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之父·高锟自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光纤之父·高锟自传-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拥有一间度假屋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梦想,现在我们有钱了,可以让梦想成真。
  美芸一直留意套装木屋,认为我们应在湖边的土地造一间这样的房子。盖套装小屋挺容易,就像砌拼图游戏而已。我就用得来的奖金,买下一间这样的木房子。
  我们首先要起一条路,然后决定建屋的地点。选址后,便要挖掘地基,灌入三合土,还有就是建一个化粪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寻找清洁的水源。
  我们找来钻井专家,他煞有介事的撑着一支用柳树枝做的手杖,深入丛林,探寻水源。转来转去,来到一处稍高的地点,他宣称下面就有水源了。我心里倒在想,他其实早就决定在接近大路的地方取水,好方便他的钻井机器开进来,他的那根手杖,不过是用来取悦我们罢了。我们要钻到二百五十英尺深的地方才通到水源,建成费用十分昂贵的一口井。
  从图纸上看,盖一间木房子是挺容易的事,每根木条都有编号,也开好了接口,但动起手来才知道事情并不简单,我和儿子合力,连一条木桩也抬不起,更遑论要把它竖立、放好。我们只好从木屋供应商那儿请来米奇当外援,他是个扎实的小伙子,还找来另一名朋友帮忙。但工作进度很慢,花去了差不多一个夏天。
  好不容易才完成了平顶礼,将最后一块木板铺到屋顶上,之后我们又要自食其力,布置室内的一切。当然,水管还得靠熟练的水喉匠来安装,电线可是我和女儿铺设的。我和美芸锯出楼梯的扶手,以便通上阁楼。儿子倒是袖手旁观,不大起劲帮忙。美芸在城中一家正进行翻修的维多利亚式房子门外,看到许多丢弃的旧橡木地板,屋主十分乐意把它们全送给我们。
  专捡破烂的美芸,在一家瓷砖店的后边发现一堆弃置的花瓷砖,我们又捡来铺在浴室地上和厨房的灶头上,都砌成我们自己独特的图案。因冬天极严寒,我在屋里造了一个橙红色的火炉,长长的烟囱直伸到屋顶外。我们的度假屋日具规模,设备日渐完善,来度假时就更惬意了。
  本来还有许多修修补补需要完成,但我的工作愈来愈忙,又常外出公干,难得偷闲度周末。即使有时间,也要忙于购物、参加孩子学校的活动,又或者忙于社交。星期天即使有空,也起得很晚,匆匆一个下午到湖边去也没有什么作为,所以其实一直没有怎么好好享受过湖边度假的生活,然而我们就要离开罗安那克了。
  在搬离罗安那克之后几年,我们仍保留度假屋,租给几家人过。直到我们知道,再不会回去了,才把房子卖掉。如今我已记不起那房子的位置,经过几十年,也许连路也改道了。但乡郊的变化不及城市大,度假屋仍安好也说不定。我缅怀那段一家人亲密住在一起的日子,湖边的岁月,充满了愉快的回忆。

Chapter10 我的收获(3)
我的奖金除了用来盖房子外,还余下小部分,都用作两个孩子的大学教育经费,减少了四年下来需要贷款的数目。他们毕业后,仍要分批偿还,我算是培养了他们的财政承担责任感。
  在往后的日子里,断断续续的得了不少奖项,有时是一只银碟,或是一张装裱好的证书、一块奖牌。1977年由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Stewart Ballantine奖章,仪式最为隆重。
  和我一同获奖的,还有我的两位同事,ing的莫理亚博士(Dr Maurer),以及贝尔实验所的麦捷尼博士(Dr McChesney)。典礼在周末进行,来宾尽多显贵。我拿出在香港穿过的晚装西服来,因为一直用樟脑丸保存,还要在空旷的地方晾上几天,等气味散去。儿子Simon的礼服,是租来的。女士们则没办法,要另外买长可及地的裙子。我们给安排住在宏伟的酒店,参加社交聚会,出席颂赞连篇的典礼,在富兰克林博物馆的大厅里出席盛大的晚宴,都是既兴奋又紧张的经验。
  都是拜总部同事们瞒着我,到处给我提名之赐。他们的努力都得到成果,看来比我还要高兴。我当然要感谢他们的支持,没有他们的热诚,我的工作不会获得广泛的确认,我真的得感谢他们每一位。
  1979年的瑞典爱立信奖(Ericsson Prize)先用电报通知,随后才有正式函件。当年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都是先来一封用黄色信封送递的电报。母亲在1976年去世时,父亲就是从英国发来这样的电报。
  我收到电报,不知内里吉凶,战抖着打开来,那才松一口气,里面没有什么坏消息。但我还是要过好一会儿,心情才平复过来。那实在不由得我不紧张,奖金是五十万美元,虽然是和我的好朋友莫理亚分享。
  我的樟脑封藏黑色西服也不管用了,这趟得穿燕尾礼服,我是到达瑞典后才赶制一套。我和美芸在当年十一月到斯德哥尔摩出席了长达一星期的颁奖活动。在大学的孩子们都要上课,没有同行。我们乘坐瑞典航空公司的头等客舱,才登机,机舱服务员便指名道姓的向我们祝贺。我仿佛已成了知名人物。
  我们入住的自然是最好的酒店,与当日因公干初抵美国住进的青年会旅舍不可同日而语。由房间外望,一水之隔处便是皇宫。光洁如新的被褥床单,连早餐的摆设也精巧讲究,这样子的排场,一旦习以为常,以后的日子真不知怎过。我们尽情享受酒店的设施,但花费十分谨慎,虽然一切开支都不用我们支付分文。在以后几年,我们的手头虽然比较宽裕,但在花费上仍一直节约,尤其是运用公款时更是如此,我们既不胡乱花自己的钱,当然也不应拿公家的钱来挥霍。
  当我把酒店的账单交给爱立信公司时,他们也大感讶异。一名负责人说:“你们可真省俭,去年一位美国来的得奖者,交给我们一张天文数字的账单,他每天都打越洋电话回家,结果令我们大大超支。”
  颁奖礼按诺贝尔奖的规格进行,在同一个礼堂,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卡尔十六世主礼。王后因头胎待产,没有出席。嘉宾入座时,台上有弦乐五重奏乐队在演奏。最后号角响起,国王就座。他还很年轻,和我差不多高,在他面前,不会像面对我的美国同事那样,像面对一座大山,这减轻了我的紧张。
  仪式上少不了各色人等的发言和赞词,都是表扬莫理亚博士和我的贡献。然后莫理亚和我都要相继致词。美芸后来告诉我,我把拳头捏得紧紧的,显示出我十分紧张。当时我的皮肤常起斑疹,正是工作压力和事务繁忙的后果。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Chapter10 我的收获(4)
那一星期活动十分紧凑,除颁奖礼当天晚上的盛宴外,还有大大小小的宴会,有一天的晚宴是在一个中古大礼堂举行,每个人都盛装出席。另有一个较小型的宴会,国王也有出席。入席前的酒会上,我们发觉来宾都聚集在长长的房间的一头,国王则独自在另一头。莫理亚夫人芭芭拉认为他太孤独了,看来很不高兴,于是拉着美芸跑过去跟他聊天。
  她们本着美式的随和恳切态度和国王攀谈,又问及王后的近况。当天晚上我们就给恶补了一课瑞典皇室礼仪。原来除非国王下令,否则没有人可以接近他。看来,身处高位的人也是顶寂寞的。晚宴上我就坐在国王旁边,我发觉他也有点绷紧。
  另外的一条礼仪规定,当国王在宴会后起座离去时,所有人都得跟着离开。如果你东西吃得慢,甜品还没吃完,那自然是你的损失。美芸就是这样,她刚要把盛着布丁的匙子放进嘴里,前后左右的人忽然都站起来,她只好跟着做。看来我们不应只顾品尝眼前的美食,还要留意国王的一举一动,好早做准备。
  坐在国王旁边,他很热衷告诉我他的游艇的一切,又问我光纤是否可用来改善船上的导航系统。
  差不多十年后,在1988年,我获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我和美芸到斯德哥尔摩参加为新任院士而设的晚宴。国王与王后也有出席,我们列队恭迎,这时我的社会经验已更为丰富,懂得有礼地向皇室伉俪鞠躬致意。
  国王向我微笑说:“我认得你,我们在另一个场合见过,你很面善。”我提起获爱立信奖的往事,并表示有幸这次能见到王后。国王也比上次轻松得多。成家立室、养儿育女会令人变得成熟,我们看来都累积了不少人生经验了。
  斯德哥尔摩古老大家族瓦伦贝里(Wallenbergs)也在他们其中一家大宅,设宴款待爱立信奖的得主。为了让大家轻松一下,主办机构安排了德廷根(Drottingen)一日游,目的地是皇室的夏宫。天气虽然晴朗,毕竟已是秋天,空气中带着微寒,预告严冬的来临。
  爱立信奖给我们颁发了两个奖章,一个是用黄金做的,我一直存放在银行的保险箱里,另一个是用镀金做的复制品,专供炫耀之用。1985年到德国工作时,我用红色锦盒盛着随身携带。有一天我打开锦盒给一位朋友看,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每星期来一次给我打扫房子的女工把奖章拿走了。她的工作做得有点拖泥带水,几星期前已把她解雇,现在发觉,已经太迟。那奖章不知流落何方,希望总有一天会回到我的身边吧。
  在德国斯图加特,我得悉另一个获奖的消息。是纽约来的长途电话,马科尼奖(Marconi Prize)遴选委员会在敲定得奖者后急于把消息告知,不晓得从哪儿得悉我的行踪和住处电话,立即致电给我。因两地有五六个小时的时差,当时大概已是德国的午夜,我睡得正酣,惺忪中拿起听筒,含含糊糊地应着:“喂,是,噢,唔,谢谢。”随即又重回睡乡。
  身旁的美芸给电话吵醒,很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我说:“他们好像是说什么马科尼奖。”说毕,又倒头便睡。美芸不放过我,不时把我弄醒,要问个明白。
  我回到纽约与遴选委员会面时,当然完全清醒了。我向他们道歉,请他们体谅我的无礼。后来我得与马科尼的女儿布拉加夫人会面,谈到此事,大家都笑不可抑。往后几年,我与布拉加夫人交往也很密切。 txt小说上传分享

Chapter10 我的收获(5)
布拉加夫人是马科尼首任妻子所生的女儿,马科尼借着第二次婚姻,成为显赫的意大利家族的成员。布拉加夫人不想就此寂寂无闻,成立及亲自管理马科尼基金及颁发奖项。马科尼奖每两年颁发一次,1985年已是第十一届。
  布拉加夫人的脉络贯通美国和意大利,颁奖礼轮次在两国举行。1985年的典礼在纽约联合国大楼举行,由第五任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颁发。在获得奖金外,我须在两年后的颁奖礼上报告我如何运用这笔奖金,对推进科学知识有所贡献。
  1984年秋天,我在耶鲁大学开了一个有关光学纤维的研究生课程,在1986年和1987年我都开了同样的课程,但随着教学相长,内容经过修订。我的讲义累积得不少,只要多花些工夫,便可写成一部书。当时有关这课题的学生用书不多,英国的电机工程学会曾与我商谈写一部教科书,我正好借此履行对马科尼奖的承诺。1988年,在电机工程学会的赞助下,英国Peter Peregrinus出版社出版了我的《光学纤维》,供有关学科的学生使用。美芸给我写了一篇很好的序言,还修订了我的英文,令这部书的可读性大为提高。
  在1988年我和美芸出席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颁奖礼时,我向大会报告了这两年来的工作,算是有了一个交代。布拉加夫人用尽了她在意大利的联系,让我们在意国的日子过得极惬意。
  当时我已就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康涅狄格州的房子仍没有卖出去,总是以为留着也许有别的用处。明漳在布朗大学读硕士学位,独自住在外面。女儿明淇在杜克大学毕业后,加入AT&T,获公司选派到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读硕士课程。一家人可说各散东西,团聚几近渺茫。每念及此,难免有点伤感。
  过了一个大雪严寒的冬天,我们还是在1988年把房子卖出了。因为立即就要到意大利出席马科尼奖的颁奖礼,我们随身带了不少额外的行李,准备再带回香港。另外的家具杂物,不是送给朋友就是不得已丢掉,或是运到纽约的新房子去。
  布拉加夫人也请来了前几届的马科尼奖得主,加上替她办事的人,一团人很是热闹。我们获准参观梵蒂冈一些不对外开放的景点,那也是同样难得的机会。其中一个参观地点是在复修中的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我们还进入地牢,看到复修期间发现的古罗马遗迹。经过翻修的壁画和天花壁画,重现慑人的艺术魅力,都是出自米开朗基罗和波提切尼等大师的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