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苦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亲爱的苦难-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何况,有自称“电脑高手”的诚,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 
三人之中,只有耕夫能想法筹到一些资金,他当即起程到外地开始了集资的游说。 
诚则赶向邻县,说,办完辞职手续后马上回来,一起在耕夫家过年,正月里就开始行动。 
诚是外省人,四海为家惯了。 
我也被这一“蓝图”激动了,着手策划起怎么宣传,怎么吸引和拉学员等等和办电脑培训班密切相关的方案来。 
也就在这一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人来。 
而我,做梦也没到,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的命运将和这个人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2)   
这个人,在我们这个山区小县,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就是我家乡最大私营企业——金秋集团总公司的创办人林金秋。 
林金秋白手起家的传奇经历,在广播、报纸、电视的渲染下,被传得神乎其神。 
在我们县的城乡各主要干道上,处处都能看到“金秋饲料”的巨幅广告。 
他的著名口号“人要出名猪要壮”(他的旗下有一个大型养猪场)还上了《人民日报》。 
在我的家乡,像林这样敢于开拓、敢于张扬的青年企业家,实在是绝无仅有。 
林的大名在早几年就进入了我的视野,这一次,由于“利益”的驱动,我开始向他“下手”。 
所谓“利益”,其实是想到他的公司人马肯定不少,我先想法打动他,让他注意到我,日后他的员工要培训电脑操作技术时,就有可能买我的“账”。 
怎么“下手”呢? 
我经过观察,发现他公司的广告大都跟当时的“三株口服液”学样,到处刷大字标语式的广告,明显存在着一些宣传不到位的缺陷。 
于是,我为他的公司策划了一套宣传方案,分成三部分,每隔三天寄出一部分,并且只在最后一封信上署上自己的名字,仅此而已,根本不留地址,也没多写一个字的自我介绍。 
我想以此方式在林的心中留下一个神秘的“伏笔”。 
快过年了,我和耕夫都焦急地盼着诚的到来。 
耕夫千辛万苦,总算筹到了一笔资金。 
然而,一直到年三十了,诚连一封信、一个电话都没有。 
唉,外省人就是不可信……平时诚看上去挺实在的啊!耕夫和我,都感到自己可能被诚耍了。 
直到正月初,诚才来了一封信,说他很对不起我们这两个朋友,因为他的电脑水平实在有限,并不是像他自诩的是什么“高手”,所以…… 
诚的“可耻行为”,无疑给我们当头一棒! 
我简直有些“恼羞成怒”——在我的生命中,第一次被好朋友“出卖”了。 
电脑培训班的“宏伟蓝图”至此终结。 
我的直觉告诉我,林氏集团的大门,已向我敞开…… 
而我,又何去何从呢?我不禁慌了神…… 
这时,我只剩下最后的几十块钱了。 
林金秋的名字再一次闯进我的脑海。 
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和盘托出了自己,并表示希望能成为“金秋集团”的一员。 
等了大约10天左右,没等到林的电话。我想,林大约是对我没啥兴趣吧? 
我想起去年,老家的堂弟曾想和我合办养殖场,我何不去看一下? 
正巧,朋友瑞也想去凤翔走走——去年,我曾引荐他到纸箱厂当过一段车间主任。 
瑞说不坐长途汽车了,他骑摩托带我。 
这个主意让我吃惊不小:好几百公里路哪!而且,多数是险峻的盘山公路,能行吗? 
想到瑞平时做事十分踏实,谨慎,我也就同意了,何况,每人还能省四五十块钱的车钱呢。 
未等天晴,我们便在一个阴云笼罩的日子出发了。 
“经过长途跋涉,将近300公里的漫漫长路终于被我们的意志和毅力所征服。骑摩托远征,如此长的距离,是我们原先难以想象的,但是我们成功了。 
昨天早上出发,泥泞坎坷的道路,寒风冷雨的袭击,长途跋涉的疲惫,等等,都被我们踩在了脚下。 
成功,永远属于勇往直前的真正的猛士!” 
抵达凤翔之后,我不无得意地记下了这样的日记。 
老家官田离凤翔还有十几块钱的车程,我想在凤翔好好呆上几天,再去堂弟那里。 
第三天,我经过兰的家门口时,正碰上兰带着侄儿,她热情地请我进去喝茶。 
我和兰聊了半个下午,这时,我们的身份不再是恋人,而像是别后重逢的好朋友。 
这,也是我最后一次单独和兰在一起。 
晚上,我打了一个电话回家,嫂嫂告诉我,林金秋打电话叫我写信或者回去后到他公司一趟。 
我的直觉告诉我,林氏集团的大门,已向我敞开…… 
第二天中午,小洋说有车到闽北运纸,我便顺路搭车赶回闽北。 
凌晨2点,我在家乡的县城下了车。 
明月繁星,缀在寒冷而寂寞的夜空,难道,我便是灯火阑珊处那一个永远的漂泊者? 
1997。2。22 阴 
今天从闽东回到家中,嫂嫂对我归来大为反感,然而,她在外人面前说“多炒几个菜,灯明刚刚回来”。 
那么,仅凭这一点,就算了吧,人哪,不要脸皮的时候最要脸皮! 
我总是在世俗的恩恩怨怨中患得患失,这是我极大的误区与不智。 
必须学会反省与超脱。 
1997。2。23 晴 
今天给林金秋寄出第5封信。 
在信中,我提了几个条件,不知林是否会接受。 
手头仅剩最后三十元钱了。 
1997。2。24 晴 
当一个人有了一个较高的追求,比如升华需要的追求时,他的内心就会有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能推动人长年累月为大成功而奋斗,可以推动人超越压力、挫折、磨难,甚至超越一般人认为重要的金钱、美女、地位、荣誉等,直接追求最高成就,追求他的‘神圣使命’。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3)   
1997。3。1 阴 
人,最重要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富有! 
即便一无所有,我也不能放弃诗歌,放弃我所苦苦追寻的光明与理想。 
无论如何,我必须开始!!! 
1997。3。2 雨 
又是雨天。 
人生总有阴晴雨雪,一个真正的强者应当超越任何的艰难与挫折,以执著和坚毅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最后的成功。 
1997。3。4。 晴 
“看我这一生,峰回路转,为谁辛苦为谁忙?” 
傍晚时分,在金秋公司见到林金秋,林让我10号报到。 
“峰回路转”。这是我人生旅途上的一个转折,我必须把握好,力争成绩突出! 
十几天后,口袋里终于一分钱也没有了 
我正式成为金秋集团的一员时,口袋里只剩二十几块钱了。 
幸好公司里的食堂可以代为蒸饭,我从瑞家拎来一袋米,这样能省下买饭的钱。 
早餐,蒸的稀饭,配一个馒头,一点咸菜;午餐和晚餐蒸的干饭,但每顿只打八毛钱的青菜,一天的支出控制在2元钱左右。 
十几天后,口袋里终于一分钱也没有了。 
刚进公司不久,不好意思先支工资,怎么办? 
尽管三个姐姐都在本县,但她们因为钱已让我伤透了心,我不愿意向她们开口。 
朋友倒是不少,但个个都是穷光蛋,有一个在城里打工的朋友,整天吹嘘他怎样和发廊妹“打成一片”(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的),而当我向他开口借10元钱时,他竟然一个子都拿不出来。 
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跟食堂老板娘商量,让她赊给我十几二十天的菜,等发了工资再算给她。 
于是,我成了几十号在食堂吃饭(有的自己在宿舍里做饭)的员工中,唯一享有“特权”的一个家伙——打菜“不必”付钱…… 
一天晚上,有人敲我宿舍的门,开门一看,竟是公司老总林金秋,他递给我两件衬衫,说,看你穿的衬衫很旧了,今天刚好去买衣服,就顺便给你捎了两件…… 
好几天后的一个中午,我在食堂照例“买”(其实是赊)了八毛钱菜,快吃完时,林金秋进来吃饭,见我碟中菜已所剩无几,便叫人夹了一大盘菜送过来。 
望着盘中的牛肉和蛋,我强抑激动的泪水。 
饭吃完了,我把盘中未吃的满满的菜倒进了饭盒,带回宿舍。 
我坐在书桌前,双手捂住欲哭的眼睛…… 
那天晚上,我在日记中写道: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给我以关心和爱,我就没有理由消沉和自弃,我就必须给这世界以更多的奉献和回报。” 
进金秋公司不久,林金秋就找我推心置腹地深谈过两次。 
通过这样的沟通,我对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林年方三十六七,谈吐机智、幽默,抱负远大,举手投足之间神闲气定,颇有大将风度。 
无疑,林对我的兄长式的关怀以及他独特的个人魅力,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激发起了我潜伏着的勃勃野心。 
能否借助金秋集团这个平台,为金秋集团的发展壮大,为家乡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这,也是我一以贯之的狂妄——我对生活狂热的激情,往往让我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激情有时难免把你导向虚幻乃至失败,但是,总比麻木不仁地活着要强出百倍千倍,因为,你有激情,正说明你在热爱着。 
我被安排在集团公司的公共关系部,主要做一些文字工作,如编辑集团内部刊物《金秋通讯》,搜集整理员工对企业的意见与建议,出每周一期的墙报,另外,由于我是公司里最有写作“才华”的家伙,老总林金秋有时也叫我替他撰写一些会议发言稿。 
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工作,久违了的青春活力似乎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有时,赶写稿件到晚上一两点,也丝毫不觉得疲惫。 
让我想不到的是,凡林召集各部门经理开高层会议,他必定让我列席。 
会议室里,每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打印好的姓名牌,我的名字“沙漠舟”,也赫然和各大经理的名字摆在一起。 
林总很看重你哪!……一天,同事小张羡慕地对我说。 
小张是大学毕业生,比我早进公司,也没我如此受到林总的另眼相看。 
集团下属的饲料公司经常加夜班,晚上机器轰鸣,看着工人同事们满身灰尘地干得热火朝天,我也被这火热的劳动场景深深地感染了,我觉得,我又回到了生活中间…… 
有一天晚上,我接到老家堂弟打来的电话,问我能否去老家和他们一起办养殖场,我委婉地说等以后再看吧,现在实在走不了。 
“真的不想走了,到老家会有另一片舞台,但,这里或许更能激发自己的潜力,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那晚,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很快,集团上下都知道来了我这么一个家伙,不少同事还尊称我为“沙先生”、“沙老师”,我也很快融入了金秋集团这个大家庭中,成为颇受欢迎的一员。 
在这些苦苦挣扎的背后,是我不可救药的沉沦 
在金秋集团近一年的时间,我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自己,那就是:   
第十三章 长夜漫漫(4)   
挣扎和沉沦。 
下面的日记,记录了我一次又一次心灵的自我挣扎。 
1997。4。14 星期一 三月初八 雨 
心中,时时闪过放弃的念头,我却一再告诉自己:我不能!我必须拯救自己,也只有我自己,才能将自己拯救! 
我必须坚强,毫不畏惧! 
1997。4。15 星期二 三月初九 多云 
我一直在同自己内心的懒散与怯懦在做着永不停歇的战斗,有时我占了上风,有时又败在自己的手下;我必须告诫自己:除了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我别无出路! 
1997。4。17 星期四 三月十一 雨 
今天上午忙了半个早上,为接待省领导光临。 
我一直在苦苦地自我挣扎,我必须抛弃旧日的自我,否则我没有未来! 
我必须自己拯救自己;我必须从逆境中构筑顺境;我必须创造改变命运的契机。 
1997。5。8 星期四 四月初二 大雨 
为什么不能? 
打败你的往往是你自己…… 
我应该可以在挖掘个人潜能上帮助全体员工提高(素质),帮助林总实现“(‘金秋牌’饲料)一统天下”的梦想…… 
1997.6。19 星期四 阴 
今天柳时京给我看了他的几篇日记,我为他的文笔叹服,更为他的勤奋而钦佩。 
一个人,可以选择的是生活,只要有生活的勇气和目标,即使是在地狱,他也可以活得如在天堂。 
我应该彻底改变自己的懦弱、懒散、悲观的情绪,以更加积极而锐利的姿态去搏击生活,如果我真正付出了我的一切,相信生活也会回报我想要的一切。 
1997。8。14 星期四 七月十二 晴 
一个人应该可以选择他所想要的生活,不管或迟或早。 
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事,而一旦战胜了自己,世界上便几乎没有什么不可战胜了。 
1997。8。30 七月廿八 雨 
昨夜,是我堕落的开始吗? 
而我却感觉到了潜伏着的男儿的豪情开始重新撞击着胸膛! 
我想,我可以改变一切的,包括目前的逆境。 
是的,一切都是暂时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