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万别娶大脚女人-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马儿无法推销自己。(蒂夫语)
  此外,还有其他嘲弄这种感情的意象,例如:寻找安身之地的池塘(印度尼西亚语)、追在马后面的干草(荷兰语)、渴望骑士光临的马儿(西班牙语)、一手拿着马嚼子、一手拿着马鞍四处找马骑的人(乌拉圭西班牙语)。
  在坠入爱河的过程中,眼睛起到了一种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一则墨西哥语谚语所说:“爱意自眼中生。”一则乌兹别克语谚语是这样描述的:“四目相视,心儿坠入爱河。”或者像一则印度阿萨姆语谚语所说的:“一见钟情就是四目相对。”眼睛是人体的一个危险器官。人们得到告诫,不要给爱情的这些痛苦以可乘之机。他们不该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因为这样做的代价——一颗破碎的心——太高了。一则睿智的克里奥尔谚语如是说道:“眼不见,心不痛。”
  眼睛不仅可以看东西,也会出卖恋人的深情和激情。一则挪威语谚语如是说:“双目泄露爱意。”而一则迪戈尔语谚语这样说道:“爱意在眼中燃烧。”然而,不仅仅是眼睛,整个身体语言也会轻易泄露人们的爱意。谚语以多种语言、多种方式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即恋爱的人无法掩饰他们的情感。沉默的爱人就像有些事情一样,是无法隐藏的,比如蚊子(普什图语)、驼背(拉迪诺语)、咳嗽(葡萄牙语)、贫穷(丹麦语)、上山或骑在骆驼上(阿拉伯语)。陷入恋爱的人守不住秘密(俄语)。因此,正如一则吉尔吉斯语谚语所言,爱情是“锁藏不住”的。这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不仅对那些违背社会规则而恋爱的人来说如此,而且对那些想保守爱情秘密、将之作为一种特殊经历来珍藏的人们来说亦是如此:
  

一  爱(3)
秘密的爱最强烈。(日语)
  秘密的爱永远是真爱。(斯洛伐克语)
  强烈的爱情被理想化了,但同时又有各种方式告诫人们要远离这种爱。“强烈的爱如同手掌心里的指甲花”(马格里布地区阿拉伯语)——尽管美丽,但稍纵即逝。一则日语谚语指出激情的后果不可预料:“激烈的爱可结出百种果实”——有时是好果子,有时是坏果子。一则拉迪诺语谚语建议:“把猛烈的、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分散到生命的各个时期。”而一则丹麦语谚语也提倡控制激情:“温煦的小火胜于灼人的大火”——这样说仿佛爱情是种“理性的”情感似的。
    【爱的逻辑】
  炙热的爱很少与冷静的理智同行。(弗里斯亚语)
  谁先爱上谁?充满激情的爱是婚姻的“逻辑”基础,在今天的西方社会及受其影响的地区通常如此。虽然这种观念已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却并非总是不言自明,即使在西方社会也是如此。过去人们认为,激情并非成立家庭的动机,而且因受感情支配而向姑娘求婚也并不可靠。在许多社会里,强烈的爱情并不一定是(或者说,过去不一定是)结婚的第一动机。坠入爱河就意味着理智的丧失,正如一则葡萄牙语谚语所言:“心动之时,理智丧失。”恋爱的人的官能通常会被深深地迷惑:
  人有五官,但恋爱时五官尽失。(墨西哥西班牙语)
  爱情不是牢笼,但却能让人官能尽失。(俄语)
  爱情进得门来,理智跳出窗去。(德语)
  视力是第一个丧失的官能。爱情是盲目的,这一点已经得到直接承认,而且在世界各地一再重复。爱情被当成盲目的朋友(阿拉伯语)或其孪生姐妹(俄语)。恋爱的人们虽大睁双眼,却视而不见(英语)。下面再举一些例子,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猫头鹰白天看不见,乌鸦晚上看不见,但恋爱中的人白天晚上都看不见。(印地语)
  爱是盲目的,它既可以轻易地降临在一位美丽姑娘的身上,也可以轻易地降临在一堆牛粪上。(瑞士语)
  恋爱的人自己看不到,而且还认为别人也一样看不到。(丹麦语)
  恋爱的人不视物,可邻居们却不然。(墨西哥及波多黎各西班牙语)
  一则苏里南谚语提醒盲目的恋人们说,他们终有一天会醒悟:“爱情蒙蔽了双眼,只有悔恨才能使它们睁开。”与此同时,恋爱的人怀有偏见,看待爱人的角度也与他人不同。举例来说,不管是在非洲还是在亚洲,没有一个爱恋对象的皮肤是有问题的。被爱的那个人是世界上最超凡的人,不管他或她的长相和举止如何。在爱的驱使下,爱慕者无条件地美化他们所爱的人,凡与之相关的事无不喜欢。这份爱甚至也包括爱上彻底的平庸:
  爱情对缺点和过错视而不见。(爱尔兰语)
  爱人的脚步可使人们走过的小径变得绿意盎然。(意大利语)
  爱上的猴子也标致,看中的黑熊也美丽。(汉语)
  在害相思病的姑娘眼中狼也是英俊的。(美国英语)
  恋爱的人看不见裤子上的补丁。(瓜德罗普岛克里奥尔语)
  爱屋及乌。(日语)
  同样,其他官能也尽失。例如,只要相爱的人在一起,他们是不会感到寒冷或下雨的:
  热恋的人不觉冷。(荷兰语)
  恋爱的人不知雨。(马达加斯加语)
  两只湿燕共一伞。(日语)
  此外,爱情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性格,或至少可以改变他的行为举止,因此“爱情可以让明智的人变愚蠢,让害羞的人变得疯狂”(俄语)。距离和其他障碍对于恋人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可以面对任何困难。恋人们不惧路途遥,也不怕阻碍大:
  爱情就是追随所爱,尽管这意味着要跨越一万两千道山关。(朝鲜语)
  恋爱中的人不觉巴格达远。(土耳其语)
  

一  爱(4)
爱情之路不觉远。(斯拉南语)
  对于来来去去的恋人来说,一千日里[66]也不过一里之遥。(日语)
  恋人之间无障碍。(库尔德语)
  这种观念甚至也适用于突破各社会阶层之间的障碍。感情是执著的,不会在乎什么规范和规则。女人在消除那些阻止其与所爱的人相结合的障碍方面具有创造性,谚语中尤其反映了这一点:
  即使聪明如上帝也无法抓住恋爱中的女人。(约鲁巴语)
  女人即使被锁在柜子里,也知道如何能找到爱人。(德语)
  一个女人略施小计,就可以胜过一百个男人。(阿布卡兹语)
  母刺猬爱上公刺猬时,尽管有刺的阻挠,也要献身于他。(马格里布地区阿拉伯语)
  由此可见,爱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正如一则日语谚语所言,这种逻辑处在理智的边缘之下。又如一则阿拉伯语谚语所言,爱人间的争吵就像一阵春雨,不可预测,来去匆匆。各种谚语都警告人们:恋爱中的人捉摸不定。他们说一套,做一套,明明在恋爱却要极力否认。一则墨西哥语谚语指出:一个女人如果对一个男人表现冷淡,不过是在装模作样罢了。这种女人被比成一只锯齿鸟,这种鸟的喙像个锯子:“锯齿喙拒绝了玉米,却又斗胆去咬噬。”人们似乎觉得公开承认自己的真实感情太脆弱了,因此要用一些奇怪或自相矛盾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脆弱:
  说“我恨你”就是在说“我爱你”。(日语)
  她对你是一手打,一手抱。(印度泰米尔语)
  女人说“不”的时候常常表示“是”的意思。(瑞典语)
  女孩的“不”就是男孩的“是”。(丹麦语)
  人们常说,女人的“不”就是双重的“是”。(英国英语)
  谚语指出,你越是被他吸引,你所爱的人就越是想逃离。不论是在非洲文化、欧洲文化还是美洲文化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这样的谚语:“女人好比影子,越跟着她,她反而会跑掉;离开她,她反而会跟着你。”这里似乎提出了这样一个策略:我们应该暂时忽略所爱的人。在谚语中,这一点对姑娘尤其适用。一则美洲谚语就提出了这样一种逻辑:“姑娘越跑,小伙子越追。” 此外,一则拉迪诺语谚语也对犹豫不决的恋人提出了这样的建议:“讨厌一个女人,她就会喜欢你;喜欢一个女人,她就会讨厌你。”所有这些装模作样和拒不承认都使求爱变得相当复杂。
  当然了,还有忌妒呢。五大洲的谚语都认为爱情和忌妒密不可分。有时忌妒还被认为是爱情的灵魂。在日本,恋爱中的女人如果不忌妒的话,还会被比做是不会弹的球。没有忌妒的爱能有多认真呢?“没有忌妒的爱不是真爱”,一则希伯来语谚语如是说。然而另一方面,忌妒又会带来痛苦和绝望,甚至可能会毁掉爱情:
  带着爱意的笑好比蜂蜜,怀着忌妒的笑好比心头的刺。(菲律宾语)
  忌妒的痛比跳蚤咬的深。(冰岛语)
  忌妒可以毁掉爱情。(墨西哥西班牙语)
  “怀疑是一种疾病的开始,最终会毁灭爱情”,一则缅甸语谚语如是说。许多谚语一致认为,真正的忌妒会慢慢毁掉忌妒者的健康,因为他们夜晚无法入眠,而且最终还会扼杀爱的所有情感。
    【婚姻中的爱】
  手套套在手上就该戴着,自己选定的老婆就该和她终生厮守。(拉脱维亚语)
  婚礼过后,婚姻会持续到老,就“像鸟儿身上的羽毛:直到鸟儿死去,羽毛才会脱落”,一则马达加斯加语谚语用了这样一个颇有诗意的意象。谚语中的这些意象表现了和睦相处和相互理解这一理想:
  夫妻如唇齿般相依。(缅甸语)
  夫妻如筷子般常相伴。(越南语)
  夫妻就像斧子与斧柄,连在一起永不分。(奥塞梯语)
  夫妻是对方的铲与镐。[相互扶持] (库尔德语)
  

一  爱(5)
山药的感觉只有刀知道。[刀离山药最近,丈夫跟妻子最亲](约鲁巴语)
  爱情和婚姻一致,夫妻双方完全相互理解,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正如一则汉语谚语所描绘的那种美好情景一样:“相思无限意,尽在不言中。”他们之间“如此默契,亲密得连水也渗不进去”(立陶宛语),好像婚姻并不像其他大量的谚语中所说的那样充满了矛盾、误解、迷惑、苦恼、甚至是厌恶或憎恨。人们通常并不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待婚姻。婚姻将两个人结合在一起,更多的是靠社会地位的般配和社会习俗,而不是浪漫的爱情,正如一则印度泰米尔语谚语所言:“牛套上了车,谁还会在乎有多少坎坷颠簸?”
  加泰隆语和法语中都有这样一则自相矛盾的谚语,它告诉女人们:“爱丈夫像爱朋友一样,怕丈夫如怕敌人一般。”除了这样一种复杂的婚姻感情外,外人也受到严肃警告——不要去干涉夫妻之间的事情:
  莫要插手大树和树干间的事。(阿拉伯语)
  千万不要在夫妻之间插一脚。(巴拿马西班牙语)
  不要在夫妻之间瞎搅和。(巴西葡萄牙语)
  这些警告都是向那些想干涉婚姻关系的人们发出的,但同时这些谚语也间接而肯定地说:“爱得越多,自由越少。”这则西班牙语谚语指的是婚姻中的爱情还是婚外情,这一点并不清楚。但在谚语中,爱情和自由确实常常针锋相对。人们反复指出,做恋人要比做夫妻更自由、更快乐,因为夫妻必须正式在一起生活,他们要放弃个人的自由,以保持婚姻的完整。“义务使爱情窒息”,一则乌兹别克的谚语如是说。因此,各种不同语言的谚语都将爱情和婚姻对立起来,就好像它们相互矛盾一样,而且还认为婚姻的开始就是爱情的结束:
  爱情是个美丽的花园,但婚姻的土地上却只生长刺人的荨麻。(芬兰语)
  两个年轻恋人的炙热欲望,是夫妻二人的悔恨。(乌尔都语)
  一则阿坎语谚语指出:“幸福像棕榈酒一样,兑水太多就会失去味道。”如果把婚姻比做是一种冲淡了的幸福,那么加多少水才能继续维持婚姻,同时使夫妻双方又不致失去爱情(更不要说激情了)呢?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截然不同,这取决于宗教文化背景、社会规范以及对(前)爱人的醉心程度。人们也许对自己已婚的身份感到失望,但仍然会听天由命,喝下这杯冲淡了的棕榈酒。有些谚语颇为愤世嫉俗,告诫人们不要为了爱而结婚。而一则俄语谚语甚至把婚姻称做是“爱情的坟墓”。许多地区和文化的谚语都承认爱情与婚姻不同:“爱情让你看到奇迹,而金钱带你走向婚姻。”这则法语谚语公开怀疑爱情是否与婚姻有什么关系。过去(现在也常如此),婚姻是由双方家庭安排的,不太在乎两人的感情。他们在乎的是这种结合的实际结果。结了婚的两个人必须要明白,对于感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一则吉尔吉斯语谚语这样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