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嚼历史人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民嚼历史人物-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自己喜欢哭,还能使得别人哭。他展现给我们的都是女人的特性。 

  政治家不以展现阳刚霸气为特性,而更多使用女人专用的武器——眼泪,刘备的确就是这样的一个政治家。他不但是《三国演义》中自身素养最差的,同时也是起家时条件最差的。但为什么条件最差的他像一个巨大磁石一样,周围吸引了《三国演义》中最高素质的人才在自己的左右呢?难道就只是依靠眼泪与所谓的大汉皇叔的血脉这两个因素?其实刘备有其自身驾御人才的超强政治能力,识别人才的能力。他的这两个能力甚至是孙权,曹操所不及的。 

  封建社会,重德,重义。刘备作为领导,也始终把这两点贯彻到自己的工作上。都说刘备虚伪,是个伪君子。但当关羽兵败人亡后,刘备首先想到的是三人当年的桃园之情,而不是刚刚得来不易的基业,他愿意为义而弃江山,最后也做到了为义而亡。这样的行为能说是虚伪吗?要真是伪君子,他完全可以在孔明,赵云为首的一帮文武的劝说中顺坡下,贪恋自己的富贵。可是刘备没有这样做。而是把义字遵守到自己生命的终结!在中外帝王中如此重情重义的皇帝,好像也只有刘皇叔 一人了。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指责刘备虚伪,是片面的!其实刘备是一个仁慈爱民的领导,无论是装的,还是收买人心,他一直都把百姓的利益放到首位,爱民如子。政治中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只要领导爱惜百姓,百姓怎么会不拥护这样的领导呢?摔阿斗是被后人批评最多的,典型的收买人心行为。但现今又有几个领导,高干们愿意把自己孩子的安危当做收买人心的砝码而去摔孩子呢?他摔阿斗是法子内心地对子龙的感谢与愧疚,是对子龙真实的谢意。不但是真心对待子龙,在收复长沙时,他亲自上门拜访老黄忠,收复严颜时,立即把自己穿戴多年的铠甲赠送给了这位老将。看到庞士元骑的是劣马,也立刻要求其乘骑自己的坐骑。对于著名的三顾茅庐就更不用多提了。这些细微真诚对待人才的事例,都说明刘备是多么的珍惜人才,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清高的,他们希望得到领导的尊重与赏识,刘备就是这样一样给足他们脸面的领导。作为领导,曹操,甚至孙权是优秀的,全面的。可是这样的领导对人才来说不一定就是好事。萧何,张居正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君主的无为而治,才使得他们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报复。君强必臣弱,贾诩,程昱,以及鲁肃,张昭没有取得诸葛亮一样成就,除了自身素质的原因以外,他们的最高领导超强的魄力也是他们失意的部分原因吧。作为最高领导的刘备,他能给人才们创造一个最舒适的环境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是人才们最需要的。 

  对于识人,那更是刘备的强项了。他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对人才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正是曹操看出了此点,才在与其煮酒论英雄之时说出“天下英雄,为使军与操而”。诸葛亮的能力的顶峰也就是丞相之才,关羽再如何英勇,也不过是君主手下一将耳。他们都不具有刘备这样大气的用人的风格,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也是刘备与曹操孙权的最大不同。曹操孙权总是在考虑着臣子们是否对其真心,而刘备这样比他们文化程度低的领导却是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在战长板坡时,麋芳说赵云已投靠曹操,张飞立即大怒,要找赵云厮杀,刘备就当即表态,子龙绝对不是这样的人,在征讨东吴时,有人说老将黄忠投孙权去了,刘备立即说绝对不可能。这都说明了刘备是多么信任自己的属下。有哪个人才不愿意在象刘备这样信任自己的领导下开心地工作呢?对于识别人才的真实能力,那刘备更是高手了。他一眼就看穿了纸上谈兵的马谡是个夸大其词,不可大用的人。并在临终前特别叮嘱了诸葛亮,可惜孔明最后还是没有接受刘备的建议,因为他一直认为马谡是个难得的人才,在考虑过刘备遗言后,还是派马谡前去镇守街亭,导致了关键之战的失败。在识人发面,诸葛亮的确比刘备差很多。对于自己属下的品性,才干,刘备这位最高领导是相当有底的。他在临终把阿斗选择托付给了“鞠躬尽瘁,死而后矣”的诸葛亮,是多么的具有战略眼光。哎,蒋经国却在临终之时把大业托付给了其认为“忠厚老实,没有野心”的李登辉,酿成了今日的###势力。这就是优秀政治家与平庸政治家的差距。   

  作为一个最高领导,最重要的就是识人,让最好的人才为自己服务。刘备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领导。政治本来就是世间最肮脏的东西,虚伪本来就是政治的近意词,我们不要再厌恶刘备所谓的虚伪了,只要他是爱护百姓,珍惜人才的好领导,我觉得他就是优秀的。 。 想看书来

方颐大口 碧眼紫髯 不一样的孙仲谋 不一样的守业者
在《三国演义》割据政权中,东吴相对来说是星光最暗淡的。文臣中既没有郭嘉这样料事如神的预言家,更没有孔明这样最高级别的相才了。首席文臣张昭至少在小说中不但没有出过一个象样的好点子,而且让人感觉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鲁肃虽向其主孙仲谋讲述过与孔明隆中对相差无几的政治局势分析,但人们对他的尊敬,更多的是其忠厚,诚实的人品。武将中虽干宁也有过带领百骑夜袭曹营的壮举,周泰更是在濡须之战中上演过赵子龙单枪匹马闯曹营的克隆版。但在读者心目中,此二君充其量最多也是魏延,曹洪这样的二线武将。至于潇洒风流倜傥才貌双全的周公谨,陆伯言,感觉就是缺少现在所说的明星气质吧,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孔明,曹操这些大人物的影子下。的确,东吴政权的文臣武将们是要比魏,蜀政权的人才闪烁出来的光芒要暗淡许多,但吴主孙仲谋绝对是个的杰出领袖,他可以说是历代守业者中做得最出色的皇帝。 

  有人说孙仲谋是幸运的,因其一登上权利之巅,就有父兄开创好的现成基业。很多人为他的哥哥孙策惋惜,甚至有人预言,要是小霸王不早夭的话,不但可能东吴的领土会更广大,说不定还有可能改写历史,一统江山。诚然,论攻城拔寨,开疆辟土,孙权根本无法与其兄孙策相提并论。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光有匹夫之勇是可笑的,孙策,不但勇武似楚霸王项羽,连暴躁,无谋的个性都继承了项羽的衣钵。大霸王都乌江自刎悲壮地失败了,小霸王能成功吗?开创基业,一统江山,政治家的自身的勇武是需要的,但不是主要的,善用人,有主见,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是政治家最需要的素质。在孙策时代,我们看到的做得最出色的是他自己,同样是周公谨,黄盖,张昭,周泰这些人才,他们开始闪耀光芒发挥所长的时候都是在孙权时代。作为最高领导的孙策,没有很好挖掘利用人才的能量,他更多是靠自己的单打独斗,这样的领导是好领导吗?可以说孙策自己象是匹难得的千里马,但绝对不像是好伯乐。 

  孙氏兄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孙权比其兄更善识人,更会用人。孙权最高超的能力就是能挖掘出连当事人自己都没有发现的自身潜能。吕蒙自幼从军,没有文化,自己又不愿意学习,最多算是个能冲杀战阵的将才。孙权独具慧眼,觉得吕蒙绝对不只有匹夫之勇的将才,而是个难得的帅才。他不断要求吕蒙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养,开始吕蒙不以为然,不愿意学习,但孙权一再坚持要其学习,在领导的再三督促劝说下,此君逐渐开窍,刻苦学习,顿时脱胎换骨,并开始了自己白衣渡江的精彩人生。吕蒙的成功,有其自身努力的因素,但更有孙权的功劳。他把这个半成品提炼成精品,光彩照人。作为领导的孙权不但会用人,更善于发现,培养人才,在此点上,曹操,刘备两个对手都是赶超不过他的。 

  对于手下人才的爱惜,孙权也是相当重视的。他深知凌统因干宁与其有杀父之仇,而屡屡对干宁进行挑性。孙权亲自为他们的关系而进行开导,最终使二人化敌为友,结为患难之交。在处理下属们之间人际关系上,孙权是处理得相对细腻的,因为他知道,没有一个团结的整体,是无法进行战斗的。对于下属们,无论是有大才的,小才的,甚至无才的,孙权对他们都是十分有感情的。无论是对周公谨,吕蒙,这样的高级军官,还是董袭,陈武这样的二线人才,在他们死后,他都发自内心的痛惜,亲自料理后事。他是相当爱惜身边的人才的。正是由于孙权如此的爱才,才使东吴这个文臣武将不是很出彩的政权能与拥有郭嘉,张辽,许楮,孔明,关羽,张飞,这样精英人才的北魏,西蜀政权政权并驾齐驱,孙权用空前的团结弥补了人才素质的差距。 

  作为一个割据政权守业者,最重要的是发展自己统治区域内的经济,使国富民强,才可与北魏,西蜀政权相抗衡。孙权是相当重视发展经济的。可以这么说,富饶的江浙地区在全国占着如此重要的经济地位,它良好的根基就是孙权奠基的。东汉末年,处于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中原地区,由于军阀公孙赞,袁绍,董卓等连年进行争权夺地的战争,很多居民都被迫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相对稳定的南方。同时他们也带来了许多相对先进的生产经验。孙权深刻认识到此点,加大力度地鼓励民众发展农业经济,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飞速进步。逐渐构建起富饶江浙的框架。特别是派将军卫温前往宝岛台湾,更是伟大的壮举。最重要的是给台湾少数民族带去了汉族人民先进的生产技能,促进了台湾人民的经济发展,并第一次使台湾人民与中原人民有了深入的接触与融合。开发江南的功绩,也使我这样的南方人永远记住了孙权这个不朽的君王。 

  在与曹操,刘备这两个父辈级的对手较量中,他也从来没有输给过这两位长辈。孙权时而对曹操称臣,时而又擅自称孤到寡。对刘备也是时而进行联盟,时而又派吕蒙偷袭荆州。擒斩关羽,反复无常。真可谓是大丈夫能曲能伸了。试想,要换成其兄长孙策,凭其暴躁,孤傲不驯的性格能忍受吗?在###中,有的时候做缩头乌龟比做长颈鹿明智多了,但当乌龟伸头出来咬人的时也是很致命的。方颐大口, 碧眼紫髯 ,孙仲谋的外表竟与汉光武如此相象。 历史上两个这样尊容的帝王都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最后走向自己事业颠峰。卓越的政治家曹操深知孙权非池中之物,在与其征战时就不禁发出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种感叹是复杂的,意味深长的,既是对孙权能力的认可,又是一种深深的担心,他很明白自己的儿子们是没有孙权这种驾御政治的高超本领的。 

  不可否认的是,晚年的孙权是刻薄多疑的,对百姓的剥削也是残酷的。正因为如此,东吴政权的农民起义也是最多的。同时,他在设立储君时也是一错再错。他已失去了年轻时的魄力与动力。他的晚年使我想起了唐太宗。可能是君王们晚年的通病吧。 

  “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 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 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稼轩数次不吝笔墨地渲染孙仲谋是个大英雄,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崇拜与欣赏。的确孙仲谋称得上是个大英雄,他不但与阿斗,刘淙,刘琦,袁尚,袁潭,曹丕同性质的守业者比是卓越的,优秀的,就是与曹操,刘备这样父辈级的创业者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魏延一小关羽
在星河灿烂的《三国演义》里,吸引读者眼球的大部分都是光彩夺目的大人物。忠义的关云长,豪放的曹孟德,智慧的诸葛武侯,郭嘉。仁义的刘玄德,勇猛的张翼德,许楮,典韦。神勇兼备的赵子龙,张文远。英姿勃发的吕奉先。马孟起。老当益壮的黄汉升。要想在三国那样人才辈出的乱世中混出点名堂的确比别的朝代要难许多。正是因为三国年代里涌现出来的人才太多的原因吧,也使得许多人闪烁出来的光芒被被这些大人物所掩盖了,显得那么得不起眼。魏延 就是这样的2线人才,他的一生也充满了悲剧的色彩。  

  罗贯中在书中设计魏延这个人物的时候,可能就对他没有什么很大的好感吧。一归顺刘备,就被诸葛亮来了个下马威说他脑后有反骨,要他忠心待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