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北看-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书,像王仁堪、洪钧、曹鸿勋、陆润庠、冯文蔚、潘祖荫等人的书法,一
个个都是工整端正足为写工楷的楷棋。不知松古斋是什么地方搜集
来的,也按科分先后,鼎甲名次,精工石刻装帙成册,每本足银一两。
不但京城里读书人家要买一本给子弟们临摹,就是直鲁豫各县书香门
第人家,要是进京了也得买几本带回去,自己用或者送人。谁知道代
卖《玉堂楷则》还真给松古斋挣了不少银子呢。
    琉璃厂中间最出名的南纸店,那就属荣宝斋啦。他家限于地势,

门脸儿并不怎么富丽堂皇,柜台前头,尤其仄逼。可是人家柜房后头,
有小屋双楹辟为雅室,院内花木扶疏,室内文玩满架。名公巨卿,骚人
墨客,凡是经过琉璃厂的,都要到琉璃厂的荣宝斋歇歇腿儿喝碗水。
人家柜上不但烟茶伺候得特别周到,就是出来招呼陪客的掌柜或伙
计,也都各有一套,能把主顾应付得宾至如归,皆大喜欢。因此荣宝斋
的交往,比哪一家南纸店都宽,所以在他家挂笔单的,也特别多,不但
前清三鼎甲都在荣宝斋有笔单,就是宣统几位师傅,如陈宝琛、朱益
藩、梁鼎芬,也跟荣宝斋各有各的交情。
    想当年要找八位或十六位太史公写一堂屏条,或是集锦折扇如果
找不对门路,您就花多少钱,也凑不齐。可是您只要找荣宝斋托他家
去烦,准保如响斯应,约期取件,包不误事。在平时各位太史公,都有
写好裱好的大小对联,临空挂在荣宝斋的客房,而且每位都定有墨润,
如果您看中哪一副,店里还管代求上款。只要哪一位太史公一旦驾往
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字画马上就有人到荣宝斋搜购遗墨,不几天这位
故去太史公的法绘墨宝,必定溅价,那可准极啦。
    不是淳菁阁有仿宋色笺加矾诗笺吗?樊樊山、罗瘿公、李宣倜、林
开謇,这班名士,不知道是谁,找出一套梅花喜神谱,套印起来,当笺纸
用。不但古色古香,而且滑润着墨,大家书翰往来,一窝蜂似的,大家
又全部改用梅花喜神笺,成了当时文化界的一种习尚。
    后来有几位专攻仕女的画家,把《红楼梦》全部人物,找精彩的回
目,一共画了一百二十张,每张都用《西厢记》里词句题词,例如贾太君
华堂开夜宴,题“积世老婆婆栊翠庵走火入魔”,妙玉被强盗背着越墙



而逃,题“嗨,怎不回过脸儿来”。不但合情合景,而且有不少神来之
笔。跟张善抒画虎,用《西厢》题画,同样妙绝。
    可是谁买了这套诗笺,全是欣赏爱玩,舍不得拿来写字当信纸用。
后来各地风雅之士,也到北平来搜购,这种诗笺跟故宫影印的故宫珍
藏钟铭鼎彝,文玩字画的日历,在民国二十四五年的时候,都成了古玩
摊上的古董啦。
    厂东门有一家南纸店叫荣录堂,有三间门脸,非常开阔,门面虽然
错金藻饰,可是斑驳脱落显得没精打采似的。门口右方还挂着一方小
木牌词句,现在已经背不出来了,大意是“历代缙绅,奉准由本堂刻印,
各家不得仿刻”字样。现在跟年轻朋友谈到缙绅,十有八九不知道缙
绅是什么,说白了缙绅就是清朝全国官员代表出身经历的职员录,这
个职员录可比现在职员录记载得详细,甚至于府道州县之下,还注明
紧、要、冲,表示这个缺是繁是简,要冲不要冲。一年出一本,编印缙
绅,好像是属于荣录堂的特权专利,从来也没见过别家编印的。
    荣录堂后柜有八九间货仓里头存的都是刻缙绅的木板,据说从顺
治三年(1646)到宣统三年(1911) …律保存得完整无缺。这个买卖是山
西祁县刘家开的。到了民国十六七年掌柜的叫刘乐山,不但是饱学之
士,而且鉴赏纸张,另有独到之处,有一年春节进厂甸,笔者在地摊儿
上看见有一卷宣纸,外头一张已经泛黄,一共十二张,里头十一张全都
完整如新,既未认色,也没毛边,纸质细润澄白,所差者就是尺寸不对,
三尺见方,写字作画,都不合适。因为纸的料子好,所以花了八毛五分
钱,把十二张全买下来。经过荣录堂的时候就进去歇歇腿儿,把纸打

开请刘乐老给把合把合。哪知道刚一打纸卷,刘老就说您买到乾隆纸
了。据他说一闻纸香就知道是乾隆纸,因为卷而未用,没有经过风吹
雨洒的乾隆纸,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纸香。他把整张纸在日光底下一
照,正中间有一尺大小水印暗纹。团龙围绕着一个三字,在八卦里是
乾卦。纸里所嵌水印,更说明了是乾隆纸一点也没错。后来上海德古
斋古玩铺开业,笔者送了四张乾隆纸做贺礼。开张当天就被识货的吴
湖帆,以四百元代价一齐买去。在古德斋来说是做了一号露脸的买
卖,在笔者来说,送了一份儿大人情。谁又知道纸的来价,只有几分钱
一张呢。
    在民国十六七年北平市面上忽然出现若干细密洒金五色粉笺,印
金五色花笺,磁青纸,观音纸,江西铅山的榜纸、临川的大笺纸,浙江常
山的奏本纸,绍兴的蜡笺、黄笺、花笺、罗纹笺,甚至于宋朝澄心堂纸,
龙须纸,都有人送到门上来托售。笔者凡是碰到这类古代名纸,一律
都送请刘乐老加以鉴定后,每种都收藏了一些,可惜全没带到台湾来,
否则这些纸留到现在,那岂不都成旷代瑰宝了么!
    北平的笔墨庄也都集中琉璃厂一带。虽然说的湖笔徽墨,可是都
是湖笔庄代卖墨,真正专门卖墨的墨庄.至少在北平来说,还真少见
呢。先说胡开文吧,他家写小字的笔毫最好,从七紫三羊来说,一种是
普通的,杆细毫短,价钱自然公道。还有特选的,杆粗毫长,一般写白
折子练小楷,就都可以用了。另外有一种精选七紫三羊,在白面卖一
块八毛钱一袋儿的时候,一枝精选的七紫三羊就要卖到一块五六。还
有八紫二分羊、九紫一分羊,紫毫越多,价码也越高,一枝长锋纯紫毫,



在当时大约是合两袋洋面。笔好当然笔管也跟着讲究起来,像什么金
管、银管、斑竹管、湘妃竹管、象牙管、玳瑁管、玻璃管、镂金管、绿沉漆
管、雕红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虬角管、琢玉管,王公巨卿,书香
门第,什么样笔管都有,真是让人目迷五色。可是实在说起来,还是白
竹薄标(光滑细致的意思,薄标是行话)最能挥洒自如,得用笔之妙。
    先伯祖石襄公在湖州府任上,训练一个书童胡三元研究制笔,把
选制湖笔的诀窍,都学全啦,而且特精,在湖州一般笔工都尊为高手。
后来先伯祖卸任回京,胡三元也跟着到北平给先伯祖制笔兼司笔札。
等先伯祖去世,胡开文笔庄马上重金礼聘他去做大拿,大拿说新名词,
就是高等顾问。笔者字虽然写不好,可是当年在北平,选笔还顶严格。
有一次在胡开文选定几枝紫毫,打算让胡开文刻上我自己认为很得意
七律里一句“闲秋不为花落深”诗句,恰巧胡三元老叔在柜上闲坐,一
看我知道选笔刻字,特别高兴说:“你既然懂得选笔,我就卖卖老精神
吧。”立刻一挽袖子,拿起刻刀,几下子就把这句诗刻好抹了红,还刻上
边款是“胡三元为闲愁主人选制”,边款加蓝。胡老又拿出两枝旧藏长
锋羊毫对笔,上刻“大富贵亦寿考吴兴守者精选特制”几个字,他说这
是先伯祖道五十大寿他一共选制了二十枝,现在只剩下两枝,就送给
我吧。后来笔者发觉这枝笔笔锋软熟极易挥洒,不但便于取势,而且
回锋转折之间,也不致棱角毕露,写出来的字,尤其淡逸纯和,圆润自
由毫无火气,的确够得上神品两个字。
    胡老说制笔方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大要素,笔之所贵者在毫,毫坚
则尖。用青羊毛、丰狐毛、鼠须、虎毛、牛毛、麝毛、羊须、猪鬓、狸毛,甚



至胎发都可以制笔,然而都不如兔毛。可是兔子讲究是崇山绝壑里的
最好,这种兔子特别肥硕,毫长而锐,秋毫取其健,冬毫取其坚,春夏兔
毫,则属于普通兔毫,不能列入极品了。若是这一年中秋不见月,则山
兔不孕,这种兔毫少而坚健,在选毫方面算是珍品。要是胡老不说,我
们真想不到做毛笔,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琉璃厂还有一家笔庄叫李文田,门口儿有个哑巴院儿,好像是做
庄的买卖,他家是以写大字的抓笔出名,笔越大越好。北平有一位大
书家,以给人家写匾额最负盛名的华世奎,就非用李文田的笔不可,说
是用李文田的笔写榜书,清道生动,真趣自然。从前画家金拱北作画
也爱李文田的画笔,白描画用他家的中管鼠心毫,运动省力,点画无
失。经他这么一说,不但湖社弟子如惠柘湖、何雪湖等人相率效尤,就
连溥雪斋、马伯逸、徐燕荪这些故都名画家也都觉得李文田的笔,诚然
有天机偶发落笔自如的意境。
    藏园老人傅沅叔有一次告诉笔者说:“写字作画,一定要笔墨纸张
相配合。有些人说用恶劣墨也可以写出好字画来,那真是欺人之谈。
不过旧墨越来越难得,新墨越做越离谱,将来总有一天连嫁娶送新郎
倌文房四宝的礼墨都有成了古董呢。故宫博物院在神武门标卖一批
清官内库房发现霉变、破碎、虫蚀,鼠咬的废品,其中有一项是变质颜
料跟碎墨,都被李文田整批标买去了。名为碎墨,其实有若干是非常
完整的,其中还有圈书用的朱绿黄蓝紫绛墨锭,都是清代帝王御用之
品,更是名贵异常。”笔者闻听之后,特地到李文田处选了一些收藏。
现在想想这些东西,有钱也没处去买啦。



    贺莲青也是北平有名笔墨庄。他家的笔不但选毫精细,所用笔管
选材也特别严格。您买他家的上品的好笔来用,如果锋芒脱落笔肚松
散,可以把原笔拿到店里重新选扎,只按原价七折收费。到他家买笔,
如果真是一位主顾,他会告诉您一套笔的保养法,他说笔用完一定要
在笔洗子里,把残墨洗干净,则笔毫可以经久不脱,同时戴上笔帽,免
得伤了笔锋。若是沾了油,赶快用皂角汤洗去。如果这枝笔暂时不
用,或者出外,可以用黄连煮汤,轻蘸笔头,等于后收起,就是经年不
用,也不会虫蛀。您想想像这样给顾客服务,现在上什么地方去找呀。
    写到此处,恰好小孙子放学回家,正准备学校功课,先写大小楷,
一看大字笔套在一个塑料笔帽里,帽短而小,笔杆如枯枝,无锋少芒,
简直是一撮子麻劈儿。现在写字求其简便,都用塑料墨盒,不要说是
墨香,求其没有臭胶味,已经是上上大吉了。再看所用的薄薄的一张,
任何人拿这张纸来写字,都可以力透纸背。一共三大行,两行写大字,
另一大行再分成三行写小字。我的天!不要说颜鲁公、赵松雪了,您
就是把王右军、欧阳询请了来也写不出铁画银钩,龙翔凤舞的好字来
呀。我们下一代的写字,如果再这样不先利器长此马虎下去,礼失而
求诸野,我想将来总有一天,要到韩圉日本去留学,学写中国毛笔字
的。

谈    印
    江苏江都的于啸轩、海陵的沈筱庄,都是以须弥芥子,蝇头雕刻,
驰誉中外的。于精于牙刻,沈擅长竹雕,沈平素总是自谦不会写字,其
实他写的一手晋唐小楷,不求工巧而自多妙处。而他治的印神足气
满,妙造自然,更是一绝。
    沈筱庄自民国初年,就在北洋政府的印铸局担任制印科科长,他
跟先师宋楚卿同乡,又是多年至好,所以时常到舍下聊天。他职司治
印,而印铸局又积存不少官方治印的文献。他一来到舍间,笔者总要
请教点儿有关治印的典章掌故,日积月累,确实增加了不少见闻。随
时札记下来,有些事情,都是现在不容易听得到了。
    他说中国自秦代开始,就设有符节令丞,掌管官家的符节印玺。
从汉代到宋代,有符节御史、主玺令史、符玺郎中、符玺郎,这些名称,


都是历代掌管制造印玺的官员,到了元朝叫典瑞监,明朝叫尚宝司,清
朝把尚宝司一部分并入内务府,一部分并到礼部,设立铸印局。到了
民国把铸印局改成了印铸局。这变动可以说历代掌印、铸印的简单沿
革史。
    晋宋以前,新官上任,就铸新发印一颗。新旧任交接,并不包括职
官印记在内。南宋时候,内外百官,迁调太繁,终年刻印铸印,实在不
胜其烦,而且金银铜炭耗费太大,府库支应不了,于是才把“每迁悉改”
的制度,改为源远流长,新旧交接。可是各州各府有磨损作废的印信,
还要缴还礼部,在礼部厅前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