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重生的- 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一些送到厂里。由企划部做了详细规划,订了尺寸和颜色,先做出样品来讨论,再经调节最后才有了决定,然后进入生产程序。公司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企划部,主要负责打版制样、调配色差、与面料厂家沟通布料质地与颜色等工作。

  冬天的到来,也是一个调整的好时机,公司抓紧时间加大生产力度,争取在款式和数量上做的再多再好些,为来年开春的热销做好准备。

  她这场大病,唐家老爷子出面又是联系部队又是找专家会诊,渐渐也传扬开来,——小姑娘身体不好,能做的工作量有限,自然不会再有那没有眼力架的找上门、要求她帮着设计服装了。

  国外订单的钱陆陆续续开始汇到帐户上了。那笔数字很能让人精神为之大振,再接再励是一定要的。DJ。=+竞争力不像几年后那么激烈,正是抢占市场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的好机遇。巴黎时装周上的发布会成功结束后,法国高级时装公会曾经问过他们:来年有没有卷土重来再办发布会的意思?趁热打铁,他们当然不会放弃人家主动邀请的机会。大山与董洁两个商量,春天的时候时间太紧张,还是依今年旧例参与秋天时候的巴黎时装周比较好,于是欣然答应下来。

  大约两个星期前,詹尼。范思哲从西班牙发来信函。苏菲。玛索的那套蓝色贴身性感礼服很受好莱坞一些女星的欢迎,她们对来自中国年龄幼小、却在巴黎时装周一鸣惊人的设计师非常有兴趣,有人提出,能不能请她帮着设计两款用于出席颁奖晚会的礼服?她们并没有联系东方元素公司的渠道,对中国更是全然的陌生,范思哲与好莱坞常打交道,就有人辗转托了他从中探问。

  为国际知名女星设计礼服,是一件很受设计师欢迎且名利兼得的好事!

  刚开始申请巴黎时装周的时候,董洁就打算,万一此路不通,便转而走好莱坞路线,免费设计出礼服送与她们穿。好莱坞的女明星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并且是光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争奇斗艳的颁奖礼,红地毯上费尽心思各出奇招争取媒体和大众的眼球,那是大家彼此心照不暄的惯例。哪位女星身上的礼服大获好评,隔天报纸电视等传媒那是争相报道,相对的,设计师的大名也会受到时尚界的热心关注。

  如今有人肯出钱请董洁做设计,这机会难得,推出门的才是傻子。

  如此,势必要走一趟美国。好莱坞现在的服饰风格和流行色他们却是不晓得,照搬后世可行不通,总是在现有的格调上有创新才是聪明人行事之道。并且,礼服的缝制也要请专人来,董洁可没有能力从头到尾盯下来。这不是精力够不够的问题,而是礼服的订制,是一件要求极严格的事,小到一个花边一朵掐花,往往都是高明的技师手工制做。

  考究的面料、别具匠心的设计、纯手工制作的工艺、豪华的饰物……名师设计,量身订做。一件出彩礼服光彩照人的背后,是有很多细节要考虑的。

  不是所有的时装都可以走向流水线,有些款式,只能走高级订制的路线。所有受欢迎的大品牌几乎都有高级订制成衣的工作室,有专门针对的客户群体,每一件订制成衣都是天价并且,数量严格控制,不是单单有钱就可以买到。在巴黎的时候,他们已经了解到,参加时装周的时尚人士绝大部分是某位设计师的客户。

  “看来,我们有必要在国外成立一个工作室!”大山与董洁两人商量半天,最后做出了结论。

第一百四十五章 张昊的任务

  活在拐了一个弯以后,开始进入正常轨道。

  回家休养的董洁,重新拿起了笔,凝神做写写画画的工作。来年时装发布会的设计要开始构思了,好莱坞女星的礼服也该腾出些心思想想,——大山日前回信,向詹尼。范思哲解释说,因为身体和天气的原因,美国之行要推迟到明年春天才有可能成行。

  学校方面,大山挑了些需要重点注意的课程跟进。书本知识和实践经历互相对照,他自觉有了不少长进,从前一些比较模糊的认识,慢慢有了清晰一点的轮廓。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刻意,其间与张燕有过几次不期而遇。断断续续有过一些交谈,也认识了总与她一起活动的两个女孩周若璇和康康。张燕在好友面前不肯正面承认喜欢大山,但她的羞涩和不自觉追寻某人身影的小动作却又暴露出了她的心事,在周若璇的严历提点下,康康总算没有大大咧咧的在大山跟前直言。

  银行方面已经主动抛出橄榄枝,欢迎东方元素公司与他们有更多业务上的往来,换名话说,如果公司近年有扩大生产的计划,贷款问题好说。

  随着董洁身体好转,大山一直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另一桩心事却如一块大石头压了上来。学校和公司的事情积了一堆,他一件件亲自过问逐一处理,把个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才不致于得空胡思乱想。

  前些日子托人情走关系想进东方元素公司工作的有背景的一些人,除了实在拎不起来的,大山也都应下了。——算起来也没几个,因为唐老爷子心疼孙子孙女平白吃了一番苦头。但凡有说情地,都要先与他谈过,老人家一向予人一种铁面无私的硬直形象并且职位够高,他出面拒绝,一般人家都不好坚持。这一关便挡去了大多数人。

  大山把这几个人情分子凑一起,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暂且叫做“筹划部”。

  早一步进公司的张昊,已经跟着陈群在公司实习一个多月了。陈群为人方正,可不会跟他虚与委蛇假装客气,又有过多年带兵经验,张昊十八般武艺亮出来,硬是没一种有点效果。被毫不客气的支使的团团转,这一个月真没让他闲着。

  “这小子锻炼锻炼是个人才。脑瓜活反应也快。他就是习惯了不正经地混日子,刚来公司的时候,一迟到二早退见谁都高高扬着个下巴。我可不吃他那套,迟到我就亲自去他家里捉人,他父母是真下了决心。也可能实在对他没辙了,见我上门就躲出去,由着我揪着他出门;早退?被我捉到他就惨了。我可是知道往什么地方招呼,既能让他受罪,身上还验不出伤来。吃过几次苦头,这小子受不了跟我玩失踪。抓到人后,我跟他父母提了提,把人拎家里管教了几天……现在?心里服不服不知道,最少他肯认真做事,迟到早退地毛病也改了。”

  陈群的评价很中肯。老实说,张昊能做到这程度已经很让大山满意了,从前听了张母的描述,还以为他会更顽劣表现的更糟糕些。

  虽然不知道新近收进来的几个为人如何,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绝不会比张昊最初的表现更好。这要是放到别处,个个都是金枝玉叶级地需要小心侍候,大山可不准备将就这些毛病,更不想看到这种懒散干扰了自己公司一惯的良好风气。

  跟陈群商量过,大山决定把张昊调到筹划部出任副主管,主管暂由陈群兼任。嗯,要给他们找些正经事来做才好,毕竟,这帮人每月可都领一笔不菲地薪水呢。

  “想不想做出一番成就?”

  大山找到张昊,开门见山问道。

  张昊愣住了。他是家族的一匹黑马,父亲和母亲身居高位,两个哥哥一个比一个能干,连第三代的小侄子也是人见人夸学习超好的有为少年。一家子普通人需要仰望的精英中,只有他文不成武不就,一张中学文凭还是老爸托了关系好不容易混出来地,和哥哥们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年、就轻而易举考进全国最好的大学一比,简直被衬的一无是处。

  心情极度郁闷地时候,控制不住破坏的发泄欲望,张昊也做过坏事。但最多不过是小打小闹,自小见识了造反派蛮不讲理的行为,他心里其实对野蛮行为深恶痛绝。而且,爸妈两个打小最疼的就是他,不能让两个老人为自己骄傲,那么,让父母不为自己痛苦,这也算是最起码的孝道吧?既做不了恶人,也做不了有为青年,张昊许多时候,都在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中混日子,很烦呐!

  想不想做出一番成就?他也这样问过自己。

  想!当然想!做梦都想!哪怕只有一件事都好,他——也想让爸妈因为自己露出骄

  豪的微笑!

  可是,他能做什么?连他自己都茫茫然找不到方向,甚至怀疑自己就是天生废材一块。

  “你来我们公司也有段日子了,公司大体情况也了解的差不多。”

  “咱们公司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与国有企业比,管理层年轻化的趋势更明显。我想,换作是任何一家企业,应该都不会形成这种情况吧?也很少会有哪个做老板的,会任命这么多年轻人做主管。”大山自信的微笑。

  “从上到下,从我自己开始,负责生产销售管理各个环节的都是年轻人,非常年轻,而且没有人受过多正规的教育。可是,结果你也看到了,公司发展的非常好,我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这种成功,现在和以后,只怕都很难被复制,我们会是独一无二的,你觉得呢?同样,也许是我年纪小,所以我敢冒险,底子差些没关系,重要的是过程中认真做事,没有经验不要紧,钱没了可以再赚。与公司一起成长参与它的规划,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壮大,总有一天,要让它成为一家知名的别人一提起就竖大拇指赞叹的集团公司。我倒是觉得,这样最有成就感和责任感,我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培养出一批真正心向着公司的管理人才。”

  他说,“所以,我给你一个机会。”

  张昊紧盯着他,“什么机会?说明白点。”

  “新成立的筹划部,人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有脾气的年轻人,不好管,怎么收服和协调他们,这是你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对你的考验和——挑战!陈群陈经理名义上是主管,但真正的主事人,是你。”

  张昊吹了声口哨,“那群太子爷?虽然不是个个都认识,可哪个都有些来头,能收下这么多人,李悠然,李总经理,我张昊不得不对你说个‘服’字,你很强!”

  大山语气平和,“我小时候,听老人说,越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越容易活出个样子来。年轻人有点自己的个性不算缺点,既然一向被人指指点点过来了,换作是我,倒想以后照样被人指指点点。只不过,从前因为批评,以后因为——赞赏!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人说?能做话题人物的,本来就不是什么甘于寂寞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给我们双方一个机会!”

  “好,好!难怪你小小年纪创办了这么一家大公司,有个性。我现在承认,你有资格做我的老板了,很好,我很期待你接下来的表现!”张昊探身近距离打量他,一边点头道:“这个副主管的位子,我接了!李总都有信心可以驾驭那班人,我自然也有我的办法,让那几个公子哥听从我的指挥!”

  他向后靠椅背坐好,双臂交叉环胸,扬眉道:“这就是你说的机会?”

  “北京现在发展的很快。前两年,我刚来北京那会儿,三环外不过是大片的菜地和庄稼地,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多高楼已经平地而起,正在建和准备建的楼房就更多了。”

  张昊微一沉吟,“你想盖房子?”陈群主要负责对外销售这块,他跟着跑前跑后,知道现在公司的生产力严重不足,扩招的工人和机器设备被草草安置在几处租来的旧厂房里,这对规模化生产和统一管理很不利。“也对,公司没有资金压力,生产压力反而越来越大,要想做大做强,当然要有自己规范化的厂房。”

  “不错!”

  大山认真道:“咱们公司走高档路线,以后还要聘请更多一流的技师,自然也要提供相应的福利,新的厂房,办公区、厂房区、宿舍区等等都要分工明确。公司准备请专门的设计师做房屋规划设计,兴建规模化的纺织城和服装城。现在是冬天,我希望,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新厂房可以破土动工。在这之前,”他强调,“你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用到的土地批下来,联系到合适的承建公司。最重要的是,土地的范围不能太小。”

  “在三环边上?”

  大山摇头,“不,我们不去凑三环大发展的热闹,我们把厂址选在四环外。在四环外找一处清静点的地方,也许几年后,城市就扩张到那儿,也许得十年甚至更久以后才可以,这都没有关系,我们反正做的是长远打算。但是现在,选在那里,土地审批的压力会小的多,你说呢?”

第一百四十六章 旧上海的花园洋房

  天很冷,一大早天空就阴沉沉发黑发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