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永乐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回永乐时代-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四五节 三湘商行】………

    王动到益阳绿柳很开心,觉得以前的梦可能成真,这短短一个月里,王动来了三回,特别是王动还存了些古怪的东西在她那里,她知道,王动把她当自己人了。

    王动这次过来住了三天,本来只有湘缘的人知道,后来还是传到了阮靖的耳朵里,这时阮靖的父亲阮大老板也回益阳了,于是一起过来请他,这次他们设了个家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冬天竹子还是碧绿,王动到了阮家,一点都感觉不出这会是冬天,阮家把这家院收拾的如同江南园陵,差别只是用了到处能看到竹子,这让王动想到了个园。

    “静之,潇湘记经你手一点,如今大吃八方,纵横制器,小兄弟你虽然不曾出的一文,但没有静之你,恐怕箭字怎么写我还要再去问问先生才行。”

    “父亲说笑了,先生只知怎么写,不知怎么制,制器也要制才可。”

    “过奖了,小子只是知道些淫巧的器械。”

    “呵呵,静之,我就是奇怪,历来读书人不屑制器等末技,然静之精通此道,看来静之师傅颠颠和尚真是个神仙噢。”

    “家师博如澣海,王某只取不足一成。”

    “静之过谦了吧”

    “呵呵,家师曾言铁鸟上天,王某不信,家师曾制飞球果上青天,后言明,苦于无器,然铁鸟上天不是难事。家师之才,得其一便可安身立命。”

    “哈哈哈,静之跟着贵师十数年,才出山数月,已经是名动天下了。”

    “这制箭以阮靖来看,正月过后,军部会有准信,如今安南战事正紧,估计生意不会小,而且钱老板那次从京师回来,也听过消息,皇上可能还会在北边用兵,可能工坊那边还要再加大些。”

    “不忙加大,材质一定要严控,不可有半分差错。”

    “纵横制箭不会有什么大碍了,其实王某想的不只是纵横制器,这几家的联合,在这三湘大地,这么多商家,理应更好的合作,才有大利。”

    “此话怎讲?”

    王动回长沙府的时候,空手回的,本想带了些书过去,特别是明朝历史的,他那有剑桥明史,好东西呀,法宝呀。但一想这东西要是一不小心被人看到了,那可是个祸害,还是压着吧。他的行李里有的只是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别的没什么了。有个太空杯,想着回去送给张晋湘,那杯子倒点水进去一天都不会冷,现在是冬天,正好用。

    王动回到长沙后,没急着去学堂,那有徐掌柜不会出什么事,他串门去了,到处拜年,当然都是身份和财富相当的才值得他跑一趟,拜年的同时还留下了请贴,元宵前一天,听涛居设宴。

    几个老家不在长沙府的,都没来,在家过年呢。湘乡坊的柳老板过来了,周龙,胡大,窑场高老板,不过,张府三位公子都到了。

    商人到一起,谈的肯定是生意。

    “静之不材,作为潇湘记的掌柜,今日设宴,答谢各位大老板对潇湘记的照顾。”

    “静之勿需多言,有什么好菜快上,边吃边谈”窑场高老板有些时日没过来吃饭了,知道一定有新的菜式。

    “高老板何时成了急性子了。上回你去京城时,我问你进宫献器一事,你那个慢条斯理,解大人都急的脸红。”

    “高老板不用急,这次有几道好菜,特别让几位大老板试吃。”

    “浩然,拿我等试吃呀。”

    “呵呵,那您老以为,哪有白吃的呀。”

    “储位大老板,今日潇湘记设宴,为的是想把三湘生意人拢起来,没别的意思。周老爷子清楚,在京城,湖南一带的商家就潇湘记和周记,实力远逊于江浙商贾。江浙商家结成商会,每遇到生意纠分,商会出面打理。有商会撑着,朝庭专供生意也容易接些。”张科先话,这是事先商量好的。

    “大公子所言极是,我家周雨秋在京城也是感到势单力弱,京城不只有行省的商会,还有珠宝的商会,都是江浙为主,湘楚的商家很难与之力斗。”自从王爷示意后,望江楼又卖给了潇湘记,周龙说话味道变了很多。

    “今日在座的各位,整个大明朝都有生意,若是只在湖广一地,倒也罢了,但出了三湘,都是单打单,结个商会,一来可以开新的财路,二来可以互通有无,三则可以拧成一股力与外地客商争利。”

    “大公子,今日提这事,怕是已经早有经济,可否说个详细?”柳老板还是很有兴趣的。胡大的生意不是靠量的,高老板的生意也不一样,除非他开私窑,不然他的货也只是京城才有。不过,这些年高老板也是有点倦了,行内名声是好听,钱也赚到了,但专供干系大,来不得半点差错,出了事,不是一个人掉脑袋,而是九族。

    “柳老板,大公子的意思是这样的,成立三湘商行,大家出份子,这些钱用来做新生意,二来可以集大家的力量谋利益。这些年,大明朝对安南用兵,其后还会对蒙古鞑子兴兵,京城在造大船,说是要下南洋。这些都是大生意。且不说兵事,单单下南洋一事,就有重利。大明朝的瓷器,丝绸,都是外邦重金竞购之物。”

    “下南洋?静之,此事老夫不曾听得半点风声。”吃惊的不只是吴老板一人,柳老板更是心动,王动讲的很诱人。张科回来的时候,王动特别问了郑和下西洋的事,当然,他问的很水平,从四夷来朝说起,结果张科讲了应天府南京城在造船,造的是大船不是小船,肯定是出洋的,但具体干什么,他不清楚。

    “大公子给了点消息,下南洋也只是静之的猜测。若确有其事,当一定要先谋断才可。”

    “三湘商会,份子钱每家一万两,静之先前已经问过阮老板和钱老板,他们也是有意,算上米行和漕帮,一共是十个股东,漕帮那份子钱不必先出,但行商之时,他们要多出些人力。”

    “十个股东推一个管事会,管事会五人,一人主理,五人分管财政,人手,生意,市场,供应。财政专事银钱用度,人手的负责人事安排,生意搞些新器物,市场是卖,供应则是制。另有一审核,此审核有股东会辖制,可审核管事会生意。”

    “三湘商行总行在长沙府,先在行省治所设分行,潇湘记的三湘客栈可用作行在。”……

    注:三湘为“潇湘”、“蒸湘”、“沅湘”此所多得专家认可。



………【第二章 风起潇湘 第四六节 正月事多】………

    章程基本上就这样定下来了,只是个大框框,既然潇湘记推这个事,大家都知道,会有更详细的办法。只是不清楚的是,这个三湘商行接下来倒底要怎么做生意,原来各自的生意已经都是做的红红火火,集中卖些长沙的物产,还是弄些新的东西出来。

    王动几天后,果然送来了章程,新的章程每家都看了,提了些意见,但都没什么大问题。王动提的,他做了大掌柜,另外加多一个管事,五个管事。约定几日后,再商量一次。

    潇湘记这几天过来的管事们可真是学的很累,主要是要学的东西太多,第一天张浩就说了,不只是过来学,还要记,在古代要记下别人说的话,用毛笔写是很慢的,很累的。更何况这帮管事们平时需要写字的不多,常写的也就是帐目罢了。不过几天下来,他们到是真学会用铅笔了。这倒让王动在想,要不要做笔的生意,毕竟这铅笔带着方便呀。

    培训的最一天,晚上潇湘记的最一个客人走了,长沙府潇湘记的管事们聚在一起吃饭,王动和张科作陪,新的一年,对长沙府的伙计们来说,新鲜事真多,以前看不到大老板,没想到今日居然一起吃饭。饭后,王大掌柜提出了要求,潇湘记开始变革,正月里生意不会很忙,各自回去安排,正月里要全部准备好,过些时日,长沙府会把新的碗筷之类的东西会送到各地。

    乔掌柜一直跟着管事们一起,管事们走后,王动约见了他一次,然后就带着他去望江楼吃饭。去望江楼的时候说长沙府里还有个大饭店,两人去试试那的菜。乔掌柜有点奇怪,这是同行很忌讳的事情,但看着大掌柜若无其事的样子,也没说什么。

    那天下了雪,不过不大,雪化些,黑黑白白,看出去很脏。

    到了店门口的时候,望江楼的掌柜迎了出来,这个掌柜是周龙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姓周。王动对这个掌柜没太多印象,他在望江楼都是周老板亲自招呼的。因为掌柜还不知道望江楼要盘给潇湘记了,这次表现的很热情,毕竟王动是潇湘记的大掌柜,同行,但不和自己是一个级别,东家都那么热情,自己当然表现的要更好。周掌柜把王动招呼到了二楼的天字号,然后又吩咐二楼的管事要好好招待。管事也是很精明的人物,一般的能进到二楼的包间的客不多,只要进过的,他都会留心记住的,衣食父母呀。

    “乔掌柜,这望江楼和潇湘记比,你觉得如何。”

    乔掌柜到这饭店门口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四处打量了,这也算是职业习惯,大家都是做这行的。“所在不错,两面是江,一边是堤,一边是街。”

    “诺,还有?”王动说的不紧不慢。

    “大掌柜,乔某私下以为,一楼太过阔气了,二楼还不错。”

    “呵呵,说的也是。”

    “这江边,又是街,到这来吃饭的,要不是凭栏临江的,要不就是这附近的,还有可能就是那边码头过来的。能到这上二楼的,应该也是有点风雅的有钱人,一楼的可能就是图方便,我看了这边上还有些饭馆,但都太小了。这望江楼鹤立鸡群,口袋里没银两的不敢进呀。”

    “说的不错。”

    回到潇湘记后,张科,王动对乔掌柜和盘托出,望江楼要改东家了,想放他去做掌柜,问他愿意不愿意。这下乔掌柜那些朦胧的问题都清楚了,这是个机会,当下同意了。

    “年前,在城南置了块地,正在盖屋子,以后潇湘记的伙计们,没地方住的都住到一起,还要办个学堂,省的问别人借地方。你回去准备一下,把家都迁过来,先住到三湘客栈,户籍的事老徐掌柜会帮你去办,不用担心。”

    明朝的户籍制度是个很死板的东西,这曾经让王动好好的头疼过一次。明代户籍分等是为开国初年打仗用的,定死死的,民户、军户、乐户三类,是农民世代为农民,是军户家里就要出个军人,赋税差别很大。如纳米麦者称为“本色”,如纳钱、钞、绢或以其他物产代输者称为“折色”,税率因地而异。另外当地住民和客民税赋也不一样,普通人是不能到处跑的。

    “乔掌柜,前些日子你也去了学堂,也在店里看了,有何观感?”

    “不知大掌柜想问何事?”

    “但说无妨,长沙府的都习惯了,我想听听外面的声音。”

    “知之不多,也说不清道不明,乔某以为长沙府与别的州府大有不同,非常新奇,但不知这些新奇的事物能不能为客人接受,若能接受则是长久的生意。然,别家也会学了去。”

    “还有吗?”

    “持久易些,毕竟别家学其形只是形似,但变则是要有本钱的。”

    乔掌柜说了些望江楼的想法,一楼大众化,二楼走高档的文化路线。同样,乔掌柜也问王动,自家人打自家人怎么办,毕竟同在长沙府。王动笑了笑,没说什么,只是让他有时间常去望江楼看看,然后在长沙城里到处走走。

    果然两日之后,乔掌柜信心满满,长沙不同于衡阳,长沙为湖广要充,西去巴蜀,南下两广,云桂,北上晋豫,东至两江,咽喉之地,又是在湘江边,长沙段湘江是很好的水道,漕帮老大都出在长沙府,来往客商多,加上长沙城里府本身也几万的人口,所以客人还是蛮多的,饭店之间的竞争不是很强。

    后来的事,王动主要就让张科和乔掌柜商量了这饭店重新装饰一事,然后也就甩手了。过了正月十五,几位大老板回长沙了,又是拜年吃饭,阮靖和孟强带来了个好消息,兵部军械司已经把他们定为军械采购的商家之一,明朝军械生产是严控的,就是指定的那几家,这行门槛太高很少有新入行者,纵横制器的加入,对别家的冲击不少。兵部的单子量大利润也高,只是质料方面不能乱来,出一点问题那都是诛九族的事。所以开始同行根本没在意,长沙府的那个纵横制器新开的,他们不知底细,只知道一个是做竹器的竹器行,一个制刀和枪头的铁匠辅,仅此。当真的知道纵横制器也加入了进来,个个都很紧张,托人到兵部去打听,关系最硬的还看到纵横制器送去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