工作,坚持到底。
  清楚自己在社团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培养社会实践能力,不要把社团中的职务看得过重,要知道不论做什么工作对自己而言都是很好的锻炼。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一个健全的人格少不了挫折的磨练,能克服的困难就不要退缩,有始有终才能实现参加社团的真正意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