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苏、北宸跨越海峡的通信:家国何处不入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萨苏、北宸跨越海峡的通信:家国何处不入梦-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国民党军官在淞沪抗战中(略有删节)
  哥城
  1936年,我的祖父从黄埔军校毕业,分发西安待命,准备进入部队,同年,红军由长征进入陕北。对于没有“剿”灭红军,他和他的委员长一样暴跳如雷。他每天拍案大骂,说地方部队不争气,石达开败亡的老路居然能让红军杀出一条血路来。他知道红军是国民党的心腹大患,红军的理论、主义,无论在他看来如何荒谬,可是红军的战士真的视死如归,这太可怕了,没有任何一支军阀可以做到这一点。。 最好的txt下载网

家国何处不入梦  序(8)
然而,他的战友都不愿意跟红军作战,内战死了,丢人现眼,还不如留着命跟日本人去拼……这时,西安事变爆发。
  他进入野战部队,雄心勃勃地训练士兵,然后接触到了人间疾苦。我的祖父临终前不让我当兵,说当兵太苦。那碗饭,不是人吃的。旧时的军队,七杀54斩,士兵很受压迫,他那时候没那个进步词,就是受欺负啊。他的跑回来的士兵说红军不欺负人,没有打骂,官兵平等,他诧异,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他在很久很久以后还在跟他的共产党同学聊这个问题……
  带兵过程中,接触到社会的不公,各地的老百姓,任人鱼肉,毫无反抗之力。他也没办法,他只是个小排长,可是也大骂,说各地的基层官员比日本人还坏。
  1937年,淞沪战事起,他作为排长参与是役。黄埔军校的训练,类似于中专,侧重班排营连级的训练。日军的士兵,从入伍起就接受类似的训练,单兵素质极强,可以说每个日本士兵都是黄埔学员的水平。那一战,败了,败得很惨,可是败得有尊严。后期的倾轧推诿是看不到的,看到的是从校尉官佐直到普通士兵义无反顾,英勇赴死的慷慨豪情。可以说,淞沪的战士,甚至不是为了胜利而去的,而是去拼命的。他们围攻日本海军司令部,围攻爱国女学,没有掩体,就趴在空旷的操场上,不断地射击,打不死我就跟你拼。要在战争后期,这种鲁莽的拼命行为,从军官到士兵都会抗拒的,可是,在淞沪战线上,可以说士兵是热爱这种纯粹的血勇行为的。应该说,淞沪一战,是百年积弱备受欺凌的中国的第一次总爆发。攻击的时候,连司务长都拎着菜刀跟着一窝蜂往上冲,白天抗不过炮击,夜里突上去,真拼命啊。一个连,138人,打了*天,剩下38个活人,各个带伤。青帮红帮的弟兄送情报,后方慰问送饭,应该说,这是全民族的总爆发了。然后,依然是败了,部队撤出南京,狼狈突围,伤口时好时坏,此后经过整补,参加台儿庄战斗,虽然胜利了,参战的士兵都知道是绝对的惨胜。一个师团的日军,左冲右突,所向披靡,我们用多少部队的围殴,才把它打跑了,不能歼灭。
  1938年在河南,我的祖父已经是营长了,带的一个营被日军骑兵冲散,差点自杀。然后,是汪精卫降了,一片低迷……
  讲个花絮吧,他的一个战友,黄埔跟他同期,战死在上海。他的妻子找寻了50年,一直找到新疆。直到80年代听到我祖父亲口告诉她,亲眼看见她的丈夫在冲锋时被打死,伤口有碗口大小。然后,她就昏倒了。回家不久就死去了。我牢牢记着祖父的话,我们,欠她们的,当我们有能力时,要回报她的后人。
  电话里,他对这位寻找丈夫50年的妻子,有更细致的描述——“她昏倒后醒来,只说了一句话:“好,你死在打日本的战场上,不枉我为你守了五十年。”
  那一刻,电话两边,都有热泪在奔涌。
  我已不必向北宸询问。
  淞沪开战后,国防参政会议宣告成立,周恩来、黄炎培、梁漱溟、张君励、蒋百里、胡适等纷纷到会。在首次会议上,张伯苓说:“这会儿是不是各党各派全在?我们今日全体签字,各党各派不再争斗,团结一致,共同抗战。我们集体签字,来,来,我头一个签!”
  与会代表均被他的真情感动。
  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篆刻有这样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前,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曾有朋友问我中国的民族主义将走向何方。我说,中国的民族主义,或将为中国和世界搭上桥梁。
  因为,民族主义,就意味着你要拥抱你整个的民族,整个的中华民族,包含了不同思想、党派和阶层的人,所以,当你拥抱这个民族,你就会学会求同存异,以及怎样去接受思想不同的朋友。这,不正是和世界其他民族和平相处,最为需要的东西吗?
  这片河山,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是我们共同的父祖之地。
  轻轻地捧起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大陆,平安,台湾,平安。
  中国,平安。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远的林旺爷爷(1)
——一头大象的故事
  有一天,北宸和其他的朋友提起,台北的木栅动物园有一头著名的大象叫林旺爷爷,是远征军从日军手里缴获来的。似乎说的时候还有些眉飞色舞,如数家珍。于是萨苏给北宸写信了,因为他也正在看关于这头大象的资料——
  萨苏给北宸的信
  北宸:
  对林旺爷爷我准备写一个长篇给它呢。日本这里的资料中,对它也颇有描述,甚至提到有日军骑着它前往前线给士兵送给养,一头大象既是可以送几百公斤的粮食、纳豆等东西的运输工具,也是唯一可以通过库芒山脉这样难行地方的交通工具。中间看到猴子还打了两个下来,作为附加的赠品给前线日本兵。中国远征军退往印度的时候,也打过猴子,腥臊不可吃,日本兵遇到同样问题,是附近村民告诉他们应该把猴子埋在土里两天,再吃就变成美味。
  甚至还有一个掉队的中国远征军小军官,被当地长颈族招赘,组织了一个破坏铁道的大象游击队。
  很快,北宸就回信了,似乎有点儿吃惊萨苏这个大陆的家伙也知道台湾的大象爷爷。
  北宸给萨苏的信
  没有想到萨也知道林旺爷爷。
  林旺是我们小时候去动物园时,一定会去打招呼的“爷爷”啊。
  从1947年跟着国军到台湾,到2003年离开,几乎整整一个甲子,可以说是我们三代人共同的回忆。
  记忆里,圆山动物园旁边有一个儿童游乐场,里面有云宵飞车、摩天轮、海盗船……爸爸妈妈带我们去动物园时,会顺道带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耍,看大象,坐旋转咖啡杯,开碰碰车,吃冰淇淋……林旺爷爷可以说是儿时的美好回忆里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我们小时候没有听过远征军的故事,老师不讲,课本不提,书店里关于这方面的书籍,里面若提到孙立人将军时,连全名都不敢写,只写“孙将军”,到1987年解严后,报章媒体才慢慢地披露这段尘封的历史。
  十几岁以前,从没细究为什么林旺爷爷一直是动物园中的明星,享有园里国宝级的待遇,长大后才知道原来我们亲昵地唤做“爷爷”的大象,在1940年代,曾一度是二战中许多媒体报道的焦点。
  真奇怪,现在想来,好像那个年代的大人们,集体守着一个秘密似的。
  圆山动物园里的动物于1986年迁址到木栅,宽敞多了,在林旺的“家”前面,也终于挂上了解说牌,上面记载着它的故事。不过解说牌上把当年所掳获的大象数字写错了,只有13头大象,而不是40头。
  我记得台湾有一位笔名罗曼的军中作家,是新一军三十师的一个士兵,当年他在滇缅战区冒死渡江、生擒林旺,应该可以说是将大象千里迢迢从缅甸送到台湾的历史见证人。
  罗曼曾写到当时骡马大队从缅甸入云南,经桂林、南宁等地,大象胃口大,一般给马准备的粮食只够大象塞牙缝,这些士兵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们从缅甸象奴那儿,学会教大象做一些简单的表演,例如打滚、下跪、摆耳朵、伸鼻子,就这样沿途表演,用得来的赏钱买饲料,最后才到了广州。
  最可爱的是,大象运到台湾后,每隔一阵子,罗曼就会带着两串蕉,到圆山动物园给林旺当礼物。
  后来搬到木栅动物园,林旺的家大了,和游客距离远了,“送礼”也就比较不方便啦。
  对了,萨,打个岔,在台湾,我们说去别人家里做客时,最好不要“空手道,两串蕉”。(就是两手空空,什么都没准备,只带着十根光秃秃像两串香蕉的手指头哈。)这样是有些失礼的事情。 txt小说上传分享

永远的林旺爷爷(2)
萨文章里提到这几头大象懂得人类的语言,我想这是真的,因为那些曾经看顾过林旺的老兵来到它面前叫唤它的名字阿美时(林旺在缅甸的名字),林旺的反应很特别,会扬着长长的鼻子,显得很热络,像见到老朋友似的开心。
  林旺从圆山动物园搬到木栅动物园的那天,沿途民众纷纷给予欢迎打气,那时蛮多人担心近70岁的林旺会不会受不了搬运上的折腾,结果到了目的地,货柜门一打开,林旺就冲到了展示场的壕沟(所幸没有受伤)……还有林旺在50岁那年动过直肠手术,从此对兽医非常不感冒,以后只要看到兽医给他检查身体,它就要喷鼻涕表示不满,脾气倔得很。
  林旺还有生日呢,萨,你猜猜看,林旺爷爷的生日是哪一天?
  公布答案:10月31日,动物园估算出来的,其实是刻意放在蒋介石诞辰纪念日,这天是我们那儿的假日,刚好可以让林旺爷爷与民同乐,很多人会在那天到动物园看林旺爷爷吃甘蔗大蛋糕。
  动物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情深,林旺的老伴马兰走后,林旺显得情绪落寞,过了三个月,也就跟着走了。
  萨相信吗,林旺走的那天,许多老人、大朋友、小朋友都到动物园送这位老爷爷最后一程,它的房舍前堆满了鲜花图画卡片,许多成年人甚至频频拭泪。
  台湾不是林旺的出生地,但二十多岁即来台“定居”的它,却早已是我们的一分子了。
  当电视台播出那些掉泪的镜头时,远在太平洋另一头的我,跟着为之动容。
  有一种回忆,很单纯,很实在,不用看族群,不用查血统,却可以紧紧地把好几代人的心融合在一起。
  老公和萨同年生,看了萨写的,有点想今年带小朋友去北京动物园,让他们看看爸爸小时候记忆里的大象、猩猩、熊猫,或河马……
  北宸
  信写完了,萨苏的文章却迟迟没有写完。当然,他最终还是写完了,在文章中还解释了一下为什么不能把它写完。
  林旺不仅是一只象
  萨苏
  林旺,是一只亚洲象。
  接触到林旺,萨可以说是从一个非常古怪的角度,那就是——战争。
  亚洲象以温驯著称,怎么会和战争联系起来了呢?虽然古代的时候有人动过用大象打仗的念头,但在亚洲这种做法历来是杀人三千自损一万。这是因为驯服的亚洲象性情相当温和,遇到战阵往往不愿冲向敌人,一遭打击就会本能地向主人靠拢——结果是踩死了大量自己人,弄得不可收拾。于是用大象打仗这种事儿,终于没有流行起来。
  我注意到林旺,是在研究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历史时。当时,我意外地发现双方在战斗中都使用了大象。中国远征军败退印度时,有一个被打散的小军官曾在当地人帮助下组织了一个游击队,用大象掀日军铁轨。但大多数时候,双方都仅仅使用大象运输物资,因为它们的性格并不适于在前线作战。这其中,日军使用大象向前线运送给养的情况较多。
  日军大象主要来自当地的木材公司——缅甸的木材公司一直使用大象搬运贵重的热带硬木。林旺,就是这种情况下被日军征用的一头亚洲象,所以,它最初也不能算是一头野生大象,从阶级属性来说,应该算是“印缅木材公司”的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