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的传奇人生:抗倭英雄戚继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倭名将的传奇人生:抗倭英雄戚继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若是戚老爹在冥冥中能听到儿子的这句诗,他一定会含笑九泉。因为一个有能力、有理想、并最终能坚守理想的儿子,就是戚景通在那个朝霞满天、光芒满屋的景象里为孩子取名叫“继光”时的最大的期望。
  这让我想到历来备受争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张居正和戚继光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还会有专门的阐述,但这里我想简单地说上几句。
  历来评价戚继光,说他在政治上略有瑕疵的一个地方,也就是说他勾结权臣以自固。比如《明史》作为一部正史,就持这样的观点。而所谓的权臣,可以明指的,也只有一个张居正。
  戚继光跟张居正在政治上是最为紧密的同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甚至在当时,戚继光也被看做是万历首辅张居正最为亲密的心腹。但问题是,当时以及后来的人为什么要对戚、张之间的这种同盟关系频繁地指手画脚?
  其实原因很简单,张居正因为推行万历新政得罪了很多人,改革的矛头当然是既得利益集团,而这种集团往往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所以张居正成为众矢之的也就可想而知了。再加上张居正父亲去世后,他没有按封建礼教辞官回家守孝,也就是夺情坚守原来的岗位,这被简单地定义为贪恋权位,遭到严守礼教的士大夫阶层的唾骂。这样,张居正就成为明代政坛的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而戚继光居然跟这种人结成同盟,甚至依附这种强势的权臣,这种依附也就自然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口中的口实。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理想(2)
当时的文人们这样说,当时的史书也这样写,后来的人就人云亦云,自然也就有了这种对戚继光政治选择上的指责。
  但事实上,我认为政治依附的关系并不是戚、张同盟的本质。
  戚、张同盟的本质是两个字:理想!
  或者说是共同的理想。再或者说是两个都能坚守理想的人的相遇和相知。
  张居正也是少年天才、少年大志,但初入官场后,在可以选择强大的严嵩集团的情况下毅然选择了当时处于弱势的徐阶集团,是因为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是因为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是因为他立志要改变国家颓落、衰败的局面。这是他少年时就立下的理想,而且幸运的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种理想竟然没有被磨灭,反而越来越坚持。所以他才会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万历新政的改革,而且凭一人之力,艰难地走到了底。
  要知道,在现实面前,有理想的人很多,但能坚持理想的人微乎其微。张居正是一个,戚继光也是一个。尤其是当这两个都能对理想执著坚守的人相遇到一起的时候,他们俩之间如果不碰撞出理想的火花,我以为那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张居正才会不顾一切地支持戚继光,而戚继光才会忠心耿耿地拥护张居正。
  所以,戚、张之间的政治同盟是两个政治家的同盟,而不是两个官场政客的同盟。弄清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理想”——这个平常的词,在这两位时代伟人身上,那种不平常的意义了。
  十八岁的戚继光怀揣着鲜活的理想开始了从军生涯。因为他是世袭的职位,所以并不用从基层干起,而是一上来就被任命为主管登州卫军屯事务的高官。
  因为正年轻,因为有理想,所以跟张居正一样,戚继光一上任就要大刀阔斧地改革。
  由于多年的兵备荒弛,明朝的军队到了嘉靖朝已经*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了。要不然本来只是想抢点东西的俺答也不会轻轻松松地就打到了北京城下,要不然一帮浪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也不会在东南沿海横行上百年。
  戚继光虽然年轻,但他对时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作为一个年轻的将领,他认为军队改革已经是当务之最急了。所以他一上任就从自己辖内做起,在登州卫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可现实总是很残酷,兵油子们的轻松日子过惯了,谁会听命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伙子呢?所以戚继光所谓的改革根本推行不下去。
  可戚继光倒也不苦闷,倒也不沮丧,他知道自己还年轻,他的前方一定还有数不尽的机会。所以,此刻虽然他还改变不了别人,但他可以接着改变自己。所以他兴高采烈地把军事训练计划在自己身上一项项落实。
  就是在这几年里,他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尤其是射箭,还有枪法与拳法,当时在军中,冠绝一时。后来,这些技艺都在扫荡倭寇时大放异彩。所以说功夫只在平时,艺多不压身啊。
  也是在这一段时间,戚继光娶了个后来名闻天下的女子,对此我们后文再说。
  成家立业,整军修身,作为兄长,他还担起了教育弟弟的责任。后来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随他一同南下抗倭,也是一时之名将,最后也坐到了贵州总兵官的位置,也是独镇一方的名将。
  戚继美最喜欢跟哥哥一起练箭法,因为哥哥戚继光的箭法,在登州卫,当时号称“百步穿杨”。有一天,兄弟俩在郊外练箭,戚继美见哥哥突然凌空一箭,直射云端。戚继美赶忙抬头去看,只见箭如流星,穿云而去,而天上却不见一只飞鸟,原来哥哥居然放的是一支空箭。因为戚继光这一箭射得用力很猛,虽然箭是朝天空射的,但却飞得不知踪影。
  戚继美很不解地看着哥哥,这时候戚继光长叹一声说:“好男儿怎能羁守故土,当志在天下!”就是说好男儿怎么能老守在故乡呢?好男儿应该像这支凌空而出的箭,志存天下,然后义无反顾地飞向前方。
  然后,戚继光回头看着弟弟,告诉了他一个惊人的决定。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戚继光直接卷入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也因此才走上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那么,这到底会是个怎样的决定呢?
  

武举
戚继光凌空飞箭,却一声长叹。然后,他告诉了弟弟一个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让弟弟大为不解,那就是戚继光打算要去参加科举考试。
  大家不要以为又一个“范进中举”式的戚继光要诞生了。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两种:一种是文人参加的,一般叫文科举;另一种是政府为了选拔武将而设置的,名叫武举。戚继光要去参加的自然是武举。
  但明代的武举也不好考,不单单是有本事、功夫高就可以的。明代的武举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样,它虽然是武举,虽然选的是武将,但它首先要考的居然是文化课。宋朝、清朝的武举考试也考文化课,但一般是先考马步骑射、拳脚功夫,然后才考点文化课。但明代不一样,要先考文化课,而且,要是文化课不过关,拳脚功夫即便再好也不行。
  让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纳闷儿的是,哥哥明明已经世袭了登州卫高级军官的职位,为何还要费这个劲再去折腾什么武举考试呢?况且,当时的武举考试尤其不好考,甚至比文科举还难,这不是自找罪受吗?
  我们一般人也会这么觉得,戚继光明明已经是武将了,就算是武举考上了,也不过还是被任命为武将而已,绕这么一大圈儿,又何必呢?况且要是考不上,那不是更丢人吗?不就说明他现在的武将身份是名不副实的吗?
  其实,这就像我们有些优异的学生在高考时保送一样,世袭武职的戚继光就像是个保送生。但保送生好歹还是凭自己平时的表现和成绩争取来的保送资格,可戚继光的世袭完全是由他祖先决定的,是因为他的祖先戚祥在大明王朝建国之初立下的功劳,所以他们戚家才有了这个世袭的荣誉。对于戚继光来说,这个荣耀他虽然继承了,但这个荣耀的获得根本就没他什么事儿。
  抗倭英雄戚继光 换句话说,这个他命里注定的世袭荣耀,根本就不能证明他自己。
  属于他戚继光的荣耀,他要凭自己的真本事,亲手去获得。
  所以我见过有些很有志气的孩子,甚至在高考的时候会放弃保送的名额,然后凭自己的本事再去考一回。说老实话,我以为这很不简单,甚至多少有点像当年的戚继光一样不简单。
  当然,明代在军队里更重视通过武举考出来的将领,这也是事实。所以,戚继光的这个决定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戚继美劝哥哥要三思而行,戚继光却打定了主意,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打拼属于自己的天下。
  其实,从戚继美和戚继光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必要的冒险决定,但对于我们现在了解戚继光的人来说,这个决定其实根本没有任何风险。依戚继光的文韬武略,那在上下五千年中都是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考个武举还不是轻而易举?所以在乡试中,戚继光小试身手,就毫无悬念地考了个武举人。
  考完乡试是会试,按道理戚继光还是会毫无悬念地一路斩将夺关,说不定稍一发挥,就像苏乞儿那样拿个武状元什么的。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场会试,戚继光居然既不是金榜高中,也不是名落孙山,他的结果居然是——没成绩。
  如果大家听过评书《岳飞传》,就会知道当年岳飞考武举的时候也没成绩,但他没成绩是因为他在考武举的校场上枪挑了小梁王,造了反,所以没成绩。难道戚继光也像当年的岳飞,一腔热血,枪挑了什么“小凉王”、“小热王”什么的?
  事实上,戚继光这个没成绩倒不是因为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因为一个突发的事件。但在这个事件中,戚继光跟当年的岳飞一样,一腔热血地做了一件惊人的事。
  要说戚继光的惊人表现,得先说这件突发事件。
  

突变(1)
戚继光因为顺利通过了乡试,获得了武举人的身份,于是在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戚继光只身入京,参加当年武举的会试。
  我们刚才说过,明代的武举考试是先考文化课,然后才考马步骑射、拳脚功夫的。说到功夫,戚继光是当世少有的武术大家,自然没什么问题。所以戚继光一到北京,就开始琢磨怎么考文化课。当时的文化课考试是写作文,而且是只能写议论文,这种议论文主要是就当时社会的焦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解决办法,这在古代叫策论。戚继光因为考的是武举,所以他就琢磨着应该写几篇有关国防问题的策论。
  当时明王朝的国防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南倭”,一是“北虏”。
  “南倭”,就是南方的倭寇之乱。
  自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以来,大量的海陆往来带来了大量的海上贸易,但是也带来了觊觎东方财富的日本武士与日本浪人。这些武士和浪人在日本动荡的战国时代一般都是战败方的作战人员,他们在国内没有立足之地,就跨洋过海流窜到中国来。
  开始的时候,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略还没有形成规模。后来,因为嘉靖初年明王朝在西草湾大败葡萄牙的远东舰队后执行严格的海禁政策,反而激发了倭寇之乱。因为很多指望沿海贸易为生的人就没了生路,这些人很多后来就成了土匪和海盗。这其中有名的像王直、陈东、徐海、叶麻这些人,不仅是海盗,而且是汉奸。他们勾结从日本流窜到东南沿海的浪人与武士,在沿海一带大肆抢劫杀掠,最终形成了几乎威胁到明王朝命运的倭寇之乱。
  相比起“南倭”来,“北虏”的问题就更为严重。
  大明王朝说起来不像两宋那么积弱不堪,但自明成祖朱棣之后,明王朝面对北方蒙古族的后裔渐渐就采取了防守的姿态。再加上内政日趋*,后来就明显有点顶不住了。蒙古各部不用统一,也不用齐心协力,只要一个分支、某一个部落就能使大明朝疲于奔命。
  明英宗的时候,先是西蒙古的瓦剌,在土木堡大胜明军,甚至把英宗皇帝都给俘虏了。俘虏了英宗之后,瓦剌的首领也先挥兵直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要不是那位“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于少保坚决领导了一场北京保卫战,明王朝的寿命就得缩短一大半儿。
  后来瓦剌逐渐衰落了,东蒙古鞑靼族的俺答又猖狂起来,他占据了河套地区,对西北边防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就在嘉靖二十九年之前,俺答已经好几次长驱直入,深入明王朝的腹地进行了蝗虫般的抢劫,而外强中干的明王朝对他们还就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要知道,明朝的首都可是在北京,是非常靠近北方的蒙古族的,也就是说受到“北虏”的威胁也是最大的,所以明朝一直都认为“北虏”——也就是北方蒙古族后裔的威胁才是最大的国防危机。
  事实上,戚继光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虽然通盘考虑了“南倭”、“北虏”的国防危机,但是作为战略研究,他决定还是从最为严峻的“北虏”问题分析起。所以他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