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宝贝计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百万宝贝计划-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在未来的经济社会,人们将面临更多的金融投资风险,在如今的北京、上海,即便在和人吃饭时,几乎每隔10 分钟就有人把话题扯到房子或股票上,且不由自主。在人人参与投资的时代,理财教育更显重要。
  对于父母而言,教导下一代理财似乎永远不嫌早。理财能力的高低决定孩子一生的成就。当孩子有数字的观念时,就可以开始让孩子练习拿钱、找钱。父母若能早一点提供正确的指引,谁说不可能培养出下一个巴菲特。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对每个人来说,理财教育越早越好,如果不想因为错误的理财决定而遗憾终生,就必须从小开始接受理财教育。”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全国家长教师联合会推出了一项儿童理财计划——“教会孩子理财的14 种方法”,更是将“理财,从娃娃抓起”推到了极致。
  1.介绍金钱的概念
  首先向孩子们介绍硬币,教导他们硬币的价值,并鼓励他们把硬币存到储蓄罐里。
  2.以身作则
  父母在使用信用卡或在超市付款时,向孩子介绍你在做些什么。孩子们都很善于观察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你的行为学到很多的金钱概念。
  3.开设一个储蓄账户
  向孩子们解释复利如何运转,并向他们展示他们的钱在储蓄账户里如何增值。
  4.使用零花钱
  给孩子零用钱,原则上信任他们自行决定怎样花,当他们管理零花钱的时候,他们的理财技巧将得到提升。
  5.寓教于乐
  进行鼓励学习的金钱游戏、黑板游戏、网络游戏和家庭游戏都是可行之策。
  6.教会他们犯错
  让孩子浪费金钱并用金钱犯错。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教育工具。然而,要准备好干预并在孩子们需要的时候帮助引导他们。
  7.让他们赚钱
  在节假日,模仿创业者,给父母帮忙,这些都能够帮助孩子们了解商业和工作的艰辛。
  8.教导孩子预算
  允许孩子对一项家庭活动进行计划和预算,借以锻炼他们的预算技巧。
  9.教导孩子了解信用
  帮助孩子理解推迟消费的概念,以及赞成与反对信用购物的理由。
  10.介绍税费
  孩子通常会对他们初领薪水的扣款感到惊讶。在早期就解释过税费的概念,他们的薪水将符合他们的预期。。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谈钱不是件尴尬事(2)
11.鼓励慈善捐款
  尽早向孩子介绍慈善概念,他们将可能成为热切的志愿者和捐赠人。
  12.介绍长期计划
  教导孩子关于长期储蓄和借款。尽早讨论大学费用、车子、房子和退休,给他们一个有利的开端。
  13.教导孩子投资
  一旦孩子掌握了基础的银行技巧,就鼓励他们了解股票市场,和孩子一同探索合适的股票和共同基金。
  14.教孩子设定目标
  许多成功的财政里程碑都是通过目标设定达到的,鼓励孩子设定储蓄目标并为之努力。
  从美国的理财教育上看,尽管中国孩子的数理化能力远远超越美国同龄人,但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态度及建立理财观念的做法上,值得中国父母借鉴。
  中国儿童的理财教育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中国父母、孩子往往羞于谈钱。有这么一个笑话:老爸问孩子:“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孩子回答:“赚很多钱,娶个漂亮老婆。”老爸立刻打了孩子一巴掌,然后再问:“你长大后的梦想是什么?”孩子的回答改为:“事业有成,有个幸福的家庭。”老爸立刻欣慰地
  摸了摸孩子的头。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但中国孩子如果在父母面前问起关于钱的问题,父母往往会批评:“小孩子,问钱的事情干什么?”甚至有的父母还带着一丝炫耀:“我的孩子从来不过问钱。”
  我们的家长总是认为孩子太小,不会花钱,或者担心孩子乱花钱,索性就让孩子远离了金钱。可智商、情商、灵商都需从小培养,财商若不从小培养训练,难道等孩子长大就自然有了吗?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懂得花钱,七八岁的孩子连打瓶酱油都不会;拿着百元大钞买支铅笔扭头就走的大有人在;电视里播啥广告,就向爸妈嚷着要买啥;要不就是花钱如流水,盲目攀比,把父母辛苦积攒的学费、生活费拿去吃了、花了。这些不都是财商不够的具体表现吗?
  正是由于目前我国家庭及学校对于理财教育的不重视,才使我们的下一代逐渐丧失勤俭、量入为出的美德,许多不具备基础理财知识的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巨额债务成为“卡奴”,或成为一到月底就口袋空空的“月光族”。
  从全球趋势来看,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教训后,各国重新正视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巴菲特亲自替时代华纳公司的投资理财教育动画配音;每年4 月是美国的“青少年理财教育月”,每个美国孩子都得忙着学习如何运用银行账号、如何储蓄、如何计算利率等;英国从2010 年9 月起将理财课排进5 岁儿童课程;在台湾地区,金融基础教育也已纳入中小学课程,理财教育逐渐扎根。据了解,美国儿童理财教育的目标要求是:8 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9 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 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以便大笔开销时使用;11 岁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事实;12 岁能够制订、执行两周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一般银行业务中的术语;13 岁至高中毕业,尝试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以及商务、打工等赚钱实践。
  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不重视孩子的财商培养,很大考虑的是,我把钱投资在子女教育上,使孩子今后足够优秀,他的未来一定会比我还好,我何必还要教他那么省。
  但理财学上有个重要的“理论”:你不可能通过收入致富,而是要靠储蓄、投资致富。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谈钱不是件尴尬事(3)
人往往错误地希望“等我收入够多,一切便能改善”。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质量是和收入同步提高的。你赚得越多,需要也越多。
  事实说明,不储蓄、不投资的人,最后唯一能够拥有的就是债务。哪怕是一贯大手大脚的美国,在金融危机后,各类理财专家都叫破喉咙“劝人省、省、省”,理财界的师奶偶像奥曼所著教人节省渡难关的书《2009 Action Plan》(2009 行动计划)更是上市3天就上畅销榜。
  成为富人还是穷人,并不取决于父母留下的财产,而在于掌握了多少理财知识。要想让孩子今后生活无忧,在培养智商、情商、灵商之余,必须培养健康的财商。
  在独生子女居多的社会里,父母不再担心养不起小孩,而是担心孩子没有理财观念,导致沦落为名副其实的“月光族”。因此,财商培养必须从小开始,教育小孩子正确的节约及储蓄观念才是正道。
  财商小贴士
  若想让孩子出类拔萃,让他们能够依照自己的理想规划人生,那么父母更应该尽早注意孩子的财商培养。各项调查都表明,如果父母经常和孩子讨论有关金钱的话题,孩子在长大后便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财富。
  不要用金钱弥补“愧疚”
  对孩子,一味地隐瞒或一味地夸大金钱的效果,都不是好事。《时代周报》曾报道过由于紫金矿业原始股解禁,在福建省上杭县造就了一群一夜暴富的人。文中说到文力这个人,他的烦恼就是,以前听话懂事的女儿文兰“最近变化太快”。
  一向办事沉稳的文力决定探个究竟,于是悄悄跟随女儿去上学。一连3 天下来,文力发现,女儿并没有恋爱。只是总有一些同学从女儿身边经过时会说:“文兰,你爸爸那么有钱了,还骑什么自行车上学啊?叫你爸爸买辆小车去。”有的邻居甚至还对女儿说:“兰兰,你爸爸那么有钱了,不用靠力气都能赚那么多钱,还读什么书啊?”文力注意到,每当文兰听到这些话,头便抬得高高的,显得很神气,很开心的样子。
  ……
  在文兰的观念里,有钱就应该使用,存在银行就形同废纸。但父亲的财富观念却跟她截然相反,这令文兰很怄气。
  更让文力惊讶的是,短短几个月时间,文兰对读书目的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认为那只是家庭经济没有保障的人改变命运的一种途径,而现在“我家已经有上千万元了,而且就我一个女儿,这些钱将来都是我的”。
  年幼的文兰对知识的漠视,恰恰是没有财商的表现。文力很有可能在文兰小时候,一味地夸大金钱的效果,面对突如其来的“上千万财富”,文兰迷失了人生的方向。难道,文兰今后就将靠着这千万财富度过余生吗?
  影星房祖名也有类似的问题。在他年幼时,父母一味向其隐瞒金钱的效果,让他生活无虞。这样使孩子成年后容易变成理财“白痴”。
  在一次访谈中,成龙坦诚自己的儿子房祖名根本没有理财观念,原因就是在他小时候,妈妈林凤娇几乎会定期往房祖名钱包里放钱,房祖名的钱包永远是鼓鼓的。
  “他从小就不节约,每次出门,我叫他要关灯,他就是不听。”
  成龙说,为了“逼”儿子改掉坏习惯,他特意叫管理员把房祖名房间里的电源接出来单独安了一个表,单独立户,让他自己缴电费,结果房祖名不得不借钱缴电费。
  这样的案例值得深思,而这样的例子,在国内中产阶级中也较为普遍。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谈钱不是件尴尬事(4)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跨国公司的高管, 他就根本不让小孩有“钱”这个概念。他的孩子想买啥就买啥,我怀疑他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钱”,或者以为爸爸的钱包就是个花不光的聚宝盆。
  而他的真实原因是,工作压力实在太大,陪伴孩子时间非常少,又总觉得自己是在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产生了愧疚感,想让孩子能在不考虑钱的情况下,无忧无虑地长大。
  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中产阶级多为“双薪家庭”,父母都需为事业打拼,这些父母因为工作忙碌,陪伴孩子的时间非常少,于是心中产生了愧疚感。出于补偿心理,他们往往会给孩子较多零用钱,或对孩子的消费行为采取放纵的态度。
  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对父母而言,固然是弥补了自己的愧疚感,但这样的行为却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消费理念。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想要培养出健康的消费理财观,实在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更糟的是,孩子若无法在眼前的享乐和未来更大的享乐之间作抉择,又怎能培养意志力,将来孩子又如何成功?
  让孩子成为理财“白痴”,固然能让孩子们看似傲气、清高、无忧无虑,但这对孩子长远发展有利吗?
  满足孩子任何要求的父母,多半是为了补偿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却没有真正去探究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无须努力,要什么就应该立刻获得,不懂得靠自己的努力去追求想要的东西,长大后完全没有竞争力可言,遇到挫折也无法很快复原。
  我一直说,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不贵”。给孩子更多的礼物(金钱),固然是弥补自己愧疚感的好办法,但问题是,父母的愧疚感并不能用金钱来取代。对孩子过高或超乎其预期的物质补偿,会严重阻碍孩子财商的养成,更不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会怎么样?
  这样的孩子娇生惯养,缺乏责任感,长大后很容易变成“啃老族”。
  父母溺爱子女,会养成他们“想要就要”的坏习惯,日积月累下导致孩子盲目追求物质生活的习惯。家长应用称赞的方法代替奖品或金钱,以金钱鼓励孩子读书,只会造成他们的物欲追求,失去了读书的意义。快乐不是与钱挂钩。家长应经常称赞孩子,每日至少3 次,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尊心,从而摒弃以物质满足心灵上的空虚这种畸形心理。家长应适当地拒绝孩子的物质要求,或者要求他们自己出一部分钱,让他们明白钱不是用之不尽的道理。  父母还应适时告诉孩子,“金钱可以消费,却买不到感情”,也就不会形成“你不跟我好,我买东西送你,你要跟我好”这种用钱买友谊的愚蠢消费行为。
  如果父母对孩子加倍宠爱, 往往使孩子有过度消费的现象。据说,在中学生里流传这样一个穿衣标准:脚上穿阿迪的、衣服选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